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为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外人都将他看作超人,而他自己,则始终将自己看成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
这种勤奋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不论几点睡觉,他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他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他总是时刻在内心创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给自己提问,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到危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李嘉诚虽已85岁高龄,但他对新技术的了解,并不逊于年轻人。在他的办公室,左手边摆着两台电脑,实时显示旗下公司的股价变动。而在侧面办公桌上,则摆着他的苹果笔记本,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的。
“他并不是一个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对潮流的把握远超很多年轻人。”一位下属透露。李嘉诚旗下公司无数,连很多下属都数不清,直接向他汇报的,就有200人左右。每个月,李都会跟海外管理层进行会议,每年会“出外巡检”三四次。
“如果李先生是个停滞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李嘉诚的一位下属感叹。
与自己相处
他几乎从不生气,见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标准的笑脸。
在生活中,李嘉诚时常表现出单纯快乐的一面。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李就变成了一个念旧好玩的老头,总是和身边的人说,这里原来是啥样的。
1996年,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要20亿,李当场同意,但表示“现金只有10亿,如果你要,我可以到银行给你提取”。
李的镇静,连张子强都很意外,张问他:“你为何这么冷静?”
李回答道:“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李嘉诚说,当时他劝告张子强:“你拿了这么多钱,下辈子也够花了,趁现在远走高飞,洗心革面,做个好人;如果再弄错的时候,就没有人可以再帮到你了。”
李嘉诚透露,后来张子强又打来电话,李说,“你搞什么鬼,怎么还打电话?”张子强在电话中说,“我自己好赌,钱输光了,你教教我,还有什么是可以保险投资的?”
李嘉诚答道:“我只能教你做好人,但你要我做什么,我不会了。你只有一条大路,远走高飞,不然,你的下场将是很可悲的。”
李嘉诚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语气平静,就像是在讲述一段别人的历史。其中的惊险和锥心之痛,似乎全都烟消云散。
一位跟了李十几年的下属则将这种冷静归结到他少年的成长经历上。
李嘉诚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是清朝最后一科秀才,李的父亲是小学校长。但因为二战爆发,故乡潮州被日本侵袭,李和家人逃难到香港。
1941年日本攻占香港,母亲只好带着弟妹回老家。没想到贫困抑郁的父亲染上肺结核,半年之后就去世了。14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与埋葬,“一夕长大”。
更祸不单行的是,年少的李嘉诚也染上了肺结核。“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李嘉诚回忆说,“我告诉自己不能死,身为大儿子,为了母亲和弟妹,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没有钱去看病,李嘉诚只能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对付肺病,清晨到山顶呼吸新鲜空气,李替厨师写家信,以交换鱼汁与鱼杂汤,强迫自己喝下这平日最讨厌的食物,只因知道这些汤有营养价值。
丧父、养家、肺病、贫穷……当一个人在15岁左右经历这一切挑战而没有被打垮,他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承受的了。
孤独是他最自然的常态
“他会不断向自己抛问题、自己回答。”
虽为华人首富,但李嘉诚却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李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打从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记者会开始,就再也没有变过。手上的手表,也总是同一块。
镜头前,李总是蓝黑色西装套装搭配白衬衫,而领带永远是蓝白色系,李乐于向别人展示他穿了数十年的西装皮鞋胜于向别人展示他成功的生意。
李的办公室,像他的打扮一样简单,除了一望无际的维多利亚港海景。
偌大的办公桌上,只有一沓很小的便笺纸,两支笔,一副放大镜。办公桌的对面,是黑色的沙发和茶几。没有靠垫,没有烟灰缸,也没有潮州人最喜欢的功夫茶具。
李办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24个字,凝聚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李嘉诚则将其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孤独感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最自然的常态。”那位熟知李嘉诚经历的高层如此评价道。在她看来,经历过少年磨难的李嘉诚,早已习惯了孤独的感觉。
李嘉诚除了《三国志》与《水浒传》,他不看小说,不看“没有用”的书。
在李嘉诚的办公桌上,有两块小玻璃,上面是李自己写的两段话,一段是: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而另一段则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商业帝国
早在很多年前,李就已经不管具体业务,他的时间和精力,基本花在“定坐标”上。
一个地产商说,李最让人敬佩的,不是他在香港的成功,而是他在世界上的成功。而今,李嘉诚的商业版图遍布全球52个国家,从事的产业,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多个领域。集团员工超过26万人。而员工中,大多都是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建立在尊重之上”。李嘉诚身边一位高管脱口而出。
尊重所有人,是李嘉诚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这么多年其能够驰骋全球的秘诀所在。面对采访时,李嘉诚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这一点。李认真地倾听每一个人的问题,生怕没有回答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李就一直用普通话。
内心的富贵才是真富贵
“我对赚钱的重视程度不及捐钱。”李嘉诚说。
1980年起,李嘉诚决定设立个人基金会,希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做的事,一定要比我在世时做的只多不少”。
为弥补自己少年失学的痛和父亲因病去世的无奈,李将基金会捐献的方向主要放在两方面:教育和医疗。
首先,李在故乡成立一所大学——汕头大学。而今,这片昔日的农田上,已经培养出了大批硕士和博士。采访中谈及这一话题,李嘉诚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李嘉诚曾开启了一个针对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项目,但他不喜欢“临终关怀”这个词,所以改为了“宁养服务”。
李嘉诚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罗慧芳女士介绍说,李对这个项目很上心,甚至还专门就市面上有哪些新药和他们进行过讨论。据她透露,宁养计划至今已经做了十多年,在内地以及香港已经有了42家宁养院。
在过去的几年中,李嘉诚一直在期待他的言行能够激起更广泛的响应,将慈善业从个人的道德完善,转变成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创业至今六十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稳居这一宝座。
这就是李嘉诚。
“外人都将他看作超人,而他自己,则始终将自己看成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
这种勤奋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不论几点睡觉,他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他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他总是时刻在内心创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给自己提问,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到危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李嘉诚虽已85岁高龄,但他对新技术的了解,并不逊于年轻人。在他的办公室,左手边摆着两台电脑,实时显示旗下公司的股价变动。而在侧面办公桌上,则摆着他的苹果笔记本,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的。
“他并不是一个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对潮流的把握远超很多年轻人。”一位下属透露。李嘉诚旗下公司无数,连很多下属都数不清,直接向他汇报的,就有200人左右。每个月,李都会跟海外管理层进行会议,每年会“出外巡检”三四次。
“如果李先生是个停滞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李嘉诚的一位下属感叹。
与自己相处
他几乎从不生气,见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标准的笑脸。
在生活中,李嘉诚时常表现出单纯快乐的一面。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李就变成了一个念旧好玩的老头,总是和身边的人说,这里原来是啥样的。
1996年,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要20亿,李当场同意,但表示“现金只有10亿,如果你要,我可以到银行给你提取”。
李的镇静,连张子强都很意外,张问他:“你为何这么冷静?”
