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宁波市中职英语教研大组年度教研活动中的两堂公开课为例,结合笔者做为一线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体验,探讨诸如英语课的“预设”与“生成”、英语课堂“沉默的隐形人”、如何处理“教师也不知道英文如何表达”的状况等问题,以期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反思与提升。
【关键词】中职英语 课堂教学 问题
一、引言
每年十月,宁波市中职英语教研大组都将举行全市英语教研活动,活动之一即为公开课的观摩研讨。去年,笔者有幸聆听了余姚五职校王红霞老师和象山职高陈锃骏老师带来的两堂公开课。两位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身体力行,为与会者提供了取长补短、切磋提高的机会。王红霞老师的课活泼热烈,其教态则沉稳自如,足见青年骨干教师的老练持重;陈锃骏老师的课,则是一种铅华洗净的朴素自然,让人感受到传统课堂的隽永美丽。
然而,课堂永远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犹如开启了一趟未知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风和日丽”的愉悦,也可能遇上“大雨倾盆”的意外。本文中,笔者将再现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片段,并对课上出现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策。
二、可控的预设和未知的生成
任何一节课,多少有表演、预设的成分,备课其实就是预设的过程。可以说,缺乏适度的“表演”,我们的课堂会缺少一些趣味;缺乏一定的“预设”,教学也将变得无序可循。在两节课中,王红霞老师的课预设多一些——她在头天晚上就把学案给学生;陈锃骏老师的课预设少些,常态课的痕迹比较浓重。两位老师如此安排并不难理解:王老师面对的是陌生城市里的陌生学生,为保险起见,她希望学生能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以免出现课堂上学生不能接受的场面;而陈老师呢,因为是“本土作战”,面对的是朝夕相处的学生,彼此之间已是非常熟悉默契了,无需担心学生不能进入状态。
始料未及的是,王老师授课班级的学生非常认真自觉,头一天晚上拿到学案之后,他们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上课的内容,以致公开课更像学生展示预习所得而非学习新知的过程。正如评课的姚萍老师下的经典结论:“这节课,成也学案,败也学案。”其意即指老师课前给学生输入的内容过多。
一节公开课,可控的预设和未知的生成,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才能最大程度呈现真实而润泽的教室生态和师生合作关系呢?笔者的看法是最佳比例为3:7。教师在课前预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学生反应,但真实的目标达成、重难点落实和学生状态,是要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展现、调整的。这对教师教育智慧的要求很高,但教师对于动态生成问题的处理能力,最能突显该教师的个性风格和教学水平,有时处理突发问题的智慧甚至可以成为本课的亮点。所以,教师不妨对未知的突发状况多一些乐观的期待,把突发状况视作契机,展示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和专业及人文素养。这样,就不会在课前过于紧张,预先向学生传授过多,导致公开课表演的痕迹太重;又或者课上不能灵活应变,无视或者生硬处理异常情况。殊不知,“久经沙场”的听课老师,最最期待的就是课堂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异常情况”和“个性处理”。
三、隐藏在课堂角落的“沉默的隐形人”
可以说,王老师和陈老师的课,已经最大程度地动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单独回答和展示的机会。尤其是王老师的课,每每老师一抛出问题,回答的学生此起彼伏,兴致极高,可见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方面她下了苦功夫,做得很到位。
然而遗憾的是,几乎每个教室,依然存在“沉默的隐形人”。他们占据了不易被老师发现或提问到的“有利地形”——教室的四个角落、后排、边座,对于教学活动常抱以漠然视之的态度,不幸被抽问到了就硬着头皮敷衍了事,或说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Sorry, I don’t know.”可以说,几乎每个中职英语课堂,都或多或少存在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学困生。
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他们拉回来,使他们也享受到课堂学习的机会和乐趣呢?教师们不妨做如下尝试。
