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常常将翻译理论归结为两大类,即对等翻译理论和功能翻译理论。《茵梦湖》是特奥多·施托姆最重要的中篇小说之一,自郭沫若将其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后,相继出现了10多种中译本,其中以巴金和杨武能的译本最为著名。本文将重点使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析杨武能的中文译本的写作风格、修辞手法和遣词造句。
关键词: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杨武能 施托姆 茵梦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a)-0113-02
1 翻译理论
(1)对等翻译理论。
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等的概念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等关系是假设的,这种对等关系是定义出来的。对等翻译要求原文和译文有相同的价值,原文和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对等。人们在使用对等翻译理论时事先要对对等的框架和条件进行界定。所谓的框架条件指的是文章的内容、形式、文体和功能条件。
对等翻译理论要求达到原文和译文形式上、内容上对等,如韵律、节奏、特别是在句法、词法、修辞等方面对等。关于文学翻译要达到对等的要求一方面要大量研究个别文学作品和作家,另一方面要从整体上看待文学翻译理论和问题。
(2)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卡塔琳娜·赖斯、汉斯·维米尔、贾斯塔·霍尔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建立了功能翻译理论。这个理论主要解决传统的翻译理论不能解决的翻译问题,即翻译策略受目的语文化的影响,翻译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的以原文为中心向译文为中心转变,译者更加看重译文读者和翻译的社会和跨文化功能。
当卡塔琳娜·赖斯描述篇章类型和翻译方法的关系时,她从一般的对等要求出发,使用特殊的功能或特殊的译文受众来解释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在她的书中创造了一种新的翻译批评的形式“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界限”,也将其称为功能翻译批评理论。赖斯认为译者不应该只是重视翻译的对等,而是要重视译文的功能。翻译不是依赖对等而是依赖译文的交际功能。因此翻译批评的标准是,是否在功能上译文符合期待的结果。
汉斯·维米尔进一步发展了卡塔琳娜·赖斯的理论,他摆脱了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建立了目的论。目的论是翻译的一种理论,它以功能为导向,成为翻译研究新范式的基础。它从行为理论出发,看重译者翻译行为,将译者视为专家,负责使译文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目的论将原文看成是“信息载体”,当将这些信息转化成译文时,译文又成了读者的“信息载体”,但是译文读者只能部分吸收加工这些信息。
克里斯蒂安·诺德在他的书中《翻译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行为——解释功能翻译理论》中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功能翻译理论。为了补充功能翻译理论的不足,诺德引入了忠诚的概念。忠诚要求,译者要为翻译的其他参与者负责,参与翻译的各方应当相互合作。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
2 分析杨武能《茵梦湖》中译本
2.1 杨武能翻译原则
杨武能是德语文学最著名最成功的翻译家之一,他于1997年将施托姆的诗意中篇小说《茵梦湖》翻译成中文。杨武能曾经说过“名著的翻译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保持和重现原文的写作风格,我要斟酌每一个用词,长时间考虑每一段译文。为了达到完美,我投入全部精力。”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杨武能在翻译中追求“完美”,事实也证明,他在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守这项原则。
2.2 译文分析
使用对等和功能翻译理论来研究杨武能《茵梦湖》中译本。
(1)文学风格角度。
《茵梦湖》深受抒情诗的写作影响,因此人们不仅要把它看成是中篇小说,还要将它看成是一首抒情詩,或者将其称为散文诗。
1)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
为了使小说语言生动、能准确地描述主人公心里变化、故事的发展和景色的变化,施托姆运用了许许多多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杨武能译文中的语言也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①Zu beiden Seiten desselben standen blühende Obstb?ume voll summender, wühlender Bienen.夹道两边还有一些开了花的果树;只见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钻来钻去,营营嗡嗡。②Sie stand bewegungslos an derselben Stelle und sah ihn mit toten Augen an.她呆若木鸡般站在原地,两眼失神地紧盯着他。
钻来钻去,营营嗡嗡、呆若木鸡这些词语形象活泼的再现了原文的情景。
2)言简意赅的写作风格。
言简意赅指的是语言要简洁、清晰、明了,但意义要深远,能够恰当生动地表达感情。
Aber die G?ste waren sparsam versammelt, die Kellner lehnten mü?ig an den Mauerpfeilern.但是客人们都不大花钱,几名侍者只好倚靠墙柱闲立着。
杨武能的译文非常简洁,只用了“闲立”一词就达到了内容和形式上与原文的对等。译文清晰明了、成功的呈现出了原文的意境。
3)流畅的笔调。
当我们读完杨武能的译文后会有一种感觉,文章流畅、富有逻辑性。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为杨先生运用了很多合适的连词和副词,如先、然后、继续、首先、走了约莫半小时、便、来到,这些词虽然不能在意义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文章的流畅度和逻辑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使文章成为了一个整体。
(2)译文修辞角度。
人们掌握一门语言之后,为了使其他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想法,一般按照语音、句法、词汇和语言的基本规则来进行表达。在不同的情况中、为了不同的目的、或者达到不同的交际结果,译者往往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翻译,笔者在此处主要分析杨武能译著中排比和拟人的写作手法。 1)排比。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具有相似或相同结构的词组或句子组成,他们在语言和意义上有密切的关系。排比很少用于口语中,多用于书面语中。
今朝啊,今朝,我是如此美丽;明朝,唉,明朝,一切都将逝去!
