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植入医疗的高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_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索艺术植入医疗领域的高校专业实践育人新模式。基于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案例,通过深度剖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的“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系列育人实践,从平台建设、课程管理、育人效果评估几个方面,结合文献研究探索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专业实践育人“3J模式”;专业能力培养“4D模式”;育人效果5个量化指标。专业实践育人机制“3J模式”,即:精选基地一寻找专业育人好搭档;精准选题一落实专业育人好课题;精细管理一完成教学培养新目标;专业知识学习“4D模式”,即:Discover发现-Define定义-Design设计-Deliver发布。在育人效果评估上,借助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指标可量化。
  关键词:艺术植入 医疗 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6-0083-03
  引言
  2017年1月17日,《青年报>用整版篇幅刊载了“高校团队爱心进驻儿童医学中心,用艺术打造上海最有爱的手术室”一文,详细报道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团队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打造“无哭声医院”的故事。在师生们的重新设计下,手术室大门变成了充满希望的“灯塔之门”,家长等候区白墙变成了海底世界,术前镇静等候区变身“微型潜水艇”,带着小朋友去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探索,天花板上弯弯的月亮燈和闪闪发亮的星星灯可以和小朋友互动,手术室不再那么恐怖和苍白[1]……据医院方统计,手术室启用5个月来,患儿术前准备期间舒适配合度及哭吵率明显改善。术前舒适配合度从63. 2%提高至89. 5%,哭吵发生率从36.8%降至10.2%,患者满意度从68.8%上升到96.7%[2]。
  2016年3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师生团队首先在“室内设计”课程中介入手术等候区和急诊输液区的改造设计,并最终指导医院把纸面方案变成了现实。手术等候区以“海洋探索”为叙事主题,急诊输液区以“快乐动物园”为叙事主题,以较低成本为院方营造了两个充满爱心的儿童医疗空间。项目竣工后不但医患双方都很满意,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上海电视台、澎湃新闻网等多家主流媒体都竞相报道。在接下来的2年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师生多次走入儿童医学中心,其中201 7年的“艺术润泽”毕业设计联合展览、2018年的学生创业创新实践项目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所有教学实践均采用“Discover发现-Define定义-Design设计-Deliver发布”的4D模式推进。以此为基础的“艺术植入医疗空间的专业育人模式实践与探索”教学成果,获得了2018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从这一典型案例出发,教学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层面的总结和探索,以期提供可借鉴和可推广的经验,如图1。
  一、专业实践育人平台建设
  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作为课程量占比高达70%左右的专业课,是育人的主战场。思政进课堂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而言,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学以致用中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学生们在项目实践中,通过体验、实践和创造进行学习,以更具体和创造性的方式展示新获得的技能,从知识学习的参与者和消费者,转向知识生态系统的积极贡献者。学生不必等到毕业才去改变世界。然而,要在传统实践所形成的空间和范式上创造这些机会,教育机构将持续面临挑战嘲。艺术设计类院校需要构建新的专业实践育人范式。
  (一)精选基地:寻找专业育人好搭档
  目前找大学合作的社会机构和企业很多,很多单位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需要高校仔细甄别,找到志同道合者,合作建立专业育人实习基地,这也是贯彻习总书记“实践育人观”的有力保障。
  本次实践合作对象为上海交大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的主要基地,中美医学合作典范,每年门急诊总量150万人次以上,其中外地就诊患者近70%。选择这样一家儿童医院作为我校设计学生的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中国大都市儿童医院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设计师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如何用设计思维缓解看病难?如何缓解医患双方的焦虑?如何降低患儿对医院的恐惧?这非常有助于学生走出象牙塔,理解设计过程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以解决社会急需为己任。服务儿童医院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公益心。
