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十年的变与不变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毕《中欧商业评论》2018年5月号,感慨颇深。整整一期杂志从媒体视野、焦点企业、领军人物、学术思想四个维度对管理十年的风风雨雨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盘点。作为忠实读者,看着一篇篇熟悉的文章被串联成一幅立体的管理画卷,感觉《中欧商业评论》始终站在管理的风口浪尖,体现了商业评论刊物的专业性和敏锐的嗅觉。
  作为一个管理学爱好者,在研究和关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同时,也在组织中切身体验管理,既有感受也有思考,围绕管理十年的变与不变,分享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既然要讨论管理中的变与不变,就势必要对“变”下一个定义,下文讨论的“变”仅指变革,强调本质上的改变,而非变化。
  管理十年之不变
  人性 纵观人类文明几千年历史,人性基本上是稳定的,这十年也并无显著变化。毫无疑问,管理的基础是对人性的认知,“X、Y”理论、知识型员工等提法并未过时,仍然是影响管理决策的最根本假设。人性本身虽然变化不大,但近十年对人性的研究更为深刻、系统。一是丹尼尔·卡尼曼、罗伯特·希勒等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对直觉在决策中重要性的研究,继承了斯宾诺莎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并用实验论证直觉在决策中的突出作用,进一步破除了经济学对理性的迷信,由此引发商业中关于利用非理性的应用,如“成瘾”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商业伦理层面的思考。
  二是对性善或性恶论的一些新研究,如保罗·布鲁姆在《善恶之源》一书中论述的实验,证明了婴儿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使性善或性恶的天平向性善又倾斜了一些,这也契合了近年来组织更愿意相信人类的道德力量,减少管控,探索去中心化的一些尝试。但是,上述研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对人性复杂本质的判断,从管理实践看组织内部人与人的连接、沟通模式乃至管理方式与十年前并没有太大变化。例如领导力理论和领导力培训都没有焕然一新,十年前甚至更为久远的领导力模式尚未过时。
  组织架构 组织结构从微观讲是变化的,杂志中曾经提到的阿米巴、人单合一、Valve的极致扁平化管理模式、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都是组织架构领域的有效探索。这些探索的根本目的都是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家精神下移。但是,这部分个案只能算是小范围的试错,绝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传统的科层制或事业部制。科斯在《公司的性质》中提到的交易成本问题仍然是企业选择组织架构考虑的首要问题,学界仍然围绕集权与分权、层级多少、是否外包等传统范式进行研究。
  组织架构真正的变革,也许要等到上述组织架构探索能够占据半壁江山的时候才能实现,但这一天是否能够到来值得商榷,其中涉及的集权制效率是否一定低下,企业家精神下移能否保证责权一致(有些企业责任倒是下移了,但并未实现基层收益增加、风险减小的目的,没有发挥激励的作用)等问题决定了新的组织架构未必较传统的科层制有效。
  商业模式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认为,商业模式就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以及公司价值的系统。它包括四个环节:客户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可以理解为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企业如何赚钱、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实现赢利的流程。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客户,而克里斯坦森在新书《与运气竞争》中提到的“需要完成的任务”更将客户价值主张作为商业模式的绝对核心。
  如果说再往前一个十年,互联网为客户提供了一系列新的需要完成的任务,如互联网搜索改变了信息查找范式、即时通信工具改变了交流范式。但这个十年并未产生类似的改变,移动互联并未颠覆信息查找和交流的范式,共享经济可看作精准化的租赁,O2O是互联网应用的线下化,“免费”模式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广播和电视……
  移动互联网没有为客户带来颠覆性的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因此,商业模式的核心未变,只是在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等后三个环节出现了一些变化和创新。
  管理十年之变
  信息传播六大要素中信息源、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反馈都不同层次产生了变革,信息来源更多更细、传播者和受传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信息数字化精准化、媒介效率几何级数式提升、反馈(加工处理过程)由机器广泛介入,这就使很多以往想到但做不到的事情能够付诸现实。比如对需求和供给的整合平台(网络购物)、对数据的非抽样分析(大数据分析)以及物流信息的准确追踪等。信息效率的量变,直接导致了决策对数据的广泛依赖,使以往很大一部分由于依靠拍脑袋的决策能够按照数据决策,使得精准决策成为可能,也使以往一些集中的决策得以分散化。因此,目前无论是企业決策,还是个人决策的模式较之十年前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调研、访谈、问卷已经逐步被大数据分析技术取代,《点球成金》中的数字决策模式已经横扫体育界,企业招聘看朋友圈、个人购物看评价已经再自然不过。因此,不难得出决策模式产生质变的结论。
  下一个管理十年正在到来,大咖们对未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科技作为引爆点。可以预见,区块链、物联网、AI、生物基因、虚拟现实等势必成为新的风口和潮流。同时,我们对人性、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的变革普遍信心不足。当然,不排除非技术因素引发的管理“黑天鹅”正在某个领域孕育。欧洲管理大师马利克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的生活”。作为管理者,应对管理的风风雨雨是责任更是乐趣所在,既要成为一名实践者,在纷繁的事物中披荆斩棘,顺应乃至引领管理变革。同时我们也要做一名旁观者,借助《中欧商业评论》等媒体视角或专家观点,结合自身的思考判断,从管理迷雾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寻找管理的变与不变,冷静地审视环境与自我,真正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至于“乱花渐欲迷人眼”。