此刻啊,此刻,你仍然属于我;死亡,唉,死亡,将带给我以孤寂!
在原文中施托姆运用了排比的结构,在译文中,杨武能将它同样翻译成了排比句,这样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忠于原文。因此,我们可以说杨武能的翻译是成功的。译文的风格流畅,语言归整灵活,充满活力。
2)拟人。
①Der Storch hatte sich mittlerweise niedergelassen und spazierte gravit?tisch zwischen den Gemüsebeeten.鹳鸟已经落到地上,正在菜畦间大模大样地踅来踅去。②Hin und wieder lie?en Syringenb?ume ihre blühenden Zweig in den Hofraum hinunterh?ngen.这儿那儿还有一树树盛开的丁香从墙头探出脑袋。
“鹳鸟在菜畦间大模大样地踅来踅去”“丁香从墙头探出脑袋”,杨武能不仅运用了很形象的中文表达,而且把鹳鸟悠闲自得的神情、丁香树抽芽的样子描述的淋漓尽致。
(3)选词角度。
词语的选择是翻译的首要问题,为了找到合适的词语,我们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如:译文效果和感觉等。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杨武能《茵梦湖》中译本中的选词,即书面语和成语的使用。
1)书面语。
书面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它常用于书面表达中,与口语表达不同。书面语除了包含常用的一些表达之外,还含有专业词汇和部分古典文学语言。在翻译中使用哪种语言,取决于原文的整体写作风格。由于《茵梦湖》属于抒情类小说,因此人们在翻译时避免出现口语表达。
①Drau?en auf der Stra?e war es tiefe D?mmerung.街上暮色苍茫。②Reinhard h?rte sie nicht, er ging rasch an allem vorüber, aus einer Stra?e in die andere.莱因哈德充耳不闻,只匆匆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眼前的一切都一晃而过。
杨武能在译文中使用“暮色苍茫”“充耳不闻”等词语,是典型的书面语。这些词语的选用符合小说主人公知识分子的身份,也符合抒情体小说的写作风格。
2)成语。
成语是在形式和意义上固定的用语,它们经过长时间和广泛的使用而形成。成语就像文章中的“一味精美的作料”,合理的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简单明了、短小精悍,使文章充满了文学才华和艺术感染力。
①Die unverhofften Ferien kamen ihnen herrlich zustatten.這突如其来的放假真令他俩喜出望外。②Elisabeth hatte aufmerks-am zugeh?rt.伊莉莎白专心致志地听着。
杨武能在译文中大量使用成语,这里仅列举个别例子加以说明。“喜出望外”、“专心致志”,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不仅听起来韵味十足而且书面高雅。成语大多数情况下仅由四个汉字组成,但是内容上却丰富多彩。因此,当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成语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成语的意义和它的渊源。
3 结语
《茵梦湖》是特奥多·施托姆非常重要的一部小说,至今为止有十几种中译本,杨武能的翻译属于最成功的译本之一。杨武能的翻译原则可以归结为“完美”,他在通篇翻译中使用多种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译文生动活泼、流畅自然、短小精悍、富有文学感染力。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尽可能的忠于原文,但是还要考虑译出语的文化特点、篇章类型和功能以及读者特点等因素。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Kalverkmper, Hartwig/Schippel, Larisa: Entwicklungslinien der Translationswissenschaft [J].Berlin: Frank&Timme Verlag, 2007.
