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局面。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培养选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百项技能大赛之中的中药鉴定大赛、中药调剂大赛等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明显增强。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定位于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系统组织与行业企业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团队协作相结合,这对于引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一、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就业导向。大赛要求选手既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又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而且与未来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以往的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以大赛为引领,学院确定了“文化基础够用、专业基础厚实、专业技术强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三结合、四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与车间、课程与岗位、学业与职业结合,完成职业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核心能力学习、专业拓展与综合实训学习、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制定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融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和素质提高于一体,把行业职业资格对人才的要求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技能大赛中职业院校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有机会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对职业需求及其变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多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如学院组织承办的中药饮片辨识大赛、制药设备的调试与安装大赛、药物制剂压片技术大赛、制剂质量分析大赛等,都是经过与相关用人单位深度调研后精心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大赛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导航灯”,从而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2.有利于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院校的特点就是产教结合,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学校的实训中心正是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把理论转化为技能的平台,所以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技能大赛训练中,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惟一场所。没有基本的实训条件,学生技能训练将是一句空话,要在技能大赛上出好成绩更是无从谈起。实训基地是体现职业教育质量、特色、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技能大赛要与实训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要把技能大赛赛点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依靠实训基地办好技能大赛。根据教学需要和大赛需要,增加实验实训工位,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优化实验实训情境。学院以学生技能大赛为契机,充分挖掘各方面资源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与校办企业牡丹江中天药业联合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式的实训基地,创新了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3.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技能大赛能否取得成功,指导教师起关键作用。英国著名的工程教育专家齐斯霍姆教授曾说:“只有由具有外科医生资格的教师,在外科手术室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外科医生。”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亦如此,只有由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的教师,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的多数内容和要求具有涉及范围广、难度大、超出正常教学要求等特点。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围绕技能大赛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措施,初步取得了成效。一是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高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时间到行业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此项内容列入专业教师上岗和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规定所有专业课教师,凡所教专业可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均要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赛促教、教赛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三是积极从企业一线引进培训教师。聘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授课,担任竞赛的实践性环节的指导,进而全面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使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四是建立教师竞争激励机制。学院将教师参加技能大赛的经历和成绩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并以此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技能大赛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是按职业岗位评价方式对参赛选手的竞赛成绩进行评定,并按工作任务中的各知识与技能评价点指定评分细则。这促进了我们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反思,引领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共识。要想让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就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对项目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和反复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5.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纷纷主动以各种形式参与技能大赛,为举办学校提供设备赞助及为各参赛项目冠名等。如黑龙江珍宝岛药业与学院联合举办了“宝岛杯制药设备调试与安装大赛”。在大赛过程中,企业代表亲临比赛现场,选拔自己需要的最优秀的技术能手。这样,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之间,就形成了零距离对接。近年来,学院制药专业与省内哈药集团、黑龙江省珍宝岛药业、黑龙江黑宝药业、牡丹江友博药业、三联药业等12家制药企业在药物制剂制备、检测等方面进行研讨论证,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上有突破,形成了校企“共同教学、共同育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合作机制,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二、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举办技能大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高职院校举办的技能大赛也还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逐步提高和完善。
1.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普及性有待提高
技能大赛目前的形式基本上都是院校选拔技能操作方面的尖子生优先参赛,而绝大多数学生是与技能大赛无缘的。另外,大赛的指导教师把精力都投入到竞赛队中,而无暇顾及大多数不参赛学生。技能大赛的少数尖子选手有的已成为大赛的“职业选手”,选手越来越“精英”,内容越来越“精尖”,技能大赛与整个职业教育基础性教育教学脱节,技能大赛的准备重点放在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培训上,丧失了职业教育的普及性功能。
2.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运行模式有待创新
技能大赛是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以取得荣誉为目的。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更应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让学生在备赛和参赛过程中提高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但各学校为了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让参赛学生长期脱离所在班级群体,甚至脱离应学的其他专业课堂,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参赛上,集中培训、强化训练,为了比赛而参赛,这将有悖于大赛的初衷。
3.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队伍实践水平与大赛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比例过半,虽然学历高,但是他们跟行业企业的实际岗位操作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部分老教师,在学校工作了很多年,与企业的接触大大减少,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掌握情况相对滞后。鉴于上述情况,高职院校要对教师多途径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同时多渠道引进人才,构建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
