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服装,因为穿着者的特殊身份而备受关注,这种服装就是皇帝的龙袍。现在人们所说的龙袍,多是通俗叫法,把皇帝所穿的带龙的服装都叫龙袍。其实确切地说,皇帝所穿的带龙的服装有两种,即冕服和龙袍,而这两种服装,所贯穿的理念是大不相同的。
关于龙的来历,由于历史久远,已经无法完全说清了。在学者们的各种猜想当中,“整合说”的认同度较高。按照宋朝罗愿在《尔雅翼》中的描述,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因此,学者们认为,中国古代部落在合并时,把各自部落图腾取一部分整合出一个新图腾——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说文解字》中讲:“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段描述概括了龙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的能力。
很显然,现实世界并没有龙这种生物存在,但这恰好使它超越了现实,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按照《尚书》记载,舜帝提出建立冕服制度,把十二种图案(史称“十二章纹”)制作在皇帝所穿的冕服之上,龙仅排序第五,前面还有日、月、星、山等四种图案。龙在皇帝服装上的出现,恰恰是想体现在任皇帝具备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的能力,当然也相当于对继任皇帝提出了要求。
及至周朝,冕服制度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比如,周朝把带龙的冕服称为衮冕,皇帝和公爵皆可穿着,但皇帝用升龙,公爵用降龙,以体现等级的差别。周朝第一批赐封的公爵,很多并不姓姬,所以那时的龙并不是为了宣告穿着者的血统,只是作为美德和能力的符号,可以理解为对皇帝的拥护。
把龙排在第五,说明龙的地位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在《史记·封禅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黄帝带领百姓在首山采铜铸鼎,功成之时,有一条龙垂着须髯下来迎接黄帝升天。黄帝首先骑在了龙背上,群臣及妻儿等70余人也爬了上去。这时龙开始飞升,那些挤不上去的小臣,奋力抓住龙的须髯,但因人多过重,龙髯被拉断,连黄帝的弓也被拉落下来。黄帝升天之后便成为天帝。
在这个故事当中,龙还只是黄帝升天的坐骑,黄帝并非龙的化身,龙也不是黄帝的原身。可以说,那时候黄帝等五帝的地位普遍是高于龙的。甚至到了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婿萧史仍然可以骑龙飞行。
冕服从远古一直延伸到了明朝。虽然一直没人探讨这种用法是否正确,但在皇帝心中估计会感觉到隐约的遗憾。因为龙仅排序第五,确实无法充分显示真龙天子的身份和唯我独尊的地位。所以,另外一种服装——龙袍,成了填补遗憾的载体,到清朝彻底取代了冕服。
龙的地位达到至尊是从汉朝开始的。
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母亲刘媪曾经在大泽岸边休息,梦境中与神相遇。这时候,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也就是刘邦的父亲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不久刘媪就有了身孕,生下高祖。
可以说就是这个故事,把皇帝和龙画上了等号,此后真龙天子就成了皇帝的代名词。这样一来,等于为皇帝由嬴姓变成刘姓,以及此后变成杨、李、赵、朱等姓氏所产生的血统问题做了统一解释,尽管他们在人间的姓氏不同,但都是龙之子,因此都具有执政的合法性。至此,龙与普通百姓就变成了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于是在中国古人的逻辑当中,其中一小部分具有了比人类更高级的血统——真龙天子。
但观念先行,在服装上进行体现则要到唐朝。然而,唐朝虽然有龙袍的记载,史料却很不充分。现在人们看到的唐朝皇帝画像,尽管服装上带龙,但画像的年代却饱受质疑。一般来说,非专业人士往往会把冕服也称为龙袍,但严格地说,被称为龙袍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是上下连裁的袍服;二是必须以龙为主体花纹。按照这两个条件,有些服装虽带龙却不是龙袍。
由于龙袍与龙的体态取得了形似,并对龙进行了极度强化,皇帝与龙的关系就合为一体了,皇帝就是龙本身。
龙袍第一次出现在服装制度中是在宋朝,宋朝皇帝袍服上规定要用龙,但颜色并不是黄色,而是绛色。此外,龙也在皇后的凤冠上出现,配置为九龙四凤。描写宋朝宫廷生活的戏剧《斩黄袍》和《打龙袍》,从黄袍和龙袍的命名上,是可以看到当时服装制度的微妙之处的。
到了元朝,皇帝的重视促进了龙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龙的形象高频率地出现在建筑、舟车、家具、器皿、旗帜、织锦当中。按照大型历史文献《三才图会》的描述,元朝皇帝龙袍上的龙是巨大的。也许人们现在很难从中读出龙的视觉美感,但那个时代所追求的更多是心理震慑的效果,这对于元朝皇帝而言非常重要。作为游牧民族,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吸收中原文化,所以选择中原百姓心中最神秘、最权威和最熟悉的龙,就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尊重。把龙进行高度夸张,可以说是一种政治谋略。
