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衣架,是我国较早出现的一种家具,是专门用来悬挂衣物的架子。它具有
造型简单,取材方便,经济便利,自制方便等多种特点,一直延用至今。
本文以一个家庭中最朴实简便的竹制衣架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研究该衣架
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视觉设计等方面,来体现出民间传统器物的造物
艺术审美特质。
关键词:竹制衣架;民间;设计美学;功能性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Hanger, a furniture of early China, is designed to hang
clothes . It has been using so far, because it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d-shaped,convenient as well as easy
to draw materials and produce. 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sis
the hanger in the aspects of structural design,working
principle and visual design in a case study of simple bamboo
hangers, which reflect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folk artifacts.
Keywords: Washboard;folk;Design aesthetic;function
民間,具有很纯粹的极高的造物能力,由身处社会低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去创造和应用器物。所谓“器”,老子曾认为器是由人选择物质材料,经加工工艺制作成的有一定实用功能的器具,此处器具所指的是社会广泛意义上的器具,而民间的传统器具工艺则以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满足劳动者的需求,并为普通劳动者所掌握,反应出其质朴的审美观念。在此,以一个家庭中最朴实简便的竹制衣架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研究该衣架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视觉设计等方面,来体现出民间传统器物的造物艺术审美特质。
案例概述
衣架,是我国较早出现的一种家具,在周朝末期时开始实行礼制,衣冠的放置问题便引起了一些贵族阶层的重视,当时社会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便出现了这种特地用来悬挂衣物的架子。早期贵族使用的衣架被称为“豪华晾衣架”,也只是上层权贵阶层的奢侈家居用品,其造型高端,功能齐全,装饰复杂,造价昂贵。而普通老百姓是享受不到的,他们只能够就地取材,竹竿或木棍做晾杆,再加上一个土制的支架,制作属于他们自己所谓的“平民晾衣架”。这种简朴的传统晾衣架延用了几千年,直到现在中国不少的农村地区仍在使用这种最朴实最简单的晾衣方式。
民间传统工艺选用的材料多是廉价的,甚至是俯拾即是的自然物质,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为新,少则多,多则惑”。提倡造物以简约为美,顺其自然,反对过多的雕凿和纹饰。也不难看出,从古代人们就开始重视设计的实用功能性和反对无谓装饰的审美意识。本案例竹制衣架便是运用了这一特征,就地取材,廉价、轻巧、牢固、光滑有韧性、制作方便集一体优点的毛竹片,简单的手工制作程序,不添加任何的修饰,强调突出人的使用功能性,表现纯自然的材质美感,制作出一个形似人肩膀的衣架,用来将衣物挂起晾晒。其用到的工具也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见到的,包括:2×60,1×45厘米左右的毛竹片各一个、14号铁丝20厘米长一根、直径3厘米长的空竹芯一个、锯子、竹刀、滚刨、钢丝钳、卷尺、炭笔、酒精灯、火柴、砂纸、锤子、电钻等。
结构设计分析
