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堆场功能分区及仿真

来源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sun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缩短集装箱船舶的装卸时间、提高集装箱堆场的利用率,探索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堆场功能分区.在分析集装箱作业流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进口箱区提出带有货主等级制的新型堆存策略,针对出口箱区所提出的堆存策略配套设计新的集卡调度方案.利用Flexsim软件分别建立传统的和新的功能分区下的出口装船流程模型,分析两者的数据差异,证明新的堆存策略的实效性和优越性.对集装箱堆场功能分区的探索和设计,可为我国集装箱堆场管理和运营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集装箱码头; 堆场; 功能分区; 堆存策略; 集卡调度
  中图分类号: U693.35;U656.135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 20130916
  修回日期: 2014042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01090);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2012329810180);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20133121110001);上海市扬帆计划项目(14YF14112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ZZ148, 13YZ080, 14YZ112);上海海事大学校基金(20120102, 20110019);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YXR2014074)
  作者简介:
  张雨婷(1991—),女,广东潮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与工程,(Email)[email protected]
  黄有方(1959—),男,浙江新昌人,教授,博导,博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与工程,(Email)[email protected]
  0引言
  集装箱堆场作为短暂堆存集装箱的必要场所,在集装箱物流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港口集装箱堆场的功能分区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码头的最终营运效率.近年来,全球贸易的复苏迫使集装箱堆场提前进入高负荷运转状态,原先的堆场营运模式已无法满足不断攀升的吞吐量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眼于对集装箱堆场的研究.
  PETERING通过研究箱区宽度与码头营运效率关系得出在不同情况下的箱区最优排数;LEE等对集装箱码头水平和垂直两种布局的箱区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细化至箱位分配的更优箱区布局;谢颖针对进口集装箱堆场提出多种空间分配策略并逐一验证;魏航考虑外集卡到达的不确定性对比分析两种取箱模式;王祁培从管理层面出发对空箱堆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诸多管理问题.
  随着计算机仿真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设计策略开始与仿真相结合,以期更有说服力地阐述新型策略的可靠性与实效性.CLAUSEN等针对集装箱码头的系统复杂性和内部连接性,强调仿真模拟相比于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对测试新型码头运营策略有更加直观的效果和结论;陈晓希根据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建模理论对集装箱堆场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钟慧玲等提出以平面箱位为分配单元的改进型堆存策略,并利用Flexsim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不同策略效果;张涛等分别用仿真优化方法对集装箱堆场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
  上述对集装箱堆场的研究绝大多数为偏管理方面的资源配置、调度优化、堆存策略以及关于堆场整体或堆存位置的布局研究,很少有专门针对堆场功能分区的研究.王金红在翻箱问题上所提出的列复杂度和栈复杂度概念对两种不同堆存模式下的倒箱量进行分析,采用等级划分的形式后,不但有利于进口箱区的计划安排,也有利于减少可能出现的倒箱情况,见图4.
  正常顺序为同一列集装箱中计划先被提走的集装箱放在后被提走的集装箱之上(即等级小的放在等级大的上面).
  列复杂度σ(Ai):栈A中第i(1≤i≤6)列成为一个正常序且|Ai|≤4,至少需要从上面移去的集装箱数目.栈复杂度ρ(A):ρ(A)=6i=1σAi.
  堆场作业规定相邻两列集装箱的堆垛层数差不得超过两层,因此普通分列堆放货主集装箱的堆存模式还有一个弊端,即在部分集装箱被提走后,码头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会对剩下的集装箱进行整箱操作(见图5(a)),从而增加倒箱量.如果事先考虑进口箱的提箱先后顺序(见图5(b)),则可以避免多余的整箱翻箱量.
  在传统出口箱区的出口流程中,由于集装箱集港时间的不确定性,虽然出口箱堆存策略为“集中且分散”,但在堆场密度大于60%且生产作业集中的特定时间内,个别船舶的部分出口箱可能散布于距其较远的箱区;同时由于船舶到港的不确定性,船舶的靠泊位置可能偏离原先预定计划,导致大量出口箱距离船舶较远.在某些条件允许情况下,码头会在装船作业开始前对整体箱区进行迁移,虽然可为集装箱装船提供便利,但额外的作业量会大大增加码头的营运成本,对作业调度也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出口箱作业流程如图6所示,即在装船作业时无论箱区远近,集卡均驶至各箱区进行取箱.这样虽然可避免装卸前的大规模迁徙作业,但会增加集卡的行驶路程,使得集卡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另外,出口装卸中如何使集卡与岸桥合理配对和交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一般中小型码头而言,由于堆场距离前沿较近,泊位岸线较短,很容易造成过多集卡在岸桥下排队等待作业的现象,使码头前沿拥挤,影响其他船舶作业集卡的正常作业.对一些大型码头而言,由于其岸桥效率过于强大,堆场面积较大且距离码头前沿较远,后方集卡可能无法及时返回岸桥进行接应,导致岸桥作业效率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如果一味地增加集卡配备数量,那么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会大大提升码头调度难度,造成堆场内部的车辆拥堵.