  因此当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动和院方联络合作事宜时,双方一拍即合,因为医院方也对“艺术植入医疗”的合作兴趣浓厚。2016年3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签订“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的三年合作计划,拉开了一系列研究型项目制课程实践的序幕。在接受澎湃新闻网记者采访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副书记季庆英透露,“无哭声”手术室携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艺术融入医学,用叙事性的主题空间设计,一来可以降低小朋友的恐惧感和家长的焦虑感,同时也为医护人员营造了更轻松的工作环境[2]。事实证明,参加实践活动的师生们都得到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样一家优质合作单位对“专业育人’的成功非常关键。
  (二)育人载体:融合思政和专业教育的研究型项目制课程
  实践育人最佳载体是研究型项目制课程。项目制课程本质上是专业课,不是纯思政课,所以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是其核心。项目制课程围绕问题导向展开,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习在项目进程中自然展开。在校教师主要负责课程建设,可以将必要的背景知识提前放到线上课程平台上,学生通过手机APP平台随时随地可以调阅学习。例如本案例中相对专业的艺术治疗和医院管理知识,由院方医生和业界专家以课内讲座方式穿插,弥补了全职教师的知识局限。对于本科生来说,设计深度肯定无法与专业公司媲美,但在设计前期研究和概念创新上要体现出大学的学术底蕴,更为重要的是,借此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研究精神是一种执着钻研,不断探索真理的精神,没有研究精神支撑的创新和设计如昙花一现。从本质上讲,设计研究和设计应用不是矛盾的,研究中有应用,应用中有研究。对最后成果,院方党委书记江帆的评价是:让人大开眼界,突破了医院常规改造思路,虽然现在不一定完全有条件实施,但却是很好的项目储备。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John Maeda院长认为:如同上世纪中科技的地位一样,未来一个世纪,艺术和设计将在创新中扮演决定性角色【5】。由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跨专业的设计创新合作成为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本次实践尝试了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等不同专业方向师生的合作,从不同专业视野出发,去综合解决医学和健康领域问题,为院方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也为师生提供相互学习的好机会,这是单一专业课程训练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师资保障:学界业界双师护航 专业实践课程重在学以致用,需要来自学界的全职教师和来自业界的兼职教师通力配合,共同为专业实践育人保驾护航,才能做到学生专业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同步提升。全职教师负责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业界导师则可以弥补全职教师实践能力上的某些短板。其中全职教师团队中,应该有专业教师和思政辅导员共同参与,形成育人合力。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儿童医学中心的基建处长、党办老师、舒缓团队护士长多次为学生做讲座,介绍实际需求和医院管理现状,并参与课程最后的成果评价,这种频繁的双向互动是避免纸上谈兵的关键。而全职教师重点从设计方法论,设计思维和表达技巧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高校全职教师团队和业界导师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是成功的关键。 课程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抓手。艺术设计类专业多在高年级设有“项目制课程”,和闭门造车的虚拟假题不同,项目制课程有真實需求和限制条件,需要师生走入社会做前期调研,需要多方协调和平衡各种设计影响因子。而“专业育人型”项目制课程相对普通的商业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大学设计专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全程全方位育人’,因此项目制课程不能简单等同于“做商业项目”,服务社会需求的研究型实践项目应该成为课程选题重点,而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课程管理是难点。
  (一)精准选题:落实专业育人好课题
  选好题就成功一半,好选题要精准兼顾育人性、实践性、专业性,要像春风化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水平。本案例中师生聚焦艺术植入医疗的创新实践活动,在选题上结合社会急需和专业前沿,兼顾设计学术研究价值。艺术植入医疗相关研究已成为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例如美国大学目前在近30所大学设置了“艺术治疗”硕士点,开办院校中既有芝加哥艺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这样的艺术类高校,也有纽约大学、普渡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近年来也在艺术和康复医学结合领域展开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在医患关系并不十分融洽的当下中国,探索艺术植入医疗,尤其是植入儿童医疗中的功能、模式和方法就显得更为迫切。学生代表在本次课程结课展览总结发言中谈到:设计师不应该只关注个商业利益和个人成功,更应该具备一颗用设计回报社会的大爱之心!