本案例以其简洁的造型,科学的结构,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的美用合一的实用家居用品,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积累了从周朝至今的千年民族的智慧而创造出的结晶。本例竹制衣架从其结构的整体至细部进行详尽的描述分析。
(一)整体结构分析
该自制的竹制衣架从正面来看,恰是人的正面肩膀形状,由支架、支撑和挂钩三大基本构件组成,从其侧面或顶视来看,都是不过2厘米宽的毛竹片弯压而成型(如图1),这点则体现出了中国民间传统造物工艺中追求简练淳朴、廉价自然的审美标准,呈现出一派“天然去雕饰”的悠闲气度。
图1.竹制衣架的三视图
追溯其造型的由来,由于古代人们生活生产力水平低下,造物能力水平及造物的审美等特质受到限制,但又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所以人们设计出最为简捷便利的一个方法,取一根较平直较光滑的木杆,下面两端各组成三角形支架,平民衣架便形成了。看似简单的一个器具,其中却包涵了人民千年来的生活经验的累积。尤其是从古到今这种延续过程中的变形改造(如图2),由简单的几何形结构到现今的弧线型结构的转变,由落地式的向挂钩式的转变,无不体现出中国民间大众的造物思想及造物审美的提高。
图2.竹制衣架的演变过程
细部结构分析
1、支架
将竹制衣架的竹架展开,总长约为60厘米,宽约为2
厘米,厚度约为0.5-0.8厘米,光滑面为正面,凡是与衣
物接触的部位、构件都做得圆润、柔和,从而给人舒适感,而不会对衣物造成损害,且具有延展性好的功能,内面粗
糙,有韧性,易弯曲,在距离其中心点外约15厘米处两边
用酒精灯加热烘烤向竹芯内面,加热到一定程度,用手用
力向内面压弯,压弯后的长度约为42厘米,大约人体的 图3.支架细部图 单位:mm
肩宽。在支架的两端约2厘米处各打一孔,由外向内倾斜打孔,直径约为1厘米,正面与内面打孔的位置差约为0.3厘米,以来方便与支撑的插接(如图3)。
支撑
作为支架的支撑,起到关键的受力作用,来承担物体重量的一个部件,为扁圆形竹竿,长度约为40厘米,厚度约为1厘米,两端处削的较细,其端顶处的斜面角度与支架支撑间的角度是等同的45度角,在其端部约为0.8厘米处打一个为不穿透的约为0.3厘米直径的小洞,为了稳固支架支撑的穿插结构(如图4)。
图4.支撑细部图
挂钩
为衣架的一个悬挂作用,用老虎钳将长约为20厘米的14号
铁丝约13厘米长处弯折成一个四分之三圆弧的挂钩,在其一个顶
端处向外弯折约为1厘米,在其另一端的端尾处弯折成一个小圆
圈,直径约为1厘米长,便于挂钩穿过支架中间部的小孔处不至
于滑落。从其审美角度观看,该挂钩倒看时像阿拉伯数字5,又
像杆秤的秤钩,正面看时像标点符号问号(如图5)。可见,平民
大众在造物时也有意识的仿造其他物体的形态,这种造物艺术思图5.挂钩细部图
想从古时一直延续至今,可见现代的设计思想来源于我国传统的
造物思想,也可以说,中国民间艺术是现代设计的源头。
空竹芯
该结构是取至竹子顶端细部的一段小竹节,长度约为3.6厘米长,外部直径约为1.2厘米长,将其内部打通,穿过挂钩,起到防止挂钩下半直线部分下滑的作用,该竹节部分从采取到采用,是什么样的外形,便运用到其衣架中,体现出了中国民间传统造物艺术中重视材料的自然美感。《考工记》中有所记载“审曲面势”,便是指造物要顺应材料本来的特点,要认识材料的特征品性,从而选择和使用材料。(如图6)。
图6.竹芯结构图
穿插结构分析
本案竹制衣架的穿插结构与中国传统的榫桙结构中的穿插结构有着极为相似的做法,或许也可以说是从该结构中演变而来。它不用钉胶,完全采用这种穿插结构,根据不同部位设计相应的穿插结构,显得自然而不失规整,大度而不乏精巧。首先,是支撑与支架之间的穿插结构,支撑的端部斜面与支架弯曲后的斜面成为一条直线,整体结构美观、光滑,给
人以舒适感,且不会损害到衣物。两者的交叉度为45度,悬挂的衣物也不至落下,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直径约为0.2厘米的竹钉,以起到稳固作用。这样来自三个方向的受力,使其固定在一起,坚固且稳固,耐用,与古代平民衣架的构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时也体现出了对古代造物设计思想的传承
图7.支架支撑的穿插结构与运用(如图7)。
其次,是挂钩与空竹芯、衣架之间的穿插结构,挂钩穿过空竹芯与支架上的中心小孔处,在支架的一端将铁丝弯曲约为1厘米的小圆圈,以起到防止其滑出的作用,其结构本身极其的简单,巧妙的是,造物者把功能的构件作为装饰的要素来处理,使器具在充分实现其功能的前提下,又不至过于呆板,在极简单的条件下实现对功能与审美的最大满足。
工作原理分析
(一)使用分析
