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教育观认为学生不仅是认知体,更是生命体;教育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生命发展的活动,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同生命发展紧密联系。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成为生命发展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向生命回归日益为教育的本质属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不仅纠正了只重工具性,忽视情操陶冶与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偏差,而且凸现了当下语文教育尤其要注重渗透生命教育的全新理念。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过程。语文教育只有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才能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渗透生命意识呢?
一、强化朗读,初步体验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也指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里有人的感情,人的思想,她是一种生命,一种精神.不品语言,何来人文?何来体验?朗读是沟通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思想的平台,也是有效展开教学进程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只有充盈着承载学生个性理解的朗读,引领学生真正读进文本去,才能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声情并茂地朗读不仅让学生领悟知识,而且唤起学生的爱憎情感.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潜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教师在朗读的同时,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讨论.
如,我在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模仿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读这则消息,让其他学生当听众,体验如果是解放军指战员听到这则消息的感受,如果是得到解放的江南老百姓听到这则消息时,又会是何种感受呢?再假如是蒋介石的官兵听到这则消息后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则消息的情感思想,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而不是“隔墙看花”?我们上课时,如果能够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角,甚至可以把教学目标隐蔽起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某些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体验.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这里的情境有:回放,开放性练习,模拟课文情节,人物形象评论,大自然奥秘探索等等,浓厚的气氛激起学生的体验,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有效地掌握了知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
创设情境,还应该激发学生的“悱愤”状态,石激浪涌,使学生形成冲突,从而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认识規律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有意识地设“障”布“疑”,才能引发学生探究问题,使问题变“不疑”为“有疑”,又使问题变“有疑”为“不疑”.
例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探究了“我”为什么被困在悬崖的岩石架上及“我”当时的极度恐惧心理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个父亲,面对不听父母劝告而在外面冒险,陷入困境的儿子,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马上调动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探究文中父亲的做法的意义,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还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理处事.
三.激发想象,创造体验
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想象,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想象.
都德《最后一课》一文中,韩麦尔先生发现小弗朗士背不出书时,讲了两大段话,把亡国的悲剧与教育的失误联系起来,在亡国的悲痛中反思自己.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小弗朗士听讲话后的神态、动作,也没有写韩麦尔先生说这段话时的动作、神态和当时教室里的气氛.我就在这三个空白点上,让学生作充分合理的想象,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对小弗朗士听后的动作、神态用第三人称描述,对后两个空白点进行第一人称描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又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再创造,收到了既培养学生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功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的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自然地理解了.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是刻骨铭心的,终身难忘.”课堂是流动的生命,语文课堂要体现的不仅有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还应该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
我们每个教师都要主动深入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依靠体验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获得更多生命的体验,更多对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热爱、对情感的珍视、最终实现师生的生动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不仅纠正了只重工具性,忽视情操陶冶与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偏差,而且凸现了当下语文教育尤其要注重渗透生命教育的全新理念。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过程。语文教育只有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才能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渗透生命意识呢?
一、强化朗读,初步体验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也指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里有人的感情,人的思想,她是一种生命,一种精神.不品语言,何来人文?何来体验?朗读是沟通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思想的平台,也是有效展开教学进程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只有充盈着承载学生个性理解的朗读,引领学生真正读进文本去,才能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声情并茂地朗读不仅让学生领悟知识,而且唤起学生的爱憎情感.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潜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教师在朗读的同时,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讨论.
如,我在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模仿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读这则消息,让其他学生当听众,体验如果是解放军指战员听到这则消息的感受,如果是得到解放的江南老百姓听到这则消息时,又会是何种感受呢?再假如是蒋介石的官兵听到这则消息后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则消息的情感思想,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而不是“隔墙看花”?我们上课时,如果能够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角,甚至可以把教学目标隐蔽起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某些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体验.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这里的情境有:回放,开放性练习,模拟课文情节,人物形象评论,大自然奥秘探索等等,浓厚的气氛激起学生的体验,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有效地掌握了知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
创设情境,还应该激发学生的“悱愤”状态,石激浪涌,使学生形成冲突,从而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认识規律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有意识地设“障”布“疑”,才能引发学生探究问题,使问题变“不疑”为“有疑”,又使问题变“有疑”为“不疑”.
例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探究了“我”为什么被困在悬崖的岩石架上及“我”当时的极度恐惧心理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个父亲,面对不听父母劝告而在外面冒险,陷入困境的儿子,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马上调动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探究文中父亲的做法的意义,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还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理处事.
三.激发想象,创造体验
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想象,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想象.
都德《最后一课》一文中,韩麦尔先生发现小弗朗士背不出书时,讲了两大段话,把亡国的悲剧与教育的失误联系起来,在亡国的悲痛中反思自己.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小弗朗士听讲话后的神态、动作,也没有写韩麦尔先生说这段话时的动作、神态和当时教室里的气氛.我就在这三个空白点上,让学生作充分合理的想象,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对小弗朗士听后的动作、神态用第三人称描述,对后两个空白点进行第一人称描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又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再创造,收到了既培养学生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功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的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自然地理解了.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是刻骨铭心的,终身难忘.”课堂是流动的生命,语文课堂要体现的不仅有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还应该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
我们每个教师都要主动深入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依靠体验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获得更多生命的体验,更多对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热爱、对情感的珍视、最终实现师生的生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