  其次,要选接地气的题目。和士兵上战场之前必须经历实弹演习来锤炼一样,项目制课程选题不能花拳绣腿,要和闭门造车的假题有明显区别,但又要难度适中。上海交大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建院近20年后有很强的更新需求,设计团队项目选题前和院方充分沟通,共同拟定题目,做他们最急需解决,学生又能应付的课题。尽管最后课程设计成果并非都能马上被采纳,但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真题真做模式。例如有三位同学在课程学习中,多次向临终关怀舒缓团队医护人员请教,并担任肿瘤中心志愿者和病童交流,在段同学“天堂车站——儿中心太平间改造设计”的毕业设计中,原本冰冷的太平间被设计成了通往天堂魔法学校的车站,遗体冷柜被设计成了一辆温馨的黄色校车,学生们希望将生死诀别变成充满温情的暂时告别,以抚慰父母伤痛欲绝的心灵。答辩现场,师生们都被这种温暖的人文关怀感动得泪流满面。而在陈同学的临终关怀病房设计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躺在一个如同“飞屋环游记”的热气球大圆床上,陪伴孩子并做最温暖的告别。
  (二)精细管理:完成教学培养新目标
  实践型项目制课程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整合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强化批判性研究思考能力。实践项目需要走出校园,认知社会,需要详细而周密的安排,如何保证完成课程大纲要求?如何确保师生安全和课程有序?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既保证知识和技能传授,又能学以致用?这些都需要专业教师团队精细化的课堂管理和细节安排,来确定一个合适的设计边界和时间节点。本案例的系列项目制课程和医院充分讨论后,以设计竞赛和研究课题方式来展开的,学生们既有限制条件,又不会太拘泥于现有条件,符合大学教学特点。
  本次实践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担任召集人和组织者,在协调跨专业合作时就有一定的管理优势。课程竞赛、毕业设计、双创实践项目落地,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需要事前规划,事中修正,事后总结。课程中很多细节问题也需要提前考虑到,例如:现场调研的交通、学生的就餐问题如何处理?学生在医院调研时如何减少对正常医疗秩序的干扰?如何保护患者隐私7如何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管理实践课堂?如何把最后成果完美呈现给院方?教学团队先后共有8名教师,各施其职、分工细致,有主要负责课程规划的,有负责事务联络和展览布置的,有负责各专业领域指导的,指导老师团队考虑越细致全面,课程的成功率就越高。
  为弥补专业课时不足,校团委老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纳入到本次课程时间中来,比如手术等候区的艺术壁画就是学生志愿者现场亲自绘制的。辅导员也介入课程组织,打破高校教育“两张皮”的隔阂,有效地将思政和专业两条线融为一体。在手术室和输液区改造的真题落地项目中,由于流程涵盖了“任务书——现场空间和用户调研——资料查询——初步方案——反馈优化—方案再设计——技术设计——现场指导”,课程时间无法保证项目落地,所以团队抽调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和部分优秀学生组成团队,用“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立项来继续完成全部任务。同时,院方在课程中设立竞赛奖项激励学生,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专业实践育人的效果评估   (一)基于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的反馈
  近年来学习管理系统(LMS)正经历着模式的转换,即从单纯内容建设转向课程管理和内容并重,支持自适应学习技术,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加强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痕迹记录。随着数据分析领域日趋成熟,重点已经从数据积累转移到整合多个数据源和课程数据,精准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4]。目前国内的在线教学平台如“超星泛雅”和“智慧树网”都支持这样的即时反馈功能,教师可以在课程管理端方便查阅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全程表现。本次实践中,教学团队采用了超星在线课程平台,学生们在手机端安装“学习通”APP,构建了班级移动学习平台,相关课程活动和富媒体学习资料被及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教师通过泛雅的后台学习管理系统,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动态,并和同学保持密切互动沟通。其中茌课程“讨论”板块,师生团队经常针对专题问题展开热烈的线上讨论,一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同学也在留言环节积极参与。例如在针对本系列课程的综合满意度调研中,教学团队对120位参与同学进行了线上匿名调研,高达96%的同学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如图2。
  (二)实践育人效果评估指标
