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龙袍的历史和文化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服装,因为穿着者的特殊身份而备受关注,这种服装就是皇帝的龙袍。现在人们所说的龙袍,多是通俗叫法,把皇帝所穿的带龙的服装都叫龙袍。其实确切地说,皇帝所穿的带龙的服装有两种,即冕服和龙袍,而这两种服装,所贯穿的理念是大不相同的。

舜帝建立冕服制度,龙仅排序第五


  关于龙的来历,由于历史久远,已经无法完全说清了。在学者们的各种猜想当中,“整合说”的认同度较高。按照宋朝罗愿在《尔雅翼》中的描述,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因此,学者们认为,中国古代部落在合并时,把各自部落图腾取一部分整合出一个新图腾——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说文解字》中讲:“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段描述概括了龙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的能力。


明朝皇帝龍袍上绣的龙

  很显然,现实世界并没有龙这种生物存在,但这恰好使它超越了现实,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按照《尚书》记载,舜帝提出建立冕服制度,把十二种图案(史称“十二章纹”)制作在皇帝所穿的冕服之上,龙仅排序第五,前面还有日、月、星、山等四种图案。龙在皇帝服装上的出现,恰恰是想体现在任皇帝具备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的能力,当然也相当于对继任皇帝提出了要求。
  及至周朝,冕服制度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比如,周朝把带龙的冕服称为衮冕,皇帝和公爵皆可穿着,但皇帝用升龙,公爵用降龙,以体现等级的差别。周朝第一批赐封的公爵,很多并不姓姬,所以那时的龙并不是为了宣告穿着者的血统,只是作为美德和能力的符号,可以理解为对皇帝的拥护。
  把龙排在第五,说明龙的地位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在《史记·封禅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黄帝带领百姓在首山采铜铸鼎,功成之时,有一条龙垂着须髯下来迎接黄帝升天。黄帝首先骑在了龙背上,群臣及妻儿等70余人也爬了上去。这时龙开始飞升,那些挤不上去的小臣,奋力抓住龙的须髯,但因人多过重,龙髯被拉断,连黄帝的弓也被拉落下来。黄帝升天之后便成为天帝。
  在这个故事当中,龙还只是黄帝升天的坐骑,黄帝并非龙的化身,龙也不是黄帝的原身。可以说,那时候黄帝等五帝的地位普遍是高于龙的。甚至到了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婿萧史仍然可以骑龙飞行。
  冕服从远古一直延伸到了明朝。虽然一直没人探讨这种用法是否正确,但在皇帝心中估计会感觉到隐约的遗憾。因为龙仅排序第五,确实无法充分显示真龙天子的身份和唯我独尊的地位。所以,另外一种服装——龙袍,成了填补遗憾的载体,到清朝彻底取代了冕服。

汉朝皇帝成真龙天子,龙袍到宋朝第一次成制度


  龙的地位达到至尊是从汉朝开始的。
  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母亲刘媪曾经在大泽岸边休息,梦境中与神相遇。这时候,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也就是刘邦的父亲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不久刘媪就有了身孕,生下高祖。
  可以说就是这个故事,把皇帝和龙画上了等号,此后真龙天子就成了皇帝的代名词。这样一来,等于为皇帝由嬴姓变成刘姓,以及此后变成杨、李、赵、朱等姓氏所产生的血统问题做了统一解释,尽管他们在人间的姓氏不同,但都是龙之子,因此都具有执政的合法性。至此,龙与普通百姓就变成了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于是在中国古人的逻辑当中,其中一小部分具有了比人类更高级的血统——真龙天子。
  但观念先行,在服装上进行体现则要到唐朝。然而,唐朝虽然有龙袍的记载,史料却很不充分。现在人们看到的唐朝皇帝画像,尽管服装上带龙,但画像的年代却饱受质疑。一般来说,非专业人士往往会把冕服也称为龙袍,但严格地说,被称为龙袍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是上下连裁的袍服;二是必须以龙为主体花纹。按照这两个条件,有些服装虽带龙却不是龙袍。
  由于龙袍与龙的体态取得了形似,并对龙进行了极度强化,皇帝与龙的关系就合为一体了,皇帝就是龙本身。
  龙袍第一次出现在服装制度中是在宋朝,宋朝皇帝袍服上规定要用龙,但颜色并不是黄色,而是绛色。此外,龙也在皇后的凤冠上出现,配置为九龙四凤。描写宋朝宫廷生活的戏剧《斩黄袍》和《打龙袍》,从黄袍和龙袍的命名上,是可以看到当时服装制度的微妙之处的。

