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青松』班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青松”班的建设背景,阐述了如何采用创青松之境、以青松之名、立青松之志三大路径来促进“青松”班的建设。经过两年的实践,开发了以“青松”为核心的班级物化成果,培养了学生坚韧的品质和尽责精神,提升了班级管理实效和班主任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 中职学校;青松班;班级建设
  一、“青松”班的建设背景
  中職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中考失意者,他们普遍自卑,自我效能感较低,而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致使他们普遍缺乏同一性,呈现多种矛盾心理。他们既希望自己能够成才,但又缺少努力的方向;既向往美好生活,又往往缺乏勤奋好学的动力;思想活跃,但又不善明辨是非……这些直接导致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自控力、心理承受力差,责任心缺失等。透视上述现象,其背后原因与学生缺乏 “坚韧” 品质关系密切。
  基于此,结合我班园林专业的特点,经过笔者和班干部的反复商讨,与家长的多次交流,我们选择了园林植物中最具“坚韧”品质的青松作为班树,创建“青松”班,让“青松”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图腾,激励学生不断修炼坚韧品质,努力打造以“青松”为核心的班级文化。
  二、“青松”班的建设路径
  1.创“青松”之境
  高一新生进入新学校,马上要面对新同学、新老师,如何引导他们快速适应新环境,是摆在中职班主任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开学之后,班主任首先要为整个班级建设好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为叩开学生心灵做好准备,让学生逐步爱上自己的专业,爱上自己的班级,爱上自己的班主任。
  (1)硬环境:美化一个家园
  我们18园林班是综合部下属的班级,隶属园林专业,专业课中包含了植物生产、植物保护、园林设计等,而综合部的文化特色又是“恒”字,结合这两点,我们对教室硬件环境进行了简单的布置:购置了绿植,既净化空气,又增添专业特色;呼应“青松”班名字,在班级放置了多幅青松图,用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软环境:倡导一个理念
  为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引领“青松”班文化创建方向,大家一起制定了以最具青松品质的“坚韧”作为班级的奋斗目标,通过“以韧建志”和“以韧促责”,来达成“志远”和“尽责”。同时倡导“班级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理念,为今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创设良好的意识氛围。
  2.以“青松”之名
  如何让“青松”激励中职学生,让他们从青松身上汲取力量?笔者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青松”,走近“青松”。以“青松”之名,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序列化的“青松系列活动”,整个活动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集画、写、谈、学四位于一体,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
  第一阶段画“青松”:学生进校的第一个月,全班齐画青松,通过任课教师的指导,利用园林制图课和晚自修的时间,让学生把心目中最伟岸、最坚韧的“青松”画出来,交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供全班同学一起欣赏。
  第二阶段写“青松”:画青松结束之后,学生都如愿交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此时,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进入第二阶段——写青松,主题是“我和青松有个约定”。学生的文章经过语文老师的修改后统一定稿打印,形成作品集。“写青松”阶段学生不仅感悟写得深,而且作品编得美、色调搭得巧,让人赏心悦目。
  第三阶段谈“青松”:在写青松的基础之上,我们又开展了第三阶段的“谈青松”活动,主题仍为“我和青松有个约定”,利用每周班团课时间,让每位学生轮流畅谈自己学青松的体会及以后的努力方向。
  第四阶段学“青松”: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画、写、谈青松活动的开展,学生对青松的坚韧品质有了较深的了解,对自己的“脆弱”也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了巩固前面的成果,我们开展了第四阶段学青松的活动,该阶段的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看视频,学习身残志坚“青松”青年陈兹方的创业故事;第二部分为访“英雄”,走进生活中真正的“青松”榜样,如富阳区道德模范章建文,用坚韧的意志再次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3.立“青松”之志
  有了“青松”之名,如何引导学生树立“青松”之志?笔者结合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坚韧”品质的修炼,托物言志,以“韧”建志(志远)、以“韧”促责(尽责),来促进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我时常引导学生,我们是高山上的一棵棵青松,不畏严寒,不怨贫瘠,扎根土壤,努力成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手上有技、心里有志、眼里有光的青年。
  考虑到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对教师的引导有叛逆情绪,我在“青松”精神培育过程中,积极引进优秀影片,建立属于我们班级的电影库,定期组织电影赏析活动,以此激发学生斗志。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力求做好三件事:
  一找经典台词。电影语言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许多台词蕴含着强大的教育功能。找经典台词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融入电影中,加深对影片的理解,也许一两句经典台词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谈即时感想。当一部优秀的电影曲终人散之际,也是观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之时,我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想。当学生激动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时,这部电影对他的影响就得到了强化,大家在互动中也会有心灵的触动。
  三写深度影评。写影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当电影欣赏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引导学生写影评也是顺理成章的,它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电影的理解,也强化了电影的教育作用。
  三、“青松”班的建设成效
  在不断营建“青松”班级文化,昂扬青松精神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坚韧品质和团队精神得到了有效培养。他们由最初学习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时的轻言放弃,到能静下心来学习和训练,学生浮躁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得到改善,课余生活不断丰富。教师的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
  1.开发了以“青松”为核心的班级物化成果
  我们创编了以“青松”为主题的班报,设计了体现青松精神的班徽,制定了以青松为目标的班训,创作了歌颂青松品质的班歌,汇编了以青松为线索的班刊。
  2.增加了班级量化成果
