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一些妙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因此,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高中生物教育。虽然当前中学生物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但是由于高考生物学所占分值相对较少,有不少学生轻视生物的学习,甚至把生物课看成是负担。在此情况下,怎样从生物教学自身的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已成为生物教师探索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师只有首先使学生喜欢生物,对生物产生兴趣,然后才能使其热爱学习生物,继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仅供参考,希望对广大的高中生物教师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1.巧妙设疑,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教师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中,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笔者提问:“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笔者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其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另外,教师也可结合生活中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遗传”时,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文学家萧伯纳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学生几乎同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学生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笔者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学生听来饶有
  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借用诗词,提高兴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来赞美自然界的生物。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插入某些课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适量地运用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古诗词进行教学,不仅会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更可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时,导入时教师可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学生珍惜美、爱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峙桃花始盛开”来突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如,教师可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来引出“植物的向光性”;用“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菊花的开花时间、颜色等知识,同时领会到秋天的美等。
  此外,教师如果适当引用成语、谚语,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笔者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链的有机联系,引伸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递过程,学生听来有趣,简明易懂。
  
  3.利用媒体,增强兴趣
  
  在动植物王国中,有着数不尽的奇闻趣事和探索不尽的奥妙。这些恰是学生极感兴趣、乐于汲取的知识养料。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适当利用3—5分钟时间,播放一些视频,介绍一些植物生活、繁殖的特点,动物觅食、争偶、护幼、御敌的趣事。例如物种间的竞争,鸟类的筑巢、育雏方式,猩猩、猴群的社群生活,狮子王国,奇妙的动物“语言”等,教师形象地讲述,学生听来会乐此不疲,充分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同时能拓宽知识面。
  
  4.提高效率,以赛促趣
  
  中学生争强好胜,将“竞争机制”引入生物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有极强的催化效果。笔者尝试了“课堂四六制”,即少讲多练。笔者将时间合理地分配,从而达到及时反馈及时补救的目标。笔者以学生的自然分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提问,答对的为该组记分并当堂公布每组得分结果。课堂抢答,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胜好强的意识,人人积极思索,举手抢答,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学生的激情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且有利于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将收集到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趣味性材料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和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背景:焦虑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且常伴明显的胃肠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脑-肠轴中肠源性肽类物质胃促生长素(ghrelin,GH)结合其1a型受体对HPA轴有正向激活作
学位
人文教育即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相处。其实仅从生物学本身研究对象的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点而言,生物学具有较重的人文色彩,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一人文色彩愈来愈得到彰显。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作为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生物学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物科学素质与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五个方面。
新课程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生物教师怎样做才能更加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呢?我在此谈一些看法,和广大同行交流。    一、课堂提问涉及的相关理论    1.科学认识论。  人认识世界靠实践活动和智力活动,而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给予引导,使其有所领悟。科学的发现是从观察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学习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特殊的认知过程,课堂学习中的许多
新学期伊始,学校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学年,一批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一拨新学生升入初三年级。这时,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第一节课,而对学生来说,最盼望的也是第一节课。那么教
学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提高。在新课改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有以下特点:    一、生活性    知识源于生活,对于生物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学生原
摘要: 本文作者分析了过度教育概念的不足,提出了教育不匹配和技能不匹配的概念,并利用问卷调查分析了教育不匹配和技能不匹配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 过度教育教育不匹配技能不匹配    一、过度教育的定义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展使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迅速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劳动力从事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一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过度教育。李志仁认为过度教育就是教育的供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