[2] 韩瑞祥.德语文学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特奥多·旋托姆,著.茵梦湖[M].杨武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关键词: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杨武能 施托姆 茵梦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a)-0113-02
1 翻译理论
(1)对等翻译理论。
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等的概念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等关系是假设的,这种对等关系是定义出来的。对等翻译要求原文和译文有相同的价值,原文和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对等。人们在使用对等翻译理论时事先要对对等的框架和条件进行界定。所谓的框架条件指的是文章的内容、形式、文体和功能条件。
对等翻译理论要求达到原文和译文形式上、内容上对等,如韵律、节奏、特别是在句法、词法、修辞等方面对等。关于文学翻译要达到对等的要求一方面要大量研究个别文学作品和作家,另一方面要从整体上看待文学翻译理论和问题。
(2)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卡塔琳娜·赖斯、汉斯·维米尔、贾斯塔·霍尔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建立了功能翻译理论。这个理论主要解决传统的翻译理论不能解决的翻译问题,即翻译策略受目的语文化的影响,翻译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的以原文为中心向译文为中心转变,译者更加看重译文读者和翻译的社会和跨文化功能。
当卡塔琳娜·赖斯描述篇章类型和翻译方法的关系时,她从一般的对等要求出发,使用特殊的功能或特殊的译文受众来解释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在她的书中创造了一种新的翻译批评的形式“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界限”,也将其称为功能翻译批评理论。赖斯认为译者不应该只是重视翻译的对等,而是要重视译文的功能。翻译不是依赖对等而是依赖译文的交际功能。因此翻译批评的标准是,是否在功能上译文符合期待的结果。
汉斯·维米尔进一步发展了卡塔琳娜·赖斯的理论,他摆脱了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建立了目的论。目的论是翻译的一种理论,它以功能为导向,成为翻译研究新范式的基础。它从行为理论出发,看重译者翻译行为,将译者视为专家,负责使译文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目的论将原文看成是“信息载体”,当将这些信息转化成译文时,译文又成了读者的“信息载体”,但是译文读者只能部分吸收加工这些信息。
克里斯蒂安·诺德在他的书中《翻译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行为——解释功能翻译理论》中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功能翻译理论。为了补充功能翻译理论的不足,诺德引入了忠诚的概念。忠诚要求,译者要为翻译的其他参与者负责,参与翻译的各方应当相互合作。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
2 分析杨武能《茵梦湖》中译本
2.1 杨武能翻译原则
杨武能是德语文学最著名最成功的翻译家之一,他于1997年将施托姆的诗意中篇小说《茵梦湖》翻译成中文。杨武能曾经说过“名著的翻译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保持和重现原文的写作风格,我要斟酌每一个用词,长时间考虑每一段译文。为了达到完美,我投入全部精力。”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杨武能在翻译中追求“完美”,事实也证明,他在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守这项原则。
2.2 译文分析
使用对等和功能翻译理论来研究杨武能《茵梦湖》中译本。
(1)文学风格角度。
《茵梦湖》深受抒情诗的写作影响,因此人们不仅要把它看成是中篇小说,还要将它看成是一首抒情詩,或者将其称为散文诗。
1)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
为了使小说语言生动、能准确地描述主人公心里变化、故事的发展和景色的变化,施托姆运用了许许多多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杨武能译文中的语言也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①Zu beiden Seiten desselben standen blühende Obstb?ume voll summender, wühlender Bienen.夹道两边还有一些开了花的果树;只见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钻来钻去,营营嗡嗡。②Sie stand bewegungslos an derselben Stelle und sah ihn mit toten Augen an.她呆若木鸡般站在原地,两眼失神地紧盯着他。
钻来钻去,营营嗡嗡、呆若木鸡这些词语形象活泼的再现了原文的情景。
2)言简意赅的写作风格。
言简意赅指的是语言要简洁、清晰、明了,但意义要深远,能够恰当生动地表达感情。
Aber die G?ste waren sparsam versammelt, die Kellner lehnten mü?ig an den Mauerpfeilern.但是客人们都不大花钱,几名侍者只好倚靠墙柱闲立着。
杨武能的译文非常简洁,只用了“闲立”一词就达到了内容和形式上与原文的对等。译文清晰明了、成功的呈现出了原文的意境。
3)流畅的笔调。
当我们读完杨武能的译文后会有一种感觉,文章流畅、富有逻辑性。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为杨先生运用了很多合适的连词和副词,如先、然后、继续、首先、走了约莫半小时、便、来到,这些词虽然不能在意义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文章的流畅度和逻辑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使文章成为了一个整体。
(2)译文修辞角度。
人们掌握一门语言之后,为了使其他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想法,一般按照语音、句法、词汇和语言的基本规则来进行表达。在不同的情况中、为了不同的目的、或者达到不同的交际结果,译者往往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翻译,笔者在此处主要分析杨武能译著中排比和拟人的写作手法。 1)排比。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具有相似或相同结构的词组或句子组成,他们在语言和意义上有密切的关系。排比很少用于口语中,多用于书面语中。
今朝啊,今朝,我是如此美丽;明朝,唉,明朝,一切都将逝去!