这种状况向后发展,到了清朝更是无以复加。或许明朝皇帝并没有思考过夸张运用龙的哲学和政治意义,甚至可能也希望放大这种迷信来提高皇帝的神圣地位,所以龙袍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明朝皇帝画像,最为常见的就是皇帝身穿龙袍。
不过,明朝还得宣告自己继承的是中华正统,所以仍想保留十二种图案。于是一种“怪胎”便出现了,就是在龙袍上再辅助另外十一种图案。这样一来,冕服存在的意义就越来越弱,到了清朝被彻底放弃,龙袍成为至尊。龙袍的龙一家独大,其他图案埋没其中,彻底变成了陪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示的龙袍,若非专业人士,很难找到另外十一种图案。 在对龙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龙的形态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升龙、降龙、正龙、团龙、立龙、行龙,还有二龙戏珠,等等。《清朝通志》记载:“皇帝御冬朝服,色用明黄……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要帷行龙五,衽正龙一,襞积前后团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由此可见制作之繁复,现存的一件清朝皇后的朝褂上就有78条龙,看上去简直眼花缭乱。
正是由于元明清三朝对龙的夸张运用,致使皇帝霸占了应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龙,这种唯我独尊的心态必然导致政权日益脱离百姓。从冕服到龙袍的变化,使龙由加持美德转变为心理震慑。所以,仅从服装心理上看,物极必反,封建帝制就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
龙在形成初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除了中国古人总结出的龙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等能力之外,现在人们不难发现龙还有如下两大重要内涵。
一是合:龙是多种生命的结合体。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如此广阔的疆土、如此众多的族群,显然离不开“合”这样一种方式。
二是和:多种生命合于一体当然需要和谐。如果彼此间发生排异反应,新生命就不可能维持。因此,“合”是形象特征,而“和”是精神本质。中华民族向来讲究以“和”为贵,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历久不衰、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如果进一步发掘,还会发现龙在中国服装图案发展过程中,的确堪称主脉络。
首先是具象图案。虽然龙本身并不存在,但它的组合元素却是现实生命体。按照中国古人的定义,龙是由9种动物整合而成:鹿、驼、兔、蛇、蜃、鱼、鹰、虎、牛。这些动物既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既有天上飞的,也有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既有胎生的,也有卵生的,可以说概括了地球上大部分动物形式。而这些动物需要生存环境,因此关联到天上的日月星云、地上的山川花草、大海的波浪帆船……以上种种,激发出了中国古代服装图案的创作灵感。
其次是抽象图案。龙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对具象图案进行统合,还在于对抽象图案的巨大影响。龙的主体是一根线条,而线条是构成抽象图案的核心元素。因此,龙的各种形态,盘卷、飞腾、行走……就可以抽象成多种传统图案。
比如,最典型的几种。云纹图案:圆形的线条缠绕的花纹,可以理解为一条盘龙。雷纹图案:方角线条缠绕的花纹,也可以理解为一条盘龙,只是更具抽象意义。黻(fú)纹图案:龙若画得圆润,则是波浪形态,若画得古拙,就会演变成一个弓字,这种近似长城城墙的图案,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变形,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家具、器皿、刺绣、布匹等各个方面,甚至在庙宇中也能经常见到;而如果把这样的两个弓字相背绘制,就成了黻纹图案。此外,还有回纹图案等,皆以线条为核心元素,都可以联想为龙。
更进一步说,就连中国的文字都可以想象成由龙构成。唐韦续《墨薮·五十六種书》记载:“太昊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根据龙的形态创立了文字,而文字也很早就在服装上运用了。
于是,当龙可以同时连接具象和抽象两个领域的意象时,就相当于为中国传统图案找到了一条主脉络,中国古人的创意空间由此变得完整圆通,这也是对龙运用的绝妙之处。
