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是继承优秀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阅读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通过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使学生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并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主性 差异性 开放性 联系性
中国分类号:G633.33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剧加快,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在21世纪,一个出色的终生学习者与新型劳动者,必须是有信息素养的人。现代社会的落伍者,并不是不懂得文化知识,而是不懂如何去获取信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但比较常用而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获得信息的多少。[1]这都与作为科学技术基础的语文休戚相关。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堂内外。”[2]基于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联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我计划、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主建构、自己结论,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回归阅读的本位。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明确地表述了他的自主性教育思想。所谓自主性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爱好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自主、快乐的学习,成为具有自主性的人。不遵循自主性教育原则,会出现一些不良后果:(1)产生厌恶感——命令与强迫永远可以使他发生憎恶的心思,可是不能医治他憎恶的心思;(2)效率低——勉强被迫去做就要花费加倍的时间和劳动;(3)逃避行为——一个人对于任何被人强迫去做的事情,一旦有了離开的机会,他立刻就会离开……[3]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感受和领悟的主体。但长期以来,有些教师不是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就是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的方向,从而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由,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不从接受者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主体错位,也就剥夺了学生通过阅读而感悟的权利,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就是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当然,激发学生参与,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就需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差异性原则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读者可以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当然,这种发现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发现,是对自我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激发,因此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重发现”的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接受程度及新知识的建构质量由读者的文化、经验决定。学生是以他自己的经验、态度、情感和意志带入阅读对象而建构意义的,因此阅读的过程及结果应该体现读者的主观性和个性。新课标提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社会性”,这就决定了课文有较大的模糊性、主观性、多解性、差异性。他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目标确定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能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能预先设置好一个个圈套(问题)让学生来钻,不能用所谓的正确的、标准的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创造。语文课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个体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的领悟得不到承认,创造能力就会压抑,这既有悖于人的个性,也与时代精神不合。[5]
开放性原则表现为课堂内容的开放和学生思维的解放。“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6]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要“跳出阅读文本”,必须提供大量的信息源,供学生选择、吸收、积累,最终实现厚积而薄发的语文学习境界。在进行开放式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可以根据课文信息拓展延伸,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补充,利用网络优势进行信息扩容,还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适当挑选具有时代精神特点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
联系性原则一方面指要在阅读中,让学生联系自身的阅读背景、经验和知识储备来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另一方面则是,课堂阅读不应只就课文而论课文,而应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的“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让生活与课堂链接,有了生活,才会给学生的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为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提供更好的情境。
“四项原则”中,自主性原则是关键,差异性原则是核心,开放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是方式方法,只有将这“四项原则”融入到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能达到,学生阅读的能力就会提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主性 差异性 开放性 联系性
中国分类号:G633.33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剧加快,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在21世纪,一个出色的终生学习者与新型劳动者,必须是有信息素养的人。现代社会的落伍者,并不是不懂得文化知识,而是不懂如何去获取信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但比较常用而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获得信息的多少。[1]这都与作为科学技术基础的语文休戚相关。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堂内外。”[2]基于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联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我计划、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主建构、自己结论,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回归阅读的本位。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明确地表述了他的自主性教育思想。所谓自主性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爱好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自主、快乐的学习,成为具有自主性的人。不遵循自主性教育原则,会出现一些不良后果:(1)产生厌恶感——命令与强迫永远可以使他发生憎恶的心思,可是不能医治他憎恶的心思;(2)效率低——勉强被迫去做就要花费加倍的时间和劳动;(3)逃避行为——一个人对于任何被人强迫去做的事情,一旦有了離开的机会,他立刻就会离开……[3]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感受和领悟的主体。但长期以来,有些教师不是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就是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的方向,从而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由,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不从接受者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主体错位,也就剥夺了学生通过阅读而感悟的权利,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就是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当然,激发学生参与,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就需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差异性原则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读者可以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当然,这种发现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发现,是对自我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激发,因此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重发现”的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接受程度及新知识的建构质量由读者的文化、经验决定。学生是以他自己的经验、态度、情感和意志带入阅读对象而建构意义的,因此阅读的过程及结果应该体现读者的主观性和个性。新课标提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社会性”,这就决定了课文有较大的模糊性、主观性、多解性、差异性。他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目标确定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能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能预先设置好一个个圈套(问题)让学生来钻,不能用所谓的正确的、标准的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创造。语文课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个体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的领悟得不到承认,创造能力就会压抑,这既有悖于人的个性,也与时代精神不合。[5]
开放性原则表现为课堂内容的开放和学生思维的解放。“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6]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要“跳出阅读文本”,必须提供大量的信息源,供学生选择、吸收、积累,最终实现厚积而薄发的语文学习境界。在进行开放式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可以根据课文信息拓展延伸,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补充,利用网络优势进行信息扩容,还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适当挑选具有时代精神特点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
联系性原则一方面指要在阅读中,让学生联系自身的阅读背景、经验和知识储备来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另一方面则是,课堂阅读不应只就课文而论课文,而应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的“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让生活与课堂链接,有了生活,才会给学生的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为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提供更好的情境。
“四项原则”中,自主性原则是关键,差异性原则是核心,开放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是方式方法,只有将这“四项原则”融入到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能达到,学生阅读的能力就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