其他文献
“波特,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没问题,杰克,怎么了?”  “我是不是个坏人?”  “杰克,你做了你该做的。”  “但是我感到我让大伙儿失望了。”  ……  这段有点像电视剧台词的对白发生在2000年下半年,主角杰克就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波特是同年春天加入阿里巴巴的首批外籍高管。此刻,刚刚成立一年的阿里巴巴正为之前的一个错误扩张决定埋单,马云第一次要解雇自己的员工,电话那头的波特也第一次发现,
期刊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欧米茄小组研制出了人工智能“普罗米修斯”。它一开始通过租用亚马逊云计算,在亚马逊Mechanical Turk(MTurk)上提供智能服务,赚取了第一桶金。MTurk是亚马逊提供的一个互联网众包服务市场,是亚马逊网络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普罗米修斯的智能水平按小时计,递归增长,最终它创建了商业、媒体帝国。可怕的是,它“越狱”了,最终控制了一切。  这个故事的叙述真假交织,情节生动,
期刊
截至今年 2 月末,記录的全球 279 家独角兽已经是最高点,至此,创业泡沫已经膨胀至极限。平均而言,独角兽被高估了大约 50%,有将近一半的估值应该低于 10 亿美元。10 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估值并不是安全指标,而是代表着普遍高估值的巨大风险,大多数独角兽公司都没有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多个财务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有 80%的独角兽公司将在两年内失败。在去年上市的公司中,76%的公司在 IPO 之后
期刊
有研究表明,拥有更少的财富实际上会对思维和记忆力产生不利影响。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长寿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地位较高的受试者在大脑网络中拥有更多的灰质和更多的有益“隔离”。这两个特点都与更好的记忆力相关,并被认为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和其他大脑老化现象。研究显示,成长过程中的贫富状况不一定会影响中年人的大脑健康。真正起作用的似乎是他们成年生活中的一些因素。那些工资较低的人可能生活在污染较严重的社区,或
期刊
“利可共不可独。”这是百年之前曾国藩留给我们的教诲。如今,企业很难靠一己之力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海尔率先由内至外进行企业变革,打破企业内部筒仓、外部藩篱,变为开放平台,构建生态,与各方共创共享。  根据预测,2019年或2020年,物联网将在商业领域被引爆。引爆物联网是海尔的目的,而创建“三生”体系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物联网重新定义时代  物联网范式是时代的产物。第一次
期刊
看到又乐2018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数据,创始人程刚感到欣慰。经济下行、泡沫渐去,靠融资支撑的同行普遍收缩业务,看起来不快的又乐却在逆势增长。  又乐是一家餐饮供应链服务企业。与美国拥有Sysco这样的餐饮供应链巨头不同,数万亿元规模的国内餐饮供应链市场高度分散,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继餐饮业的O2O大战、外卖大战将2C端搅得天翻地覆后,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玩家盯上了B2B市场。  与多数
期刊
2018年7月9日,雷军和 17位代表敲响了港交所特制的加大版铜锣,小米正式上市。而就在十几天后,“新电商第一股”拼多多在上海、纽约同时敲钟,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一老一新”两大新零售代表,先后登上世界舞台,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这两家企业的成功,但并不意味着整个中国新零售已经成功。  事实上,新零售的本质就是一场效率革命。对于效率,大家都在各个领域寻找突破,诸如数据算法、支付、物流配送、建仓、创造场
期刊
最近,不少创始人都吐槽了开放式办公环境的可利用性。他们也许是对的。为有效利用开放式办公环境,我们曾对比了开放式办公环境的优劣。  一切出于成本導向  首先,一个吸引人的开放式办公环境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节约成本 为每个人建立单独的私人空间是很昂贵的。是的,你可能会争辩说,如果开放的空间导致员工无法正常工作,那带来的成本更高。这是一种抽象的经济影响,对此我不予争论,但办公用地账单的影响是非常直
期刊
主题:2018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新传媒研讨班  时间:2018年5月18日  地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  演讲人:盛松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推出以来,迄今已连续八年写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并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共同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間目标。社融指标是我国的独创,同时也是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创新。它涵盖了金融机构表内外贷款和直接
期刊
半数以上的消费者未来消费意愿强烈  年轻、高收入人群对未来消费尤其乐观  去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连续第四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年轻和高收入群体对未来消费最为乐观,其中购物、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以及子女教育有望成为下一轮消费增长的爆发点。  中国数字消费领跑全球  中国的数字化消费已经在人数和市场规模上以绝对量领跑全球。  数字热土,消费热图  这张热图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