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lanse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与城镇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劳动力也不断过剩,使得一批批劳务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进城务工,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只好把孩子留在家乡。这些留在家乡的孩子,有的靠爷爷奶奶照顾,有的靠亲戚朋友看管。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孩子心里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缺陷。怎样使这些孩子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恢复昔日的快乐呢?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十分难解的问题。下面本人就简单的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
  1 让师爱温暖冰冷之心
  记得那是在二00七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学校教导主任给了我两张信签纸,让我统计一下三年级班的留守儿童。由于我接手这个班还不到一个星期,对学生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来到班上,我先把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类,分别是:双亲在家、雙亲外出和单亲外出这三种情况,同时分类举手填表。填表结束后,却发现一个叫王娟的小女孩没有举手。当我问其属于以上的哪一类时,她却一言不发,奇怪的是在自己的座位上悄悄的流泪。这个学生到底怎么了?好奇心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中午进行家访后才知道,原来他的父母离异了,各自都结了婚,外地打工去了,他和年过八旬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女孩哭着对我说:“我的父母不要我了,奶奶死了我该这么办?”眼前的一幕幕让刚参加工作的我简直束手无策,我一把将小女孩抱在自己的怀里。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不哭了,努力带了一丝微笑让我放心。不知道为什么,从那以后,我特别的关爱他,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都给了她亲妹妹般的呵护。从此以后,她恢复了昔日的快乐,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是啊,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你愿意把自己无私的关爱分撒给这些特别的学生,哪怕是顽固的巨石也将会被你的真爱所融化。
  2 让友爱唤起上进之火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除了监护人外,陪伴他们最多的往往是他们的同学,班级则是他们建立友谊的大家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班级里的友谊关系,也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走出许多困境。例如我们班的罗勇同学,父母离异后,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性格变得十分孤僻,作业不按时完成,成绩很差,甚至在上学途中突然走失,和其他 同学相邀一起打牌,家人以为在校读书,学校以为生病在家,影响非常恶劣。后来,我发现他和学习较好的一位学生还谈得来,就有目的的让他们在一起,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友谊的熏陶,渐渐地,该学生的行为跟上了前进的步伐,学习也提高了。
  3 让关怀助精神成长
  把孩子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较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3.1 性格孤僻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内向,不开朗。
  3.2 有自卑心理情结。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和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3.3 产生寂寞无聊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如一位四年级女生在作文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从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
  3.4 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激进冲动,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3.5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有少数孩子会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问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所以我们对待这些问题,要认真谨慎。
  4 让教育改变不正之思
  德国哲学家莱不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班上的众多留守儿童中,他们的性格各不形同,要真正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是十分困难的。但他们的性格基本上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狭隘、偏执、不自信,常常把自己保护起来,深怕受到伤害,他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认可。作为孩子们的教师,应该努力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严禁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坚决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如: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我们可以热情鼓励并告诉他们:“孩子,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当我们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面的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感到失落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送去一个温暖的拥抱,并安慰他们说:“孩子,哭吧,老师理解你,相信你是最坚强的。”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面对这些特别的群体,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无私的真爱奉献给那些需要关爱的孩子吧!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历史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似乎毫无用处。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只是枯燥无味的记忆的代名词。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应付会考,甚至应付高考,学完也就忘了。其实,我们教师可以让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更紧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让历史成为有一定实用性的学科。  【关键词】历史与现实;历史教学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一古一今两位伟人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期刊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应该对物理教学重视起来,加强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自主收集资料与自主交流,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培养物理学全面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物理教学;合作学习  近年来,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对物理学人才的需要也随之增多。所以,中职学校与物理教师应该对物理学科重视起来,将小组学习法引进物理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小组
期刊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品德体现在一个的行为,甚至一生之中,因此,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呢?  首先,要从小学生抓起,從小事做起。  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其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没有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中年级以后才逐步养成道行为习惯,但水平偏低,中学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人数随
期刊
目前,课改教改在全国全面展开,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说实话,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我,的确有点不适应。我要提高,怎么提高。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课改教改齐走,自主探究是基础。关健在于观念的转变。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
期刊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是李政涛教授对于“有效课堂”的理解,他认为,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热闹与否,活跃与否,而应该看学生在课上是不是有体温、有情感、有体验。他认为既没温度也没深度的课是“滑冰课”,有效的课堂应该带着学生经历扎根、刨坑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语感或数感”和“课感”。李教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全新的体验和愉悦的提升。  李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用理性的分析方法为我们阐述了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腾飞,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软实力的作用,而档案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性记忆。在我国,县级以上都设立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关和档案从业人员,可在基层镇村大量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档案却在灭失着,而且这些鲜活的记忆价值并不逊色。为此笔者草就此文论述如何收集管理基层档案,收集哪些档案,这些档案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档案;收集;作用;培训  档案对镇村来说,大都是一个模糊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外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呼声,人民币升值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胀,平衡贸易顺差,但同时会对出口企业和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所以只有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和对我国经济生活各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才能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化解风险,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期刊
“三生”教育指的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三生教育最主要的阵地之一。笔者认为在家庭中开展三生教育,可以极大地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最大程度实现其人生目标。  1 以身作则是前提  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长良好的教育分不开。家长是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作孩子的表率。家长要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要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要言行一致。据调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在指导学生语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不宜在要求上整齐划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其间应起着桥梁的作用。教师的要务是找准文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与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