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大人捉弄心理伤害大

来源 :好妈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万不要去捉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自尊心。看到孩子被人捉弄时,家长要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孩子,不要再带他到同样的环境中去。孩子还小,没有能力去承担那样的挫折。
  家长应该明白,“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是成人把自己当做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融入他们的世界中,感受孩子的快乐。一般来说,“逗”孩子充满了温情,洋溢着幸福和欢乐。“捉弄”孩子,则是成人无视孩子的感受,有意地批评或者欺骗孩子,故意使孩子哭泣和害怕,而成人从中得到乐趣,给孩子带来的却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逗”孩子,不是盲目地取悦孩子,而是一种智慧的“逗”,既愉悦孩子的身心,又增进了感情。
  妈妈很喜欢“逗”自己两岁的儿子玩,她经常和儿子玩一种小游戏。妈妈和儿子分别蹲在桌子边,谁也不能看见谁。然后儿子开始数3下,当数到3的时候,他们都要从桌子的左边或右边露出头来,如果儿子发现了妈妈,就算儿子赢了。妈妈一会儿从左边出现,一会儿又从右边出现,儿子扑了好几次空。儿子后来想了个小计谋,每次都从左边出来,结果一连抓到妈妈两次,乐得手舞足蹈,妈妈也夸他聪明,儿子看上去兴奋不已。
  这样温馨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多见,而我们常看到成人用手段去捉弄一个孩子,然后看着哭泣的孩子哈哈大笑。成人觉得捉弄孩子很好玩,以为不过是让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过一阵儿就没事了。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事实上,这些行为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严重的伤害,它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对社会交往变得恐惧不安。
  7月的一天下午,因为家里没人照顾,佳佳的同事便把儿子带到了办公室。小家伙快3岁了,非常有礼貌,进門就跟每个人问好,叔叔阿姨地喊个不停。因为他的爸爸要去开会,就把他交给佳佳照顾。佳佳一边工作一边留意着小家伙,发现这孩子特别专注,很乖巧,佳佳觉得很高兴。后来发生了件事,另外一个部門的男同事看到了小男孩,就开始逗他。他骗小家伙说爸爸有急事今天回不来了,让他来接他回家。小男孩很迷茫,眼中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这个同事一看更来劲了,继续说你爸爸其实不要你了,今天带你来就是要把你送给别人,谁看上你了就带你回家!小男孩听完好像吓坏了,呆呆地一动不动。接下来大家都能猜到了,小男孩号啕大哭……
  本来很有教养、很乖巧、也很讨人喜爱的小家伙却被成人无情地捉弄,眼神从迷茫渐渐变成了恐惧。其实,在这一瞬间发生变化的又何止孩子的眼神,他的内心也在痛苦地挣扎,再一次面对成人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小安的妈妈周末领着小安去姑姑家玩。
  到了姑姑家的院子門口,小安的妈妈照常和門口的爷爷奶奶打招呼,小安更是一如往常的礼貌:“爷爷好!奶奶好!”
  等到母子两人走近了,一个奶奶逗小安:“你妈又要你了?不是这些天爸爸和妈妈都不要你了吗?”
  小安知道奶奶在逗她,不在意地说:“不是,他们有事去东北看姥姥了。”
  可是这个奶奶又一遍遍说:“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并期望小安能说出好笑的话来。
  小安听奶奶这么说,就急了,边笑边说:“废话,怎么不要我!”
