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除了技术和施工者的素质保障外,其监督作用是重要的手段。随着道路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更加全面的掌握了施工技术。但是在监督方面还仍然存在不足。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质量监督;控制
监督不仅是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督促和提醒,更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方法。随着道路桥梁建设的兴起,在这方面从事的工程及施工人员相当多,而且鱼龙混杂。从工程招投标开始到施工建设,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道路桥梁建设比较少。大多数存在工程施工不足的现象,特别临时雇佣了农民工进行工程抢修,严重危害了工程质量。
1、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1.1高填土下沉现象
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在部分区域内需要采取高填土方式,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完毕之后才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在部分区域内出现下沉情况。造成高填土出现下沉情况原因较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为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道路桥梁工程在高填土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要是不符合工程要求标准情况下,高填土施工之后压缩系数与黏土含量超过额定标准,从而高填土出现下沉情况。
1.2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1.2.1温度应力对裂缝的影响
因为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浇筑的混凝土过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其混凝土的内外部有了显著的温度差异,使得混凝土的内部因为温度的升高发生膨胀,但是其外部已经定型,在其内部的作用力大于外部的情况下就发生了外部形体被破坏,产生裂缝,进而导致桥梁发生断裂,因此温度应力是产生桥梁断裂的原因之一。
1.2.2混凝土振捣不足
混凝土的结构硬度是影响桥梁稳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混凝土的施工建设中,振捣工作质量高才能保证其混凝土的分布均匀,才能实现混凝土凝固形成的缝隙减小,硬度大。但是振捣工作质量差,振捣不足,就会导致其混凝土分布不均匀,影响到其混凝土的结构缝隙,导致其结构硬度变小,在其后期的浇筑施工后,桥梁就容易产生裂缝。
1.2.3预效应力的不足
桥梁的整体承重性和预效应力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桥梁结构内部的承载力降低就会降低桥梁的抗压力,这样就会很容易产生桥梁裂缝,缩短桥梁的使用年限。
2、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的分析
2.1加大对原材料采购的监控力度
原材料采购是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因此应该确保原材料质量过关,对于原材料的选购应该经过重重把关,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并且要选择口碑不错,效果不错,并且经过国家认证的原材料。应该选择稳定的,相关知识丰富的人员去挑选原材料。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业人员的监管,监督工人正确合理的使用每种原材料,对于在运输过程中破坏的原材料就不要使用了。
2.2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大现场抽检抽查力度
施工中,质量监督机构应按照相关验收规范要求的抽检频率,对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抽检。如若检测不合格,应立即要求施工及监理单位重新对进场原材料复查,及时清退不合格材料,不得繼续投入使用。另外还应检查进场原材料的存放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现场中常会出现如钢筋未垫高存放、集料串料等问题,对于这类不规范的存放现象要及时指出并要求施工单位改正。
2.3公路工程实体质量检查
2.3.1路基工程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对于最常见的土方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土质差、分层填土过厚、临时排水不完善、压实度差等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路基的临时排水、路拱横坡、平整度、填土厚度,同时可以通过灌砂法对路基完工部分进行压实度抽检。
2.3.2路面面层工程
目前常见的面层结构有水泥混凝土面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面层直接承受着汽车荷载的作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应保证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以水泥混凝土为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面板开裂、面层强度不合格、路面不平整等。因此除对机械设备、原材料质量检查外,还需按要求抽检面层强度、厚度、平整度、抗滑构造深度等指标。
2.3.3路面基层工程
基层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可采用抽芯取样的方法,对基层厚度及板体性进行检测。同时可以查看基层表观质量,是否有裂缝、离析,若发现有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4桥梁工程实体质量检查
2.4.1桥梁下部结构
桥梁基础中桩基最为常见。以钻孔灌注桩为例,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泥浆池设置不规范、破桩头不到位,桩头混凝土不密实、由于裂隙水断桩等问题。质监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应检查定位桩设置是否稳固牢靠,桩位是否偏移过大;其次,泥浆池和沉淀池须独立设置,泥浆循环除提钻头外不能停止;此外还应抽检钢筋笼,量测钢筋笼直径、箍筋间距等;成桩后可通过无破损法进行检测,对有质量缺陷的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承台、系梁、墩柱、盖梁除外观、裂缝检查外,可通过回弹仪、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等工具对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等指标进行抽检,并量测结构主要尺寸。
2.4.2桥梁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种类繁多,如预制梁板、现浇箱梁、悬浇箱梁等。以现浇箱梁为例,常见质量问题有结构尺寸偏差大、非受力钢筋数量低于设计要求、施工接缝衔接质量差、有裂缝、保护层厚度不足等。作为桥梁关键性部位,在监督检查过程中,除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体系检查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查看支架是否按设计要求在施工前进行预压;箱梁天窗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无次生质量问题;混凝土接缝凿毛处理是否达标;是否有裂缝。
结语:
道路桥梁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施工工程,这里面关系到很多原料和技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道路桥梁整体的使用和质量性能。在目前道路桥梁施工中通常会出现很多质量上的问题,出现的问题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这样降低工程建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和科学方法,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工程能够正常完工的同时能够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让道路桥梁的事业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龚丽丽,饶延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有效措施小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11):113-114.