  美国NMC地平线项目组在《2016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认为,对测量学习持续关注、混合学习设计的广泛应用是高等教育的近期趋势[6]。育人效果评估应该涵盖专业和德育提升两大目标值,可以分解为如下5个可测量细化指标:
  1专业知识指标:评估对课程大纲中罗列知识点的掌握度,如设计背景知识和设计方法;
  2.专业技能指标:评估对课程大纲中罗列技能点的掌握度,如调研技能和表达技能;
  3.实践能力指标:评估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社交沟通力,组织力,执行力等;
  4.社会认知指标:评估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5.德育水平指标:评估学生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爱心,内省能力;
  每项指标平均基准权重为0.2,针对不同课程性质和任务可以动态调整权重系数。例如在大三“室内设计”实践课程结束后中,团队采用教师打分和学生自评两种模式,表1为2014级室内设计专业28位同学的五项指标进行百分制打分,从而得到评估結果(N=28)。
  从本次评估结果看,班级师生对实践能力和德育水平提升均表示满意,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略显不足。量化指标打分法可以结合焦点小组访谈法,为育人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教师团队提供下一步课程优化方向。
  结论
  基于本系列课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艺术具有温暖人心的巨大力量,艺术植入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专业实践育人领域。其主要植入内容包括艺术治疗、医疗环境和用品设计、医疗服务设计等多个领域。学生们通过“Discover发现-Define定义-Design设计——Deliver发布”四个环节的训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上获得了较大提升;通过混合式教学中配套在线课程的反馈平台,教师能快速采集育人效果数据,并及时更新育人手段;而在精选基地、精准选题、精细管理的“3J”模式下,通过辅导员和专业老师通力合作和跨专业协同创新,思政育人教育和设计专业教育可以完美融合,而双师护航下的研究型项目制课程是二者融合的最佳平台!一
  参考文献
  [1]陈诗松高校团队爱心“进驻”儿童医学中心,用艺术打造上海最有爱的手术室[OL]青年报[20180405]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7-01/17/content_ 16845 html
  [2]陈斯斯上海“无哭声”主题手术室:将艺术融入医学,降低儿童恐惧感[OL]澎湃新闻网【20180405]http: //www.tbepape I.Cn/newsDetail_forward 1641566
  [3]教育部网站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OL].[20180405]
  [4]S亚当斯贝克尔,M卡明斯,A戴维斯等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J]开放学习研究,2017,(2):1-20,62http: //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 838/201612/t20161208 291306.html
  [5] John Maeda:“Except From the Foreword”,THE ART OF CRITICAL MAKINGRhode Island School ofDesign on Creative Practice [M] Published by John Wdey& Sons,Inc,hoboken,New Jeisey.2013
  [6]美国NMC地平线项目,苏宏,陈阳键,等译新媒体联盟2016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21,107
  [7]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2-97
  [8]黄舒晴,徐磊青疗愈环境与疗愈建筑研究的发展与应用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7,(iO):101-104
  [9]李羽佳,都伟*马成龙儿童医疗环境下空间设计研究[J].设计' 2016,29 (11):156-157
  [10]赵琴基于情感层次理论的医疗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设计. 2016,29 (15):57-59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阐述了手机游戏的发展现状和情感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基于唐纳德诺曼教授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理论,以手机游戏《Florence》为例,分析了情感化设计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出了情感化交互设计的三层次理论一一交互界面、交互方式、交互体验的情感化表达。该理论为手机游戏等信息化产品的交互设计提供了建议与指导,以增强用户体验性和游戏趣味性,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交互设
