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当前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纵观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史,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什么时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发展需要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契合,被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并充分运用,共产主义事业就蓬勃兴旺,反之则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我们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只有适应具体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靠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成论断或个别结论,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有着深厚封建主义传统的东方大国的现实充分结合起来,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抑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体制改革,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遇到的个性化、特质化的现实问题相结合,进而升华为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最终形成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而只有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把握时代气息、主题和社会发展步伐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进入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世界格局经历了数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作为160年前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今天依然能够指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根本就在于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将时代发展、社会变迁与人类进步的新知识、新内容充实到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中去。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人民谋取自由、民主和幸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积极利用世界各国有益的文明成果和最新的科学思想与成就,不断更新、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具体内容,成功回应了时代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带来的巨大挑战,有效指导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只有贴近群众认知、理解和实际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其从来不是“书斋学问”,必须要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并充分运用才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欧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之所以能够被当时的中国工人阶级,尤其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阶级所接受,靠的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之以知识分子、劳苦大众能够理解并接受的中国式逻辑和语言传播开来,使其具有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是群众,其创新发展在根本上也源自于群众。在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无论是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苏南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还是广东的经济特区发端,无不体现着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朴素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正是这样的群众基础赋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使中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普遍受挫的不利形势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88年来,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与不断变化着的中国国情、时代主题和群众需求结合到一起,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面对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际地位改变,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国际金融秩序调整以及低碳经济博弈等众多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需求愈发强烈,标准也更高。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归根究底在于实践,而实践又是具体的、鲜活的、大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实现了内容不同、本质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我们党历经磨难始终屹立不倒,是社会主义事业数遭挫折始终向前的历史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开拓理论新境界、开创实践新局面的根本。在当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意义、有针对性的新思想、新见解,这正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生动体现。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用正确理论武装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要加强、改进党的建设,首先就必须回答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这一问题,《决定》明确指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必须把“紧密结合当前国情和时代特征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发展性上取得了共识,但新形势下要如何发展、发展什么还需要继续求索。只有不断关注并研究国家改革发展实际、世界形势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才能使党员干部认识到需要学什么、怎么去学,才能将“六个坚持”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个立场坚定,方向明确,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理论保证。理论源自于实践,正确的理论又能够指导实践去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为理论的下一次飞跃打下基础。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党和国家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使全党上下明确发展的路怎么走、走到哪里,改革的突破点在何处、不容动摇的原则是什么,就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以及今后的改革实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实际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同时,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处理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 利益问题,确保中国改革发展的大船永不偏离社会主义航向、永不搁浅。
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实践眼光和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需要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要始终坚持理论发展与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是早已深入人心、不言自明的真理。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大爆发的伟力日益显现,社会发展变迁日趋加速,我们在改革发展道路上发现新事物、遇到新问题的频率越来越高,加之地区差异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存在,使得实践的超前性、多样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性和指导性形成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清醒认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新事物、规范新发展,迅速甄别改革发展实践迈出去的每一小步,及时将符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思维、新举措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形成发展中的理论和发展着的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要时刻确保理论内涵与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大势相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时代性,就是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世界发展的时代性,因为我们不再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内建设社会主义,而是在一个日趋融合的世界中建设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全球经济格局变动、科技发展以及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动向,要始终坚守“中国灵魂”,也要大力培养“世界眼光”;要把握国内改革发展的主流,也要找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要解释国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要解释世界发展进步中出现的新现象。
要特别注重理论研究与面对群众的理论宣传普及相结合。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最终归宿,这不仅是理论的表达方式和受众定位问题,更是理论为谁服务的立场问题。当前,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课题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科学的知识标准、知识体系。要积极构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体系,改进传播方式,尤其要重视发挥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的信息平面化发散作用。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志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工作者,用贴近群众生活的质朴语言把深邃的理论问题和抽象的理论逻辑讲形象、说明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言传身教,用生动、鲜活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在实处。
