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高龄患者由于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其发生率为50%一70%,甚至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因此对人工髋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做好DVT的预防护理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2009年1月一2011年Lo月共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2例,男11例,女21例;均为单侧年龄62一93岁,平均75.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4例。有吸烟史者18例。既往病史:高血压21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4例。
  2 护理
  2.1 术前评估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入院后对疾病及治疗缺乏认识,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绝望心理。护士要针对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做好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讲解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增加其对手术的信心;同时还应实施关爱护理,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多陪伴患者,减少孤独感。
  2.1.2 饮食指导 高龄患者一般胃肠功能减低,且患有基础疾病,应迸食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禁食高胆固醇食物,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以防血液浓缩而增加血液粘稠度。
  2.1.3 术前准备 有吸烟者,入院后向病人讲解戒烟的方法和必要性,帮助病人尽快戒烟。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末梢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早期鼓励患者行健康肢体各关节主动活动,指导患者作踝、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下肢肌肉舒缩活动。人院后均行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大小便检查;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8-9mmol/L。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50/100mmHg;术前常规骨科备皮备血,术前禁食12 h,禁饮6 h。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术后予以去枕平卧8h,双下肢间放梯形垫防止髋关节内收,患肢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膝部垫软枕。麻醉清醒后适当摇高床头,予半坐卧位,但屈髋不应大于90。
  2.2.2 病情观察 术后连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密切观察肢体末梢的血运及肢体温度、色泽、毛细血管充盈度;听患者的主诉,若患者出现出现胸闷,口唇紫绀,呼吸困难,下肢肿胀,皮肤颜色变为紫绀,皮肤温度升高,应高度警惕DVT或肺栓塞。
  2.2.3 切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本组手术属于关节内手术,创伤较大,渗血较多,术后应行切口负压引流。要密切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情况,防止扭曲、折叠和堵塞,观察引流液的色及量,如果引流量多且鲜红,应及时报告医生。如引流量小于50 ml/d,可拔除引流管。
  2.2.4 术后康复训炼 术后患肢应置于外展中立位,防止髋部屈曲内收致假体脱出。术后第1天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及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4次/天,每次15分钟。术后第3天起,鼓励患者扶助行器在床边练习站立,逐渐离床活动。两周内可应用CPM进行下肢膝关节的功能锻炼。
  2.2.5 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 ①药物性预防:术后12 h(硬膜外管拔出后12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剂量依体重调整,一般为每天一次,用药7—10天。低分子量肝素钙在预防剂量时并不增加出血的发生率,本组病例经临床观察引流量无明显增加。②机械性预防:双下肢或患肢使用弹力袜、气动靴装置等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1]。利用肢体活动或被动装置,可减轻静脉血液淤滞,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降低DVT的发生。
  3 结果
  本组中,5例术后出现轻度患肢肿胀,经治疗6 d症状消失。32例患者术后均复查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发生肺栓塞死亡。
  4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并发症。因此观察病情时应非常细致,如发现患肢大腿、小腿、足踝部肿胀,静脉曲张,皮肤的颜色加深和温度增高时,应高度警惕DVT的发生。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是治疗DVT的主要策略。目前,学术界公认DVT发生的原因与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有关[2]。有研究表明机械作用力可调节新生胶原纤维的沉积排列方向,下肢关节运动可使胶原纤维沿应力方向沉积。早期的康复锻炼还有利于机体静脉和淋巴回流,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水平,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针对上述发病原因,我们对32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术前的评估、术后密切观察、药物与机械相结合早期采取足踝关节主动、被动运动锻炼,使用弹力绷带,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进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等达到预防DVT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惠芳,粱雪妍.区海云.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t6):110-112
  [2] 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血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56—36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护理效果,针对护理隐患提出解决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有效护理之后,68例患者显效76.47%,有效22.06%,抢救无效,死亡1.47%,总有效率98.53%,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入院观测病情,积极进行心理、药物护理,针对性宣传教育,重
期刊
【摘要】 目的:调查我院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并作出评估,探讨如何减压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 使用国际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制表,对我院内科共28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评估测试。 结果 将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头痛头晕、强迫症状、不愿与人交往、抑郁、脾气暴躁、失眠、焦虑等7个方面平均值均小于全国常模平均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项平均值与全国常模平均值对比无明显差异,
期刊
【摘要】  ICU病人出院后,由于缺乏交流与沟通,极易产生否认、焦虑、 急躁、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这些情绪不利于病人的进一步治疗。因此,为了消除不良情绪为病人治疗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务必高度重视对ICU病人的心理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多管齐下,帮助病人尽快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 ICU病人;情绪;心理护理  ICU的收治范围主要包括心肌梗塞、不稳定及持续型心绞痛,各种类型的休克、循环衰竭、DIC
期刊
由于阑尾切除术中处理不当,术后可以留后遗症,如术后右下腹疼痛、B超提示残株炎等,有的与残端结扎后在包埋入盲肠壁间的处理方式有密切关系。但因临床无急腹症表现,医生处理时感到非常棘手,只能采取抗炎治疗。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了阑尾残端非包埋法治疗急、慢性阑尾炎126例。该术式符合解剖特点和生理需要,避免了术后后遗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26例中,男102例,女24例;年龄11~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常用肟类重活化剂氯解磷定和盐酸戊己奎醚(长托宁)以及阿托品在临床中对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后胆碱酯酶的重活化作用强弱以及中毒后各种症状治疗的临床反应,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确定临床上治疗此类病症的最佳用药。方法:选取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有机磷类农药中毒的100例患者,并随机分组分别用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对其
期刊
【摘要】 目的:提高肺癌患者使用长春瑞滨化疗外渗后损伤的组织恢复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法:建立传统的皮肤护理和三联液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混合液护理因使用长春瑞滨化疗外渗后损伤皮肤反应;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然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采用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混合液护理的实验组,效果优于按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
期刊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核医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程度逐渐加深,以及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使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即ECT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为临床提供灵敏的、特异的、安全的检查诊断方式,已成为早期诊断疾病、指导治疗、判断疗效的有力工具。其中,全身骨显像在临床应用上最为广泛,是检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重要手段。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病灶探查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剖宫产术后泌乳的作用。方法: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护理上由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初乳始动时间和乳房充盈时间比对照组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护理干预;剖宫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S)在治疗脾功能亢进,外伤性脾破裂,脾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刀及切割闭合器行脾切除7例,其中脾亢2例,外伤脾破裂4例,脾肿瘤1例,均在全麻下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7例患者全部采用LS方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手术时间180min,平均住院时间9d。结论:只要掌握好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和腹腔镜下的操作技巧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性哮喘的临床症状、诊断重点和治疗手法。方法:对我院 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性哮喘,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结果:老年性哮喘病人大多有较长病史,有相当明显的难呼吸、不耐活动、气管鸣音、频咳嗽等并发症状,部分伴有喘息突发和呼吸终止症状。老年性哮喘有较多的基础性疾病,多在春、冬两季发作。此次选取的120病人中,36例得到控制,控制率达 97.3%;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