李回答道:“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李嘉诚说,当时他劝告张子强:“你拿了这么多钱,下辈子也够花了,趁现在远走高飞,洗心革面,做个好人;如果再弄错的时候,就没有人可以再帮到你了。”
李嘉诚透露,后来张子强又打来电话,李说,“你搞什么鬼,怎么还打电话?”张子强在电话中说,“我自己好赌,钱输光了,你教教我,还有什么是可以保险投资的?”
李嘉诚答道:“我只能教你做好人,但你要我做什么,我不会了。你只有一条大路,远走高飞,不然,你的下场将是很可悲的。”
李嘉诚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语气平静,就像是在讲述一段别人的历史。其中的惊险和锥心之痛,似乎全都烟消云散。
一位跟了李十几年的下属则将这种冷静归结到他少年的成长经历上。
李嘉诚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是清朝最后一科秀才,李的父亲是小学校长。但因为二战爆发,故乡潮州被日本侵袭,李和家人逃难到香港。
1941年日本攻占香港,母亲只好带着弟妹回老家。没想到贫困抑郁的父亲染上肺结核,半年之后就去世了。14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与埋葬,“一夕长大”。
更祸不单行的是,年少的李嘉诚也染上了肺结核。“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李嘉诚回忆说,“我告诉自己不能死,身为大儿子,为了母亲和弟妹,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没有钱去看病,李嘉诚只能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对付肺病,清晨到山顶呼吸新鲜空气,李替厨师写家信,以交换鱼汁与鱼杂汤,强迫自己喝下这平日最讨厌的食物,只因知道这些汤有营养价值。
丧父、养家、肺病、贫穷……当一个人在15岁左右经历这一切挑战而没有被打垮,他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承受的了。
孤独是他最自然的常态
“他会不断向自己抛问题、自己回答。”
虽为华人首富,但李嘉诚却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李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打从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记者会开始,就再也没有变过。手上的手表,也总是同一块。
镜头前,李总是蓝黑色西装套装搭配白衬衫,而领带永远是蓝白色系,李乐于向别人展示他穿了数十年的西装皮鞋胜于向别人展示他成功的生意。
李的办公室,像他的打扮一样简单,除了一望无际的维多利亚港海景。
偌大的办公桌上,只有一沓很小的便笺纸,两支笔,一副放大镜。办公桌的对面,是黑色的沙发和茶几。没有靠垫,没有烟灰缸,也没有潮州人最喜欢的功夫茶具。
李办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24个字,凝聚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李嘉诚则将其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孤独感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最自然的常态。”那位熟知李嘉诚经历的高层如此评价道。在她看来,经历过少年磨难的李嘉诚,早已习惯了孤独的感觉。
李嘉诚除了《三国志》与《水浒传》,他不看小说,不看“没有用”的书。
在李嘉诚的办公桌上,有两块小玻璃,上面是李自己写的两段话,一段是: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而另一段则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商业帝国
早在很多年前,李就已经不管具体业务,他的时间和精力,基本花在“定坐标”上。
一个地产商说,李最让人敬佩的,不是他在香港的成功,而是他在世界上的成功。而今,李嘉诚的商业版图遍布全球52个国家,从事的产业,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多个领域。集团员工超过26万人。而员工中,大多都是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建立在尊重之上”。李嘉诚身边一位高管脱口而出。
尊重所有人,是李嘉诚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这么多年其能够驰骋全球的秘诀所在。面对采访时,李嘉诚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这一点。李认真地倾听每一个人的问题,生怕没有回答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李就一直用普通话。
内心的富贵才是真富贵
“我对赚钱的重视程度不及捐钱。”李嘉诚说。
1980年起,李嘉诚决定设立个人基金会,希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做的事,一定要比我在世时做的只多不少”。
为弥补自己少年失学的痛和父亲因病去世的无奈,李将基金会捐献的方向主要放在两方面:教育和医疗。
首先,李在故乡成立一所大学——汕头大学。而今,这片昔日的农田上,已经培养出了大批硕士和博士。采访中谈及这一话题,李嘉诚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李嘉诚曾开启了一个针对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项目,但他不喜欢“临终关怀”这个词,所以改为了“宁养服务”。
李嘉诚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罗慧芳女士介绍说,李对这个项目很上心,甚至还专门就市面上有哪些新药和他们进行过讨论。据她透露,宁养计划至今已经做了十多年,在内地以及香港已经有了42家宁养院。
在过去的几年中,李嘉诚一直在期待他的言行能够激起更广泛的响应,将慈善业从个人的道德完善,转变成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创业至今六十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稳居这一宝座。
这就是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