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和生态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将语言看作是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对语言的生态因素进行研究,指出从语言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出发,来研究分析语言。了解语言与环境的关系,时刻提醒着人们注意当今社会语言环境的生态平衡。绿色语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语法中的“绿色”被赋予了环保和生态的意思。在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下绿色语法的研究重点在强调生态和环保的理念,通过对语法中非生态因素的批评,探索生态和谐的语法结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指引方向。名词化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现象,受到语言学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它通过将过程与实施者进行明确的分类来体现出更加一致的世界观。因此,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对绿色语法中名词化现象进行研究,揭示出绿色语法中名词化现象的优点和不足,探求其背后所蕴含生态状况,对其中的非生态因素进行批判和改进,推动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和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绿色语法;名词化;生态和谐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对和谐的生态环境的渴望越来越强。同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在纷纷寻找各种途径来防止生态環境的进一步恶化。20世纪70年代,E·Haugen提出语言生态理论,他表示语言生态指特定的语言与所在的族群、社会、文化、地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生态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指出从语言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出发,来研究分析语言。20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专家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语言对环境恶化产生的影响,及语言在防止环境恶化、解决环境问题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绿色语法”这一概念。在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下,绿色语法表示一种生态和环保的理念,通过语言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用语言的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批判非生态的语言表达和意识形态。因此,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对绿色语法中名词化现象的非生态因素进行改进,通过语言的表达最终使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1生态语言学与绿色语法
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Odum& Barrett(2008)认为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学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在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时候,开始用生态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因此,许多学科出现了生态学化的现象,语言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大部分研究学者认为生态语言学最早可追溯到E·Haugen的观点。E·Haugen(1972)表示,语言生态是研究任何特定的语言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后来,相关学者发现,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体现着对语言生态大胆的尝试。Haugen对其进行吸收借鉴,形成一种新的体系。20世纪80年代,Bielefeld大学的相关学者进一步将生态学用于语言学的研究之中,进而出现了“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的概念,确定了生态语言学的理论框架。韩礼德(1990)针对语言系统的非生态因素提出了观点。随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国内对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较晚,最早可追溯到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语言系统说》(李国正,1991)、《生态汉语学》(李国正,1991)等著作,是我国最早的生态语言学著作。
绿色语法中的“绿色”被赋予了环保和生态的意思。在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下绿色语法的研究重点不是表达语言的规则,而是在强调生态和环保的理念,通过语言的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批判非生态的语法表达和意识形态。王晋军(2006)强调绿色语法是从生态和环保的角度来对语言中的非生态因素进行批评,从而揭示出语言的非生态因素及人类中心论等观点的不足。绿色语法的出发点和从生态学视角出发的盖亚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从不同的视角来反映出人们对生态平衡的追求。希拉地球女神盖亚是拉夫洛克假说中的名字。在该假说中,整个世界包括大气、生物、海洋等是一个有机体。盖亚是一个独立的生物实体,包括地球上的海洋、陆地等,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盖亚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表明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由此可见,绿色语法和盖亚理论强调的内容是一致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态语言学的相关专家学者主要研究动态系统中居民语言以及其它相关问题,绿色语法是对语言生态的记忆。Muhlhausler(2003)表示记忆隐喻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如:海洋是对过去的天气的记忆,冰川是对过去气候的记忆,土壤是对过去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记忆。韩礼德提出语言是记忆的一种方式,我们赖以生存的元语言,生于行动又指导服务于行动(Halliday,1992)。
