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年美育的重要性被不断提及。“广义的美术教育从人的呱呱落地起,一直持续到死亡,贯穿一个人的终身(甚至还包括胎教在内)。因此,美术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总要组成部分”[1]然而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问题就是学生无法及时提出疑问,教师也得不到来自学生的反馈,教与学割裂开来,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也在不断思考教学互动的形成与有效。
一、调动学生兴趣,促进互动的形成
互动必须建立在“互”与“动”的基础之上。什么是“互”?《现代汉语辞海》中解释,“互:相互;彼此”。[2]不难看出,这不是一个人或某一单方面可以完成的。
在网络发达,各种信息交往方便快捷的今天,学生们都或多或少的在网上发表他们的想法或者看法。可以说,他们是愿意互动的,问题只是兴趣——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一)降低互动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话语权
美术,只要一被提及,大家脑海中就会直接浮现国画、油画,知名的大画家,高深的艺术流派,以及看不懂的大师作品。这些本能的就会让人产生距离感。然而美术真的只是这样吗?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是这样定义艺术家的,“所谓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3]可见美术中包含了实用生活美术,而这种日常生活的中审美素养,才是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起到最多作用的。从他早起穿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服,到购物时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居住的房子采用怎么样的装修等,这种审美是无所不在的。
在谈到色彩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时,除了让学生去分析远离生活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中那代表了激情、战争、热血等的红色,还可以寻找一个实用美术案例,如“为什么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都纷纷推出了粉红色外壳的手机,并称之为‘女性手机’?这个色彩定位合理吗?颜色有性别吗?”这几个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度,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可以把这里的一点实用审美修养延伸于生活。所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提高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主动权
相对书本上高深莫测的作品,学生更感兴趣的是自己的作品会得到他人怎样的评价,以及他人的作品与自我的区别。这一点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不谋而合。“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4]于是我尝试改变教学方式,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先画,然后与其他组别利用投影进行交换评价。这种评价互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也给教师指明了此后的重难点方向,课堂讲解中进行逐一排疑。排疑过后,请第一轮互动中被他人点评过的学生,利用投影再次进行自评,作为课堂教学的验收与巩固。
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并将兴趣演化升级为行动,实时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学双方通过及时、准确的互动,使教与学的过程相互交融,事半功倍,教师教的省时省力,学生学的积极有效,得到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师的个人能力素养关系到课堂互动是否有效
(一)建构一个开放的互动空间
建构主义教学的实现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本身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然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明显是不足的,所以教师必须发挥设计、引导和组织的能力。美国沃尔夫、吉伊根曾总结过几种有益于课堂讨论的开放性提问,归纳起来有:不直接提问的问题;表达感情的问题;联系问题;评价性问题。[5]这些提问方式,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得到的不仅是回声,还会有水波蔓延扩展。
(二)教学资源的占有与更新
多媒体手段的介入,无疑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的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只要是适合教学的资源都要加以收集。在学习印象派绘画时,我截取整理了英国《艺术精选系列》中关于莫奈的纪录片,从中可以看到莫奈绘画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拍卖行对其作品的狂热,以及莫奈不同绘画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特点。随后将收集来的莫奈绘画的印刷品给学生写拍卖介绍词,时间允许的话甚至可以让学生试着模拟拍卖,使学生“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6]由此可见,在多媒体教学中,内容是否吸引学生,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资料选择的典型性、权威性、精美性、趣味性等等,都需要考虑。
(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补充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这种教学的特征是使学习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7]所以,互动教学并不真的是离开教室就结束的,互动也可以延续到课程之外。例如,美术馆展出作品时,可以先找时间去参观听讲解,回来再根据已知的内容查阅资料,充实之后介绍给学生,并推荐他们去看展览,而学生在看展览时,必定会对之前的讲解产生共鸣,这种看似隔空的互动,有效的将美术活动扩展至教学以外。同时,在这个网络和手机使用发达的社会,教师也可以将有关美术的新资讯推荐给学生,如一些美术相关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是一些需要运用美术知识的小游戏。这些都能够持续促进学生的互动,使其具有延展性。
综上所述,教学中互动的目的是要产生疑问并且解决疑问,在教学中注重选材设计,以及个人的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促进互动的形成、有效和延展,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参考文献
[1]钱初熹.有关美术教育的新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3.第9页
[2]《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 现代汉语辞海[K].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第700页.
