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b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性思维又名辐射型思维,是解决问题时,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思维方式,具有多向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求异性、创造性等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创设问题情境,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数学教材中这样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
  二、精编“开放型”练习,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要为学生提供“开放型”习题。这仅仅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很多时候都自编训练材料。同时我们还确定编题的原则是:能够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教师所编的习题,首先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处题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即答案不唯一;再者还要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寻求解题规律,逐步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在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加法题:8 8 8 6 8 8=?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有一个学生提出了8×5 6的方法,另一个学生提出了8×3 6 8×2的方法,还有一个学生提出8×6-2(把6看作8,那么就有了6个8,但8不是6,所以还要减去一个2)的方法。由此可见,一道好的题目,既可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还可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性是发散性思维的核心,它是指对问题的处理没有固定答案或存在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看问题。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
  四、倡导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对学生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创造思维的佳境。
  例如计算题中一题多解。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1)25×4×8
  (2)25×2×16
  (3)25×30 25×2
  ………
  综上所解,对于多种解题方法,同样也能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发散思维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责任编辑〓邹韵文
其他文献
〓〓写作训练向来是中学语言教学中的重点。中学生初学写作一般会先从模仿学起,这是由中学作文教学规律所决定的,也是通向创新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实现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呢?  〓〓一、模仿的探究  〓〓文学作品诞生伊始,文学模仿就已经存在。 模仿能降低学习的难度,并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针对性强。我国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素质要求。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因此,需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高中政治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有广泛的生活基础。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要贴近生活,更要贴近学生生活。防止出现学习情境虽然来自现实生活,但是
近年来,本地的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入学后,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差,没能达到合格初中毕业生水平,口语水平更是如此,他们对传统呆板的课堂教学不太感兴趣,懒于练习,加之专业内还设有几门商务英语类课程,难度大,学生越学越没劲,有些持放弃的态度。如何引导学生入学后逐渐适应学校的专业学习,重燃学习兴趣,锻炼自己的口语技能,流畅地进行表达,提高专业实力,这些都值得认真探讨。由于我校英语专业每周四第七
从某种意义上说,幽默是语言的艺术,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因而构建幽默课堂,相对语文教师而言,具有更容易把握的维度。总体上,语言技巧与教学表演行为的整合,是构建中职语文幽默课堂的主要元素。  一、保持乐观的心态,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  课堂教学中,从教师踏进课室的那一刻,学生最先注意的就是老师的脸部神情,这就先奠定了这一节课的课堂氛围基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面部神情是老师内心状态的
【案例】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生命教育课,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和她的30个学生展开了对话。  女老师先从一个故事讲起:黑龙江省某自然保护区,一个女孩为了挽救受伤的丹顶鹤而滑进了沼泽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为了让孩子们认识丹顶鹤,老师展示了一组关于丹顶鹤生活习性的图片,还播放了朱哲琴演唱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在凄美的音乐背景中,画面定格在女孩滑进沼泽的那个芦苇坡,夕阳西沉,残霞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