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于1948的《1984》,是世界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之一,它寓言了一个可能的未来,印证了一个已知的过去,甚至,它就是我们的现在。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够以政治寓言的身份被奉为经典。
  政治是空气,它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可它复杂得太浩淼,隐晦得太生涩,因此在书里也从未被直接提及一次。而“爱”这个字眼却反复出现,爱是氧气,是纯粹到无需论证的真理,永远充盈了我们的全部生命和整个灵魂。
  温斯顿说,他爱裘利亚,可我想,不是的。
  在这个恐怖到令人窒息的极权社会中,温斯顿一面叛逆,一面彷徨。裘利亚的到来把他关进一个玻璃般美丽而透明的世界,那里才是他的乌托邦。他们曾从午后的缱绻中醒来,享受真正的糖和咖啡,讓阳光洒落每一寸皮肤,听着无产者卑微而动人的歌谣。所以他说他不相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自己不再爱她,直到这种力量真的出现。可我看来,这不过是自欺欺人,他们的爱从一开始就是压抑的、荒唐的、脆弱不堪的,是带着目的的,这不过是一种反抗。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彼此,不理解彼此,他们匆匆会面、匆匆分别,从不曾促膝谈心,他们的灵魂从没有交汇相融。那个说着“书籍不过是一种应时的产品罢了,就像果酱和鞋带一样”的裘利亚,尽管与温斯顿站在同一战线,却终究不会成为同志。温斯顿所倾注了感情的,仅仅是虚幻的理想,这不是爱。
  温斯顿说,他爱老大哥,我想,不是的。
  书中有这样一句让人震撼的口号——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老大哥,也就是政府一遍遍告诉温斯顿的所谓的真理。可在我们现在看来这种思想是多么的荒谬。然而这样的言论和文字经过政府的宣扬和推波助澜,却成了不容置否的真理。就像是他可以说2 2=4,也可以说,2 2=5一样,于是你妥协,你全身心地去接受,你的大脑被驯服,你的思想被改造,只有灵魂在你不知道的角落里默然。所以,脱离了自由、独立的思考,温斯顿对老大哥的爱又怎么可能真正存在?
  那么温斯顿有没有收获到爱呢?我想是有的,在奥勃良那里。他出场不多,却给我印象最深。奥勃良曾经是温斯顿的精神偶像,可最后温斯顿却发现他是要置他于死地的思想警察。在仁爱部的监狱里,温斯顿尊严的脸皮被撕毁,肉体被摧残,甚至处于死亡的边缘,他的身体像浆糊般瘫软,血液和淋巴被熬干到透明,他祈求,哭喊,崩溃,精神失常。除了痛苦,什么也没有了,他失去了一切。在他绝望的时刻,奥勃良放了他一马。这使得温斯顿对奥勃良感激不尽,温斯顿对他没有了恨意,没有了愤怒,没有了失望,有的只是最纯粹的信赖。不管是敌是友,温斯顿觉得奥勃良是真正了解他的,他们是推心置腹的知己,一个眼神交流就能互通心曲。
  我觉得温斯顿一直在寻找爱,他在奥勃良那里获得了爱。但我认为这是一份扭曲的爱,这是讽刺的,是残酷的,是令人伤怀的,但你却不能否定它的存在。
  由此,我深深地思索,爱到底是什么呢?爱有多种,可以是爱情,可以是对祖国、家乡或是亲人们的眷恋,可以是一份真挚的友情……爱不是一句口号,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无论社会和时代如何变迁,爱始终存在,无处不在。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爱呢?爱是不可控的,我们只有在理解和信赖中得到它,在语言和思考中佐证它,我们可以爱一个人,爱一样事物,爱一个国家,也可以是爱一本书和爱一种思想……
  (指导老师:魏平平)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1  一、“红色经典文学”简介  “红色经典文学”是革命年代反应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和中国社会风貌的一类文学作品。概括说来包含影视歌舞文学等表现形式。而狭义上特指文学作品,诸如“三红一创,山青保林”(《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10亿  英国退休教授乔希·西尔弗发明了一种可由佩戴者自己调整度数的眼镜,并已向15个国家的贫困人群分发了大约3万副。西尔弗希望这种眼镜在2020年前能惠及世界10亿贫困人群。    500倍   福州11中初二学生刘峻对生物很感兴趣,经常动手制作一些动植物标本。他很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但平时他只有上实验课的时候,才有机会使用显微镜。于是,刘峻就琢磨着利用现有的物理知识做一个简易显微镜。近日,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出众的外表,高挑的身材,天才的头脑,所以,我用一身名牌把自己包装起来。  从头到脚的名牌,使我在班里总能赢得同学们羡慕的眼光,我常常引以为傲,甚至高人一等。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不平凡。  那一天,在上学的路上,萧瑟的秋风像是要把人们撕裂,我冰冷麻木的肢体早已感受不到那种刀割的感觉。现在,没有任何事情比坐在教室里喝着保温杯里泡的热茶更让人感到温暖的了。  早自习还没开始,我已
