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在遵循地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选择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地理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践,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主要策略有:地理课堂导入生活化,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地理教学地点生活化,学生学习方式生活化。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课程的生活性,要求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在遵循地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选择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年龄特征,初中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感性的知识认知,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基于形象的感性认知,增强了学生知识的感性认知度,通过形象的感性思维去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地理教学也降低了地理学习的困难度,引导初中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生活化地理教学强化了地理课程的生活性,强烈激发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理学习成绩。文章基于笔者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地理课堂导入生活化
初中地理知识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丰富多彩,这为地理课堂的导入提供了丰富且源源不断的素材。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素材作为地理课堂的导入案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减少了对于陌生地理知识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地理课堂中来。
例如,在新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校的地图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以自己生活的地点为背景,可以很快地发现自己的学校所在的前后街道、自己班级所在的教学楼。学生会发现其实看地图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进而快速地融入本堂地理课堂中来。
二、 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课程标准到教科书,都要求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人教版地理教材案例都是以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但是现实问题是,很多教师重视对书本内容的教条讲解,却忽视了对于身边地理知识的选择。全国统一的教材所选的案例只能作为典型,不可能照顾到全部地区。我们清楚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区差异也极为明显,教材内容跟学生生活存在差异会让学生知识认同感不够强烈,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教师不仅要依靠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以生活中的、乡土化的地理案例来代替或者补充书本的教材内容。这种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内容,才能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我校位于安徽阜阳,南临淮河。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案例。例如在新授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时,笔者以学生生活的阜阳的一些基本地理事物为例进行分析,如气温、降水、耕作方式、饮食习惯等。又如对我们影响极大的江淮梅雨,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案例。
三、 地理教学地点生活化
2016年开始,国家明确开始推行研学旅行。地理以其独有的学科优势,称为国家推行研学旅行的主力军。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条件不一,各校开展研学旅行的程度不尽相同。但一个明确的信息是,国家强调教育要趋向生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地点,让学生在旅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改变教室这一单一的学习地点。从初中生13-16岁的年龄特点来看,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于户外的学习方式极为喜欢。只要引导合理,学生极为受益。
例如,在洪涝灾害这一章节中,笔者带领我校学生,对淮河平原的实地研学,结合阜阳本地实际,让学生们在欣赏淮河风光的同时,探寻淮河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让学生们思考应对淮河洪灾的可行措施。学生对于家乡母亲河的情感可想而知,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提出在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扩大淮河上中游行洪通道,加固淮北大堤等堤防,加固洪澤湖大堤,保证蓄洪;巩固入江水道,续建分淮入沭,建设入海水道工程等措施,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四、 学生学习方式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提倡生活化的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是生活化的地理学。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是服务于未来生活,所以地理教学应该要让地理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去学到地理知识,进而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解释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季风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可以联系我们生活区域所遇到的江淮梅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回家问下身边的人,江淮梅雨季节出现的时间,有些什么现象,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从最初的现象进而提升到季风的进退这一高度。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是长期且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也十分重要。初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创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条件,灵活多变地使用生活化教学,有效地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虎,刘丹.基于课程乡土化的地理深度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9):70-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Z].2011.
作者简介:
章好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苗集中心学校。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课程的生活性,要求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在遵循地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选择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年龄特征,初中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感性的知识认知,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基于形象的感性认知,增强了学生知识的感性认知度,通过形象的感性思维去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地理教学也降低了地理学习的困难度,引导初中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生活化地理教学强化了地理课程的生活性,强烈激发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理学习成绩。文章基于笔者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地理课堂导入生活化
初中地理知识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丰富多彩,这为地理课堂的导入提供了丰富且源源不断的素材。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素材作为地理课堂的导入案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减少了对于陌生地理知识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地理课堂中来。
例如,在新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校的地图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以自己生活的地点为背景,可以很快地发现自己的学校所在的前后街道、自己班级所在的教学楼。学生会发现其实看地图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进而快速地融入本堂地理课堂中来。
二、 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课程标准到教科书,都要求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人教版地理教材案例都是以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但是现实问题是,很多教师重视对书本内容的教条讲解,却忽视了对于身边地理知识的选择。全国统一的教材所选的案例只能作为典型,不可能照顾到全部地区。我们清楚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区差异也极为明显,教材内容跟学生生活存在差异会让学生知识认同感不够强烈,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教师不仅要依靠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以生活中的、乡土化的地理案例来代替或者补充书本的教材内容。这种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内容,才能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我校位于安徽阜阳,南临淮河。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案例。例如在新授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时,笔者以学生生活的阜阳的一些基本地理事物为例进行分析,如气温、降水、耕作方式、饮食习惯等。又如对我们影响极大的江淮梅雨,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案例。
三、 地理教学地点生活化
2016年开始,国家明确开始推行研学旅行。地理以其独有的学科优势,称为国家推行研学旅行的主力军。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条件不一,各校开展研学旅行的程度不尽相同。但一个明确的信息是,国家强调教育要趋向生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地点,让学生在旅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改变教室这一单一的学习地点。从初中生13-16岁的年龄特点来看,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于户外的学习方式极为喜欢。只要引导合理,学生极为受益。
例如,在洪涝灾害这一章节中,笔者带领我校学生,对淮河平原的实地研学,结合阜阳本地实际,让学生们在欣赏淮河风光的同时,探寻淮河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让学生们思考应对淮河洪灾的可行措施。学生对于家乡母亲河的情感可想而知,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提出在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扩大淮河上中游行洪通道,加固淮北大堤等堤防,加固洪澤湖大堤,保证蓄洪;巩固入江水道,续建分淮入沭,建设入海水道工程等措施,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四、 学生学习方式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提倡生活化的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是生活化的地理学。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是服务于未来生活,所以地理教学应该要让地理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去学到地理知识,进而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解释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季风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可以联系我们生活区域所遇到的江淮梅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回家问下身边的人,江淮梅雨季节出现的时间,有些什么现象,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从最初的现象进而提升到季风的进退这一高度。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是长期且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也十分重要。初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创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条件,灵活多变地使用生活化教学,有效地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虎,刘丹.基于课程乡土化的地理深度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9):70-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Z].2011.
作者简介:
章好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苗集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