期刊
设计说明:《壮牛>新派桂式家具系列设计作品是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工艺“桂作家具”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项目的研发成果,也是吴海波老师创设的独立设计品牌。作品参加2018广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获文创设计奖概念设计类一等奖,颁奖晚会在广西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并在省内外主要媒体持续报道。作品在造型上吸收了壮族十二大图腾之一的水牛形象,結构上运用了传统榫卯和现代五金,工艺上借鉴了北欧曲木加工技术,材料
期刊
摘要:解读英国著名设计师Kim Jones的服装设计作品,分析其设计方法及特色,探讨其成功运用文化挪用于设计的原因,得到Kim Jones的设计核心理念:成功的文化挪用形成编码与解码的双向互动,达到了再创造的深度。以此个案分析,进行文化挪用理论在时尚设计的应用性研究,引起业界人士对文化挪用更为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Kim Jones 文化挪用 设计艺术解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获取一种现代产品设计的美学规律和设计方法。以无印良品这一代表日式禅意美学的世界品牌为例,分析了在可持续设计中地简素美学,其审美理念的渊源,简素美学的研究意义,结合无印良品的设计,分析总结简素美学对当代设计的借鉴意义。总结出通过造物材质的简约之美和衬托质感之美的简素色彩运用,以及强调材质的质感和肌理之美的运用,来设计具有简素之美的产品。这些方法可运用于可持续设计中,以体现产品设计的简素之美。 
期刊
摘要:以艺术视角通过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形式和呈现方式的探究和展望,推动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新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基于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目前的状态,设计水平,及外部环境驱动力的分析,通过国内优秀案例,展望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总结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发展的六个方向。通过该方法和结果展示,望能为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陈
期刊
摘要:通过研究和查找文献资料,了解荆楚漆器,并研究荆楚漆器的色彩搭配对于现代包装设计在美学性与实用性等方面的影响。查找文献和图片资料,分析荆楚漆器与化妆品包装设计在美学上和功能上的联系。得到荆楚漆器色彩搭配的美学意义,使其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为现代化妆品的包装设计的色彩搭配提供借鉴。  关键词:漆器色彩 包装设计 化妆品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
期刊
摘要:为了在服装结构设计手法上能有所创新,并能结合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通过文字“鸟、琴”作为设计灵感元素,从文字的笔画结构切入,通过解构、重组、层次等多种方法,来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并从这些新结构出发,来延伸出服装的内部结构,打破服装原有的基本内部结构。最终运用在该系列服装上,达到全新的视觉效果。该设计手法可为服装结构设计上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字 结构 创新 传承  中图分类号:J2
期刊
摘要:室内陈设不仅丰富空间内涵,还强调室内装饰风格特征,是室内空间设计的升华。20世纪伊犁地区维吾尔传统民居室内陈设因受中国近代家具风格与俄罗斯文化影响,呈现出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文章通过对伊犁地区维吾尔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考察,试图以伊宁市唁赞其吐达洪巴依旧居为例,分析当地维吾尔传统民居室内陈设。  关键词:维吾尔传统民居 室内陈设 室内家具  中图分类号:J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通过面料塑型课程完成设计与设计教学逻辑生长的尝试,将问题作为课程逻辑生长点,从目标方向,过程组织,质量监控入手,构建和捋顺逻辑在设计与设计教学中生长脉络。以文字、结构图、拍照、软件等过程性记录自然概念阶段、塑型尝试阶段、品类表述阶段、廓形结构阶段、成衣决策阶段、成果与反思。以设计问题为逻辑生长点,把控逻辑生长脉络,遵守一以贯之的逻辑操作,完成设计过程中的最佳选择。设计出了一套易于理解且具有阶
期刊
此座椅以中国明式的长条凳与玫瑰椅为灵感,将他们的造型进行解构重组,探讨一种新的交流的坐姿。家具左右两个部分相互搭接和支撑,解决了长距离承重的问题,实现家具的力学分解和平衡。在结构上,将传统复杂的榫卯结构进行优化,改良成现代单榫和双榫,并将其節点暴露体现一种结构美学。在材质上,榉木与现代棉绳材质结合,坐面通过手工编织达到视觉的丰富性。榉木表面打蜡显示出的内敛色调综合棉绳的蓝白相间的色彩,传递出温馨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