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然各异,内容博大精深。学经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特别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经典诗文的诵读等训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益。
关键词: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探索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经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感到学习古诗难,没有兴趣。
为加强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时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智慧。所以,如何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在多年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经典诗文的诵读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1)科学选择内容,分层设定诵读目标。
在研究实践中多渠道、多方法搜集与教材中古诗文相关的资料,如《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论语》等,及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让这些经典浸润孩子。
(2)营造书香环境,创造诵读氛围。
在校园、教室创设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装点学校墙壁等。班内内设有古诗文专栏。利用黑板报的向学生介绍古诗文,拓展学生的古诗文知识领域。每个班级还建立了图书角,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宽松的阅读环境。
(3)找准切入点,在古今文化的碰撞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中除了安排与古诗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外,还在其他课文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如学习《七律•长征》一课后,引入了《毛泽东诗词》,指导学生读其他有关革命诗词,这样更深入地理解、感悟。在平时的积累背诵中,引导孩子借助注解理解背诵积累,进而了解当时历史背景,并倡导孩子们写写读后感,。
如学完《猴王出世》孩子们能编出:海外傲来有一国 ,国中花果一仙石 ,仙石爆出一石猴, 水帘进去当猴王。《草船借箭》孩子们这样写:周瑜妒忌诸葛亮,使计赶做十万箭,孔明故作上钩样, 请来鲁肃悄帮忙,大雾天气借曹箭,满载而归回江东 。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受诗的意境,我们还进行了配乐诗朗诵。孩子们兴致盎然。
(4)积极背诗,以活动为载体,以赛事促提高,以评价激励促进可持续发展。
活动是古诗文诵读的焊接点,拘泥于诵读,缺少多样性的关键活动,不利于诵读可持发展。我们开展了多种活动。在引领背诗期间,每隔两天黑板一角的古诗更换一首,学有余力的同学不限制,凭兴趣多积累。学生除了在课前诵读外,为了保证诵读时间,班里还固定了读书时间: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诵读不少半小时。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积累量。
其次是组织各种活动:每学年六月、十二月份在班内开展“传承中华文化,诵读古典诗词”的诗星竞赛活动,在集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诵读热潮;每学期举行古代诗词知识讲座,调动学生们热爱古诗文的热情;每学期举行“诗文题画”活动,描摹诗境;举办诗歌创作活动,活动分为:现代诗歌创作和课文改编诗创作,学生兴趣极浓。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述或诗词配画的方法将这些古诗文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懂原诗而且使他们读出画面,读透意境,使学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营造了诵读古诗文的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兴趣,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5)将经典的内涵拓宽、丰富、摘录。
将古诗词经典推荐给学生的同时也把现代经典美文柔和进去,学生更好地感受古今诗词的韵律美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积累喜爱的诗词。如有的孩子知道了花中四君子后,积累了有关梅、兰、竹、菊的相关诗句,并做了诗文卡,有的同学则分春、夏、秋、冬来积累背诵。充分利用好班级的图书角,让同学们的书达到资源共享。倡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学生背诵积累了相当的古诗词后,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古诗词名句与习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各具灵性与文采。
(6)不断反思,总结提高。
在检查学生背诵时发现学生出现串诗、反生现象,每周安排一天早读为温故时间,巩固背诵的内容。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致盎然。在学习生活中会引用经典诗文已成为学生们最引以为豪的行为。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收获硕果
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这样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学生知道了该如何学习;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懂得了孝敬父母;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知道了怎样做人……通过反复吟诵,引领了师生的思想,净化了师生的灵魂。同时,学生们汲取了许多历史的、文化的精髓,作文水平明显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望未来
“诵读经典”活动的开展始易行难,只要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诵读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探索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经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感到学习古诗难,没有兴趣。
为加强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时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智慧。所以,如何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在多年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经典诗文的诵读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1)科学选择内容,分层设定诵读目标。
在研究实践中多渠道、多方法搜集与教材中古诗文相关的资料,如《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论语》等,及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让这些经典浸润孩子。
(2)营造书香环境,创造诵读氛围。
在校园、教室创设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装点学校墙壁等。班内内设有古诗文专栏。利用黑板报的向学生介绍古诗文,拓展学生的古诗文知识领域。每个班级还建立了图书角,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宽松的阅读环境。
(3)找准切入点,在古今文化的碰撞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中除了安排与古诗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外,还在其他课文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如学习《七律•长征》一课后,引入了《毛泽东诗词》,指导学生读其他有关革命诗词,这样更深入地理解、感悟。在平时的积累背诵中,引导孩子借助注解理解背诵积累,进而了解当时历史背景,并倡导孩子们写写读后感,。
如学完《猴王出世》孩子们能编出:海外傲来有一国 ,国中花果一仙石 ,仙石爆出一石猴, 水帘进去当猴王。《草船借箭》孩子们这样写:周瑜妒忌诸葛亮,使计赶做十万箭,孔明故作上钩样, 请来鲁肃悄帮忙,大雾天气借曹箭,满载而归回江东 。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受诗的意境,我们还进行了配乐诗朗诵。孩子们兴致盎然。
(4)积极背诗,以活动为载体,以赛事促提高,以评价激励促进可持续发展。
活动是古诗文诵读的焊接点,拘泥于诵读,缺少多样性的关键活动,不利于诵读可持发展。我们开展了多种活动。在引领背诗期间,每隔两天黑板一角的古诗更换一首,学有余力的同学不限制,凭兴趣多积累。学生除了在课前诵读外,为了保证诵读时间,班里还固定了读书时间: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诵读不少半小时。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积累量。
其次是组织各种活动:每学年六月、十二月份在班内开展“传承中华文化,诵读古典诗词”的诗星竞赛活动,在集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诵读热潮;每学期举行古代诗词知识讲座,调动学生们热爱古诗文的热情;每学期举行“诗文题画”活动,描摹诗境;举办诗歌创作活动,活动分为:现代诗歌创作和课文改编诗创作,学生兴趣极浓。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述或诗词配画的方法将这些古诗文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懂原诗而且使他们读出画面,读透意境,使学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营造了诵读古诗文的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兴趣,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5)将经典的内涵拓宽、丰富、摘录。
将古诗词经典推荐给学生的同时也把现代经典美文柔和进去,学生更好地感受古今诗词的韵律美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积累喜爱的诗词。如有的孩子知道了花中四君子后,积累了有关梅、兰、竹、菊的相关诗句,并做了诗文卡,有的同学则分春、夏、秋、冬来积累背诵。充分利用好班级的图书角,让同学们的书达到资源共享。倡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学生背诵积累了相当的古诗词后,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古诗词名句与习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各具灵性与文采。
(6)不断反思,总结提高。
在检查学生背诵时发现学生出现串诗、反生现象,每周安排一天早读为温故时间,巩固背诵的内容。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致盎然。在学习生活中会引用经典诗文已成为学生们最引以为豪的行为。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收获硕果
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这样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学生知道了该如何学习;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懂得了孝敬父母;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知道了怎样做人……通过反复吟诵,引领了师生的思想,净化了师生的灵魂。同时,学生们汲取了许多历史的、文化的精髓,作文水平明显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望未来
“诵读经典”活动的开展始易行难,只要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诵读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