定期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于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一、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就业导向。大赛要求选手既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又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而且与未来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以往的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以大赛为引领,学院确定了“文化基础够用、专业基础厚实、专业技术强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三结合、四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与车间、课程与岗位、学业与职业结合,完成职业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核心能力学习、专业拓展与综合实训学习、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制定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融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和素质提高于一体,把行业职业资格对人才的要求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技能大赛中职业院校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有机会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对职业需求及其变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多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如学院组织承办的中药饮片辨识大赛、制药设备的调试与安装大赛、药物制剂压片技术大赛、制剂质量分析大赛等,都是经过与相关用人单位深度调研后精心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大赛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导航灯”,从而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2.有利于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院校的特点就是产教结合,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学校的实训中心正是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把理论转化为技能的平台,所以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技能大赛训练中,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惟一场所。没有基本的实训条件,学生技能训练将是一句空话,要在技能大赛上出好成绩更是无从谈起。实训基地是体现职业教育质量、特色、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技能大赛要与实训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要把技能大赛赛点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依靠实训基地办好技能大赛。根据教学需要和大赛需要,增加实验实训工位,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优化实验实训情境。学院以学生技能大赛为契机,充分挖掘各方面资源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与校办企业牡丹江中天药业联合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式的实训基地,创新了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3.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技能大赛能否取得成功,指导教师起关键作用。英国著名的工程教育专家齐斯霍姆教授曾说:“只有由具有外科医生资格的教师,在外科手术室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外科医生。”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亦如此,只有由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的教师,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的多数内容和要求具有涉及范围广、难度大、超出正常教学要求等特点。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围绕技能大赛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措施,初步取得了成效。一是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高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时间到行业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此项内容列入专业教师上岗和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规定所有专业课教师,凡所教专业可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均要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赛促教、教赛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三是积极从企业一线引进培训教师。聘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授课,担任竞赛的实践性环节的指导,进而全面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使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四是建立教师竞争激励机制。学院将教师参加技能大赛的经历和成绩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并以此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技能大赛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是按职业岗位评价方式对参赛选手的竞赛成绩进行评定,并按工作任务中的各知识与技能评价点指定评分细则。这促进了我们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反思,引领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共识。要想让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就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对项目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和反复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5.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纷纷主动以各种形式参与技能大赛,为举办学校提供设备赞助及为各参赛项目冠名等。如黑龙江珍宝岛药业与学院联合举办了“宝岛杯制药设备调试与安装大赛”。在大赛过程中,企业代表亲临比赛现场,选拔自己需要的最优秀的技术能手。这样,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之间,就形成了零距离对接。近年来,学院制药专业与省内哈药集团、黑龙江省珍宝岛药业、黑龙江黑宝药业、牡丹江友博药业、三联药业等12家制药企业在药物制剂制备、检测等方面进行研讨论证,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上有突破,形成了校企“共同教学、共同育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合作机制,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二、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举办技能大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高职院校举办的技能大赛也还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逐步提高和完善。
1.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普及性有待提高
技能大赛目前的形式基本上都是院校选拔技能操作方面的尖子生优先参赛,而绝大多数学生是与技能大赛无缘的。另外,大赛的指导教师把精力都投入到竞赛队中,而无暇顾及大多数不参赛学生。技能大赛的少数尖子选手有的已成为大赛的“职业选手”,选手越来越“精英”,内容越来越“精尖”,技能大赛与整个职业教育基础性教育教学脱节,技能大赛的准备重点放在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培训上,丧失了职业教育的普及性功能。
2.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运行模式有待创新
技能大赛是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以取得荣誉为目的。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更应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让学生在备赛和参赛过程中提高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但各学校为了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让参赛学生长期脱离所在班级群体,甚至脱离应学的其他专业课堂,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参赛上,集中培训、强化训练,为了比赛而参赛,这将有悖于大赛的初衷。
3.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队伍实践水平与大赛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比例过半,虽然学历高,但是他们跟行业企业的实际岗位操作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部分老教师,在学校工作了很多年,与企业的接触大大减少,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掌握情况相对滞后。鉴于上述情况,高职院校要对教师多途径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同时多渠道引进人才,构建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
定期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于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