2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绿色语法中名词化现象
2.1名词化结构的价值
语言学相关专家学者对绿色语法持有不同的观点,Goatly(1996)认为名词化是一种语法形式,让我们用一种与现代科学理论更加一致的方式来体现世界。Halliday(1993)表明将名词模式改为小句模式,让动词短语作为一种技术资源来发展。名词化是将人类作为施动者的动词短语的语法结构转变成没有施动者的名词短语。例如:描述环境问题的时候,用名词化结构可表示为“物种灭绝”,这类问题的描述若不用名词化的结构就会显示出施动者,而使用名词化结构之后就能够将施动者的身份进行隐藏,使描述问题的语言更加客观、准确。
名词化结构是通过将过程与实施者进行明确的分类来体现出更加一致的世界观。它在体现现代科学的相对论的世界观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为它解释的世界是事物世界,而不是过程世界。Goatly提出弱化事物和过程的差别,用名词化的结构来提供一种语法形式,这个观点和把世界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观点是一致的。动词结构体现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观,忽视了人类本身也会受到这些影响的事实。Goatly认为名词化能够将过程解释为事物,这样可以把过程与事物间的相对论观点进行充分的表达,二者是相互联系的。Schleppegrell(1997)阐明名词化结构不把人类作为重点,是因为人类不仅是环境问题的产生者,而且也是受害者。绿色语法的目的是用更清楚客观的方式来表达世界上所存在的一切事物的真正关系,不仅能够改善社会的交流模式,更能较好地评价和改进某些人消极地影响环境的行为。所以人们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要观察语言的使用,找到真正的绿色语法具有的特点,让真正的绿色语法得以体现。 2.2名词化结构的不足
从教育的宗旨来看,Goatly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就语言教学来说,在给学生解释名词化结构的时候,必须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小句来表达。就语篇目的而言,当名词化结构假设此语篇或上一个语篇中已经用一个完整的小句表达了这个概念,及物小句仍需事先说明。一般情况下,名词化结构只出现在过程或者过程参与人已被指定的语篇中。由此可见,若想将名词化现象向绿色语法的方向发展首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解释这个术语的定义。但即使是语言行为得以指定,社会行为仍然是模糊的。因此,如果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能有个清晰地理解,其社会行为者需被事先指定,学生通过把被隐藏的施动者回归,来应对名词化结构,例如“臭氧层的破坏”,“热带雨林的耗尽”“土壤的退化”等。如果学生阅读到的名词短语没有在语篇中指定行为者,学生们由于没有替代词语来解釋这样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主观上添加“人们”“我们”等作为施动者,把环境问题仅仅归于我们,把解决该问题看成我们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而环境的破坏通常不仅仅是由我们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一些社会团体造成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表达是不科学的。
Gerbig(1993)指出将环境问题的责任归于社会团体还是个体消费者是环境问题讨论的难点之一。若把环境问题描述为由不确定的“人们”所造成的,然后建议个人来拯救环境。这样的结论忽视了环境问题几乎很少是由个人所造成的,而多数是由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而崛起的相关机构造成的。由于“人们”这个词语信息价值匮乏,因此可以看出名词化现象能够混淆施动者的行为,避免承担生态威胁的责任。这种将施动者行为通过隐藏分给个体或人们的方式是导致环境问题真正的原因。因此,真正的绿色语法应是揭示造成环境问题的真正的权利机构和部门的语法,用名词化来分化责任,只能更加模糊地描述这些关系,使其更加混乱。
Goatly(1997)认为任何语法为存在的现实构成了语义模型,这个现实是我们不必通过中介就能接触到的,因为我们人类正主动地用我们最熟悉的语言来提供模式思维。如果将其作为前提,那么Goalty前后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表明英语的语法中及物有效小句表现出一种模式,它与牛顿式技术思维的方法相对应,由此被证明是逆现实,同时也是危险的。在过去的时间里,这个生物系统的破坏证实了该模式的不足,因为对于有效及物性的模式来说,其中某些部分是有瑕疵的。Goalty认为英语语法中也许存在正开发或可开发的资源来阻止这些不足继续恶化,名词化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至少它是有争议的。但是,我们可将它解释为将过程转换为事物,这样体现了名词化的积极作用,较为清楚地表明了事物是如何在思维中形成并表达出来的。
3结语
语言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塑造者,绿色语法作为一个全新的名词,将会通过对语言系统进行调整和反思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该并且有能力通过语言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条件。生态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前沿学科,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视野,具有较大的开发性和实用性,而绿色语法作为其重要的研究内容,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指引了方向。由此可见,生态语言学与绿色语法的相关问题,尤其是仍具有争议的名词化现象,具有较大的研究前景。总体上看,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绿色语法中名词化现象研究,能够为生态语言学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研究的意义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陈立中,肖绍喜.生态语言学的几个重要议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3]冯广艺.语言生态学引论[M].人民出版社,2013.
