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税法》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培养学生税务的实践能力,因此运用例题教学法改革传统的《税法》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税法》课程例题教学模式有四种,应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运用,并积极推广。
关键词:课程教学 例题教学法 教学效果 实践
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改革《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税法》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费时费力,课堂输出信息量少。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代替学生思维,严重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培养学生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快适应税务代理和纳税申报的业务需要。可见,改革传统《税法》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已知,而且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和探索未知。在《税法》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主体,即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不搞教师独断专行,一锤定音,让学生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二是转变思维方式,即由过去的“聚合思维”转向“发散思维”,形成大视野、大容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引导学生跟踪和研究税法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三是转变讲授方式,即由单纯的理论叙述向将理论融入具体税法例题教学的方式讲授,培养学生税务实践综合能力。
二、例题教学法对《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税法知识的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且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一般又以具有较丰富的税务实践经验为前提,学校教育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因此例题教学法用于税法课程教学意义深远,其价值可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例题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其在学校不可能接触到的实际问题,使之了解各类税法知识及税务处理技巧,提高认知及感悟水平。二是例题教学可以体现税法教学宗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税法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弄清税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税法理论指导税务实践的能力。三是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参与例题分析和讨论,有案情、有场景,学生身临其境,认真研究例题,归纳自己的观点,参与辩论,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为满足教学对例题的需要,教师要深入税务实践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大量真实税法业务例题,并根据例题及教学要求筛选、改编和包装,使之典型化,同时,在课堂上要恰当运用,在讨论中要当好指挥,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例题教学法在《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实践
(一)《税法》课程例题教学的形式
税法例题教学形式一般包括如下几种:第一种是税法案例教学与税法理论教学相结合,以税法理论讲述为主,结合税法理论讲解并分析例题;第二种是仍以税法理论讲述为主,结合税法理论讲解并分析例题,并大量引入课堂税法例题的讨论,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第三种是以税法例题讲授为主,将税法理论融入税法例题之中,通过税法例题讲授、分析,总结归纳税法理论;第四种是在税法理论课之后单独开设税务处理例题课程,可以大量引入例题讨论,侧重解决税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以上各种形式各有其特点,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要保证学生系统掌握税法理论及基本技能,以实现培养目标。
税法教学例题一般可包括两大部分,即揭示税法理论的典型例题和税务处理实务例题,具体又分课堂教师引导例题、课堂学生讨论例题和课后学生分析例题。教师应在税法例题分析及要求中提出有一定深度、且具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培养其研究能力。
(二)《税法》课程例题教学的组织
在税法教学中讲授税法理论,可以结合相关典型例题进行,给枯燥的理论加一点鲜活的背景和情节,使税法理论变得生动、易理解;讲授税法理论和税务处理实务,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课堂引导例题、课堂讨论例题和课后思考与分析例题。加入课堂引导案例的目的是教学生分析税法例题的思路及税务处理方法的应用技巧,变抽象谈论为具体分析,其例题选择要典型,讲解要生动、精彩、透彻。加入课堂讨论例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体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例题要保证时间,可以在课前先布置,课堂再安排一定时间组织例题讨论,讨论时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案情及具体问题既有分析又有结论,课堂讨论要有热烈气氛和实战氛围,使学生以税务代理人的身份参与到税务例题中来,让学生明确“知”不等于“会”,纸上谈兵解决不了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需要强化训练的税法理论及税务处理方法,可适当安排课后分析例题,如重要税法及综合性税务处理实务等可以适当布置课后独立分析例题,要求学生课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分析完成。
应该指出,例题教学法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必须潜心准备、灵活引导,同时需要丰富、适用的例题资料和学生的积极配合。由于受以上诸因素的制约,例题教学法在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还不够广泛。其中有师资问题,也有例题教材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公开出版的税法例题教材多数为税务处理过程及结果的叙述,考虑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不够,例题构成缺乏系统性,不能满足例题教学的需要,加之教师参与税务处理实践的意识不强、机会不多,例题教学经验不足等,使得税法课程例题教学的推广受到限制。
(三)完善和推广《税法》课程例题教学模式的措施
要完善和推广税法例题教学模式,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必须解决培养目标定位与课堂教学理念问题,充分认识税法例题教学法对学生巩固会计知识、掌握税务处理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价值。二是广泛收集,精心编写和选择税法教学例题,使税法例题典型、综合、曲折、有难度,与税法理论相关,同时应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例题。三是改进教学计划,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保证例题教学时间。课堂讲授中,要浓缩税法理论,将一部分理论融入教学例题之中,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四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鼓励教师参与税务代理实践,参与科研,参与税法例题收集和编写。
《税法》课程例题教学法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并不能代替一切,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运用中还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计算机税务处理操作、聘请税务管理人员专题讲座、专题录像讨论、《税法》课程模拟实训等。有效地实施税法例题教学法,是对传统税法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一方面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之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研究和思维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例题教学法在税法课程教学中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编号:06YB306,课题主持人:卢运辉)