衣架最基本的功能大体分为三种作用,即支架作用、支撑作用、挂钩作用。支架可悬挂衣物,支撑可放置毛巾等悬挂物,挂钩起到整个衣架的悬挂拉力作用。
人机工学分析
首先,就其挂钩端部的向外弯折的部分,可以假设如果没有向外弯折,人们在悬挂挂钩时便会多向上伸一部分的胳膊,就此本案衣架的挂钩向外弯折处,便给人们晾衣时节省了一部分的身体劳动力。其次,就空
竹芯的作用,与挂钩向外弯折的作用意义是相同的,在
挂钩直线部位加入一个空竹芯,便给人们在晾衣时节省
了一个竹芯长的力气(如图8)。考虑到人体机能的不同
人群,在这些不起眼的小设计上,其整体与局部,局部
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非常恰当,体现了人机工程学的
匹配思想。简约之中而不失宜人的特征。图8.空竹芯的人机学分析
力学原理分析
1、晾衣绳与挂钩之间的力学原理:晾衣绳两端向上的拉力为F1、F2,挂钩为一个向下的拉力为G,所以两者的力学关系为:F1+F2=G(如图9)。
2、衣架与衣物之间的力学原理:衣架为一
个向上的拉力F,衣物分為两端向下的拉力为G1、
G2,所以两者的力学关系为:F=G1+G2(如图9)。
支架与支撑之间的力学原理:支架两端
向里挤压的两个力为G1、G2,支撑两端为向外的
推力为F1、F2,所以所以两者的力学关系为:
G1+G2=F1+F2(如图9)。
本是小小的竹制衣架设计,其中却包涵了各
个学科的知识运用,体现出了最普通劳动阶层的
人民大众的艺术思想能力与审美意识的表现。图9.衣架力学原理分析图
视觉设计分析
对称性
衣架的正面或仰视结构图都是中心轴对称的结构,或是支架支撑的展开结构也都是中心轴对称的结构。其符合了民间传统造物的审美特征,该对称性结构同时也符合大众阶层的审美,上升到设计美学的层面,亦都符合其审美特质。该对称性结构也保证了其工作原理的平衡性,该竹制衣架的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对称,该设计手法体现在挂钩处的造型处理上,该挂钩的造型相当于一个未封闭的圆弧形,一端向外弯曲,一端向下弯曲,在圆弧的中心点处形成一个90 图10.挂钩的对称性
度的夹角,两端向 外的弯曲又形成一个轴对称的结构(如图10)。
结构美分析
从其竹制衣架的外观造型上看,与弓箭形似,材质都是以竹子为原材料,其弯曲的弧度、中心轴对称结构以及受力原理,都极其的相似,甚至其制作的程序及方法也有着类似之处,另外,与扁担也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器具各部分比例恰当,弯曲有度,穿插合理,整体组合协调。
仿生设计分析
本例竹制衣架是一个形似人肩膀的衣架工具,该衣架的长度及弯曲的弧度都与人体肩膀的宽度与骨骼的弯曲弧度及其的相近,可以说就是按照人体肩膀的宽度弧度来设计的。从其外观感受上来看,衣架的竹空芯结构相当于人体的颈部,
挂钩的结构外型看似人体的头部,整体来看,就是模仿整个人体肩部以上的结构,此外,衣架又似衣服的肩部,尺寸与衣服肩部尺寸相差不几。此竹制衣架体现出了仿生设计的运用,即人性化,又具有实用、美观、简洁、便利等功能性。一方面从人的生理结构出发,注重物的功能性;同时关注人的心理特征,注重人在使用器物时的体验,中国传统的造物观体现了朴素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如图11)。
图11.仿生设计图
总结
民间生活器具的设计反应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一个较为真实的面貌,它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真实状态,这里鲜有华丽的修饰与做作的雕琢,也可以理解成是道家思想中“寓大装饰于无装饰”的朴素简约的设计理念。竹制衣架,作为民间传统器具的一种,是每天都在使用的家居生活必需品,它不仅只是一件构造简单的家居器物,它的每一处的造型设计都体现出了至古代人民以来的生活水平、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与设计思想、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先艺、秦杨:《论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审美特征》,美与时代,2009(1).
[2]王强:《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江苏大学,镇江212013.
[3]何小佑、王琥:《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卷二,江苏.
