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为何少有近视眼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视眼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这种眼在休息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像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如果有了近视眼的症状,需要配戴眼镜,矫正视力。
  现在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要,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也越来越多,即便在城里工人、乡下农民之中,也能看到少数戴近视眼镜的老百姓。然而,在中国古代就很少发现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为什么古代文人少有近视眼呢?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总结出六个原因:
  一、古时候大部分人不认字,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书香门第毕竟少,只有家庭条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即便是读书,用在读书上的时间也很少,而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决定了古代不存在形成近视眼的大环境,患近视的风险和概率都很低。
  二、古人书写用的是毛笔,比较长,眼睛距字的距离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客观上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古人读的是私塾,没有现在的黑板,不会产生看黑板困难,也就不用想什么办法治近视。加上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那时的学生读的书很少,没有外语、物理、化学等,数学也只是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主要是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几年,没有书读自然不太会近视了。
  四、古人的生活节奏慢,交通以骑马与步行为主,不用担心交通安全,所以患近视的危害就小。
  五、古人没有眼镜,尽管看似不利,但客观上能防近视度数加深,所以近视的危害就很小。
  六、古人行路、骑马、不戴眼镜,都有预防眼睛近视的作用,所以古人近视的非常少,其危害也很小,与其他疾病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
  当然,古代文人之中的近视眼少,但并不是没有。那么,古人如果有了近视眼的症状是怎么办的呢?
  毋庸讳言,古人还是有一定数量的近视眼,这从一些史料和笑话中也可以看出。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打油诗,诗中说道:“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56个字的一首打油诗,将在云山雾罩中过一生的近视眼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看来,要解决近视眼的问题,只能靠眼镜了。但是,眼镜发明的年代较晚,且应用极少,从整体上看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15世纪中期才传进中国。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当作好东西赐给大臣。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宰相刘墉就戴着一副眼镜,只不过不像今天有两条腿,可以挂在两个耳朵上,而是用根链子缀在胸前。在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乾隆皇帝与和坤时常戴着墨镜装酷,但是老百姓却鲜有戴眼镜的。
  在公元1260年,马可波罗就曾经描述中国老人戴着眼镜看小字的景象。据说,中国古代的眼镜呈大椭圆形,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拴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而且当时的眼镜造价不菲,也因此被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征。据说,就有一位乡绅用一匹马的代价换一副眼镜的记录。说明眼镜极为稀少,在整体上没有发挥多少作用,而且是否是近视镜还不一定。
其他文献
一到夏季,乡村中最壮观的景色莫过于成片的荷塘。荷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之美誉。在历史上,据说北宋词人柳永“三月桂子,十里荷花”的诗句还曾勾起了金国皇帝征服江南的欲望。  荷叶也自有其独具魅力之处。每当下雨,滴落在荷叶上的雨水立刻就化作了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在上面滚来滚去,煞是好看。倘若荷叶摇摆起来,水珠就纷纷坠落。要是换成别的植物,叶子被雨水淋了,水滴多少总会有些吸附其上,但荷叶却能摆脱得干干净净。
实践操作型问题主要包括剪纸、折叠、展开、拼图、旋转等,它既能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能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就不能顺利解题,下面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分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