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鹿洞书院概况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庐山市北9公里处。它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以悠久的历史、幽静的环境、宽敞的殿堂、严谨的教规而享誉天下,曾被推崇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它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久、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所学府。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建,背靠五老峰,面对鄱阳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四面环山,俯视似洞,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唐代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李渤曾在此地隐居读书,养一只白鹿自娱。白鹿十分驯服,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物品,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称此地为“白鹿洞”。南唐在此兴办“白鹿国学”,北宋时更名为白鹿洞书院。书院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且常年潺潺不断的小溪,溪名“贯道溪”。
刘少奇曾两次到访白鹿洞书院。第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经中共中央批准,刘少奇由武汉到庐山白鹿洞书院养病并从事革命活动。第二次,是1959年8月庐山会议结束后,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再次来到白鹿洞书院,进行视察访问,回忆往昔的艰难岁月,欣赏白鹿洞书院的美景。当时,刘少奇有预见地说白鹿洞是个好地方,将来要发展成为旅游胜地。如今他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每年到此旅游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御书阁里陈列有“刘少奇生平事迹”图片展览。
1927年初到白鹿洞书院
刘少奇第一次到白鹿洞书院是在1927年夏天,那时他正在武汉领导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那么,他为什么会去庐山白鹿洞书院呢?
1927年1月3日,汉口江漢关发生英国水兵打死打伤百姓的“一三”惨案。当时,在武汉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的刘少奇临危不惧,前往现场调查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工人罢工。当晚,李立三、刘少奇一起召集湖北省总工会负责人开会。第二天,以总工会的名义,向全国发表通电。1月5日,30万武汉群众走上街头,抗议英国水兵屠杀中国海员,要求收回英租界。1月6日,九江工人为声援武汉人民收复英租界举行罢工。驻扎九江的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通电全国,宣布接管九江英租界。数日后,一万多名群众连续两天在九江和南昌举行反英示威大会,林伯渠与郭沫若、李富春分别在两地大会上发表演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反帝运动的压力下,经过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谈判,英国政府于1927年2月同意将汉口、九江(包括庐山)租界的房产全部归还中国。
4月3日,在武汉发生了日本水兵打死打伤中国民众的“四三”惨案。刘少奇发动和组织各界群众,特别是工人群众进行斗争。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6月10日,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也准备背叛革命,与蒋介石合流。湖北省总工会为了避免损失,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将一些已经暴露了身份、公开活动的党员干部进行疏散,有的转移外地,有的就地隐蔽,也有的派到叶挺、贺龙的部队中去。为了坚持斗争,又选调了一部分政治身份未暴露的人到武汉工作。6月底,汪精卫的反革命面目日趋暴露,指使国民党军队占了工会的房子,还要求工会宣布“自动解散”工人纠察队。事情发生后,刘少奇一方面召开工人大会并作工作报告,提醒工人群众提高警惕;另一方面到国民党武汉政府当局,向汪精卫提出抗议。