[4]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6]赵江洪、谭浩:《人机工程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7]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造型简单,取材方便,经济便利,自制方便等多种特点,一直延用至今。
本文以一个家庭中最朴实简便的竹制衣架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研究该衣架
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视觉设计等方面,来体现出民间传统器物的造物
艺术审美特质。
关键词:竹制衣架;民间;设计美学;功能性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Hanger, a furniture of early China, is designed to hang
clothes . It has been using so far, because it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d-shaped,convenient as well as easy
to draw materials and produce. 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sis
the hanger in the aspects of structural design,working
principle and visual design in a case study of simple bamboo
hangers, which reflect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folk artifacts.
Keywords: Washboard;folk;Design aesthetic;function
民間,具有很纯粹的极高的造物能力,由身处社会低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去创造和应用器物。所谓“器”,老子曾认为器是由人选择物质材料,经加工工艺制作成的有一定实用功能的器具,此处器具所指的是社会广泛意义上的器具,而民间的传统器具工艺则以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满足劳动者的需求,并为普通劳动者所掌握,反应出其质朴的审美观念。在此,以一个家庭中最朴实简便的竹制衣架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研究该衣架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视觉设计等方面,来体现出民间传统器物的造物艺术审美特质。
案例概述
衣架,是我国较早出现的一种家具,在周朝末期时开始实行礼制,衣冠的放置问题便引起了一些贵族阶层的重视,当时社会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便出现了这种特地用来悬挂衣物的架子。早期贵族使用的衣架被称为“豪华晾衣架”,也只是上层权贵阶层的奢侈家居用品,其造型高端,功能齐全,装饰复杂,造价昂贵。而普通老百姓是享受不到的,他们只能够就地取材,竹竿或木棍做晾杆,再加上一个土制的支架,制作属于他们自己所谓的“平民晾衣架”。这种简朴的传统晾衣架延用了几千年,直到现在中国不少的农村地区仍在使用这种最朴实最简单的晾衣方式。
民间传统工艺选用的材料多是廉价的,甚至是俯拾即是的自然物质,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为新,少则多,多则惑”。提倡造物以简约为美,顺其自然,反对过多的雕凿和纹饰。也不难看出,从古代人们就开始重视设计的实用功能性和反对无谓装饰的审美意识。本案例竹制衣架便是运用了这一特征,就地取材,廉价、轻巧、牢固、光滑有韧性、制作方便集一体优点的毛竹片,简单的手工制作程序,不添加任何的修饰,强调突出人的使用功能性,表现纯自然的材质美感,制作出一个形似人肩膀的衣架,用来将衣物挂起晾晒。其用到的工具也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见到的,包括:2×60,1×45厘米左右的毛竹片各一个、14号铁丝20厘米长一根、直径3厘米长的空竹芯一个、锯子、竹刀、滚刨、钢丝钳、卷尺、炭笔、酒精灯、火柴、砂纸、锤子、电钻等。
结构设计分析