没有那场春雨,我也不会听见,心的声音。  近日的心情有些压抑和浮躁,可能是因为日复一日的奋斗。我为自己的心筑起一堵与外界隔绝的墙。周末在家,听见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突发奇想地撑起了伞,轻手轻脚走出了家门,在雨中体验许久未曾有过的闲适与宁静。  拐一个弯便是我经常走过的湖畔。天黑得如一团墨,但湖边一盏盏隐在树荫中的灯,像一轮轮温柔的月亮,在雨中漫舞着银色轻纱。湖边照例是石子小道和一团团烟雾般的树影,
摘 要:我很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在杭州西湖边上游玩的时候脱口而出的肯定是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你能感受到他对弟弟苏澈那种牵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你能感受到他对历史浩浩荡荡的大势和当下个人的小小幸福的强烈对比,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他对亡妻的思念让人如此心疼,苏轼最好的诗歌是因为他的一个境遇,但诗人困顿于生活和事业却有如此恬适心境,把他满
欲望:  你好。  2017年8月,我到威尼斯大学交流短篇小说写作,晚上倒时差睡不着,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杂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自省。文章发出之后我就睡了,醒来之后发现我自 己的手机已经被我自己这篇文章刷屏,无问东西,不分男女,人人自查,人人自危, 一周后,从后台看,直接阅读量超过五百万。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每个人都担心油腻?  是因为这是一个油腻
上个世纪的风暴  剩下桅杆的纪念碑  大海广场无动于衷  飞鸟举起相机  调整进入历史的角度  瞬间,倾向与爆炸  酒后的水酒  倾向于愤怒  记忆摁下快门  捕获新的瞬间  水桶封存闪电  酿造和平灯光  时代底片等待冲洗  人们有苍白的眼眸  奇怪的笑容  舊船翻新  老鼠散去  灯塔毁于黎明的灯光  底舱我们消磨岁月  心头的茧,逝者的歌
《智族GQ》對话林一  林一在下文中为L你是一个很怕热的人吗?遇到特别热的天气会不会连门部不想出,只想待在空调房?  L:我不是特别怕热,但是我很怕冷,其实,如果不是高温天气的话,我也不怎么出门。像七八月这种闷热的天气,你会特别爱出汗吗?讨厌出汗的那种感觉吗?还是会觉得蛮爽的?  L:我从小到大都属于很少出汗的人,有时候高强度的运动之后会稍微多出一些汗。出汗的感觉还是很痛快的,有一种成就感(笑)。
摘 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历时五千年而未曾中断且历久弥新的文明,成就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诗词翻译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本文以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为理论指导,对其英译诗词进行赏析。  关键词:三美论;古诗词翻译;许渊冲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 “建立学分银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要任务。时至今日,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如何,是相关各方都关心的。本研究以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为主线,基于学术文献、报纸报道和政策文本,梳理国内“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与进展。理论探究方面,从国外经验借鉴逐步转向本土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学分银行的理论内核、功能定位、组成要素、运行机制、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