舜帝建立冕服制度,龙仅排序第五
关于龙的来历,由于历史久远,已经无法完全说清了。在学者们的各种猜想当中,“整合说”的认同度较高。按照宋朝罗愿在《尔雅翼》中的描述,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因此,学者们认为,中国古代部落在合并时,把各自部落图腾取一部分整合出一个新图腾——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说文解字》中讲:“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段描述概括了龙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的能力。
很显然,现实世界并没有龙这种生物存在,但这恰好使它超越了现实,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按照《尚书》记载,舜帝提出建立冕服制度,把十二种图案(史称“十二章纹”)制作在皇帝所穿的冕服之上,龙仅排序第五,前面还有日、月、星、山等四种图案。龙在皇帝服装上的出现,恰恰是想体现在任皇帝具备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的能力,当然也相当于对继任皇帝提出了要求。
及至周朝,冕服制度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比如,周朝把带龙的冕服称为衮冕,皇帝和公爵皆可穿着,但皇帝用升龙,公爵用降龙,以体现等级的差别。周朝第一批赐封的公爵,很多并不姓姬,所以那时的龙并不是为了宣告穿着者的血统,只是作为美德和能力的符号,可以理解为对皇帝的拥护。
把龙排在第五,说明龙的地位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在《史记·封禅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黄帝带领百姓在首山采铜铸鼎,功成之时,有一条龙垂着须髯下来迎接黄帝升天。黄帝首先骑在了龙背上,群臣及妻儿等70余人也爬了上去。这时龙开始飞升,那些挤不上去的小臣,奋力抓住龙的须髯,但因人多过重,龙髯被拉断,连黄帝的弓也被拉落下来。黄帝升天之后便成为天帝。
在这个故事当中,龙还只是黄帝升天的坐骑,黄帝并非龙的化身,龙也不是黄帝的原身。可以说,那时候黄帝等五帝的地位普遍是高于龙的。甚至到了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婿萧史仍然可以骑龙飞行。
冕服从远古一直延伸到了明朝。虽然一直没人探讨这种用法是否正确,但在皇帝心中估计会感觉到隐约的遗憾。因为龙仅排序第五,确实无法充分显示真龙天子的身份和唯我独尊的地位。所以,另外一种服装——龙袍,成了填补遗憾的载体,到清朝彻底取代了冕服。
汉朝皇帝成真龙天子,龙袍到宋朝第一次成制度
龙的地位达到至尊是从汉朝开始的。
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母亲刘媪曾经在大泽岸边休息,梦境中与神相遇。这时候,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也就是刘邦的父亲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不久刘媪就有了身孕,生下高祖。
可以说就是这个故事,把皇帝和龙画上了等号,此后真龙天子就成了皇帝的代名词。这样一来,等于为皇帝由嬴姓变成刘姓,以及此后变成杨、李、赵、朱等姓氏所产生的血统问题做了统一解释,尽管他们在人间的姓氏不同,但都是龙之子,因此都具有执政的合法性。至此,龙与普通百姓就变成了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于是在中国古人的逻辑当中,其中一小部分具有了比人类更高级的血统——真龙天子。
但观念先行,在服装上进行体现则要到唐朝。然而,唐朝虽然有龙袍的记载,史料却很不充分。现在人们看到的唐朝皇帝画像,尽管服装上带龙,但画像的年代却饱受质疑。一般来说,非专业人士往往会把冕服也称为龙袍,但严格地说,被称为龙袍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是上下连裁的袍服;二是必须以龙为主体花纹。按照这两个条件,有些服装虽带龙却不是龙袍。
由于龙袍与龙的体态取得了形似,并对龙进行了极度强化,皇帝与龙的关系就合为一体了,皇帝就是龙本身。
龙袍第一次出现在服装制度中是在宋朝,宋朝皇帝袍服上规定要用龙,但颜色并不是黄色,而是绛色。此外,龙也在皇后的凤冠上出现,配置为九龙四凤。描写宋朝宫廷生活的戏剧《斩黄袍》和《打龙袍》,从黄袍和龙袍的命名上,是可以看到当时服装制度的微妙之处的。
元明清对龙的夸张运用,使龙由加持美德转变为心理震慑
到了元朝,皇帝的重视促进了龙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龙的形象高频率地出现在建筑、舟车、家具、器皿、旗帜、织锦当中。按照大型历史文献《三才图会》的描述,元朝皇帝龙袍上的龙是巨大的。也许人们现在很难从中读出龙的视觉美感,但那个时代所追求的更多是心理震慑的效果,这对于元朝皇帝而言非常重要。作为游牧民族,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吸收中原文化,所以选择中原百姓心中最神秘、最权威和最熟悉的龙,就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尊重。把龙进行高度夸张,可以说是一种政治谋略。