  2.2集卡调度设计
  本文通过更加细分各箱区职能,设计新型堆场布局,见图7.图7中,出口重箱区开辟对应出口箱区和对应调度箱区,同时通过重置集卡功能以及运行路线,设计新型的港口集装箱堆场出口模式.就箱区而言,对应出口箱区存放的均为该泊位停靠船舶   的出口箱,而非此泊位停靠船舶的出口箱均存放于
  对应调度箱区,如此布局有利于箱区间的出口箱整理.就集卡而言,服务于出口重箱区的集卡被分为箱区内部调度集卡和泊位对应出口集卡:调度集卡负责各箱区内的集装箱转运,将非该泊位对应船舶的出口箱移至其对应泊位的调度箱区,同时在返回时将该泊位对应船舶散落在其他调度箱区的出口箱调回;对应出口集卡则专门负责对应箱区与船舶之间集装箱的运输.
  在新出口功能分区中着重强调对应出口箱区的功能,配套提出的调度集卡和出口集卡调度策略更加明确对应调度箱区和对应出口箱区的职责.针对出口箱区所提出的集卡调度新思路是:将虚拟的装卸时间进行功能划分和重组,通过规范集卡职能和行走路线将可以同时进行的操作予以合并.开通两条循环集卡线路,明确各自的运行轨迹,合理分工,节省集卡远距离提箱的时间,以保证港口装卸的准时性.如图8所示,通过假设装载4个分别位于A,B,C三个箱区的集装箱,更加直观地阐述在新功能分区下的集卡调度策略,结果表明新营运策略下的出口集卡周转时间比传统装船流程节省6个单位时间.
  考虑码头前沿一般存在集卡等待岸桥的现象,新的功能分区调度方案将原先的岸桥配套集卡划出一部分作为调度集卡,这样不仅不需要额外调配集卡资源,而且还能在增加装船效率的同时缓解岸桥下集卡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针对某些大型码头后方机械无法跟上所致的装卸效率降低问题,通过改变出口箱区功能分区使集卡周转时间减少,保证在出口装船作业时内集卡能及时回到岸桥下取箱,做到集卡等岸桥,因此该策略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为岸桥配备足够集卡的同时,不会过度增加集卡数量,避免岸桥下的集卡冲突.当多艘船同时作业时,新方案更能显示其优越性,因为调度集卡还能供多艘船使用,将某一船舶的远距离箱调至该船舶的对应出口箱区后,还可以在回程时将该箱区属于另一船舶的集装箱调回,减少调度集卡空载行驶的路程、节约集卡资源.
  3仿真
  3.1逻辑模型建立
  港口活动属于离散事件,因此选择在制造业、港口业采用较多的Flexsim软件对新型堆场分区和集卡路径进行评价.
  出口功能分区的设计不仅在分区的布置上进行设计和改革,而且配套设计一套新型集卡调度作业方案,改变原有的出口作业流程.本文选择运用仿真技术模拟新、旧两个出口作业流程(见图9和10).通过分析仿真结果,验证新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对比两者仿真数据,证明新方案的优越性和实效性.
  参照HE等利用混合并行遗传算法研究场桥调度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仿真.
  该案例中,集装箱堆场拥有35个箱区和18台场桥,箱区规模为36贝4层6列,场桥移动速度为5 m/s,平均装卸1个集装箱的时间为123 s,每个箱区根据相应的堆场计划有不同的箱区配备、场桥数和装卸量.除相关堆场参数外,该码头拥有长800 m的作业岸线,分为4个泊位;配置7台岸桥、6辆集卡用于码头内部作业调度,岸桥平均装卸1个集装箱的时间为78 s,内集卡满载和空载的速度分别为5.66 m/s和8.33 m/s.
  3.2.2船舶参数
  在该仿真中,船舶是主要的研究对象,船舶的到达规律决定出口装船作业的开始时间,船舶的船型决定装载量,进而影响机械分配和装卸时间.
