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总是在想:课堂,为什么不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静思?新课程理念将自主学习放在合作学习的前面提出来,也是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的:如果没有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没有充分的思考在先,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显然就会大打折扣。正确的教育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关键词:课堂讨论;静思;合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69-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新课改已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中应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应再是教师“灌、抱、喂”的“保姆式”教学。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讨论应注重实效
在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艺术美的同时,要把“让学生学会什么”落到实处。“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吕叔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育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这就是语文课的“内容”,如果脱离了内容,任何鲜活的形式都只是哗众取宠而已。
“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也是如此。讨论式教学是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知识得到生成,而不是只有那些优秀的学生得到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去思考,都在倾听,具有敢于和同学争执,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二、正确看待课堂讨论中的“静”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一出现沉默现象就是自己的提问或组织教学有问题,未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怀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因为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讨论的主体对外来的信息都要经历一个辨认、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同或排斥,不断重组信息,形成新的“模块”。“静”其实并不可怕,它恰恰说明了学生对课堂、对问题的投入程度;如果教师不因此“诚惶诚恐”,反能适当地诱导、耐心地等待,必定会等来学生火山爆发般的激情。
笔者对此感受最深的是在教《社戏》一文时:“社戏精彩吗?”“不精彩!”“可是作者为何如此怀念社戏呢?”喧闹的课堂一下变得悄无声息,气氛也沉重起来了。学生或紧锁眉头,或闭目凝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王×豁地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作者可能是在怀念和小伙伴们自由自在的儿时生活吧。”他的回答仿佛引燃了蓄势待发的火种。学生们各抒己见,或支持,或补充。无疑,这一两分钟的沉默,给予了他们迸放思想之花的机会。
三、课堂讨论需要合理指导
讨论是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模式,但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会变成“放羊式”的讨论,就容易失去方向,也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组织和调控。
首先是问题的选择。应避免“满堂议”,以精要为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设置讨论的问题。能在课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考虑的、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或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等等,都适合安排课堂讨论。问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其次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把握。木桶里的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桶理论)“五根手指三长两短”,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决不能容忍他们“随大流”、“吃大锅饭”,教师应明确讨论的方法和目的,让他们意识到“我”与他人,是平等的学习者;意识到“我”在讨论中,要积极参与,要虚心倾听,要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第三是合理安排讨论的时间。是不是亮出问题就讨论?我们应该清楚,学生一旦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可能在七嘴八舌中丧失了自我,讨论就难以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目标也就难以达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把握好从出示问题到要求讨论的时间很重要。那么一个问题该讨论多少时间?是不是一放就收,走走过场?我觉得,每一次讨论,教师都应介入其中,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以“透”、以“细”作为标准,来掌控好讨论的时间。
总之,自主学习也好,合作探究也罢,都应是课堂教学关注的根本;学生的能力,并不是课堂气氛热烈就可以代替得了的。从教者应该正确地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走出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还课堂教学以真实面目。
关键词:课堂讨论;静思;合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69-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新课改已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中应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应再是教师“灌、抱、喂”的“保姆式”教学。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讨论应注重实效
在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艺术美的同时,要把“让学生学会什么”落到实处。“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吕叔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育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这就是语文课的“内容”,如果脱离了内容,任何鲜活的形式都只是哗众取宠而已。
“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也是如此。讨论式教学是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知识得到生成,而不是只有那些优秀的学生得到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去思考,都在倾听,具有敢于和同学争执,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二、正确看待课堂讨论中的“静”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一出现沉默现象就是自己的提问或组织教学有问题,未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怀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因为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讨论的主体对外来的信息都要经历一个辨认、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同或排斥,不断重组信息,形成新的“模块”。“静”其实并不可怕,它恰恰说明了学生对课堂、对问题的投入程度;如果教师不因此“诚惶诚恐”,反能适当地诱导、耐心地等待,必定会等来学生火山爆发般的激情。
笔者对此感受最深的是在教《社戏》一文时:“社戏精彩吗?”“不精彩!”“可是作者为何如此怀念社戏呢?”喧闹的课堂一下变得悄无声息,气氛也沉重起来了。学生或紧锁眉头,或闭目凝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王×豁地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作者可能是在怀念和小伙伴们自由自在的儿时生活吧。”他的回答仿佛引燃了蓄势待发的火种。学生们各抒己见,或支持,或补充。无疑,这一两分钟的沉默,给予了他们迸放思想之花的机会。
三、课堂讨论需要合理指导
讨论是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模式,但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会变成“放羊式”的讨论,就容易失去方向,也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组织和调控。
首先是问题的选择。应避免“满堂议”,以精要为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设置讨论的问题。能在课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考虑的、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或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等等,都适合安排课堂讨论。问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其次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把握。木桶里的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桶理论)“五根手指三长两短”,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决不能容忍他们“随大流”、“吃大锅饭”,教师应明确讨论的方法和目的,让他们意识到“我”与他人,是平等的学习者;意识到“我”在讨论中,要积极参与,要虚心倾听,要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第三是合理安排讨论的时间。是不是亮出问题就讨论?我们应该清楚,学生一旦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可能在七嘴八舌中丧失了自我,讨论就难以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目标也就难以达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把握好从出示问题到要求讨论的时间很重要。那么一个问题该讨论多少时间?是不是一放就收,走走过场?我觉得,每一次讨论,教师都应介入其中,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以“透”、以“细”作为标准,来掌控好讨论的时间。
总之,自主学习也好,合作探究也罢,都应是课堂教学关注的根本;学生的能力,并不是课堂气氛热烈就可以代替得了的。从教者应该正确地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走出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还课堂教学以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