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发动机齿轮副接触瞬态动力学及模态分析

来源 :航空维修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某型齿轮故障,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齿轮副进行仿真分析,根据瞬态动力学评判齿轮副啮合的平稳性以及啮合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态特性,对齿轮副接触模态进行了分析,与瞬态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齿轮副啮合表现出“脱啮、反啮合、双边啮合”等异常啮合状态,在转速最大时齿轮副啮频与第12阶固有频率接近,导致故障齿轮轴在齿轮副啮合时发生了弯曲共振,造成脱啮。
  关键词:齿轮副;接触模态;共振;固有频率
  Keywords:gear pair;contact mode;resonance;natural frequency
  0 引言
  某型飞机在飞行时出现故障,经现场检查,故障原因是金属末信号器内存在较多金属屑,导致金属末信号器导通。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中一个齿轮两侧的轴呈八字型裂开,齿轮盘倾斜在壳体内部,齿轮轴一端轴承可转动,另一端轴承卡死,无法转动;另一个齿轮的齿牙存在不同程度的掉块,从齿根至减重孔处有一条贯穿裂纹,如图1所示。
  为了确定齿轮轴和齿轮齿牙根部裂纹的产生原因,决定采用有限元方法[1,2]对该型齿轮及其轴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建立齿轮副瞬态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啮合平稳性和动态特性分析[3,4],并对齿轮啮合进行接触模态分析,进而对故障原因进行评判,为该产品的故障分析和修理提供理论支撑。
  1 齿轮副建模及边界条件确定
  使用UG建模软件建立齿轮及其轴的几何实体模型,如图2所示。根据使用工况确定工作条件,驱动齿轮轴(以下简称A轴)输入转速为15909rpm,故障齿轮轴(以下简称B轴)功率为191kW。齿轮副材料为12Cr2Ni4A,材料性能[5]如表1所示。
  在ANSYS中使用扫掠网格和结构化网格对结构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网格均为八节点六面体单元,按照实际工况施加合适的转速与转矩,约束轴承处的径向位移和止推轴承处的轴向位移,如图3所示。
  2 瞬态动力学分析


  基于建立的故障齿轮副有限元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计算,该齿轮副整体应力云图如图4所示。从整体应力分布可以看出,应力斑分布正常,无发散现象,B轴齿轮轴的应力明显大于A轴,且最大应力位于啮合轮齿部位。
  通过转速变化对啮合齿轮部位进行分析。齿轮副转速较低时,啮合状态较为正常,其中单齿啮合时应力云图如图5a)所示,双齿啮合时应力云图如图5b)所示。随着转速的增加,齿轮副啮合表现出“脱啮、反啮合、双边啮合”等三种异常啮合状态,如图6~图8所示。齿轮副旋转时间历程的接触合力变化如图9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齿轮副刚开始啮合和转速较低时,齿轮部位应力分布和接触均属正常,在转速较高时该齿轮副啮合状态发生异常,且啮合状态较为复杂。在转速达到15909rpm后,齿轮副接触力波动极大且无规律,表明该齿轮副接触状态不稳定,存在脱啮等严重的异常振动现象。
  选取两个齿轮的齿面节点(ID3892259和ID4332360)进行轴向(Z向)位移分析,得到轴向位移时间历程曲线(见图10)。从中可以看出,转速加载阶段两个齿轮轴向振动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齿轮轴向振动增加且无规律,其结果与接触合力时间历程结果一致。
  将低转速加载初始阶段与高转速阶段齿轮副轴向位移图进行放大(见图11),从中可以发现低转速阶段齿轮副轴向振动较小,高转速阶段齿轮副轴向振动较大。




  3 齿轮对接触模态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齿轮副高速转动时产生异常振动的原因,对齿轮副进行啮合接触模态分析,得到前16阶振型固有频率和振型图(见表2、图12)。