元明清对龙的夸张运用,使龙由加持美德转变为心理震慑


  到了元朝,皇帝的重视促进了龙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龙的形象高频率地出现在建筑、舟车、家具、器皿、旗帜、织锦当中。按照大型历史文献《三才图会》的描述,元朝皇帝龙袍上的龙是巨大的。也许人们现在很难从中读出龙的视觉美感,但那个时代所追求的更多是心理震慑的效果,这对于元朝皇帝而言非常重要。作为游牧民族,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吸收中原文化,所以选择中原百姓心中最神秘、最权威和最熟悉的龙,就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尊重。把龙进行高度夸张,可以说是一种政治谋略。
  这种状况向后发展,到了清朝更是无以复加。或许明朝皇帝并没有思考过夸张运用龙的哲学和政治意义,甚至可能也希望放大这种迷信来提高皇帝的神圣地位,所以龙袍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明朝皇帝画像,最为常见的就是皇帝身穿龙袍。
  不过,明朝还得宣告自己继承的是中华正统,所以仍想保留十二种图案。于是一种“怪胎”便出现了,就是在龙袍上再辅助另外十一种图案。这样一来,冕服存在的意义就越来越弱,到了清朝被彻底放弃,龙袍成为至尊。龙袍的龙一家独大,其他图案埋没其中,彻底变成了陪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示的龙袍,若非专业人士,很难找到另外十一种图案。   在对龙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龙的形态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升龙、降龙、正龙、团龙、立龙、行龙,还有二龙戏珠,等等。《清朝通志》记载:“皇帝御冬朝服,色用明黄……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要帷行龙五,衽正龙一,襞积前后团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由此可见制作之繁复,现存的一件清朝皇后的朝褂上就有78条龙,看上去简直眼花缭乱。
  正是由于元明清三朝对龙的夸张运用,致使皇帝霸占了应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龙,这种唯我独尊的心态必然导致政权日益脱离百姓。从冕服到龙袍的变化,使龙由加持美德转变为心理震慑。所以,仅从服装心理上看,物极必反,封建帝制就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

龙为中国传统图案找到一条主脉络


  龙在形成初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除了中国古人总结出的龙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等能力之外,现在人们不难发现龙还有如下两大重要内涵。
  一是合:龙是多种生命的结合体。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如此广阔的疆土、如此众多的族群,显然离不开“合”这样一种方式。
  二是和:多种生命合于一体当然需要和谐。如果彼此间发生排异反应,新生命就不可能维持。因此,“合”是形象特征,而“和”是精神本质。中华民族向来讲究以“和”为贵,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历久不衰、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如果进一步发掘,还会发现龙在中国服装图案发展过程中,的确堪称主脉络。
  首先是具象图案。虽然龙本身并不存在,但它的组合元素却是现实生命体。按照中国古人的定义,龙是由9种动物整合而成:鹿、驼、兔、蛇、蜃、鱼、鹰、虎、牛。这些动物既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既有天上飞的,也有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既有胎生的,也有卵生的,可以说概括了地球上大部分动物形式。而这些动物需要生存环境,因此关联到天上的日月星云、地上的山川花草、大海的波浪帆船……以上种种,激发出了中国古代服装图案的创作灵感。
  其次是抽象图案。龙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对具象图案进行统合,还在于对抽象图案的巨大影响。龙的主体是一根线条,而线条是构成抽象图案的核心元素。因此,龙的各种形态,盘卷、飞腾、行走……就可以抽象成多种传统图案。
  比如,最典型的几种。云纹图案:圆形的线条缠绕的花纹,可以理解为一条盘龙。雷纹图案:方角线条缠绕的花纹,也可以理解为一条盘龙,只是更具抽象意义。黻(fú)纹图案:龙若画得圆润,则是波浪形态,若画得古拙,就会演变成一个弓字,这种近似长城城墙的图案,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变形,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家具、器皿、刺绣、布匹等各个方面,甚至在庙宇中也能经常见到;而如果把这样的两个弓字相背绘制,就成了黻纹图案。此外,还有回纹图案等,皆以线条为核心元素,都可以联想为龙。
  更进一步说,就连中国的文字都可以想象成由龙构成。唐韦续《墨薮·五十六種书》记载:“太昊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根据龙的形态创立了文字,而文字也很早就在服装上运用了。
  于是,当龙可以同时连接具象和抽象两个领域的意象时,就相当于为中国传统图案找到了一条主脉络,中国古人的创意空间由此变得完整圆通,这也是对龙运用的绝妙之处。


