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14岁开始下棋,到现在已近三十年。在这期间,交往的棋友无数,但交往最多、交情最深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小房。
我和小房的相识,就是以棋为媒的。那是在20年前的一个初秋的星期天早晨,我刚吃完早饭,同事老李就推门进来对我说,今天介绍一个高手给我。我问是谁,他问我听说过光头小房没有,我摇了摇头,他告诉我,光头小房是我们乡团委书记的外號,真名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小房的棋很厉害,在我们乡没有对手,听说在县城的名气都很大。我忙问人在哪儿,老李让我稍等。不一会儿,老李领来一个人:二十上下年纪,个头不高,五官小巧精致,头发稀疏,头皮红光透亮。我立刻知道了为什么大家称他光头,但我也深深知道这种人都是智力超群,又善于思考,不易对付。简单寒暄,直接开战,尽管我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每一步都慎之又慎,但三招五式过后,局面便开始落入下风,局势越走越差,最终完败。再下,再败……七连败,我连一局和的机会都没有看到过。临走,小房告诉我,我的棋完全是野路子,几乎不会开局,不过我勉强算得上是本乡唯一可以与他稍加抗衡的对手,他可以借我几本书看看,帮我提高提高水平。他的话很自信,也很诚恳,使我原本早已降到冰点的信心升腾起了一丝丝希望。不久,他给我带来了几本《北方棋艺》,并教会我如何打谱,自此,我与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年亦师亦友的交往。
小房,现在人都叫他老房,本名志强,与我们《棋艺》编辑部主任同名。论棋艺、文采,房志强不能望张志强老师之项背,但如果论对象棋的热爱程度,我敢说,房志强绝不亚于张志强。
小房16岁时一接触象棋,便沉迷其中,心中再无他物。小房在我们乡工作,但他不是我们本地人,家在我们县城,县城的东门外大桥下是我们县棋人最聚集的场所,我们县的高手平时都到这里来交流棋艺。小房每次回家,不管事忙事闲,一下车,便直扑棋摊,一旦下起棋来,哪怕天塌地陷,雷打不动,为此领导批评过,家人生气过,但都没有一次真正阻止过他前往棋摊的步伐。他结婚的前一天,亲朋邻居都来帮忙,所有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却等不到他回家,那时没有手机,只有单位有固定电话,父母打电话到乡里,乡政府办公室的人说,小房早上已请假走了,父母忙让人到棋摊上找他,他这才一步三回头地慢慢往回走,还边走边念叨:一盘好棋没有下完,太可惜啦!
小房高超的棋艺,除了通过大量的实战提高外,还得益于通过大量的购买棋书,不间断的订阅棋刊进行废寝忘食的研究。棋书像《心武残编》、《弈林新编》、《虎啸弈林》、《中国象棋谱大全》等等,摞起来足足有一人高;订阅的棋刊有《象棋》、《象棋研究》等,其中坚持最好的是《棋艺》,从早期的《北方棋艺》到现在的《棋艺》,连续18年,一期不缺,一本不少,而且保存得完整无缺。这些书刊,几乎每一页他都细细研读,关键的地方都有标记和批注。说到棋书,小房有一件特别痛心的事,那是在新婚不久,一次为了下棋和妻子生了气,他亲手烧掉了自己先前攒下的一纸箱书,这其中有他最爱的《反宫马专辑》、《梅花谱》等书。每忆及此事,小房的遗憾、痛惜之情,几乎令人不忍目睹。我想,这也可能是小房棋书外借必收,对书特别珍惜和爱护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小房棋风极好,从不悔棋,也不因对手水平不如自己而心存轻视,每一局都认真对待,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几乎没有随手棋。小房的棋风总体属于稳健型,先正襟危坐,一边一只接一只的吸烟,一边运兵深沟高垒,暗设机关,诱敌深入。对手往往被他这种貌似软弱的防守所欺骗,不假深思,便横车、跃马、挥炮杀人,待到发现敌阵处处陷阱,已是进退维谷——为时已晚,此时除了冒死一搏已别无他途,而这一切,早在小房的算计之内。烟雾缭绕中,敌人的攻势被他一步一步消解于无形,而敌人的防线已是千疮百孔、形同虚设。此时,小房便会丢掉烟头,搓一搓双手,站起身边拿棋子边说,这一回比不得那一回,你只怕是在劫难逃,说完用力将棋子拍下,对方的老将十有八九会应声而降。小房也偶尔走眼,那时他一定是时立时坐,连连摇头叹气:心急了!可惜!可惜……由于小房棋风细腻而凶狠,先为不可胜而求胜,所以即使水平与他相近或稍高于他者,想赢他一盘都很难,更别说水平低于他者。他的状态多年来也一直保持得相当稳定,在我们县举行的比赛中,只要他参加,他的成绩没有出过前四名。因而,他在我们县名头响亮,提起光头小房,下棋的人无不忌惮三分。
为了下棋,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小房从乡团委书记干到计生办副主任,再到普通人员,官越来越小,前途越来越渺茫……我曾问他悔吗?他说,何悔之有?他不喜欢做官,也不喜欢拥有多少金钱,只要能让他一心一意地为棋生活就是最快乐的。
在我们的象棋世界中,像小房这样为了棋,放弃了得到权位或者金钱机会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一些人甚至为了棋,生活得清苦、困顿,但他们对象棋的爱却都是至死不渝,无怨无尤的。