  大量资料表明,船舶到达时间一般服从泊松分布,即t时间间隔内到达的船舶数为n的概率为
  Pn(t)=(λt)nn!e-λt(1)
  式中:λ为船舶平均到港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1 d)平均到港船舶数.
  根据泊松过程的相关性质可知,若{x(t),t≥0}是具有参数λ的泊松分布,则对应的时间间隔序列{ti,i≥1}是独立分布的均值为1/λ的指数分布.因此,本文假设船舶到达时间间隔服从均值为7.75 h的负指数分布规律.
  由于到达船型的不确定性,本文综合考虑长度、作业量、最大作业路数等,预设7种不同装卸量船型(表1),分别设定不同船型的到达概率.
  分别模拟运营传统和新型两种出口装船方案,通过扇形图直观反映仿真结果,见表2.发生器代表实际堆场中的待装船集装箱.根据理想装船效率设定发生器参数,通过对比两种方案的发生器阻塞情况间接显示堆场中的水平运输机械配备调度是否合理.在堆场运作中,传统的堆场布局和集卡调度会导致集卡运载路程过长和空载回程资源浪费等(在仿真系统中被表现为发生器阻塞),导致堆场内的集装箱无法运出,从而影响场桥装卸效率.新方案采用两条单独环路规避单辆集卡运输路程过长、资源浪费等,在装卸集装箱的同时将远距离集装箱移至较近堆场.由于负责运往前沿岸桥的都是近区堆场,大大增加岸桥的装卸频率和单位时间内的船舶装卸量,整体码头装船效率也随之上升.
  由表2可知,采用新方案后,装船延迟率和岸桥空闲率均降低,发生器滞后率和桥吊空闲率分别下降6.1和5.5个百分点,装船延迟率仅为原来的44.53%,岸桥闲置率仅为原来的15.38%,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新功能分区策略对从前方堆场至码头前沿之间的运输效率的提高极为显著,从而能验证新型布局方案中采用两条单独环路提高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合理性.
  4结束语
  本文在全面分析现有集装箱港口堆场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内部因素及其关联性,从源头把握问题关键,设计新型港口集装箱功能分区方案.尝试用Flexsim检验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实效性,为今后集装箱码头堆场功能分区设计、重整和改进提供新思路.
  本文提出的新港口集装箱堆场功能分区建立在理想作业基础上,没有考虑港口堆场实际现状以及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在集装箱堆场仿真中对实际堆场作业抽象较多,参数也由相关数据计算所得,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在二次开发时全面考虑这两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CTOR J C, IRIS F A V, KEES J R. Storage yard operations in container terminals: literature overview, tren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J]. Eur J Operational Res, 2014, 235(2): 412430.
  [2]PETERING M E H. Effect of block width and storage yard layout on marine container terminal performance[J]. Transportation Res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s Review, 2009, 45(4): 591610.
  [3]LEE B K, KIM K H. Optimizing the block size in container yards[J]. Transportation Res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s Review, 2010, 46(1): 120135.
  [4]谢颖. 港口集装箱堆场码垛优化模型及算法[D]. 湖南: 中南大学, 2011.
  [5]SAUR S, MARTN E. Space allocating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import yard performance at marine terminals[J]. Transportation Res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1, 47(6): 10381057.
  [6]魏航. 集装箱码头堆场取箱时间窗优化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4(9): 2236.
  [7]王祁培. 强化集装箱堆场管理的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 10(1): 1214.
  [8]CLAUSEN U, KAFFKA J, MEIER F. CONTSIMcontainer terminal management with simulation[J]. ProcediaSocial & Behavioral Sci, 2012, 54(4): 332340.
  [9]陈晓希. 离线环境下的集装箱堆场实时监控系统仿真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10]钟慧玲, 欧仙群, 张冠湘, 等. 随机集港的出口箱堆存策略设计与仿真[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2, 33(1): 2631.
  [11]张涛, 苗明, 金淳. 基于仿真优化的集装箱堆场资源配置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7, 19(24): 56315634
  [12]杨曼. 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13]王金红. 铁路集装箱堆场码垛模型与算法[D]. 湖南: 中南大学, 2010.
  [14]董琳, 刘庆敏, 王超, 等. 集装箱翻箱问题的模型分析及算法[J]. 经济数学, 2006, 23(2): 181186
  [15]HE Junliang, CHANG Daofang, MI Weijian, et al. A hybrid parallel genetic algorithm for yard crane scheduling[J]. Transportation Res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s Review, 2010, 46(1): 136155.