这种状况向后发展,到了清朝更是无以复加。或许明朝皇帝并没有思考过夸张运用龙的哲学和政治意义,甚至可能也希望放大这种迷信来提高皇帝的神圣地位,所以龙袍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明朝皇帝画像,最为常见的就是皇帝身穿龙袍。
不过,明朝还得宣告自己继承的是中华正统,所以仍想保留十二种图案。于是一种“怪胎”便出现了,就是在龙袍上再辅助另外十一种图案。这样一来,冕服存在的意义就越来越弱,到了清朝被彻底放弃,龙袍成为至尊。龙袍的龙一家独大,其他图案埋没其中,彻底变成了陪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示的龙袍,若非专业人士,很难找到另外十一种图案。 在对龙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龙的形态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升龙、降龙、正龙、团龙、立龙、行龙,还有二龙戏珠,等等。《清朝通志》记载:“皇帝御冬朝服,色用明黄……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要帷行龙五,衽正龙一,襞积前后团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由此可见制作之繁复,现存的一件清朝皇后的朝褂上就有78条龙,看上去简直眼花缭乱。
正是由于元明清三朝对龙的夸张运用,致使皇帝霸占了应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龙,这种唯我独尊的心态必然导致政权日益脱离百姓。从冕服到龙袍的变化,使龙由加持美德转变为心理震慑。所以,仅从服装心理上看,物极必反,封建帝制就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
龙为中国传统图案找到一条主脉络
龙在形成初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除了中国古人总结出的龙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等能力之外,现在人们不难发现龙还有如下两大重要内涵。
一是合:龙是多种生命的结合体。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如此广阔的疆土、如此众多的族群,显然离不开“合”这样一种方式。
二是和:多种生命合于一体当然需要和谐。如果彼此间发生排异反应,新生命就不可能维持。因此,“合”是形象特征,而“和”是精神本质。中华民族向来讲究以“和”为贵,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历久不衰、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如果进一步发掘,还会发现龙在中国服装图案发展过程中,的确堪称主脉络。
首先是具象图案。虽然龙本身并不存在,但它的组合元素却是现实生命体。按照中国古人的定义,龙是由9种动物整合而成:鹿、驼、兔、蛇、蜃、鱼、鹰、虎、牛。这些动物既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既有天上飞的,也有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既有胎生的,也有卵生的,可以说概括了地球上大部分动物形式。而这些动物需要生存环境,因此关联到天上的日月星云、地上的山川花草、大海的波浪帆船……以上种种,激发出了中国古代服装图案的创作灵感。
其次是抽象图案。龙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对具象图案进行统合,还在于对抽象图案的巨大影响。龙的主体是一根线条,而线条是构成抽象图案的核心元素。因此,龙的各种形态,盘卷、飞腾、行走……就可以抽象成多种传统图案。
比如,最典型的几种。云纹图案:圆形的线条缠绕的花纹,可以理解为一条盘龙。雷纹图案:方角线条缠绕的花纹,也可以理解为一条盘龙,只是更具抽象意义。黻(fú)纹图案:龙若画得圆润,则是波浪形态,若画得古拙,就会演变成一个弓字,这种近似长城城墙的图案,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变形,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家具、器皿、刺绣、布匹等各个方面,甚至在庙宇中也能经常见到;而如果把这样的两个弓字相背绘制,就成了黻纹图案。此外,还有回纹图案等,皆以线条为核心元素,都可以联想为龙。
更进一步说,就连中国的文字都可以想象成由龙构成。唐韦续《墨薮·五十六種书》记载:“太昊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根据龙的形态创立了文字,而文字也很早就在服装上运用了。
于是,当龙可以同时连接具象和抽象两个领域的意象时,就相当于为中国传统图案找到了一条主脉络,中国古人的创意空间由此变得完整圆通,这也是对龙运用的绝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