[3][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第15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7页
[5]沃尔夫、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8-269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9页
[7]王来阳.从“被动”转向“主动”——论建构主义与《美术课程标准》设制和实施[J].中国美术教育.2002.第9页
一、调动学生兴趣,促进互动的形成
互动必须建立在“互”与“动”的基础之上。什么是“互”?《现代汉语辞海》中解释,“互:相互;彼此”。[2]不难看出,这不是一个人或某一单方面可以完成的。
在网络发达,各种信息交往方便快捷的今天,学生们都或多或少的在网上发表他们的想法或者看法。可以说,他们是愿意互动的,问题只是兴趣——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一)降低互动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话语权
美术,只要一被提及,大家脑海中就会直接浮现国画、油画,知名的大画家,高深的艺术流派,以及看不懂的大师作品。这些本能的就会让人产生距离感。然而美术真的只是这样吗?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是这样定义艺术家的,“所谓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3]可见美术中包含了实用生活美术,而这种日常生活的中审美素养,才是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起到最多作用的。从他早起穿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服,到购物时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居住的房子采用怎么样的装修等,这种审美是无所不在的。
在谈到色彩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时,除了让学生去分析远离生活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中那代表了激情、战争、热血等的红色,还可以寻找一个实用美术案例,如“为什么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都纷纷推出了粉红色外壳的手机,并称之为‘女性手机’?这个色彩定位合理吗?颜色有性别吗?”这几个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度,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可以把这里的一点实用审美修养延伸于生活。所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提高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主动权
相对书本上高深莫测的作品,学生更感兴趣的是自己的作品会得到他人怎样的评价,以及他人的作品与自我的区别。这一点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不谋而合。“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4]于是我尝试改变教学方式,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先画,然后与其他组别利用投影进行交换评价。这种评价互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也给教师指明了此后的重难点方向,课堂讲解中进行逐一排疑。排疑过后,请第一轮互动中被他人点评过的学生,利用投影再次进行自评,作为课堂教学的验收与巩固。
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并将兴趣演化升级为行动,实时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学双方通过及时、准确的互动,使教与学的过程相互交融,事半功倍,教师教的省时省力,学生学的积极有效,得到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师的个人能力素养关系到课堂互动是否有效
(一)建构一个开放的互动空间
建构主义教学的实现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本身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然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明显是不足的,所以教师必须发挥设计、引导和组织的能力。美国沃尔夫、吉伊根曾总结过几种有益于课堂讨论的开放性提问,归纳起来有:不直接提问的问题;表达感情的问题;联系问题;评价性问题。[5]这些提问方式,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得到的不仅是回声,还会有水波蔓延扩展。
(二)教学资源的占有与更新
多媒体手段的介入,无疑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的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只要是适合教学的资源都要加以收集。在学习印象派绘画时,我截取整理了英国《艺术精选系列》中关于莫奈的纪录片,从中可以看到莫奈绘画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拍卖行对其作品的狂热,以及莫奈不同绘画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特点。随后将收集来的莫奈绘画的印刷品给学生写拍卖介绍词,时间允许的话甚至可以让学生试着模拟拍卖,使学生“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6]由此可见,在多媒体教学中,内容是否吸引学生,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资料选择的典型性、权威性、精美性、趣味性等等,都需要考虑。
(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补充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这种教学的特征是使学习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7]所以,互动教学并不真的是离开教室就结束的,互动也可以延续到课程之外。例如,美术馆展出作品时,可以先找时间去参观听讲解,回来再根据已知的内容查阅资料,充实之后介绍给学生,并推荐他们去看展览,而学生在看展览时,必定会对之前的讲解产生共鸣,这种看似隔空的互动,有效的将美术活动扩展至教学以外。同时,在这个网络和手机使用发达的社会,教师也可以将有关美术的新资讯推荐给学生,如一些美术相关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是一些需要运用美术知识的小游戏。这些都能够持续促进学生的互动,使其具有延展性。
综上所述,教学中互动的目的是要产生疑问并且解决疑问,在教学中注重选材设计,以及个人的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促进互动的形成、有效和延展,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参考文献
[1]钱初熹.有关美术教育的新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3.第9页
[2]《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 现代汉语辞海[K].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第700页.
[3][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第15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7页
[5]沃尔夫、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8-269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9页
[7]王来阳.从“被动”转向“主动”——论建构主义与《美术课程标准》设制和实施[J].中国美术教育.2002.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