  学生的精神风貌有了很大改观,能够积极参加多种比赛、活动。自2016-2019的4年间,我所带的16、18园林班学生在各级各类园林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达10多人次,其中全国二等奖1人次,浙江省一等奖2人次,杭州市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3人次。在学校的跑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越野赛等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班级也多次被评为“富阳区先进文明班级”。
  3.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压力
  通过创青松之境、以青松之名、立青松之志的实践,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不再需要班主任面面俱到的管理,大量的工作由班级各部委负责。在“青松”班创设和研究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思考和成长,思维得到深化,视野得到拓展,工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匡瑛等.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等职业学校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孙雄朝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和区域背景,形成了具有较鲜明特征的北京模式,在改革领导与方式上坚持政治方向和首都定位,在改革目标上强调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在改革资源上注重资源统整和丰富供给,在改革策略上依靠科技支撑力求专业科学,在推进路径上注重上下结合侧重自上而下,在内部结构上兼顾城乡两端促进优质均衡。北京模式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资源比较丰富、处于政治中心地位的区域教育的一种
期刊
【摘 要】研究者针对学生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研究,不断改进整本书阅读的管理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本书阅读管理方案:时间规划解决真实阅读,任务驱动解决怎样阅读,试题测评解决有效阅读,项目研读解决深度阅读。文章以《水浒传》为例,从宏观架构、整体管理、阶段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阐述,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管理实践;测评;研读  【作者简介
期刊
【摘 要】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是教师进行优质教学的前提。然而,文本自身存在的难度以及教师文本解读水平不一的现实情况,往往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出现偏差。文章以莫怀戚的经典散文《散步》为例,以独特的语言形式为着力点,对其选编内容、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15篇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从而体悟文本的深层意蕴,以图帮助教师从文本体式、学情等角度更好地择定与建构教学内容,促进教师有效地开展散文教学。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资源泛滥的背景下,数学解题教学中“教考挂钩”“拿来主义”的现象日趋严重,导致解题教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大概念”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在“大概念”的统摄下,有助于教师树立解题教学的理念,明确解题教学的目标,规划解题教学的流程。  【关键词】解题教学;大概念;拿来主义  【作者简介】吕增锋,正高级教师,甬城教育名家,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意象是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利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诗歌,引导学生在程序操作中充分体悟意象的概念、领悟“意象—情感”的构建规则,可提高学生有效运用意象的能力。经过纸笔测试并收集证据,基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意象”教学是富有成效的。  【关键词】诗歌教学;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意象  【作者简介】熊纪涛,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专业方法及其应用。  【
期刊
【摘 要】美是人类对艺术的最终追求。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的重要职责。教师应以美学理论为依据,关注文本美的表现,强调美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在此基础上集合各种教学手段,构建在语言文字中体验美的审美化课堂,探索“聚美”语文教学思想的有效实践,达成学生审美意识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文学审美;教学思想;意识培养  【作者简介】吴鸿丽,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
期刊
【摘 要】课堂少不了对话,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问答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是一种分享交流,具有平等性、开放性、碰撞性等特征。语文教学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要脱离以识记、积累为主的“被认识”教学,实践以语用理解、审美价值为主要取向的“被理解”教学,真正走向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育;被认识;被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对话  【作者简介】黄瑞夷,高级教
期刊
【摘 要】为达到既定的教学和教育目的,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使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部分。数学讲逻辑、重推理,但数学思考与探究需要感性指引,才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的美。研究者通过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例的开发、实践与反思,诠释“从感性出发,将理性引向深处”的内涵,旨在达成有价值的“教”与有效的“学”。  【关键词】感性课堂;理性精神;独立性检验  【作者简介】徐淑
期刊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古称富春,山清水秀、景色迤逦、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横贯全境,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富阳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先后孕育了三国东吴大帝孙权,清代父子高官董邦达、董诰等一大批风云人物。佳山胜水又激发人的灵感,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古有唐代诗人施肩吾、罗隐,书法家孙过庭,宋代大家晁端友、晁补之,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现代有著名作家郁达夫、郁华、蒋伯潜,当代
期刊
富阳区依托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挖掘丰富的山水田园资源,以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打造全省一流综合教育强区为目标,全域联动推进“立生”德育,拓展德育宽度、高度、深度,突显富阳德育特色,构筑富阳德育品牌。  “立生德育”,“立”即立人,德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生”即生活自立、生命阳光、生态和谐。围绕立“生活自立、生命阳光、生态和谐”的人这一“立生”德育内涵,富阳区从课程、文化、实践等维度进行德育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