  [16]黄晓鸣, 徐小义. 排队论在港口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青岛大学学报: 工程技术版, 1996, 11(3): 5560.
  (编辑贾裙平)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结构、资源和心理赋能三个维度对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的行为策略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引入初始参与意愿仿真发现:平台生态构建初期,平台企业应选择构建连接型平台,以提高结构赋能吸引创新供需方参与为目标;中期,平台企业能够从构建孵化型平台中获利,此时提高资源赋能程度能正向促进博弈三方的合作共赢,提高心理赋能程度有利于创新供需方的行为策略向参与平台创新的方向演化,但是心理赋能程度与平台企业的行
期刊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关键阶段。企业财务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提升企业总体高质量发展水平。以江浙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及偿债能力四个维度对两省民营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财务质量上体现出相似特征与明显差异,针对财务质量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
期刊
摘 要: 针对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知识图谱分析等可视化手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1)从时间分布上,该领域的演进可划分为萌芽、发展和积累以及深度研究这3个阶段;(2)在知识结构分布上,已形成6个4人以上的合作圈,不过跨圈合作仍然较少,且不同国家和组织机构间的合作也较为分散;(3)本领域涉及3个核心热点问题,即跨学科培养模式,跨学科培养课程体系
期刊
摘要:为解决水体中Mn(II)含量超标问题,采用氧化结合吸附法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KMnO4、TiO2等氧化剂或人造沸石、活性炭等吸附剂进行处理,可以取得一定的去除效果。采用氧化结合吸附法时:KMnO4联合颗粒活性炭在中性条件下以较小的投加量反应30 min,去除率可达到96.80%;TiO2联合颗粒活性炭在中性条件下反应30 min,去除率可达93.92%。该方法去除水体中的Mn(I
期刊
摘要:为探究船舶柴油机排放的NOx中各成分的主要生成机理,基于6135Aca型柴油机,利用AVL Fire建立仿真模型,探究掺混生物柴油在不同负荷下对NOx成分之间转换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柴油机排放的NO2主要通过HO2氧化NO生成,且高温和氧质量分数会影响NO2的生成,其中高温会抑制NO2的生成,氧质量分数增加会促进NO2的生成;掺混生物柴油和增加负荷会使喷雾贯穿距增大,高温区域增加,从而抑制
期刊
摘要:  为提高大型油船货油泵透平驱动装置的安全性,保证船舶的正常航行,通过对大型油船货油泵透平驱动装置结构、工况、故障模式的分析研究,建立故障树模型,并通过Bayesian网络对模型进行分析。建立故障诊断系统,并通过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将Bayesian网络应用于货油泵透平驱动装置的故障诊断是合理的,模型是可靠的。  关键词:  货油泵; 故障树; Bayesian网络; 故障诊断  
期刊
摘要:考虑到生鲜品的易腐性、高时效性和对运输环境要求高的特点,为减少生鲜品配送企业的配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在车辆载重、时间窗、生鲜品保质期等约束条件下,提出将配送总成本最小化和生鲜品新鲜度最大化的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 Ⅱ)对模型进行求解。求出满足配送总成本最小和生鲜品新
期刊
摘要:  针对目前在航海模拟器中缺少对船舶碰撞响应的三维仿真,提出在航海模拟器中基于开源场景图形(OpenSceneGraph, OSG)渲染引擎开发的三维视景中加入Bullet物理引擎的技术方案.根据刚体动力学、接触与碰撞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基于Bullet刚体碰撞响应模型,建立船舶三维碰撞动力学模型;运用Projected GaussSeidel迭代算法,得到碰撞后船舶实时的六自由度位置姿态
期刊
摘要:  为提升我国海运业国际竞争力, 构建海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国内外海运强国建设相关研究和专家访谈基础上,编制海运强国调查问卷.应用信度和效度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确定包含海运业宏观发展环境、海运及其产业链发展、港口、海运船队、海运企业、人才与技术、法律法规和安全与保障等8个方面的海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对促进我国由一个海运大国转变为海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今后海运强国建
期刊
摘要:  为深入了解人因失误对海事事故的诱发机制,以事故历史数据为基础,对诱因组合模式进行分析和预测.在阐述“瑞士奶酪”模型和人的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人因海事事故诱因分类体系.将诱因量化为矩阵并通过矩阵转化和聚类分析等提取事故主要诱因组合模式,利用Bootstrap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