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作技能是企业及学生的最终需求和财富。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操作熟练程度的要求越发明显。
一、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学生普遍反映困难的课程,抽象的概念随处可见,如网络的七层模型。在讲解时,教师要不断把整体知识进行分解,阐明各分层所处的地位、作用及与其他层的联系,用生活中的有相似特点的实例进行说明。最后通过综合,使学生形成对事物完整和全面的认识。抽象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这一阶段的工作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它过于抽象,需要计算机教师具有很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还要具备对整个过程的设计、组织、完善、把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最为缺乏,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和工具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比较,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然后在众多的设想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个最优化的结论,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生未来技术发展的大事。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快地受新生事物,能够及时地学习新技术的相关内容。
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1.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过分溺爱、过于严厉,父母关系紧张等对学生的成长都极其不利。往往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沉迷于游戏厅、网吧,不参加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不愿同别人进行思想交流、对教师和同学持一种排斥、敌对情绪。这些学生大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如自私自利、狂妄自大、任性、不诚实、投机取巧、无责任感、懒惰等。
2.以往的学习经历在学生性格形成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些学生在中学时是差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赞赏,经常受到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误解。这些经历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了自卑感,缺乏信心、自暴自弃,这种严重的自卑情绪和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的心态产生了矛盾,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他们对人、对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防卫姿态,对同学和老师有排斥、敌对情绪,严重地影响了他和别人的交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技能教育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
企业对于中专毕业生的要求当然是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人格、修养等素质更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见,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不仅仅只满足于机械的操作,开始更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心理是否健康。
三、学生能力和心理的双向良性发展
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和心理的双向良性发展。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品质,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切实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由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给学生创造展示优点和长处的机会,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能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树立起自信心。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予他们良好的期待,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信心,也必然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自觉钻研和深入探索未知世界的学习激情。
师生关系并不是一种的单纯的教与学的接触关系,而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而产生平等相处、彼此尊重、自然亲切、充满信赖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抱同样的期望态度。批评时要尽可能避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态度要诚恳,口吻要平静,不用含讽刺意义的词句,要使学生感到批评后面的善意和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中肯的意见,矫正自己的行为。
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教学效果也不可能整齐划一,要给学生增加适度的紧张感和适当的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不仅是维持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有利因素,也促使人们趋于健康,趋于最高效率的力量,也正是这个力量在协助人们获取比较稳定的个性结构。对学生学习不能没有要求,但也不能要求过高,适度的要求无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都是重要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农业学校)
一、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学生普遍反映困难的课程,抽象的概念随处可见,如网络的七层模型。在讲解时,教师要不断把整体知识进行分解,阐明各分层所处的地位、作用及与其他层的联系,用生活中的有相似特点的实例进行说明。最后通过综合,使学生形成对事物完整和全面的认识。抽象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这一阶段的工作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它过于抽象,需要计算机教师具有很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还要具备对整个过程的设计、组织、完善、把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最为缺乏,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和工具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比较,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然后在众多的设想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个最优化的结论,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生未来技术发展的大事。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快地受新生事物,能够及时地学习新技术的相关内容。
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1.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过分溺爱、过于严厉,父母关系紧张等对学生的成长都极其不利。往往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沉迷于游戏厅、网吧,不参加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不愿同别人进行思想交流、对教师和同学持一种排斥、敌对情绪。这些学生大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如自私自利、狂妄自大、任性、不诚实、投机取巧、无责任感、懒惰等。
2.以往的学习经历在学生性格形成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些学生在中学时是差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赞赏,经常受到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误解。这些经历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了自卑感,缺乏信心、自暴自弃,这种严重的自卑情绪和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的心态产生了矛盾,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他们对人、对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防卫姿态,对同学和老师有排斥、敌对情绪,严重地影响了他和别人的交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技能教育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
企业对于中专毕业生的要求当然是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人格、修养等素质更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见,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不仅仅只满足于机械的操作,开始更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心理是否健康。
三、学生能力和心理的双向良性发展
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和心理的双向良性发展。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品质,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切实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由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给学生创造展示优点和长处的机会,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能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树立起自信心。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予他们良好的期待,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信心,也必然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自觉钻研和深入探索未知世界的学习激情。
师生关系并不是一种的单纯的教与学的接触关系,而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而产生平等相处、彼此尊重、自然亲切、充满信赖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抱同样的期望态度。批评时要尽可能避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态度要诚恳,口吻要平静,不用含讽刺意义的词句,要使学生感到批评后面的善意和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中肯的意见,矫正自己的行为。
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教学效果也不可能整齐划一,要给学生增加适度的紧张感和适当的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不仅是维持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有利因素,也促使人们趋于健康,趋于最高效率的力量,也正是这个力量在协助人们获取比较稳定的个性结构。对学生学习不能没有要求,但也不能要求过高,适度的要求无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都是重要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