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量天尺”的地球人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4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简介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的代表作。全书以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艰难过程为主线,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量、估,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其中穿插了许多天文学家的小故事。
  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令人神往的学科。人类借助天体送来的微弱光芒,一步一步征服了宇宙百亿光年的巨大空间。天阶夜色因人们千百年来的遐想而迷人,宇宙奥秘因天文学家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而魅力无穷。测量星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需要一把把神奇的“量天尺”,更需要古今中外天文学家的兢兢业业,坚持不懈。作者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放到科学原理的叙述中,赋予作品极大的科学性、趣味性与人文性。
  作品立意清新,铺叙合理,文笔流畅。在配以插图、表格深入浅出地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又启迪科学思维和陶冶科学精神,属于科普作品中的佳作。
  精彩片段一
  古老的星座缘于传说
   天河两岸,很容易找到“牛郎”和“织女”,它们是两颗很亮的星。牛郎在河东,又名“河鼓二”。它的两旁,各有一颗稍暗的星。三星相连,形如扁担。牛郎居中,两端宛如一副箩筐,所以它们又合称为“扁担星”。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就将他的两个娃娃放在箩筐里,挑起扁担,去与织女“鹊桥相会”啦!织女在河西,与牛郎以及自己的孩子遥遥相望。她的近旁有四颗星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宛如织布用的梭子一般,它正是织女的劳动工具。
  读书笔记
   遥望浩瀚无垠的天宇,繁星点点,它们若隐若现,魅力无穷。人类便想,这天上的星星离人间有多远?无数的星星该称呼它们什么呢?
  我国古代人民多么聪明,多么智慧!他们将地上的人们的不幸故事延伸到天上,在人间他们受尽磨难,在天上他们可以得到幸福。包括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民族,人们利用想象虚拟线条,依据星星的分布位置,分群分组,联接起来,这些星群就是“星座”,然后给它们取上不同的有趣的名称。“牛郎”又名“河鼓二”,與两旁的暗星合称“扁担星”。“织女”勤劳善良,狠心的王母娘娘在天界划出一道“银河”,她只能与丈夫“牛郎”及两个孩子遥遥相望。“织女”附近有四颗星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是“织女”劳动用的梭子,叫作“梭子星”。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喜鹊”在天河搭桥,牛郎织女相会,一家人团圆。
  天文科普文知识深奥,作者独具匠心,构思奇特。序曲部分以郭沫若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开篇,从牛郎织女的神话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诸星座最古老的名称通常都溯源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寄托着人类美好的愿望。以上选段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天文知识,饶有趣味。
  精彩片段二
  称颂应该多于责难
   阿里斯塔克在这部著作(《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中首先提出,如果在上弦月的时候测定太阳和月亮之间的角距离,就可以据此推算出日月到地球距离的比值。阿里斯塔克指出:上弦月的时候,日、月、地三者应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月亮在直角的顶点上。他根据观测确定,上弦月时,月亮在与太阳成87度的地方,由此可以推算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比月亮到地球的距离远19倍。虽然这个结果比实际数值要小得多,但其原理简单明了,值得赞赏。这是2000多年前测定天体距离的第一次大胆尝试,对其结果的称颂也理应超过对它的责难。
  读书笔记
   茫茫宇宙,月亮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天体。人类首先观测的对象,就是我们吟诵无数遍,并且饱含浓厚感情的月亮。2000多年前,伟大的天文观测家阿里斯塔克提出他的理论,并进行大量观测、反复推算,数据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大。他的一些想法被指控为亵渎神灵,他的理论也被人鄙视。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我们后人应该认识到:阿里斯塔克勇于第一个尝试的精神是宝贵的,况且他研究出来的原理简单、明了。据此思路,他在之后的探索中提出测量天体距离的巧妙办法,即测量地球与月亮的距离,为一个半世纪后伊巴谷的实践打下基础。恩格斯热情地称颂他为“古代的哥白尼”。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是一个让人憧憬的天文话题,仿佛绽放的玫瑰,鲜艳无比,香气四溢。可是如何靠近它,读懂它,需要执着地追求,也要采取巧妙的办法,需要智慧。天文科学研究需要一个正确的思路:与其告诉结果,不如告诉方法。作者讲述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故事,通过列数据、作比较说明推算结果,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赞赏阿里斯塔克的做法。作者对阿里斯塔克的敬佩蕴含在平实的语言中。
  精彩片段三
  突发灵感
   那一年,他(布拉德雷)有一次泛舟于泰晤士河上,注意到桅顶的旗帜并不是简单地顺风飘扬,而是按照船与风的相对运动变化着方向。布拉德雷想到,这种情况与你打着伞在雨中行走时是一样的。如果你将雨伞垂直地撑在头上,你就会淋到从伞上往下滴的雨点。但是,只要将雨伞稍稍朝你前进的方向倾斜些,那你就不会被雨淋到。你走得越快,雨伞就必须往前倾斜得越厉害,雨滴的下落速度与你行进的速度之比决定了雨伞倾斜的程度。
  读书笔记