我和小房的相识,就是以棋为媒的。那是在20年前的一个初秋的星期天早晨,我刚吃完早饭,同事老李就推门进来对我说,今天介绍一个高手给我。我问是谁,他问我听说过光头小房没有,我摇了摇头,他告诉我,光头小房是我们乡团委书记的外號,真名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小房的棋很厉害,在我们乡没有对手,听说在县城的名气都很大。我忙问人在哪儿,老李让我稍等。不一会儿,老李领来一个人:二十上下年纪,个头不高,五官小巧精致,头发稀疏,头皮红光透亮。我立刻知道了为什么大家称他光头,但我也深深知道这种人都是智力超群,又善于思考,不易对付。简单寒暄,直接开战,尽管我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每一步都慎之又慎,但三招五式过后,局面便开始落入下风,局势越走越差,最终完败。再下,再败……七连败,我连一局和的机会都没有看到过。临走,小房告诉我,我的棋完全是野路子,几乎不会开局,不过我勉强算得上是本乡唯一可以与他稍加抗衡的对手,他可以借我几本书看看,帮我提高提高水平。他的话很自信,也很诚恳,使我原本早已降到冰点的信心升腾起了一丝丝希望。不久,他给我带来了几本《北方棋艺》,并教会我如何打谱,自此,我与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年亦师亦友的交往。
小房,现在人都叫他老房,本名志强,与我们《棋艺》编辑部主任同名。论棋艺、文采,房志强不能望张志强老师之项背,但如果论对象棋的热爱程度,我敢说,房志强绝不亚于张志强。
小房16岁时一接触象棋,便沉迷其中,心中再无他物。小房在我们乡工作,但他不是我们本地人,家在我们县城,县城的东门外大桥下是我们县棋人最聚集的场所,我们县的高手平时都到这里来交流棋艺。小房每次回家,不管事忙事闲,一下车,便直扑棋摊,一旦下起棋来,哪怕天塌地陷,雷打不动,为此领导批评过,家人生气过,但都没有一次真正阻止过他前往棋摊的步伐。他结婚的前一天,亲朋邻居都来帮忙,所有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却等不到他回家,那时没有手机,只有单位有固定电话,父母打电话到乡里,乡政府办公室的人说,小房早上已请假走了,父母忙让人到棋摊上找他,他这才一步三回头地慢慢往回走,还边走边念叨:一盘好棋没有下完,太可惜啦!
小房高超的棋艺,除了通过大量的实战提高外,还得益于通过大量的购买棋书,不间断的订阅棋刊进行废寝忘食的研究。棋书像《心武残编》、《弈林新编》、《虎啸弈林》、《中国象棋谱大全》等等,摞起来足足有一人高;订阅的棋刊有《象棋》、《象棋研究》等,其中坚持最好的是《棋艺》,从早期的《北方棋艺》到现在的《棋艺》,连续18年,一期不缺,一本不少,而且保存得完整无缺。这些书刊,几乎每一页他都细细研读,关键的地方都有标记和批注。说到棋书,小房有一件特别痛心的事,那是在新婚不久,一次为了下棋和妻子生了气,他亲手烧掉了自己先前攒下的一纸箱书,这其中有他最爱的《反宫马专辑》、《梅花谱》等书。每忆及此事,小房的遗憾、痛惜之情,几乎令人不忍目睹。我想,这也可能是小房棋书外借必收,对书特别珍惜和爱护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小房棋风极好,从不悔棋,也不因对手水平不如自己而心存轻视,每一局都认真对待,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几乎没有随手棋。小房的棋风总体属于稳健型,先正襟危坐,一边一只接一只的吸烟,一边运兵深沟高垒,暗设机关,诱敌深入。对手往往被他这种貌似软弱的防守所欺骗,不假深思,便横车、跃马、挥炮杀人,待到发现敌阵处处陷阱,已是进退维谷——为时已晚,此时除了冒死一搏已别无他途,而这一切,早在小房的算计之内。烟雾缭绕中,敌人的攻势被他一步一步消解于无形,而敌人的防线已是千疮百孔、形同虚设。此时,小房便会丢掉烟头,搓一搓双手,站起身边拿棋子边说,这一回比不得那一回,你只怕是在劫难逃,说完用力将棋子拍下,对方的老将十有八九会应声而降。小房也偶尔走眼,那时他一定是时立时坐,连连摇头叹气:心急了!可惜!可惜……由于小房棋风细腻而凶狠,先为不可胜而求胜,所以即使水平与他相近或稍高于他者,想赢他一盘都很难,更别说水平低于他者。他的状态多年来也一直保持得相当稳定,在我们县举行的比赛中,只要他参加,他的成绩没有出过前四名。因而,他在我们县名头响亮,提起光头小房,下棋的人无不忌惮三分。
为了下棋,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小房从乡团委书记干到计生办副主任,再到普通人员,官越来越小,前途越来越渺茫……我曾问他悔吗?他说,何悔之有?他不喜欢做官,也不喜欢拥有多少金钱,只要能让他一心一意地为棋生活就是最快乐的。
在我们的象棋世界中,像小房这样为了棋,放弃了得到权位或者金钱机会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一些人甚至为了棋,生活得清苦、困顿,但他们对象棋的爱却都是至死不渝,无怨无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