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应用进行论述,抗震设计方案中的地基抗震部分、非结构构件抗震、多层抗震防线设置、科学使用抗震技术等都是需要设计人员重视的部分。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以系统性、全面性的角度开展设计工作,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满足抗震要求。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策略
引言
从结构设计的方案落实层面来看,做好抗震设计,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做好地基与基础的优化设计等,对保证建筑性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1.1房屋建筑结构平面与竖向布局的抗震设计
地震出现时,会对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导致如墙体倒塌、楼板脱节等,因此大部分建筑物都会进行空心楼板的预制,让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提升,同时,落实建筑抗震设计时,需要对高层建筑的平面用户竖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保证。在设计工作中,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重视:首先,保证结构构件的整体、统一性。如在结构抗震设计中进行填充墙、楼梯等构件的使用时,要对主体构件的连接牢固性进行反复检查,防止出现因为构件的连接不够牢固而在出现地震情况时,构件出现裂缝、断裂、折损等,给建筑物中的设备与人员带来安全威胁。其次,在建筑设计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必须要对结构侧移度进行精确定位,尽量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再次,落实平面设计时,要注意抗震缝的合理设计,让建筑的空间得到更为合理的分割,同时保证平面设计的形状可以更为简单、规则。最后,是对建筑结构的刚度与承载力进行均匀分布,尽量让建筑设计满足实用性的同时,还能兼顾到美观度。
1.2结构抗震设计计算中的要点
落实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时,计算环节的把控非常关键,原因是计算环节如果出现差错,那么抗震功能与效果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技术人员在对要点进行把控时,需要将重点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对建筑结构的弹性与非线性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从中优选出最为合适的整体计算模型,保证构件的参数与节点计算参数可以满足相应标准。第二点,落实水平转换构件计算,计算期间,要对不落地柱、建筑墙体的转换梁等相邻层计算层数进行明确,确定出层高,进而保证转换厚板的有限元类型得到更加专业、合理的划分。第三点,对剪力墙抗震工作进行落实时,需要对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的方法进行科学确定,尽量保证计算出的结果的精确性、具备较强的参考价值。有些建筑因为客观需要,会在建筑的两侧使用滑轮支座,因此在以地震为基本条件计算抗震指数时,必须要对支座两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行关注,保证选择的计算模型是合适的。通常状况下,结和实际的模型与参数可以让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2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布置
2.1地基部分的抗震设计
房屋的地基在房屋工程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同时在地基部分进行抗震设计,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与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填充墙、楼梯构件等部分进行科学设计,保证主体构件可以与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牢固且稳定。其次,设计人员还要对结构侧移度进行注意,落实基础埋件操作时,必须要增加埋设的深度,防止出现建筑嵌固被弱化的情况。最为重要的一点,地基的深度需要得到科学控制,技术人员要做好结构定量分析,防止地震出现时地表的能量在散发的过程中出现共振的情况,导致建筑的地基出现崩塌。
2.2非结构构件设计
在落实非结构构件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对其中的女儿墙和内隔墙等部分进行重视,从结构的整体角度出发,将构件连接与锚固部分的工作做好。填充墙的局部高度会对结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设计的合理性没有达到要求,结构短柱就会产生脆性破坏,因此,把控方面要注意设计填充墙与内隔墙时,对主体结构进行自震周期设计,防止主体结构受到过多的自震。设计人员要将刚度调整放在战略性的位置,保证建筑的主体结构可以在地震过程中将内力进行均匀分布,减少地震的不平衡震感。顶棚与贴面需要采用柔性连接的方式,同时使用刚性连接手段,防止地震环境下出现架构坍塌、构件脱落的情况。
2.3设置多层抗震防线
建筑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如场地选择、空间布置等,这些操作在落实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措施的对应符合科学性。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使用防线法落实设计,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达到规定标准。设计框架式的建筑结构时,设计人员可以使用强柱弱梁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双重抗侧力建筑结构体系,框架应是首道防线,然后第二道是墙体,此时要结合楼层剪力与地震倾覆力层面的相关规定,保证落实的双重侧立体系设计可以获得较好的抗震效果。
2.4科学使用抗震技术
根据建筑结构的形式、规模、位置进行抗震技术的使用,可保证占用的人力与物力等资源价值发挥的充分。同时,技术人员要注重使用新型的抗震技术:首先,是隔震技术,技术原理可以增加房屋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让地震的力可以被逐渐减弱。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建筑结构进行合理分割,配合专业且适宜的隔震装置。其次,消能减震技术。利用阻尼元件设备,对重要部位的保护力度进行保护。
结语
通过以上的文章论述,可以从中得到的结论是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重要,直接关系着房屋住户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应适宜的抗震设计手段,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达到标准,同时保证建筑可以较为稳固的矗立,为地震灾害中的人们提供安全与保障。
參考文献:
[1]路发.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8):226.
