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设备管理对工程施工企业经营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需站在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强化企业工作效率等层面积极探索,明确管理任务的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思想,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为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176-01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应用也越发成熟,达到了较高水准。为推动工程建设机械化发展,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大机械设备管理力度,从应用保养与维修等角度入手管理,提高施工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
1.制度符合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
综合经济、技术管理,综合专业、群众管理,统一维修保养、计划检修,以事先预防为主,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实用性、特色性的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能够反映企业现状、未来发展需求、综合实力等,实施定机定岗定人原则,施以人性化、民主性管理。加强完善设备集中采购、设备集中调剂等制度,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全面性、全过程性管理,使全寿命周期管理贯穿于机械设备采购运行与维修保养等各环节。围绕分级管理与统一领导原则,重点完善企业管理体制、项目部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如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等。
2.强化技术与经济管理
技术管理方面,规范设备运转情况记录机制,强化完善技术责任制,优化技术档案制。
经济管理方面,施以单机、班组结合核算方法,强化各经济指标的审核,机械使用台班定额,折旧基金提取、利用必须规范合理。确保设备属性与利用率的同时,强化机械化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经济利益[1]。
3.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
任何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机能与素养,为切实体现机械设备功能、发挥其经济效益,实现经济责任制多云化,统一责权利,调动群众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1.施工现场方面
根据企业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现状,强化机械设备租赁等工作,促使施工现场的设备,成为经济型机械设备。根据技术经济对比结果,择优实施经济性施工方案,确保机械设备使用成本。依据施工方案,多施以机械配套组合,确保机械设备工作效率,根据现场施工工程量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施工,避免出现忙闲不均机械设备运行情况。
2.组织方面
基于技术因素角度分析,劳动组织形式必须科学,机械设备操作时,施以人机固定原则,规范机械操作与使用行为,实现安全操作。高效落实技术考核等制度。加强已有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根据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需求,聘用、选拔优秀的设备管理人才,由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新技术设备。
基于组织因素角度分析,严格执行“三定”制度,提升劳动生产率、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安全。机械设备需集中管理,同时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新产品、新技术等动态等应当明确掌握,严格落实设备大检查,管理团队评比等活动,积极制定专业化的组织管理团队[2]。
3.运行管理方面
防止设备低载或低负荷、低性能使用,或是超载超负荷、超性能运行。各种润滑油、液压油等油料的使用必须规范,且确保油料质量。
根据维护制度要求及时展开保养、检修,规避带病运转、失保失修等现象,强化其它技术服务工作。
4.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方面
维修管理内容广泛,包括记录运行情况、制定并实施维修项目、经济分析等环节,且各环节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目前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维修管理模式不规范,计划、检修制度滞后,维修经济性得不到体现,检修过度等现象普遍。其次重使用轻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形式化,多为事后处理。最后管理技术滞后,计算机、检测等先进得不到有效利用,多根据以往经验对高精密设备进行排障,故障隐患逐渐积累直接影响其工作性能与施工质量。部分先进设备对配件、油料等要求标准高,对此需着重管理。
面对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方面的问题的解决,首先应当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为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必须对漫长保养期的设备高度重视,积极设立设备维修档案、管控条款、管理目标等,作好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等级工作。定期抽查维修方案,相关部门应深入分析机械设备出厂技术质量资料及其使用情况,设立设备维修保养档案,实现机械设备的规范维修保养。积极完善评优制度、奖罚机制,根据机械设备损伤程度、设备维修质量与次数等施以奖励与惩罚,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促使员工规范操作。
5.安全管理方面
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查,按照规程操作。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杂物,机械设备作业周围设置防护栏、警示标识等。夜间作业禁止作业现场的出入,照明设备配置齐全,确保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以及全员的人身安全。
三、实现机械设备系统化管理
制定行之有效的设备管控体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围绕工程项目采取合力措施提升设备利用率。首先施工企业围绕实际情况,设立动态管控模型,施以全过程、群众性、全系统的综合管理模型。其次积极完善设备管理网络体系,集中处理维修、价值及目标管理等工程,通过PDCA模式辅以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落实。最后根据自身需求,积极设立分支设备管理部门,集中汇总各管理问题。完善分层管理机制的同时,施以完善的职责权限管理,确保国家现行政策方针、企业各规章制度有效落实,提升工程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3]。
總结
为实现机械设备应用的低消耗与成本,实现企业与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提高机械化施工服务水平,施工企业需积极转变机械管理管理思想,优化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与模式,通过设备用养修结合、科学维修管理、造就高素质人才、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等措施,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系统性、全寿命周期性管理。
参考文献
[1]龚晓芸.浅析工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要点[J].中国勘察设计,2017(4):104-106.