⒈学优生和学困生搭配、性格外向的学生和个性内敛的学生搭配、男生和女生搭配。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形成互补互助的良好氛围,使班级的pair work和group work达到较均衡的状态,使学困生不会被漠视、长久作壁上观。
⒉每周对每组的成员进行调整,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偶尔让学生自由组合。不但人员有变动,座位也可以调整。这样的变化带来新奇感,一方面增加了学生交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某些学生一直坐在不利于参与课堂活动的位置。
⒊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多走动到角落、后排和边座的位置,多抽问这些座位上的学生。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记录本课较少参与课堂活动或学习态度消极被动的学生名字,以便在下一节课上多给予发言表现的机会。
⒋教师抽问时,多将容易回答的问题抛给教室里“沉默的隐形人”。学生不想参与课堂发言,一方面固然有地理位置优劣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缺乏安全感——教师组织的活动、提出的问题是否过于突然、难度过大、让学生受到威胁?(抽问突然,学生没有准备好、答不上来怕丢面子、出错被其他同学嘲笑等)如果能让这些学生从回答简单问题开始,慢慢培养他们专注倾听的能力,久而久之,对于减少其不配合教学的现象是有利的。
四、英语课堂上出现了老师不会翻译的中文表达
仍旧是关于上述王老师自拍的视频。关于第三位求职者,教师问“Why wouldn’t you choose her?”时,有学生回答:“Because she was 披头散发.”当时笔者心里一惊,觉得险了:中文的四字成语表达,在英文中常常要一个长句才能解释,很少能找到一个简单的对等词语。悄悄问了旁边几位老师,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翻译比较合适。幸而,王老师非常聪明,她转述了一下学生的话:“So you think that she is impolite, you will not choose her.”笔者坐在下面暗暗松了一口气,聪明的王老师,巧妙地把“危机”解决了。 然而,从含义上来说,“impolite”和“披头散发”指的并不是同一回事。这场课堂上的“危机”让笔者想起了自己也曾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节课上,学生问“香槟”怎么说。香槟这种我们东方人日常生活很少接触的酒,一下子就把笔者难住了:虽然知道怎么读,但是忘记这个词的拼写了。片刻的尴尬之后,笔者很快镇静下来,转而问大家:“有哪位同学知道‘香槟’英语怎么写吗?”大家都摇头。笔者于是说,“Lucy也不知道。这样吧,课后我回去查明了告诉大家。”一下课,笔者马上跑回办公室,问了外教Linda。乐于助人的Linda首先写下champagne这个单词,然后告诉笔者,在澳洲的超市,香槟酒的酒瓶上,往往不写champagne,而是用white sparkling这个更常见的表达标注香槟酒。(sparkling有“起泡沫”的意思,很形象)于是课后笔者马上回教室,把两种用法和含义都告诉了学生。这样,学生学得非常彻底。末了,笔者和学生说,“老师并不是Mr./Mrs. Known-to-all. 有很多东西是老师不知道或者可能犯错的。所以,我们在一起,是个互相学习和共同学习的过程。”
师生间的交往,确是互相学习和共同学习的过程。作为老师,不懂的地方不要含混过去,更不能误人子弟。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要允许自己有不懂、会犯错的时刻,更要以欣赏的眼光和心态对待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同时,教师也不能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为借口推脱终身学习、强化学科专业知识的必要性。
五、“深情寄语”常常成为鸡肋
目前让笔者很困惑的一点是,教案设计过程中,往往要求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有时候真的很难为每节课都找到情感目标,怎么办呢?不写情感目标吧,似乎缺了点什么;写了吧,常常显得鸡肋和牵强。为了使教学目标“完整”,很多老师就选择在课结束前来一段“深情寄语”,勉力大家要如何努力云云。
坦白说,笔者对于这样的情感目标和实现方式持质疑的态度。一方面,人的情感很复杂,一定要经历体验到升华的过程,绝非仅凭一段劝诫之词就能产生;又逢课马上要结束,如不幸碰到下课铃已经响起那更祸不单行:学生的心思早就飞到教室外去了,哪里还听得进去老师的唠叨之词。
因此笔者认为,情感目标的实现,是整堂课甚至是一个学习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体验感悟、思考辨别、有所启发的过程,如果实在不能为本节课找出一个情感目标,那就算了吧,留待下次再和学生一起经历心灵之旅吧!