此刻啊,此刻,你仍然属于我;死亡,唉,死亡,将带给我以孤寂!
在原文中施托姆运用了排比的结构,在译文中,杨武能将它同样翻译成了排比句,这样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忠于原文。因此,我们可以说杨武能的翻译是成功的。译文的风格流畅,语言归整灵活,充满活力。
2)拟人。
①Der Storch hatte sich mittlerweise niedergelassen und spazierte gravit?tisch zwischen den Gemüsebeeten.鹳鸟已经落到地上,正在菜畦间大模大样地踅来踅去。②Hin und wieder lie?en Syringenb?ume ihre blühenden Zweig in den Hofraum hinunterh?ngen.这儿那儿还有一树树盛开的丁香从墙头探出脑袋。
“鹳鸟在菜畦间大模大样地踅来踅去”“丁香从墙头探出脑袋”,杨武能不仅运用了很形象的中文表达,而且把鹳鸟悠闲自得的神情、丁香树抽芽的样子描述的淋漓尽致。
(3)选词角度。
词语的选择是翻译的首要问题,为了找到合适的词语,我们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如:译文效果和感觉等。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杨武能《茵梦湖》中译本中的选词,即书面语和成语的使用。
1)书面语。
书面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它常用于书面表达中,与口语表达不同。书面语除了包含常用的一些表达之外,还含有专业词汇和部分古典文学语言。在翻译中使用哪种语言,取决于原文的整体写作风格。由于《茵梦湖》属于抒情类小说,因此人们在翻译时避免出现口语表达。
①Drau?en auf der Stra?e war es tiefe D?mmerung.街上暮色苍茫。②Reinhard h?rte sie nicht, er ging rasch an allem vorüber, aus einer Stra?e in die andere.莱因哈德充耳不闻,只匆匆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眼前的一切都一晃而过。
杨武能在译文中使用“暮色苍茫”“充耳不闻”等词语,是典型的书面语。这些词语的选用符合小说主人公知识分子的身份,也符合抒情体小说的写作风格。
2)成语。
成语是在形式和意义上固定的用语,它们经过长时间和广泛的使用而形成。成语就像文章中的“一味精美的作料”,合理的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简单明了、短小精悍,使文章充满了文学才华和艺术感染力。
①Die unverhofften Ferien kamen ihnen herrlich zustatten.這突如其来的放假真令他俩喜出望外。②Elisabeth hatte aufmerks-am zugeh?rt.伊莉莎白专心致志地听着。
杨武能在译文中大量使用成语,这里仅列举个别例子加以说明。“喜出望外”、“专心致志”,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不仅听起来韵味十足而且书面高雅。成语大多数情况下仅由四个汉字组成,但是内容上却丰富多彩。因此,当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成语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成语的意义和它的渊源。
3 结语
《茵梦湖》是特奥多·施托姆非常重要的一部小说,至今为止有十几种中译本,杨武能的翻译属于最成功的译本之一。杨武能的翻译原则可以归结为“完美”,他在通篇翻译中使用多种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译文生动活泼、流畅自然、短小精悍、富有文学感染力。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尽可能的忠于原文,但是还要考虑译出语的文化特点、篇章类型和功能以及读者特点等因素。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Kalverkmper, Hartwig/Schippel, Larisa: Entwicklungslinien der Translationswissenschaft [J].Berlin: Frank&Timme Verlag, 2007.
[2] 韩瑞祥.德语文学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特奥多·旋托姆,著.茵梦湖[M].杨武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