本案例以其简洁的造型,科学的结构,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的美用合一的实用家居用品,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积累了从周朝至今的千年民族的智慧而创造出的结晶。本例竹制衣架从其结构的整体至细部进行详尽的描述分析。
(一)整体结构分析
该自制的竹制衣架从正面来看,恰是人的正面肩膀形状,由支架、支撑和挂钩三大基本构件组成,从其侧面或顶视来看,都是不过2厘米宽的毛竹片弯压而成型(如图1),这点则体现出了中国民间传统造物工艺中追求简练淳朴、廉价自然的审美标准,呈现出一派“天然去雕饰”的悠闲气度。
图1.竹制衣架的三视图
追溯其造型的由来,由于古代人们生活生产力水平低下,造物能力水平及造物的审美等特质受到限制,但又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所以人们设计出最为简捷便利的一个方法,取一根较平直较光滑的木杆,下面两端各组成三角形支架,平民衣架便形成了。看似简单的一个器具,其中却包涵了人民千年来的生活经验的累积。尤其是从古到今这种延续过程中的变形改造(如图2),由简单的几何形结构到现今的弧线型结构的转变,由落地式的向挂钩式的转变,无不体现出中国民间大众的造物思想及造物审美的提高。
图2.竹制衣架的演变过程
细部结构分析
1、支架
将竹制衣架的竹架展开,总长约为60厘米,宽约为2
厘米,厚度约为0.5-0.8厘米,光滑面为正面,凡是与衣
物接触的部位、构件都做得圆润、柔和,从而给人舒适感,而不会对衣物造成损害,且具有延展性好的功能,内面粗
糙,有韧性,易弯曲,在距离其中心点外约15厘米处两边
用酒精灯加热烘烤向竹芯内面,加热到一定程度,用手用
力向内面压弯,压弯后的长度约为42厘米,大约人体的 图3.支架细部图 单位:mm
肩宽。在支架的两端约2厘米处各打一孔,由外向内倾斜打孔,直径约为1厘米,正面与内面打孔的位置差约为0.3厘米,以来方便与支撑的插接(如图3)。
支撑
作为支架的支撑,起到关键的受力作用,来承担物体重量的一个部件,为扁圆形竹竿,长度约为40厘米,厚度约为1厘米,两端处削的较细,其端顶处的斜面角度与支架支撑间的角度是等同的45度角,在其端部约为0.8厘米处打一个为不穿透的约为0.3厘米直径的小洞,为了稳固支架支撑的穿插结构(如图4)。
图4.支撑细部图
挂钩
为衣架的一个悬挂作用,用老虎钳将长约为20厘米的14号
铁丝约13厘米长处弯折成一个四分之三圆弧的挂钩,在其一个顶
端处向外弯折约为1厘米,在其另一端的端尾处弯折成一个小圆
圈,直径约为1厘米长,便于挂钩穿过支架中间部的小孔处不至
于滑落。从其审美角度观看,该挂钩倒看时像阿拉伯数字5,又
像杆秤的秤钩,正面看时像标点符号问号(如图5)。可见,平民
大众在造物时也有意识的仿造其他物体的形态,这种造物艺术思图5.挂钩细部图
想从古时一直延续至今,可见现代的设计思想来源于我国传统的
造物思想,也可以说,中国民间艺术是现代设计的源头。
空竹芯
该结构是取至竹子顶端细部的一段小竹节,长度约为3.6厘米长,外部直径约为1.2厘米长,将其内部打通,穿过挂钩,起到防止挂钩下半直线部分下滑的作用,该竹节部分从采取到采用,是什么样的外形,便运用到其衣架中,体现出了中国民间传统造物艺术中重视材料的自然美感。《考工记》中有所记载“审曲面势”,便是指造物要顺应材料本来的特点,要认识材料的特征品性,从而选择和使用材料。(如图6)。
图6.竹芯结构图
穿插结构分析
本案竹制衣架的穿插结构与中国传统的榫桙结构中的穿插结构有着极为相似的做法,或许也可以说是从该结构中演变而来。它不用钉胶,完全采用这种穿插结构,根据不同部位设计相应的穿插结构,显得自然而不失规整,大度而不乏精巧。首先,是支撑与支架之间的穿插结构,支撑的端部斜面与支架弯曲后的斜面成为一条直线,整体结构美观、光滑,给
人以舒适感,且不会损害到衣物。两者的交叉度为45度,悬挂的衣物也不至落下,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直径约为0.2厘米的竹钉,以起到稳固作用。这样来自三个方向的受力,使其固定在一起,坚固且稳固,耐用,与古代平民衣架的构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时也体现出了对古代造物设计思想的传承
图7.支架支撑的穿插结构与运用(如图7)。
其次,是挂钩与空竹芯、衣架之间的穿插结构,挂钩穿过空竹芯与支架上的中心小孔处,在支架的一端将铁丝弯曲约为1厘米的小圆圈,以起到防止其滑出的作用,其结构本身极其的简单,巧妙的是,造物者把功能的构件作为装饰的要素来处理,使器具在充分实现其功能的前提下,又不至过于呆板,在极简单的条件下实现对功能与审美的最大满足。
工作原理分析
(一)使用分析
衣架最基本的功能大体分为三种作用,即支架作用、支撑作用、挂钩作用。支架可悬挂衣物,支撑可放置毛巾等悬挂物,挂钩起到整个衣架的悬挂拉力作用。
人机工学分析