六、结束语
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已经结束了,但两节英语课给笔者带来的思考与启发仍在头脑盘旋。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感受到教学反思带来的快乐和促进作用,更感受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善于学习、乐于合作、勤于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2]朱红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03(05).
【关键词】中职英语 课堂教学 问题
一、引言
每年十月,宁波市中职英语教研大组都将举行全市英语教研活动,活动之一即为公开课的观摩研讨。去年,笔者有幸聆听了余姚五职校王红霞老师和象山职高陈锃骏老师带来的两堂公开课。两位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身体力行,为与会者提供了取长补短、切磋提高的机会。王红霞老师的课活泼热烈,其教态则沉稳自如,足见青年骨干教师的老练持重;陈锃骏老师的课,则是一种铅华洗净的朴素自然,让人感受到传统课堂的隽永美丽。
然而,课堂永远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犹如开启了一趟未知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风和日丽”的愉悦,也可能遇上“大雨倾盆”的意外。本文中,笔者将再现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片段,并对课上出现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策。
二、可控的预设和未知的生成
任何一节课,多少有表演、预设的成分,备课其实就是预设的过程。可以说,缺乏适度的“表演”,我们的课堂会缺少一些趣味;缺乏一定的“预设”,教学也将变得无序可循。在两节课中,王红霞老师的课预设多一些——她在头天晚上就把学案给学生;陈锃骏老师的课预设少些,常态课的痕迹比较浓重。两位老师如此安排并不难理解:王老师面对的是陌生城市里的陌生学生,为保险起见,她希望学生能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以免出现课堂上学生不能接受的场面;而陈老师呢,因为是“本土作战”,面对的是朝夕相处的学生,彼此之间已是非常熟悉默契了,无需担心学生不能进入状态。
始料未及的是,王老师授课班级的学生非常认真自觉,头一天晚上拿到学案之后,他们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上课的内容,以致公开课更像学生展示预习所得而非学习新知的过程。正如评课的姚萍老师下的经典结论:“这节课,成也学案,败也学案。”其意即指老师课前给学生输入的内容过多。
一节公开课,可控的预设和未知的生成,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才能最大程度呈现真实而润泽的教室生态和师生合作关系呢?笔者的看法是最佳比例为3:7。教师在课前预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学生反应,但真实的目标达成、重难点落实和学生状态,是要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展现、调整的。这对教师教育智慧的要求很高,但教师对于动态生成问题的处理能力,最能突显该教师的个性风格和教学水平,有时处理突发问题的智慧甚至可以成为本课的亮点。所以,教师不妨对未知的突发状况多一些乐观的期待,把突发状况视作契机,展示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和专业及人文素养。这样,就不会在课前过于紧张,预先向学生传授过多,导致公开课表演的痕迹太重;又或者课上不能灵活应变,无视或者生硬处理异常情况。殊不知,“久经沙场”的听课老师,最最期待的就是课堂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异常情况”和“个性处理”。
三、隐藏在课堂角落的“沉默的隐形人”
可以说,王老师和陈老师的课,已经最大程度地动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单独回答和展示的机会。尤其是王老师的课,每每老师一抛出问题,回答的学生此起彼伏,兴致极高,可见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方面她下了苦功夫,做得很到位。
然而遗憾的是,几乎每个教室,依然存在“沉默的隐形人”。他们占据了不易被老师发现或提问到的“有利地形”——教室的四个角落、后排、边座,对于教学活动常抱以漠然视之的态度,不幸被抽问到了就硬着头皮敷衍了事,或说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Sorry, I don’t know.”可以说,几乎每个中职英语课堂,都或多或少存在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学困生。
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他们拉回来,使他们也享受到课堂学习的机会和乐趣呢?教师们不妨做如下尝试。
⒈学优生和学困生搭配、性格外向的学生和个性内敛的学生搭配、男生和女生搭配。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形成互补互助的良好氛围,使班级的pair work和group work达到较均衡的状态,使学困生不会被漠视、长久作壁上观。
