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中国人重圈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美国人重标准,喜爱向全世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日本人重“场”,特别崇尚集体主义。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作者通过对三个国家不同的行为语法、金钱观、合作观等的比较,从而更好地解读三个国家间的不同。
我们在思考日本社会行为语法的时候,最关键的要点就是迎合自己所属的“场”这一点。所谓“场”,指的是你所属的企业或者企业里的某个部门。日本人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大多都会询问对方“在哪个企业工作”或者“就职于哪个部门”。如果不问一问的话,总觉得心里没底。这是因为如果不问清楚对方所属的“场”,不问清对方在哪个企业工作,就无法给对方一个合适的定位。
中国社会则是一个以“个人及其朋友”为单位的社会,他们称其为圈子。在日本,诸如公司、政府机关、学校等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中国并非如此。用社会学用语表述的话,就是关系本位的社会。
中国近代的历史似乎对其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近代的100年间,在中国人看来,由于外国的严重干涉,以国家政府为首的各种组织都不足以相信。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只考虑自己和自己朋友利益的社会。
置身于没有信用的组织当中,个人为了生存下去,选择能够信赖的朋友,彼此分散风险,从而保证生活的稳定就显得异常重要。
这种行为方式根本上似乎是基于如下看法,即“自己的命运不被人左右,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终极意义上的幸福。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是极其不幸的”。今后,随着日本将来可能出现的养老金和税金问题、贫富差距加大和利害对立加剧,当人们不再相信政治,对政府组织的信赖度下降的时候,日本人也极有可能逐渐向中国人那样的行为方式转变。
中国人在选择朋友时的原则是“物以类聚”。品行好的中国人和品行好的中国人会成为朋友(圈子)。即便是外国人,只要加入到一个好圈子,很多事办起来就顺利得多(中国人在这一点上具有开放性)。在好的圈子里,不需要强制性命令,也无须庸俗的金钱激励,人们会自律性地工作。这里展现的景象是人们之间基于相互的信任,为了长期的共同利益而相互扶助。反之,如果加入了不好的圈子,那就会陷入整天担心是否被骗或者被人整之类的境地。这是生存竞争的关系,是基于短期利益、“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零和的关系。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品行好的人比日本人多得多,品行不好的人也比日本人多得多,因此就必须大幅度地拉长衡量善恶的尺度。
一般而言,普通的中国人都有着一百到数百人大小的圈子。过去的时候,圈子大抵只是家人、亲戚或者关系较近的朋友,范围也相当有限。不过最近的圈子变得更加开放和五花八门。
据一个中国商人朋友说,他的圈子有着最佳的组合。第一层圈子是平时一起做体育运动的四五个朋友,然后是一起學习的朋友,大概10到20个人。最后是业务上的圈子,大概有100多人。
还有更年轻一点儿的中国人也跟我聊了聊圈子的事儿。她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曾登录到互联网上该大学的网上论坛,在那里结成了互相交流考试信息的“考试圈子”。在考试完以后,他们仍然通过这个论坛在网上相互交换信息,并且相约一起出游,俨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圈子。他们一起交换信息,一起聚餐,还一起游玩。如果有一两个月不登录论坛,名字就会被从名簿上删除(也等于离开了圈子)。实际上,过去就有这种倾向了,在圈子里如果不再谈起一个人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他被从圈子里除名了。
中国社会这种“自己和自己的朋友(圈子)为中心”的基本行为语法,至今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作者通过对三个国家不同的行为语法、金钱观、合作观等的比较,从而更好地解读三个国家间的不同。
我们在思考日本社会行为语法的时候,最关键的要点就是迎合自己所属的“场”这一点。所谓“场”,指的是你所属的企业或者企业里的某个部门。日本人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大多都会询问对方“在哪个企业工作”或者“就职于哪个部门”。如果不问一问的话,总觉得心里没底。这是因为如果不问清楚对方所属的“场”,不问清对方在哪个企业工作,就无法给对方一个合适的定位。
中国社会则是一个以“个人及其朋友”为单位的社会,他们称其为圈子。在日本,诸如公司、政府机关、学校等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中国并非如此。用社会学用语表述的话,就是关系本位的社会。
中国近代的历史似乎对其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近代的100年间,在中国人看来,由于外国的严重干涉,以国家政府为首的各种组织都不足以相信。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只考虑自己和自己朋友利益的社会。
置身于没有信用的组织当中,个人为了生存下去,选择能够信赖的朋友,彼此分散风险,从而保证生活的稳定就显得异常重要。
这种行为方式根本上似乎是基于如下看法,即“自己的命运不被人左右,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终极意义上的幸福。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是极其不幸的”。今后,随着日本将来可能出现的养老金和税金问题、贫富差距加大和利害对立加剧,当人们不再相信政治,对政府组织的信赖度下降的时候,日本人也极有可能逐渐向中国人那样的行为方式转变。
中国人在选择朋友时的原则是“物以类聚”。品行好的中国人和品行好的中国人会成为朋友(圈子)。即便是外国人,只要加入到一个好圈子,很多事办起来就顺利得多(中国人在这一点上具有开放性)。在好的圈子里,不需要强制性命令,也无须庸俗的金钱激励,人们会自律性地工作。这里展现的景象是人们之间基于相互的信任,为了长期的共同利益而相互扶助。反之,如果加入了不好的圈子,那就会陷入整天担心是否被骗或者被人整之类的境地。这是生存竞争的关系,是基于短期利益、“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零和的关系。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品行好的人比日本人多得多,品行不好的人也比日本人多得多,因此就必须大幅度地拉长衡量善恶的尺度。
一般而言,普通的中国人都有着一百到数百人大小的圈子。过去的时候,圈子大抵只是家人、亲戚或者关系较近的朋友,范围也相当有限。不过最近的圈子变得更加开放和五花八门。
据一个中国商人朋友说,他的圈子有着最佳的组合。第一层圈子是平时一起做体育运动的四五个朋友,然后是一起學习的朋友,大概10到20个人。最后是业务上的圈子,大概有100多人。
还有更年轻一点儿的中国人也跟我聊了聊圈子的事儿。她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曾登录到互联网上该大学的网上论坛,在那里结成了互相交流考试信息的“考试圈子”。在考试完以后,他们仍然通过这个论坛在网上相互交换信息,并且相约一起出游,俨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圈子。他们一起交换信息,一起聚餐,还一起游玩。如果有一两个月不登录论坛,名字就会被从名簿上删除(也等于离开了圈子)。实际上,过去就有这种倾向了,在圈子里如果不再谈起一个人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他被从圈子里除名了。
中国社会这种“自己和自己的朋友(圈子)为中心”的基本行为语法,至今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