   布拉德雷紧追天龙y星观察记录它的方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毫不懈怠。根据天龙y星的轨迹,他怀疑是视差,但又很快否定。在很长时间内,布拉德雷无法解释自己的观测结果,他在丈量天体之间距离的进程中出现踟蹰,谜团难以解开。数年后,一次游玩,激发了布拉德雷的科学研究的灵感。他的眼前,桅顶的旗帜按照船与风的相对运动而变化着方向,以此类比,他联想到雨中的行人觉得雨滴是在倾斜地往下落的,要想不被雨淋,就要将雨伞稍稍朝前进的方向倾斜些。他恍然大悟,苦苦思索的天龙y星位置偏移的疑惑终于有了正确的解释。他兴奋地写信给哈雷——另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与他一起分享研究成果。
  人类手握“量天尺”,一点一点测量地球与月亮、太阳以及其他更远的星球的距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对天文保持极大的热情,需要坚强的毅力,也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善于进行多种思维,触类旁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选段记叙了天文学家布拉德雷的一次郊游经历,清楚地讲述了他的惊奇发现、他的想象、他的推理。语言生动,娓娓道来。叙述很有层次,条理清楚,让人信服的同时,也被布拉德雷的坚持不懈所打动。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借鉴《〈孟子〉三章》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法,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写作点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知点燃过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让人领悟着“直面挫折,自强不息”的真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之所以催人奋进,就是因为孟子散文写作方法的不同一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议论性散文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初步学习议论文的很好的典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穿校服当成一种束缚,他们虽然不能违背学校的规定,但是极不情愿穿统一的校服,甚至班主任一不在班里就偷偷把校服脱下来。   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微言论   @杨瑞贤:在学校里,同学们穿统一的校服,有效遏制了同学之间的攀比,体现出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而且,如今很多大人都怀念自己的学生时代,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既美好又短暂的穿校服的日子。   @陈佳怡
期刊
为了繁荣校园文学创作,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发现和培养写作新秀,《作文周刊》报社联合测文网举办第三十四届“神笔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技能提升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参加对象   所有《作文周刊》读者   二、作品要求   1.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且未在省级(含省级)以上的出版物公开发表过;   2.投稿人可自选题目、体裁进行创作,内容具体,中心突出,选材新鲜,结构严谨,语言通顺,有真情
期刊
让我们在春天启程——   讓我们化蝶飞舞,借着春天的第一缕微风;让我们做一颗深入泥土的种子,冲破黑暗,迎接春天的第一缕光明;让我们伸出双手,拥抱春天,拥抱崭新的生命。   春天来了,阳光那温暖的小手伸过来了;春天来了,花草树木的笑容绽开了;春天来了,收获的希望也跟着来了。   让我们携手走进春天。   让我们迎接每一个生长着希望的早晨。   有了早晨,我们才能看到霜雪晶莹和朝露圆润;有了早晨,古人
期刊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之感。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有人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直接原因啊。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
期刊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赢得的是整个世界。  ——题记  感谢你们,因为有你们,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阳光和煦,微風乍起,踏着轻盈的步伐,摆着舒展的姿态,哼着欢快的小曲,我独自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路边的花朵绽放了,我不禁停下来,猜想它们的小心思。一缕清风袭来,轻抚着我的脸颊,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走了我所有的烦恼。看!大树正朝着我微笑呢!它还与花儿、草儿一同欢唱着舞动着,演奏出一首好听的交响曲。清风
期刊
新闻导入   2019年9月29日上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
期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
期刊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①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②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賓客故人,日满其门。   二十年秋,振旅③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
期刊
我是一只书虫,“啃”过许多书。在啃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书本里藏着人生的道理呢!   小学一年级时,我爬上了“幼儿读物”的书架,对标有拼音的书特别感兴趣,只要是带有拼音的书,我都会钻进去啃,有时候连吃饭都要妈妈叫。一本《大闹天宫》的书,让我明白了不能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道理。   二年级的时候,我爬上了“少儿读物”的书架。偶然间,我看到了一本封面精美的《安徒生童话》,便从一条书缝钻了进去。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