⒉每周对每组的成员进行调整,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偶尔让学生自由组合。不但人员有变动,座位也可以调整。这样的变化带来新奇感,一方面增加了学生交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某些学生一直坐在不利于参与课堂活动的位置。
⒊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多走动到角落、后排和边座的位置,多抽问这些座位上的学生。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记录本课较少参与课堂活动或学习态度消极被动的学生名字,以便在下一节课上多给予发言表现的机会。
⒋教师抽问时,多将容易回答的问题抛给教室里“沉默的隐形人”。学生不想参与课堂发言,一方面固然有地理位置优劣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缺乏安全感——教师组织的活动、提出的问题是否过于突然、难度过大、让学生受到威胁?(抽问突然,学生没有准备好、答不上来怕丢面子、出错被其他同学嘲笑等)如果能让这些学生从回答简单问题开始,慢慢培养他们专注倾听的能力,久而久之,对于减少其不配合教学的现象是有利的。
四、英语课堂上出现了老师不会翻译的中文表达
仍旧是关于上述王老师自拍的视频。关于第三位求职者,教师问“Why wouldn’t you choose her?”时,有学生回答:“Because she was 披头散发.”当时笔者心里一惊,觉得险了:中文的四字成语表达,在英文中常常要一个长句才能解释,很少能找到一个简单的对等词语。悄悄问了旁边几位老师,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翻译比较合适。幸而,王老师非常聪明,她转述了一下学生的话:“So you think that she is impolite, you will not choose her.”笔者坐在下面暗暗松了一口气,聪明的王老师,巧妙地把“危机”解决了。 然而,从含义上来说,“impolite”和“披头散发”指的并不是同一回事。这场课堂上的“危机”让笔者想起了自己也曾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节课上,学生问“香槟”怎么说。香槟这种我们东方人日常生活很少接触的酒,一下子就把笔者难住了:虽然知道怎么读,但是忘记这个词的拼写了。片刻的尴尬之后,笔者很快镇静下来,转而问大家:“有哪位同学知道‘香槟’英语怎么写吗?”大家都摇头。笔者于是说,“Lucy也不知道。这样吧,课后我回去查明了告诉大家。”一下课,笔者马上跑回办公室,问了外教Linda。乐于助人的Linda首先写下champagne这个单词,然后告诉笔者,在澳洲的超市,香槟酒的酒瓶上,往往不写champagne,而是用white sparkling这个更常见的表达标注香槟酒。(sparkling有“起泡沫”的意思,很形象)于是课后笔者马上回教室,把两种用法和含义都告诉了学生。这样,学生学得非常彻底。末了,笔者和学生说,“老师并不是Mr./Mrs. Known-to-all. 有很多东西是老师不知道或者可能犯错的。所以,我们在一起,是个互相学习和共同学习的过程。”
师生间的交往,确是互相学习和共同学习的过程。作为老师,不懂的地方不要含混过去,更不能误人子弟。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要允许自己有不懂、会犯错的时刻,更要以欣赏的眼光和心态对待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同时,教师也不能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为借口推脱终身学习、强化学科专业知识的必要性。
五、“深情寄语”常常成为鸡肋
目前让笔者很困惑的一点是,教案设计过程中,往往要求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有时候真的很难为每节课都找到情感目标,怎么办呢?不写情感目标吧,似乎缺了点什么;写了吧,常常显得鸡肋和牵强。为了使教学目标“完整”,很多老师就选择在课结束前来一段“深情寄语”,勉力大家要如何努力云云。
坦白说,笔者对于这样的情感目标和实现方式持质疑的态度。一方面,人的情感很复杂,一定要经历体验到升华的过程,绝非仅凭一段劝诫之词就能产生;又逢课马上要结束,如不幸碰到下课铃已经响起那更祸不单行:学生的心思早就飞到教室外去了,哪里还听得进去老师的唠叨之词。
因此笔者认为,情感目标的实现,是整堂课甚至是一个学习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体验感悟、思考辨别、有所启发的过程,如果实在不能为本节课找出一个情感目标,那就算了吧,留待下次再和学生一起经历心灵之旅吧!
六、结束语
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已经结束了,但两节英语课给笔者带来的思考与启发仍在头脑盘旋。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感受到教学反思带来的快乐和促进作用,更感受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善于学习、乐于合作、勤于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2]朱红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