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的交通枢纽地位需要立体式的优化,不但要发挥郑州在铁路、公路方面的“双十字”优势,还应当强化中原城市群之间交通互通、互联、互融,以实现中原经济的快速上扬。”3月20日,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张泽高表示,交通建设对河南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而河南要赢得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赢得区域经济的腾飞和崛起。
“在我国农村有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对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张泽高认为,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交通建设是影响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左右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提,换句话说,交通好了,经济发展也就有奔头了。
一直以来,河南十分重视交通建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强化交通优势。以公路为例,省内密集的公路交通网已经形成,一个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支脉的“中原大路网”脱颖而出。这在河南地图上便可窥之一二,蛛丝般纵横交错,骨干清晰,脉络分明。
“它们就像人体内的大动脉,满载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机遇、人才战略等。”张泽高如此形容河南交通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据其介绍,近年来,全省经济一路上扬,GDP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五的位次。在新交的成绩单中,地区生产总值高达19367.28亿元,增长10.7%,高于全国增速。若按平均汇率折算,河南经济社会已经进入3000美元重要发展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是,2006年以来,河南省在公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等主要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60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1.7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79万公里。但是交通建设仅仅高速公路发展独大还不够,应当平衡优化城际轨道的发展,使得星罗棋布的城市个体通过更多渠道交流起来,形成共生共荣的共同体。
“郑西高铁的开通,拉近的不仅仅是两座城市的时空距离,更多的将会是经济建设领域的人才互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鲜活力,不但郑州和西安受益,也必将带动中间地带洛阳、三门峡等地的发展。”张泽高认为,这为中原城市群的区域发展和整体崛起极具借鉴意义。
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总有其优势产业和相对弱势产业,便捷的交通是打通彼此联系的关键,他认为,中原城市群承担着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而各个城市由于其天然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自身的优势产业又不相同,这就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网络,以自身的优势产业为核心和立足点,呈带状或环状扩散和转移,实现区域内部或区域内外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张泽高建议,全省的交通建设在强化全国交通枢纽地位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向内发展的侧重,加强各省辖市的交通脉络建设,在已经通车的高速公路的基础上,重点在中原城市群之间打造多渠道的立体交通,以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为目标,着力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以客运专线为骨架、城际轨道交通为支撑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形成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比如说城市轨道交通,比如说民用飞机场的互航等。
“发达的城市群大多是靠交通网络串联的。中原城市群的全面融合与发展必须建立在轨道交通这样的交通体系之上。”张泽高认为,目前中原城市群城市问的相互依赖和联系还比较弱,一旦“半小时经济圈”真正形成,中原城市群的9个城市就会融合成为一个大城市,城市群内的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原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会明显增强,区域内人员流动必将进一步加快,客货运输需求也将迅猛增加,这些都需要运力强大、高效便捷的城际快速交通做支撑。”
“在我国农村有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对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张泽高认为,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交通建设是影响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左右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提,换句话说,交通好了,经济发展也就有奔头了。
一直以来,河南十分重视交通建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强化交通优势。以公路为例,省内密集的公路交通网已经形成,一个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支脉的“中原大路网”脱颖而出。这在河南地图上便可窥之一二,蛛丝般纵横交错,骨干清晰,脉络分明。
“它们就像人体内的大动脉,满载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机遇、人才战略等。”张泽高如此形容河南交通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据其介绍,近年来,全省经济一路上扬,GDP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五的位次。在新交的成绩单中,地区生产总值高达19367.28亿元,增长10.7%,高于全国增速。若按平均汇率折算,河南经济社会已经进入3000美元重要发展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是,2006年以来,河南省在公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等主要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60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1.7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79万公里。但是交通建设仅仅高速公路发展独大还不够,应当平衡优化城际轨道的发展,使得星罗棋布的城市个体通过更多渠道交流起来,形成共生共荣的共同体。
“郑西高铁的开通,拉近的不仅仅是两座城市的时空距离,更多的将会是经济建设领域的人才互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鲜活力,不但郑州和西安受益,也必将带动中间地带洛阳、三门峡等地的发展。”张泽高认为,这为中原城市群的区域发展和整体崛起极具借鉴意义。
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总有其优势产业和相对弱势产业,便捷的交通是打通彼此联系的关键,他认为,中原城市群承担着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而各个城市由于其天然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自身的优势产业又不相同,这就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网络,以自身的优势产业为核心和立足点,呈带状或环状扩散和转移,实现区域内部或区域内外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张泽高建议,全省的交通建设在强化全国交通枢纽地位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向内发展的侧重,加强各省辖市的交通脉络建设,在已经通车的高速公路的基础上,重点在中原城市群之间打造多渠道的立体交通,以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为目标,着力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以客运专线为骨架、城际轨道交通为支撑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形成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比如说城市轨道交通,比如说民用飞机场的互航等。
“发达的城市群大多是靠交通网络串联的。中原城市群的全面融合与发展必须建立在轨道交通这样的交通体系之上。”张泽高认为,目前中原城市群城市问的相互依赖和联系还比较弱,一旦“半小时经济圈”真正形成,中原城市群的9个城市就会融合成为一个大城市,城市群内的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原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会明显增强,区域内人员流动必将进一步加快,客货运输需求也将迅猛增加,这些都需要运力强大、高效便捷的城际快速交通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