责任编辑:丁和平
纵观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史,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什么时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发展需要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契合,被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并充分运用,共产主义事业就蓬勃兴旺,反之则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我们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只有适应具体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靠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成论断或个别结论,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有着深厚封建主义传统的东方大国的现实充分结合起来,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抑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体制改革,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遇到的个性化、特质化的现实问题相结合,进而升华为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最终形成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而只有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把握时代气息、主题和社会发展步伐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进入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世界格局经历了数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作为160年前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今天依然能够指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根本就在于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将时代发展、社会变迁与人类进步的新知识、新内容充实到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中去。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人民谋取自由、民主和幸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积极利用世界各国有益的文明成果和最新的科学思想与成就,不断更新、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具体内容,成功回应了时代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带来的巨大挑战,有效指导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只有贴近群众认知、理解和实际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其从来不是“书斋学问”,必须要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并充分运用才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欧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之所以能够被当时的中国工人阶级,尤其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阶级所接受,靠的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之以知识分子、劳苦大众能够理解并接受的中国式逻辑和语言传播开来,使其具有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是群众,其创新发展在根本上也源自于群众。在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无论是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苏南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还是广东的经济特区发端,无不体现着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朴素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正是这样的群众基础赋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使中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普遍受挫的不利形势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88年来,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与不断变化着的中国国情、时代主题和群众需求结合到一起,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面对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际地位改变,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国际金融秩序调整以及低碳经济博弈等众多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需求愈发强烈,标准也更高。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归根究底在于实践,而实践又是具体的、鲜活的、大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实现了内容不同、本质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我们党历经磨难始终屹立不倒,是社会主义事业数遭挫折始终向前的历史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开拓理论新境界、开创实践新局面的根本。在当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意义、有针对性的新思想、新见解,这正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生动体现。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用正确理论武装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要加强、改进党的建设,首先就必须回答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这一问题,《决定》明确指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必须把“紧密结合当前国情和时代特征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发展性上取得了共识,但新形势下要如何发展、发展什么还需要继续求索。只有不断关注并研究国家改革发展实际、世界形势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才能使党员干部认识到需要学什么、怎么去学,才能将“六个坚持”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个立场坚定,方向明确,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理论保证。理论源自于实践,正确的理论又能够指导实践去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为理论的下一次飞跃打下基础。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党和国家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使全党上下明确发展的路怎么走、走到哪里,改革的突破点在何处、不容动摇的原则是什么,就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以及今后的改革实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实际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同时,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处理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 利益问题,确保中国改革发展的大船永不偏离社会主义航向、永不搁浅。
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实践眼光和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需要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要始终坚持理论发展与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是早已深入人心、不言自明的真理。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大爆发的伟力日益显现,社会发展变迁日趋加速,我们在改革发展道路上发现新事物、遇到新问题的频率越来越高,加之地区差异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存在,使得实践的超前性、多样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性和指导性形成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清醒认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新事物、规范新发展,迅速甄别改革发展实践迈出去的每一小步,及时将符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思维、新举措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形成发展中的理论和发展着的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要时刻确保理论内涵与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大势相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时代性,就是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世界发展的时代性,因为我们不再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内建设社会主义,而是在一个日趋融合的世界中建设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全球经济格局变动、科技发展以及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动向,要始终坚守“中国灵魂”,也要大力培养“世界眼光”;要把握国内改革发展的主流,也要找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要解释国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要解释世界发展进步中出现的新现象。
要特别注重理论研究与面对群众的理论宣传普及相结合。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最终归宿,这不仅是理论的表达方式和受众定位问题,更是理论为谁服务的立场问题。当前,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课题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科学的知识标准、知识体系。要积极构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体系,改进传播方式,尤其要重视发挥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的信息平面化发散作用。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志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工作者,用贴近群众生活的质朴语言把深邃的理论问题和抽象的理论逻辑讲形象、说明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言传身教,用生动、鲜活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在实处。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