  转速稳定后的啮频约为9015Hz,但在转速由0上升到15909rpm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持续时间很短的啮合频率成分,因此激励频率成分及激励过程极其复杂。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转速稳定后的啮频,因固有频率与啮频接近的振型极易被激起,其次可能还有频率低于啮频的振型在转速上升过程中也被激起。由表2得知第12阶的固有频率与啮频几乎一致,因此,此阶振型需要重点关注。同时,第11、12、13、14阶振型都是B轴在振动,与齿面端面节点的轴向(z向)位移曲线综合考虑,可以初步判断这对齿轮副存在共振现象。
  从12阶振型图还可以看出B轴是二阶弯曲振动,模态振型图与瞬态啮合轴向位移放大图高度相似,说明B轴极有可能在齿轮副啮合时发生了弯曲共振。




  為了进一步判断上述猜想,提取齿轮B轴齿轮两侧轴上节点的轴向位移时间历程,发现两者存在90°的相位差(见图13)。说明在齿轮副传动过程中,A轴和B轴都由于啮合频率激励而发生了弯曲振动现象。
  4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齿轮副应力斑分布正常,无发散现象,故障齿轮轴的应力大于驱动齿轮轴,且最大应力位于啮合轮齿部位。导致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转速的增加,齿轮副啮合表现出了“脱啮、反啮合、双边啮合”等异常啮合状态,在转速达到15909rpm后,齿轮副啮频与第12阶固有频率十分接近,故障齿轮轴在齿轮副啮合时发生了弯曲共振,造成脱啮。


  参考文献
  [1] O C Zienkiewicz,R L Taylor.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Volume2:Solid mechanics(fifth edition)[M]. Butterworth-Heinemann,Oxford,2000.
  [2] Lin X B,Smith R A.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of surface cracked plates-Part I:The numerical technique [J].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1999,63:503-522.
  [3]宋兆泓,陈光,张景武,等. 航空发动机典型故障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4]陈聪慧,等. 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常见故障[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
  [5]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编辑委员会.中国航空材料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当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污水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污水处理可以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并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城市进行污水处理,研究城市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策略,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污水问题,以提高环境质量。
服装设计是高职服装类专业比较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用户去设计不同款式的衣服,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教师可以基于OBE的理念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用科学可行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逐渐向学生渗透全新的设计理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相比于飞机系统,无人机地面站的系统设计,还欠缺相应的指导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无人机地面站设计过程中,参考借鉴飞机系统的设计标准与规范,来提高无人机地面站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思路。本文参考了ASAAC标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分层级的地面站系统管理方案。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的特性和代谢作用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皮革废水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生物脱氮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建立皮革废水处理良好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功能性和代谢性的环境。本文对皮革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细菌多样性以及生物强化脱氮进行研究,评估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在废水实际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效能,给出改善和推广的建议。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之融合,把传统元素引入到服装设计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既实现服装设计的创新,又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针对此,本文在对中国传统元素概念、元素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采用Hybrid Chemistry(HyChem)建模方法对正丙基环己烷开展模型研究,以七步集总反应对大分子燃料热解形成小分子产物这一过程进行建模,小分子产物氧化过程则以小分子详细机理USC MechⅡ进行描述。将两个子机理结合构建了正丙基环己烷的HyChem反应动力学模型(包括112个组分和791个基元反应),并通过流动管热解、点火延迟时间以及层流火焰速度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正丙基环己烷HyChem反应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正丙基环己烷热解过程中主要组分分布情况,在宏观燃烧参数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国家对环境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升.在这一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重金属污染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并逐渐成为社会环保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将着
建立了考虑叶片-机匣碰摩、挤压油膜阻尼的模型,推导了转子发生失稳的判别条件。从复非线性模态角度分析了突加不平衡激励下转子的动力特性,揭示转子反向涡动响应的形成过程及存在条件。通过参数分析获得转子发生反向涡动的敏感参数及其影响规律,并根据突加不平衡激励下转子反向涡动的响应特征分析某航空发动机叶片飞失故障。计算结果表明:转子能够发生反向涡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转子本身存在反进动模态失稳区;其二,冲击载荷使叶盘幅值达到反进动模态阻尼失稳点并进入反进动模态失稳区。实际航空发动机转子中具有因突加不平衡而发生反向
环境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具有十分明显的导向作用,能促使其按计划推进,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另外,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对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公正、公平、公开地评价和管理即将开始的建设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之能够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有效地推动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发展经济需要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我国过往经济发展并未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很多伤害,如今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下,生态恶化情况局部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失衡的问题,还需要持续监督管理,持续优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