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使中国企业可以大胆地“走出去”谋发展、谋出路。而在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中国企业在海外东道国的社会责任问题。本文针对“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一帶一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及对策
一、“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企业面临的社会责任问题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员工福利待遇、社区问题、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物种多样性、捐赠问题等。这些方面都是企业所需要妥善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得当,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仅会给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于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员工福利待遇问题
中外合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营,公司的员工主要都是来自所在国家的公民。由于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生活习惯、风俗等都不一样,就要求企业应该知道这些基本的差异,并尊重员工所遵守的法律法规和生活习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例如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穆斯林国家,有些特殊的地区是禁止穆斯林人员进入的,那么我国派往这些地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回族。又例如有些国家规定是每天上班八小时,不允许加班,那这种情况就可能对项目的完成进度产生影响。如果还想像国内一样强制加班就会引起员工罢工的现象。所以对于这种现象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协商好以后合理安排。尽量尊重和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
(二)社区问题
社区指的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影响的地区。一般企业在当地进行项目工程建设时,应该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居民生活需要,例如在社区内建设学校、诊所等便民设施应该全部纳入项目的总成本之中。只有让当地居民感受到企业的社会关怀,而不仅仅是来赚钱的,才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才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肯尼亚承建水电站,就因为忽视了社区问题而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在进行民情考察以后,完善了社区基础设施,才得以继续开展建设活动。
(三)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环境保护问题。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代表的也就是中国在外的形象,一定要承担起企业应付的社会责任。应该严格遵守欧洲联盟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污水排放、污染信息披露等问题所制定的标准,要重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问题的保护,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针对社会责任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一)熟悉项目所在国的正式制度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项目建设时,一定要了解所在地的正式制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何影响,然后再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和协调。正式制度指的就是法律、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等。由于有些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制度较为严苛,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事先对这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项目建设之前,解决好相关的问题,以免出现纠纷,耽误项目的整体进度,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就可以推动项目的发展进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熟悉项目所在国的非正式制度
一般非正式制度指的就是当地的宗教、文化、道德等风俗习惯。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到的宗教、文化等都比较复杂。以东亚的缅甸为例,在缅甸信教的民众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往往这些宗教信仰的人群对项目实施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宗教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我国在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提前了解和熟悉当地的风土民情,和谐共通的区发展建设。
(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知识培训和人才培训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法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情况复杂多样,我们应该要培养出能够精通生产经营业务又能够了解掌握社会责任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讲座和课堂培训等,去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某些企业高管也可以通过自学或者其他方式掌握知识和技能。除了社会人才的自我培养,还应该在大学课堂开设这一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从大学校园里培养出“一带一路”的优秀人才。
三、结语
我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难免会有很多的问题,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积极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李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2]赵乾宇,彭攀. 论“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5):279-280.
[3]李正,宓纯琦.“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8(03):20-21
关键词:“一帶一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及对策
一、“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企业面临的社会责任问题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员工福利待遇、社区问题、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物种多样性、捐赠问题等。这些方面都是企业所需要妥善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得当,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仅会给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于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员工福利待遇问题
中外合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营,公司的员工主要都是来自所在国家的公民。由于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生活习惯、风俗等都不一样,就要求企业应该知道这些基本的差异,并尊重员工所遵守的法律法规和生活习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例如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穆斯林国家,有些特殊的地区是禁止穆斯林人员进入的,那么我国派往这些地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回族。又例如有些国家规定是每天上班八小时,不允许加班,那这种情况就可能对项目的完成进度产生影响。如果还想像国内一样强制加班就会引起员工罢工的现象。所以对于这种现象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协商好以后合理安排。尽量尊重和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
(二)社区问题
社区指的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影响的地区。一般企业在当地进行项目工程建设时,应该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居民生活需要,例如在社区内建设学校、诊所等便民设施应该全部纳入项目的总成本之中。只有让当地居民感受到企业的社会关怀,而不仅仅是来赚钱的,才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才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肯尼亚承建水电站,就因为忽视了社区问题而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在进行民情考察以后,完善了社区基础设施,才得以继续开展建设活动。
(三)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环境保护问题。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代表的也就是中国在外的形象,一定要承担起企业应付的社会责任。应该严格遵守欧洲联盟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污水排放、污染信息披露等问题所制定的标准,要重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问题的保护,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针对社会责任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一)熟悉项目所在国的正式制度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项目建设时,一定要了解所在地的正式制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何影响,然后再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和协调。正式制度指的就是法律、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等。由于有些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制度较为严苛,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事先对这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项目建设之前,解决好相关的问题,以免出现纠纷,耽误项目的整体进度,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就可以推动项目的发展进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熟悉项目所在国的非正式制度
一般非正式制度指的就是当地的宗教、文化、道德等风俗习惯。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到的宗教、文化等都比较复杂。以东亚的缅甸为例,在缅甸信教的民众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往往这些宗教信仰的人群对项目实施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宗教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我国在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提前了解和熟悉当地的风土民情,和谐共通的区发展建设。
(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知识培训和人才培训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法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情况复杂多样,我们应该要培养出能够精通生产经营业务又能够了解掌握社会责任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讲座和课堂培训等,去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某些企业高管也可以通过自学或者其他方式掌握知识和技能。除了社会人才的自我培养,还应该在大学课堂开设这一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从大学校园里培养出“一带一路”的优秀人才。
三、结语
我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难免会有很多的问题,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积极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李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2]赵乾宇,彭攀. 论“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5):279-280.
[3]李正,宓纯琦.“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8(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