[2]黄达明,陈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
[3]沈利群.电力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探索[J].通讯世界,2016(17):177-178.
[关键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176-01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应用也越发成熟,达到了较高水准。为推动工程建设机械化发展,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大机械设备管理力度,从应用保养与维修等角度入手管理,提高施工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
1.制度符合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
综合经济、技术管理,综合专业、群众管理,统一维修保养、计划检修,以事先预防为主,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实用性、特色性的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能够反映企业现状、未来发展需求、综合实力等,实施定机定岗定人原则,施以人性化、民主性管理。加强完善设备集中采购、设备集中调剂等制度,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全面性、全过程性管理,使全寿命周期管理贯穿于机械设备采购运行与维修保养等各环节。围绕分级管理与统一领导原则,重点完善企业管理体制、项目部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如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等。
2.强化技术与经济管理
技术管理方面,规范设备运转情况记录机制,强化完善技术责任制,优化技术档案制。
经济管理方面,施以单机、班组结合核算方法,强化各经济指标的审核,机械使用台班定额,折旧基金提取、利用必须规范合理。确保设备属性与利用率的同时,强化机械化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经济利益[1]。
3.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
任何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机能与素养,为切实体现机械设备功能、发挥其经济效益,实现经济责任制多云化,统一责权利,调动群众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1.施工现场方面
根据企业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现状,强化机械设备租赁等工作,促使施工现场的设备,成为经济型机械设备。根据技术经济对比结果,择优实施经济性施工方案,确保机械设备使用成本。依据施工方案,多施以机械配套组合,确保机械设备工作效率,根据现场施工工程量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施工,避免出现忙闲不均机械设备运行情况。
2.组织方面
基于技术因素角度分析,劳动组织形式必须科学,机械设备操作时,施以人机固定原则,规范机械操作与使用行为,实现安全操作。高效落实技术考核等制度。加强已有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根据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需求,聘用、选拔优秀的设备管理人才,由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新技术设备。
基于组织因素角度分析,严格执行“三定”制度,提升劳动生产率、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安全。机械设备需集中管理,同时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新产品、新技术等动态等应当明确掌握,严格落实设备大检查,管理团队评比等活动,积极制定专业化的组织管理团队[2]。
3.运行管理方面
防止设备低载或低负荷、低性能使用,或是超载超负荷、超性能运行。各种润滑油、液压油等油料的使用必须规范,且确保油料质量。
根据维护制度要求及时展开保养、检修,规避带病运转、失保失修等现象,强化其它技术服务工作。
4.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方面
维修管理内容广泛,包括记录运行情况、制定并实施维修项目、经济分析等环节,且各环节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目前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维修管理模式不规范,计划、检修制度滞后,维修经济性得不到体现,检修过度等现象普遍。其次重使用轻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形式化,多为事后处理。最后管理技术滞后,计算机、检测等先进得不到有效利用,多根据以往经验对高精密设备进行排障,故障隐患逐渐积累直接影响其工作性能与施工质量。部分先进设备对配件、油料等要求标准高,对此需着重管理。
面对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方面的问题的解决,首先应当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为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必须对漫长保养期的设备高度重视,积极设立设备维修档案、管控条款、管理目标等,作好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等级工作。定期抽查维修方案,相关部门应深入分析机械设备出厂技术质量资料及其使用情况,设立设备维修保养档案,实现机械设备的规范维修保养。积极完善评优制度、奖罚机制,根据机械设备损伤程度、设备维修质量与次数等施以奖励与惩罚,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促使员工规范操作。
5.安全管理方面
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查,按照规程操作。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杂物,机械设备作业周围设置防护栏、警示标识等。夜间作业禁止作业现场的出入,照明设备配置齐全,确保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以及全员的人身安全。
三、实现机械设备系统化管理
制定行之有效的设备管控体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围绕工程项目采取合力措施提升设备利用率。首先施工企业围绕实际情况,设立动态管控模型,施以全过程、群众性、全系统的综合管理模型。其次积极完善设备管理网络体系,集中处理维修、价值及目标管理等工程,通过PDCA模式辅以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落实。最后根据自身需求,积极设立分支设备管理部门,集中汇总各管理问题。完善分层管理机制的同时,施以完善的职责权限管理,确保国家现行政策方针、企业各规章制度有效落实,提升工程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3]。
總结
为实现机械设备应用的低消耗与成本,实现企业与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提高机械化施工服务水平,施工企业需积极转变机械管理管理思想,优化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与模式,通过设备用养修结合、科学维修管理、造就高素质人才、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等措施,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系统性、全寿命周期性管理。
参考文献
[1]龚晓芸.浅析工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要点[J].中国勘察设计,2017(4):104-106.
[2]黄达明,陈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
[3]沈利群.电力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探索[J].通讯世界,2016(17):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