关键词:课程教学 例题教学法 教学效果 实践
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改革《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税法》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费时费力,课堂输出信息量少。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代替学生思维,严重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培养学生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快适应税务代理和纳税申报的业务需要。可见,改革传统《税法》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已知,而且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和探索未知。在《税法》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主体,即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不搞教师独断专行,一锤定音,让学生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二是转变思维方式,即由过去的“聚合思维”转向“发散思维”,形成大视野、大容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引导学生跟踪和研究税法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三是转变讲授方式,即由单纯的理论叙述向将理论融入具体税法例题教学的方式讲授,培养学生税务实践综合能力。
二、例题教学法对《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税法知识的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且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一般又以具有较丰富的税务实践经验为前提,学校教育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因此例题教学法用于税法课程教学意义深远,其价值可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例题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其在学校不可能接触到的实际问题,使之了解各类税法知识及税务处理技巧,提高认知及感悟水平。二是例题教学可以体现税法教学宗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税法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弄清税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税法理论指导税务实践的能力。三是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参与例题分析和讨论,有案情、有场景,学生身临其境,认真研究例题,归纳自己的观点,参与辩论,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为满足教学对例题的需要,教师要深入税务实践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大量真实税法业务例题,并根据例题及教学要求筛选、改编和包装,使之典型化,同时,在课堂上要恰当运用,在讨论中要当好指挥,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例题教学法在《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实践
(一)《税法》课程例题教学的形式
税法例题教学形式一般包括如下几种:第一种是税法案例教学与税法理论教学相结合,以税法理论讲述为主,结合税法理论讲解并分析例题;第二种是仍以税法理论讲述为主,结合税法理论讲解并分析例题,并大量引入课堂税法例题的讨论,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第三种是以税法例题讲授为主,将税法理论融入税法例题之中,通过税法例题讲授、分析,总结归纳税法理论;第四种是在税法理论课之后单独开设税务处理例题课程,可以大量引入例题讨论,侧重解决税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以上各种形式各有其特点,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要保证学生系统掌握税法理论及基本技能,以实现培养目标。
税法教学例题一般可包括两大部分,即揭示税法理论的典型例题和税务处理实务例题,具体又分课堂教师引导例题、课堂学生讨论例题和课后学生分析例题。教师应在税法例题分析及要求中提出有一定深度、且具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培养其研究能力。
(二)《税法》课程例题教学的组织
在税法教学中讲授税法理论,可以结合相关典型例题进行,给枯燥的理论加一点鲜活的背景和情节,使税法理论变得生动、易理解;讲授税法理论和税务处理实务,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课堂引导例题、课堂讨论例题和课后思考与分析例题。加入课堂引导案例的目的是教学生分析税法例题的思路及税务处理方法的应用技巧,变抽象谈论为具体分析,其例题选择要典型,讲解要生动、精彩、透彻。加入课堂讨论例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体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例题要保证时间,可以在课前先布置,课堂再安排一定时间组织例题讨论,讨论时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案情及具体问题既有分析又有结论,课堂讨论要有热烈气氛和实战氛围,使学生以税务代理人的身份参与到税务例题中来,让学生明确“知”不等于“会”,纸上谈兵解决不了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需要强化训练的税法理论及税务处理方法,可适当安排课后分析例题,如重要税法及综合性税务处理实务等可以适当布置课后独立分析例题,要求学生课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分析完成。
应该指出,例题教学法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必须潜心准备、灵活引导,同时需要丰富、适用的例题资料和学生的积极配合。由于受以上诸因素的制约,例题教学法在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还不够广泛。其中有师资问题,也有例题教材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公开出版的税法例题教材多数为税务处理过程及结果的叙述,考虑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不够,例题构成缺乏系统性,不能满足例题教学的需要,加之教师参与税务处理实践的意识不强、机会不多,例题教学经验不足等,使得税法课程例题教学的推广受到限制。
(三)完善和推广《税法》课程例题教学模式的措施
要完善和推广税法例题教学模式,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必须解决培养目标定位与课堂教学理念问题,充分认识税法例题教学法对学生巩固会计知识、掌握税务处理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价值。二是广泛收集,精心编写和选择税法教学例题,使税法例题典型、综合、曲折、有难度,与税法理论相关,同时应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例题。三是改进教学计划,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保证例题教学时间。课堂讲授中,要浓缩税法理论,将一部分理论融入教学例题之中,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四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鼓励教师参与税务代理实践,参与科研,参与税法例题收集和编写。
《税法》课程例题教学法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并不能代替一切,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运用中还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计算机税务处理操作、聘请税务管理人员专题讲座、专题录像讨论、《税法》课程模拟实训等。有效地实施税法例题教学法,是对传统税法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一方面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之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研究和思维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例题教学法在税法课程教学中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编号:06YB306,课题主持人:卢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