【关键词】道路桥梁;质量监督;控制
监督不仅是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督促和提醒,更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方法。随着道路桥梁建设的兴起,在这方面从事的工程及施工人员相当多,而且鱼龙混杂。从工程招投标开始到施工建设,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道路桥梁建设比较少。大多数存在工程施工不足的现象,特别临时雇佣了农民工进行工程抢修,严重危害了工程质量。
1、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1.1高填土下沉现象
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在部分区域内需要采取高填土方式,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完毕之后才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在部分区域内出现下沉情况。造成高填土出现下沉情况原因较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为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道路桥梁工程在高填土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要是不符合工程要求标准情况下,高填土施工之后压缩系数与黏土含量超过额定标准,从而高填土出现下沉情况。
1.2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1.2.1温度应力对裂缝的影响
因为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浇筑的混凝土过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其混凝土的内外部有了显著的温度差异,使得混凝土的内部因为温度的升高发生膨胀,但是其外部已经定型,在其内部的作用力大于外部的情况下就发生了外部形体被破坏,产生裂缝,进而导致桥梁发生断裂,因此温度应力是产生桥梁断裂的原因之一。
1.2.2混凝土振捣不足
混凝土的结构硬度是影响桥梁稳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混凝土的施工建设中,振捣工作质量高才能保证其混凝土的分布均匀,才能实现混凝土凝固形成的缝隙减小,硬度大。但是振捣工作质量差,振捣不足,就会导致其混凝土分布不均匀,影响到其混凝土的结构缝隙,导致其结构硬度变小,在其后期的浇筑施工后,桥梁就容易产生裂缝。
1.2.3预效应力的不足
桥梁的整体承重性和预效应力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桥梁结构内部的承载力降低就会降低桥梁的抗压力,这样就会很容易产生桥梁裂缝,缩短桥梁的使用年限。
2、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的分析
2.1加大对原材料采购的监控力度
原材料采购是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因此应该确保原材料质量过关,对于原材料的选购应该经过重重把关,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并且要选择口碑不错,效果不错,并且经过国家认证的原材料。应该选择稳定的,相关知识丰富的人员去挑选原材料。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业人员的监管,监督工人正确合理的使用每种原材料,对于在运输过程中破坏的原材料就不要使用了。
2.2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大现场抽检抽查力度
施工中,质量监督机构应按照相关验收规范要求的抽检频率,对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抽检。如若检测不合格,应立即要求施工及监理单位重新对进场原材料复查,及时清退不合格材料,不得繼续投入使用。另外还应检查进场原材料的存放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现场中常会出现如钢筋未垫高存放、集料串料等问题,对于这类不规范的存放现象要及时指出并要求施工单位改正。
2.3公路工程实体质量检查
2.3.1路基工程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对于最常见的土方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土质差、分层填土过厚、临时排水不完善、压实度差等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路基的临时排水、路拱横坡、平整度、填土厚度,同时可以通过灌砂法对路基完工部分进行压实度抽检。
2.3.2路面面层工程
目前常见的面层结构有水泥混凝土面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面层直接承受着汽车荷载的作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应保证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以水泥混凝土为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面板开裂、面层强度不合格、路面不平整等。因此除对机械设备、原材料质量检查外,还需按要求抽检面层强度、厚度、平整度、抗滑构造深度等指标。
2.3.3路面基层工程
基层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可采用抽芯取样的方法,对基层厚度及板体性进行检测。同时可以查看基层表观质量,是否有裂缝、离析,若发现有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4桥梁工程实体质量检查
2.4.1桥梁下部结构
桥梁基础中桩基最为常见。以钻孔灌注桩为例,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泥浆池设置不规范、破桩头不到位,桩头混凝土不密实、由于裂隙水断桩等问题。质监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应检查定位桩设置是否稳固牢靠,桩位是否偏移过大;其次,泥浆池和沉淀池须独立设置,泥浆循环除提钻头外不能停止;此外还应抽检钢筋笼,量测钢筋笼直径、箍筋间距等;成桩后可通过无破损法进行检测,对有质量缺陷的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承台、系梁、墩柱、盖梁除外观、裂缝检查外,可通过回弹仪、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等工具对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等指标进行抽检,并量测结构主要尺寸。
2.4.2桥梁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种类繁多,如预制梁板、现浇箱梁、悬浇箱梁等。以现浇箱梁为例,常见质量问题有结构尺寸偏差大、非受力钢筋数量低于设计要求、施工接缝衔接质量差、有裂缝、保护层厚度不足等。作为桥梁关键性部位,在监督检查过程中,除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体系检查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查看支架是否按设计要求在施工前进行预压;箱梁天窗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无次生质量问题;混凝土接缝凿毛处理是否达标;是否有裂缝。
结语:
道路桥梁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施工工程,这里面关系到很多原料和技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道路桥梁整体的使用和质量性能。在目前道路桥梁施工中通常会出现很多质量上的问题,出现的问题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这样降低工程建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和科学方法,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工程能够正常完工的同时能够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让道路桥梁的事业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龚丽丽,饶延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有效措施小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1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