首先,就其挂钩端部的向外弯折的部分,可以假设如果没有向外弯折,人们在悬挂挂钩时便会多向上伸一部分的胳膊,就此本案衣架的挂钩向外弯折处,便给人们晾衣时节省了一部分的身体劳动力。其次,就空
竹芯的作用,与挂钩向外弯折的作用意义是相同的,在
挂钩直线部位加入一个空竹芯,便给人们在晾衣时节省
了一个竹芯长的力气(如图8)。考虑到人体机能的不同
人群,在这些不起眼的小设计上,其整体与局部,局部
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非常恰当,体现了人机工程学的
匹配思想。简约之中而不失宜人的特征。图8.空竹芯的人机学分析
力学原理分析
1、晾衣绳与挂钩之间的力学原理:晾衣绳两端向上的拉力为F1、F2,挂钩为一个向下的拉力为G,所以两者的力学关系为:F1+F2=G(如图9)。
2、衣架与衣物之间的力学原理:衣架为一
个向上的拉力F,衣物分為两端向下的拉力为G1、
G2,所以两者的力学关系为:F=G1+G2(如图9)。
支架与支撑之间的力学原理:支架两端
向里挤压的两个力为G1、G2,支撑两端为向外的
推力为F1、F2,所以所以两者的力学关系为:
G1+G2=F1+F2(如图9)。
本是小小的竹制衣架设计,其中却包涵了各
个学科的知识运用,体现出了最普通劳动阶层的
人民大众的艺术思想能力与审美意识的表现。图9.衣架力学原理分析图
视觉设计分析
对称性
衣架的正面或仰视结构图都是中心轴对称的结构,或是支架支撑的展开结构也都是中心轴对称的结构。其符合了民间传统造物的审美特征,该对称性结构同时也符合大众阶层的审美,上升到设计美学的层面,亦都符合其审美特质。该对称性结构也保证了其工作原理的平衡性,该竹制衣架的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对称,该设计手法体现在挂钩处的造型处理上,该挂钩的造型相当于一个未封闭的圆弧形,一端向外弯曲,一端向下弯曲,在圆弧的中心点处形成一个90 图10.挂钩的对称性
度的夹角,两端向 外的弯曲又形成一个轴对称的结构(如图10)。
结构美分析
从其竹制衣架的外观造型上看,与弓箭形似,材质都是以竹子为原材料,其弯曲的弧度、中心轴对称结构以及受力原理,都极其的相似,甚至其制作的程序及方法也有着类似之处,另外,与扁担也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器具各部分比例恰当,弯曲有度,穿插合理,整体组合协调。
仿生设计分析
本例竹制衣架是一个形似人肩膀的衣架工具,该衣架的长度及弯曲的弧度都与人体肩膀的宽度与骨骼的弯曲弧度及其的相近,可以说就是按照人体肩膀的宽度弧度来设计的。从其外观感受上来看,衣架的竹空芯结构相当于人体的颈部,
挂钩的结构外型看似人体的头部,整体来看,就是模仿整个人体肩部以上的结构,此外,衣架又似衣服的肩部,尺寸与衣服肩部尺寸相差不几。此竹制衣架体现出了仿生设计的运用,即人性化,又具有实用、美观、简洁、便利等功能性。一方面从人的生理结构出发,注重物的功能性;同时关注人的心理特征,注重人在使用器物时的体验,中国传统的造物观体现了朴素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如图11)。
图11.仿生设计图
总结
民间生活器具的设计反应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一个较为真实的面貌,它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真实状态,这里鲜有华丽的修饰与做作的雕琢,也可以理解成是道家思想中“寓大装饰于无装饰”的朴素简约的设计理念。竹制衣架,作为民间传统器具的一种,是每天都在使用的家居生活必需品,它不仅只是一件构造简单的家居器物,它的每一处的造型设计都体现出了至古代人民以来的生活水平、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与设计思想、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先艺、秦杨:《论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审美特征》,美与时代,2009(1).
[2]王强:《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江苏大学,镇江212013.
[3]何小佑、王琥:《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卷二,江苏.
[4]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6]赵江洪、谭浩:《人机工程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7]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