清朝皇帝龙袍上绣的龙
其他文献
家用摄像头本来是我们用来预防不法分子的一种手段,却往往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利用网络远程控制摄像头。那么家庭摄像头怎样用才安全呢?  正规渠道来购买。购买摄像头的时候,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买的时候需要仔细查看相关说明和厂家声明,充分了解所购买摄像头的各项功能。一定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复杂密码更安全。密码设置将会大大影响摄像头的安全性。在设置密码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复杂度,并且注意要定期
期刊
宠物牵引绳可以说是养狗的必备物品,无论是训练狗狗还是出门遛狗都要用到。那么如何选择、使用宠物牵引绳呢?  1.正确选择牵引绳长度。市面上售卖的牵引绳,有长度1.2米或2米的固定式牵引绳,也有最长可达3米、5米、8米的可伸缩式牵引绳。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遛狗,最重要的是随时可以控制住狗,所以1.2米的长度比较合适。而在空旷的地方玩耍时,可以适当选择长绳。  2.项圈式牵引绳更适合家养宠物。目前市面上的宠
期刊
很多人去餐馆就餐时,吃饭前通常会用开水烫一下碗筷,认为这样能烫掉细菌。开水烫碗筷,真的能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吗?开水烫碗筷有用吗  其实,用开水烫碗筷,消毒的效果并不算好。因为高温消毒,需要的不仅有温度,还有时间。即需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素:  温度 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它们在100℃的条件下都会死亡。但有一些细菌如炭疽芽孢、蜡样芽孢等有较强的抵抗力,在100℃高温下还可能存活
期刊
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种常绿乔木,原料为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的叶,生于山坡、竹林和灌木丛中,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各省及广东、福建等地,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品。苦丁茶性寒、味苦,入肝经、肺经和胃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益智、生津止渴等功效,餐后常喝苦丁茶,对身体好处多多。  降低“三高”。苦丁茶富含鞣质、乌苏酸等对身体有益的各种营养成分,对血压、血脂和血糖等调节系统有
期刊
璇子今年大学毕业,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做设计。璇子很羡慕那些有经验,在职场游刃有余、專业能力很强的前辈。有什么重要的活领导会直接交给他们,而她设计出来的海报,总是会听到不少“毕竟是刚毕业的,风格还是不成熟”的评价。  入职好几个月,还没有看到自己价值的璇子,经常陷入自我怀疑。璇子发了条朋友圈:大家总说年轻真好,可有时候年轻却让人感到悲伤和无力。没过几分钟,一个熟悉的头像在下面评论了一句:再给我一个重来
期刊
培训12天,包吃包住还包就业,月入过万……这是一家小儿推拿培训机构贴出的招生广告,这样的“好事”对于想要挣快钱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小儿推拿的钱真的如此容易赚吗?小儿推拿培训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10多天培训与月入过万  2019年12月19日,北京成人按摩职业培训学校小儿推拿培训高级班座无虚席,学员全部为女性,有的学员正在用手机拍摄老师的授课内容。一名学员告诉记者,她来学习小儿推拿是为
期刊
用豆瓣酱代替盐  发酵能使食物中的植酸等阻礙钙吸收的物质减少,使钙的吸收率增加。此外,大豆在发酵后,钙的吸收率也能增加,因此用豆豉、豆瓣酱、豆腐乳等代替盐来炖菜、蒸菜,便可增加膳食中钙的总量,并可使钙的吸收率增加。与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搭配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干酪等,如果与含钙丰富的食物搭配,可以增加钙的利用率,比如鱼炖豆腐。焯一下去草酸  食物中的草酸会与钙结合为草酸钙,
期刊
良渚古城在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良渚古城的灿烂,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良渚古城是不是蚩尤的故都?  虽然暂时没有任何确凿证据,可以将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古城与传说中在涿鹿之战败于黄帝的蚩尤联系起来,但“蚩尤说”的主张者似乎有确信不疑的道理:这样一座文明高度发达的城池,怎么可能在衰落后便杳无人知呢?纵使三皇五帝的传说“三分真七分假”,那“三分真”的一小部分应该与良渚古城昔日的辉煌有关吧!
期刊
“成由勤俭败由奢”。2020年8月18日,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布“制止餐饮浪费 践行光盘行动”倡议书。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市部分餐馆、高校、机关食堂和居民小区,发现尽管市民整体上对“践行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的意识有所提升,但落实在行动上仍存在浪费现象,相比在外就餐,家庭成了不可忽视的餐饮浪费“重灾区”。餐馆:家庭或老人是剩菜打包“主力”  2020年9月18日晚7点左右
期刊
物我两忘,宠辱皆无,一个人活成了透明,融入了风景,这是艺术家与诗人们所追求的境界,却难以被大多数普通人所拥有。  物我两忘的境界不常有,但一个人应当珍视那些物我两不忘的时刻。  物我两不忘,看清物,也看清自己。物在我心,我于物外,两者之间犹如光影,互相映照着对方的样子,每一丝细微的变化都能入目入心。  物我之间互为标尺,由彼及己,避免了盲目自大与莫名自卑,以物为参照,还能更直观地了解自身,明白短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