[4]邵宜.语言与语言生态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5]肖自辉,范俊军.语言生态的检测与评估体系——生态语言学应用研究[J].语言科学,2011(3).
[6]杨静.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看外语教学中的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4).
作者简介:
哈长辰(1993—)男,汉族,吉林磐石人,英语语言学硕士,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生态语言学,二语习得,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绿色语法;名词化;生态和谐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对和谐的生态环境的渴望越来越强。同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在纷纷寻找各种途径来防止生态環境的进一步恶化。20世纪70年代,E·Haugen提出语言生态理论,他表示语言生态指特定的语言与所在的族群、社会、文化、地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生态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指出从语言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出发,来研究分析语言。20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专家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语言对环境恶化产生的影响,及语言在防止环境恶化、解决环境问题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绿色语法”这一概念。在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下,绿色语法表示一种生态和环保的理念,通过语言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用语言的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批判非生态的语言表达和意识形态。因此,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对绿色语法中名词化现象的非生态因素进行改进,通过语言的表达最终使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1生态语言学与绿色语法
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Odum& Barrett(2008)认为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学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在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时候,开始用生态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因此,许多学科出现了生态学化的现象,语言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大部分研究学者认为生态语言学最早可追溯到E·Haugen的观点。E·Haugen(1972)表示,语言生态是研究任何特定的语言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后来,相关学者发现,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体现着对语言生态大胆的尝试。Haugen对其进行吸收借鉴,形成一种新的体系。20世纪80年代,Bielefeld大学的相关学者进一步将生态学用于语言学的研究之中,进而出现了“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的概念,确定了生态语言学的理论框架。韩礼德(1990)针对语言系统的非生态因素提出了观点。随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国内对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较晚,最早可追溯到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语言系统说》(李国正,1991)、《生态汉语学》(李国正,1991)等著作,是我国最早的生态语言学著作。
绿色语法中的“绿色”被赋予了环保和生态的意思。在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下绿色语法的研究重点不是表达语言的规则,而是在强调生态和环保的理念,通过语言的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批判非生态的语法表达和意识形态。王晋军(2006)强调绿色语法是从生态和环保的角度来对语言中的非生态因素进行批评,从而揭示出语言的非生态因素及人类中心论等观点的不足。绿色语法的出发点和从生态学视角出发的盖亚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从不同的视角来反映出人们对生态平衡的追求。希拉地球女神盖亚是拉夫洛克假说中的名字。在该假说中,整个世界包括大气、生物、海洋等是一个有机体。盖亚是一个独立的生物实体,包括地球上的海洋、陆地等,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盖亚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表明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由此可见,绿色语法和盖亚理论强调的内容是一致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态语言学的相关专家学者主要研究动态系统中居民语言以及其它相关问题,绿色语法是对语言生态的记忆。Muhlhausler(2003)表示记忆隐喻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如:海洋是对过去的天气的记忆,冰川是对过去气候的记忆,土壤是对过去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记忆。韩礼德提出语言是记忆的一种方式,我们赖以生存的元语言,生于行动又指导服务于行动(Halliday,1992)。
2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绿色语法中名词化现象
2.1名词化结构的价值
语言学相关专家学者对绿色语法持有不同的观点,Goatly(1996)认为名词化是一种语法形式,让我们用一种与现代科学理论更加一致的方式来体现世界。Halliday(1993)表明将名词模式改为小句模式,让动词短语作为一种技术资源来发展。名词化是将人类作为施动者的动词短语的语法结构转变成没有施动者的名词短语。例如:描述环境问题的时候,用名词化结构可表示为“物种灭绝”,这类问题的描述若不用名词化的结构就会显示出施动者,而使用名词化结构之后就能够将施动者的身份进行隐藏,使描述问题的语言更加客观、准确。