刘少奇在艰苦环境条件下不辞劳苦地工作,疾病缠身,以致积劳成疾,肺病复发。1927年7月9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刘少奇离开武汉到庐山,一边隐蔽,一边养病。在林伯渠弟弟林祖烈(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驻九江专员)的帮助下,刘少奇住进了庐山牯岭街小梅别墅。
据聂荣臻回忆,1927年7月19日离开武汉去江西九江时,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指定他将中共中央准备在南昌起义的决定,通知在九江的中央领导同志,其中包括当时在庐山养病的刘少奇。聂荣臻到九江后,通过林祖烈了解到刘少奇在庐山的住处。于是,在八一南昌起义前夕,专程到庐山找刘少奇,向他通报中共中央关于在南昌、九江一带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并要他有所准备,注意安全。对此,刘少奇极为振奋,对中共中央关于南昌起义的决定表示赞成,并对自己不能参加表示遗憾。
刘少奇在山上住了10多天,听说他所熟悉的汪精卫、唐生智、陈公博、朱培德要上庐山避暑开会。为了避免与他们接触,刘少奇在庐山大林寺圆通和尚帮助下,离开了小梅别墅,从牯岭星夜下山,迁居到位于庐山南麓的海会寺。
在海会寺,刘少奇借住一间僧房。在海会寺住持及其徒弟的帮助下,化装成一个养病的教书先生。白天闭门不出,只有晚上才出来活动活动身子。当时海会寺门庭冷落,只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他们从不打听刘少奇的来历,但在生活上极细心地照顾他,一日三餐虽是素食,倒也不缺油水,买药煎药,都是由小和尚操办的。刘少奇到海会寺不久,因汪精卫、唐生智等人要来海会寺巡游朝佛,大批军警事先前来清场,他随时有被发现的可能。在海会寺住持的指点下,刘少奇转移到更偏僻的白鹿洞书院隐居休养,住在御书阁中。
御书阁是一座两层楼阁,始建于南宋。御书阁又名藏书阁,现阁系清康熙年间所建。康熙御赐《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古文渊鉴》《朱子全书》等书及“学达性天”匾额于书院,南康知府周灿请建阁珍藏,取名“御书阁”。
在这里,刘少奇一边养病,一边读书和思考。他深刻反思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探索着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当地下党组织告知其中共中央在武汉举行八七会议、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等重大喜讯时,他都按捺不住喜悦之情。
刘少奇疾步行至朱熹当年讲学的藏书阁前,伫立良久。然后,他回过头对跟上来的方志纯说:“当年我就住在这里,有近20天,读了不少书,病也好了很多。当时上面还有不少书哩。”书院管理人员介绍说,因阁楼危旧待修,藏书已转移星子县文化馆保存,不在阁里了。当走入残垣碑廊,刘少奇一眼看到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碑刻时,还用手抚摸一下,自言自语地说:还好,朱熹可是个大学者啊!他面对廊内外散放的一些残存石刻,向随同人员说:这可是些好东西啰。他走向庭院前后,对摩崖石刻看了又看。
一上午的奔波,刘少奇一行都有些累了。接待员彭毓炎看到刘少奇衬衣湿透,就领着大家来到贯道溪旁,选一块林木扶疏、阳光斑驳的地方,散坐在林中的石头上休息。彭毓炎请刘少奇脱下汗湿的衬衣,拿着衬衣,飞快地奔向溪水边,搓洗了几把,摊在烈日下一块发烫的青石板上。于是,刘少奇便光着上背,与方志纯等人笑谈当年的往事。刘少奇说他在书院还遭遇了一回险情,正是这贯道溪中的“枕流”石刻为他解了围。
1927年8月中旬,汪精卫已公开反共,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全国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刘少奇转移到这里后,有一天,星子民团的一个团丁,发现在白鹿洞养病的这位“教书先生”有些可疑,马上报告了民团头领,头领立即带领十几名团丁直奔书院而来。刘少奇一时来不及转移,情急之下,抓了一本《三国志》便来到贯道溪中朱熹题写“枕流”的石刻旁,坐在石头上“读书”。民团头领率人来到溪上的“枕流桥”上,见“教书先生”正在摇头晃脑地读着《三国志》:“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头领大声喝道:“嘿!你在干什么?”“教书先生”痴痴迷迷地指着“枕流”二字说:“我正在研究此二字。古人明明说‘枕石漱流’,朱熹却题成‘枕流’。流者,动也,既动之,又安可枕乎?不知长官有何高见,还请赐教。”头领见此人满口之乎者也,不知其在说些什么。他又问了几句,“教书先生”仍是摇头晃脑,满口文言。头领气恼地说:“十足一个烂无用的书呆子,哪会是什么共产党,瞎忙乎半天。……”说着,他便骂骂咧咧地带人走了。刘少奇因此化险为夷,避开一难。
故事讲完了,衬衣也晒干了。刘少奇穿在身上,笑着说:“哦,果然舒服多了。谢谢你,彭同志。”王光美也向彭毓炎表示感谢。
离开书院,汽车又向星子县城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