[2]赵伟.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5):46-47.
[3]翟孟强,王双建,李珍珍.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38.
[4]杨过亮.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860.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策略
引言
从结构设计的方案落实层面来看,做好抗震设计,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做好地基与基础的优化设计等,对保证建筑性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1.1房屋建筑结构平面与竖向布局的抗震设计
地震出现时,会对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导致如墙体倒塌、楼板脱节等,因此大部分建筑物都会进行空心楼板的预制,让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提升,同时,落实建筑抗震设计时,需要对高层建筑的平面用户竖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保证。在设计工作中,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重视:首先,保证结构构件的整体、统一性。如在结构抗震设计中进行填充墙、楼梯等构件的使用时,要对主体构件的连接牢固性进行反复检查,防止出现因为构件的连接不够牢固而在出现地震情况时,构件出现裂缝、断裂、折损等,给建筑物中的设备与人员带来安全威胁。其次,在建筑设计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必须要对结构侧移度进行精确定位,尽量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再次,落实平面设计时,要注意抗震缝的合理设计,让建筑的空间得到更为合理的分割,同时保证平面设计的形状可以更为简单、规则。最后,是对建筑结构的刚度与承载力进行均匀分布,尽量让建筑设计满足实用性的同时,还能兼顾到美观度。
1.2结构抗震设计计算中的要点
落实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时,计算环节的把控非常关键,原因是计算环节如果出现差错,那么抗震功能与效果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技术人员在对要点进行把控时,需要将重点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对建筑结构的弹性与非线性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从中优选出最为合适的整体计算模型,保证构件的参数与节点计算参数可以满足相应标准。第二点,落实水平转换构件计算,计算期间,要对不落地柱、建筑墙体的转换梁等相邻层计算层数进行明确,确定出层高,进而保证转换厚板的有限元类型得到更加专业、合理的划分。第三点,对剪力墙抗震工作进行落实时,需要对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的方法进行科学确定,尽量保证计算出的结果的精确性、具备较强的参考价值。有些建筑因为客观需要,会在建筑的两侧使用滑轮支座,因此在以地震为基本条件计算抗震指数时,必须要对支座两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行关注,保证选择的计算模型是合适的。通常状况下,结和实际的模型与参数可以让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2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布置
2.1地基部分的抗震设计
房屋的地基在房屋工程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同时在地基部分进行抗震设计,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与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填充墙、楼梯构件等部分进行科学设计,保证主体构件可以与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牢固且稳定。其次,设计人员还要对结构侧移度进行注意,落实基础埋件操作时,必须要增加埋设的深度,防止出现建筑嵌固被弱化的情况。最为重要的一点,地基的深度需要得到科学控制,技术人员要做好结构定量分析,防止地震出现时地表的能量在散发的过程中出现共振的情况,导致建筑的地基出现崩塌。
2.2非结构构件设计
在落实非结构构件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对其中的女儿墙和内隔墙等部分进行重视,从结构的整体角度出发,将构件连接与锚固部分的工作做好。填充墙的局部高度会对结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设计的合理性没有达到要求,结构短柱就会产生脆性破坏,因此,把控方面要注意设计填充墙与内隔墙时,对主体结构进行自震周期设计,防止主体结构受到过多的自震。设计人员要将刚度调整放在战略性的位置,保证建筑的主体结构可以在地震过程中将内力进行均匀分布,减少地震的不平衡震感。顶棚与贴面需要采用柔性连接的方式,同时使用刚性连接手段,防止地震环境下出现架构坍塌、构件脱落的情况。
2.3设置多层抗震防线
建筑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如场地选择、空间布置等,这些操作在落实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措施的对应符合科学性。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使用防线法落实设计,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达到规定标准。设计框架式的建筑结构时,设计人员可以使用强柱弱梁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双重抗侧力建筑结构体系,框架应是首道防线,然后第二道是墙体,此时要结合楼层剪力与地震倾覆力层面的相关规定,保证落实的双重侧立体系设计可以获得较好的抗震效果。
2.4科学使用抗震技术
根据建筑结构的形式、规模、位置进行抗震技术的使用,可保证占用的人力与物力等资源价值发挥的充分。同时,技术人员要注重使用新型的抗震技术:首先,是隔震技术,技术原理可以增加房屋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让地震的力可以被逐渐减弱。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建筑结构进行合理分割,配合专业且适宜的隔震装置。其次,消能减震技术。利用阻尼元件设备,对重要部位的保护力度进行保护。
结语
通过以上的文章论述,可以从中得到的结论是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重要,直接关系着房屋住户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应适宜的抗震设计手段,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达到标准,同时保证建筑可以较为稳固的矗立,为地震灾害中的人们提供安全与保障。
參考文献:
[1]路发.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8):226.
[2]赵伟.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5):46-47.
[3]翟孟强,王双建,李珍珍.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38.
[4]杨过亮.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