名词化结构是通过将过程与实施者进行明确的分类来体现出更加一致的世界观。它在体现现代科学的相对论的世界观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为它解释的世界是事物世界,而不是过程世界。Goatly提出弱化事物和过程的差别,用名词化的结构来提供一种语法形式,这个观点和把世界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观点是一致的。动词结构体现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观,忽视了人类本身也会受到这些影响的事实。Goatly认为名词化能够将过程解释为事物,这样可以把过程与事物间的相对论观点进行充分的表达,二者是相互联系的。Schleppegrell(1997)阐明名词化结构不把人类作为重点,是因为人类不仅是环境问题的产生者,而且也是受害者。绿色语法的目的是用更清楚客观的方式来表达世界上所存在的一切事物的真正关系,不仅能够改善社会的交流模式,更能较好地评价和改进某些人消极地影响环境的行为。所以人们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要观察语言的使用,找到真正的绿色语法具有的特点,让真正的绿色语法得以体现。 2.2名词化结构的不足
从教育的宗旨来看,Goatly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就语言教学来说,在给学生解释名词化结构的时候,必须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小句来表达。就语篇目的而言,当名词化结构假设此语篇或上一个语篇中已经用一个完整的小句表达了这个概念,及物小句仍需事先说明。一般情况下,名词化结构只出现在过程或者过程参与人已被指定的语篇中。由此可见,若想将名词化现象向绿色语法的方向发展首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解释这个术语的定义。但即使是语言行为得以指定,社会行为仍然是模糊的。因此,如果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能有个清晰地理解,其社会行为者需被事先指定,学生通过把被隐藏的施动者回归,来应对名词化结构,例如“臭氧层的破坏”,“热带雨林的耗尽”“土壤的退化”等。如果学生阅读到的名词短语没有在语篇中指定行为者,学生们由于没有替代词语来解釋这样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主观上添加“人们”“我们”等作为施动者,把环境问题仅仅归于我们,把解决该问题看成我们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而环境的破坏通常不仅仅是由我们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一些社会团体造成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表达是不科学的。
Gerbig(1993)指出将环境问题的责任归于社会团体还是个体消费者是环境问题讨论的难点之一。若把环境问题描述为由不确定的“人们”所造成的,然后建议个人来拯救环境。这样的结论忽视了环境问题几乎很少是由个人所造成的,而多数是由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而崛起的相关机构造成的。由于“人们”这个词语信息价值匮乏,因此可以看出名词化现象能够混淆施动者的行为,避免承担生态威胁的责任。这种将施动者行为通过隐藏分给个体或人们的方式是导致环境问题真正的原因。因此,真正的绿色语法应是揭示造成环境问题的真正的权利机构和部门的语法,用名词化来分化责任,只能更加模糊地描述这些关系,使其更加混乱。
Goatly(1997)认为任何语法为存在的现实构成了语义模型,这个现实是我们不必通过中介就能接触到的,因为我们人类正主动地用我们最熟悉的语言来提供模式思维。如果将其作为前提,那么Goalty前后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表明英语的语法中及物有效小句表现出一种模式,它与牛顿式技术思维的方法相对应,由此被证明是逆现实,同时也是危险的。在过去的时间里,这个生物系统的破坏证实了该模式的不足,因为对于有效及物性的模式来说,其中某些部分是有瑕疵的。Goalty认为英语语法中也许存在正开发或可开发的资源来阻止这些不足继续恶化,名词化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至少它是有争议的。但是,我们可将它解释为将过程转换为事物,这样体现了名词化的积极作用,较为清楚地表明了事物是如何在思维中形成并表达出来的。
3结语
语言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塑造者,绿色语法作为一个全新的名词,将会通过对语言系统进行调整和反思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该并且有能力通过语言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条件。生态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前沿学科,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视野,具有较大的开发性和实用性,而绿色语法作为其重要的研究内容,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指引了方向。由此可见,生态语言学与绿色语法的相关问题,尤其是仍具有争议的名词化现象,具有较大的研究前景。总体上看,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绿色语法中名词化现象研究,能够为生态语言学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研究的意义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陈立中,肖绍喜.生态语言学的几个重要议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3]冯广艺.语言生态学引论[M].人民出版社,2013.
[4]邵宜.语言与语言生态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5]肖自辉,范俊军.语言生态的检测与评估体系——生态语言学应用研究[J].语言科学,2011(3).
[6]杨静.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看外语教学中的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4).
作者简介:
哈长辰(1993—)男,汉族,吉林磐石人,英语语言学硕士,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生态语言学,二语习得,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