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一、《错误》是征人(军人)回乡探亲诗。读了孙绍振先生《不是"归人",更是归人——读郑愁予〈错误〉》(见《语文建设》2016年第8期)一文,受益良多。孙先生深刻地分析了郑愁予先生《错误》一诗在突破"古典诗歌闺怨的母题"上所做出的贡献,指出"郑愁予把母亲在抗战期间倚门望父归来的记忆转化为现代诗,经历了精致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可以分析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将记忆纳入古典江南意象;二是以现代性的想象把春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