  小安的妈妈下意识地阻止她:“不要对老人不礼貌。”
  回到家,妈妈告诉小安:“奶奶没有恶意,只不过逗你玩而已,废话这个词很难听,是非常不礼貌的话,不应该对奶奶说。”
  小安说:“每次我去姑姑家,她总是说妈妈不要我了,我可烦她了。”
其他文献
“80后”父母与其祖辈父辈教养孩子的观念有明显不同,他们都努力地培养着自己的下一代,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不仅表现在要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更重要的是还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物价上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如何应对飞速上涨的养孩子成本呢?  “80后”父母悲哀度自测:  1 一家人的开销几乎全在孩子身上。  2 为了给孩子花钱而大大减少在自己身上花的钱。  3 经常给孩子买品牌衣服、玩具等。
期刊
无论孩子唱得多难听,跑得多慢,请扬起眉毛,给孩子喝彩……  那天,我去朋友家串门。她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两岁半,非常可爱。朋友高声唤着:“大朵,小朵,快去给阿姨拿水果。”小朵闻言乐颠颠地跑去餐厅,拿来两个橘子:正在玩玩具的大朵拾起头看了一眼妹妹,就又低头继续玩了。朋友拍拍大朵的头,皱眉说道:“你这小懒鬼,总是没妹妹跑得快。”我担心大朵受冷落,便走过去,蹲下身对她说:“大朵,给阿姨唱首歌吧!”谁知,朋
期刊
不少妈妈会有这样的疑惑:宝宝最近为什么老爱闹腾,晚上不好好睡觉,白天不好好吃饭?  其实,别说是小宝宝,就是大人也会有时候活力四射、神采奕奕,有时候又浑身困乏、情绪消沉。  老话说“猫三天,狗三天”  “猫三天,狗三天”,这是老人们用来形容小宝宝成长中出现的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无法用疾病来解释时的老话。虽然这句话听着有点别扭,但是还是很有道理的。细细查找,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明
期刊
从前,路边有一所小房子。你知道谁住在里面吗?一个穷苦的农夫和他的妻子,还有爷爷奶奶、好多好多孩子和一个躺在摇篮里的小宝宝。  白天也好,晚上也好,小房子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声音。听!喊叫声、唱歌声、打呼声、嬉笑声、打架声和哭闹声。  太吵了,吵死我了!  农夫想安静安静。他去找聪明爷爷。他对聪明爷爷说:“我的小房子里太吵了!请您告诉我该怎么办。”  聪明爷爷闭上眼想呀想。最后他说:“你这么办,把你的
期刊
新闻背景:  有知情人士爆料,张柏芝与小S这两位“辣妈”,一个是两个儿子的妈妈,一个是3个女儿的妈妈,在一起聊天时讨论起孩子的“终身大事”,相谈甚欢……小S索性让大女儿许俏妞跟张柏芝大儿子Lucas订了“娃娃亲”,张柏芝乐得连连称好。  这里所说的“娃娃亲”已经不是它原有的含义,更多的是为孩子寻找一个玩伴,从小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不是成年之后才有的概念,人具有社会性,也就意味着从出生开始就
期刊
“哎呀,怎么又哭了?”“我数123,不准哭了!”“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多丢人!”……  看到孩子哭泣,父母一开始会心疼不已,可孩子哭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心疼就变成心烦了。但上面的处理方式真的管用吗?  哭泣不仅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也是孩子们所“学握”的一种可以有效引起他人关注的表达方式。但是,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哭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情绪,可能是恐惧、受伤,也可能是饥饿、委屈等,而孩子
期刊
继“千禧宝宝”、“奥运宝宝”之后,今年,“龙宝宝”的出生热潮又给全国上下增添了不少生机。然而,一项针对全国“龙妈妈”的调查发现,宝宝入睡难、易受意外伤害、缺乏独立性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很多母亲。在此,我们对新生儿护理进行全方位解读,教妈妈们带出健康、聪明、快乐的宝宝。  会吃能睡身体棒  吃和睡,是宝宝出生后首先要学会的“本领”。婴儿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睡眠规律,这通常是在出生2~3个月内,通过和妈妈一
期刊
在牙科医生的诊室外,总是有很多妈妈等待一个上午,就为问问医生“宝宝10个月了,怎么还不长牙”、“为什么宝宝长了8颗牙就不长了”之类的问题。似乎判断孩子的牙齿健康与否,就看出牙时间的早晚以及是否长齐。其实,与出牙相比,牙齿萌出后的健康更需要家长的重视。婴幼儿患龋齿的原因很多,有遗传、发育问题等,但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口腔卫生不良,这主要是由于家长缺乏清洁意识造成的。  宝宝出生后到乳牙全部长出这一段时间
期刊
在照看小孩方面,很多老人有“小孩不怕热、夏天要捂着过”的观念。资深母婴生活护理员徐公英介绍,“小孩捂六月”的做法,容易让婴幼儿起痱子,是不可取的。  夏季孩子不能捂睡  一岁半的小常乐(化名)是徐公英护理的一个孩子。早上徐公英去护理孩子时,发现他头部出现了很多痱子。徐公英说,她一看就知道是热痱子。孩子的母亲说孩子的姥姥认为小孩子都不怕热,说“小孩要捂六月”,不得冻着,所以睡觉的时候给孩子盖得比较多
期刊
幼儿情商教育非常重要。幼儿情商是“养”出来的,而不是仅仅靠教育靠“说教”。父母们究竟该怎么做吗?  一位读者问我,美国是否有专门锻炼“情商”的机构。我的回答是:“有!”但那不是一个专门强化情商的学校,几乎所有的美国学校都把情商教育融入每天的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去了。当然,更应引起注意的是比学校更大的“情商教育基地”——家庭。  美国心理协会终生成就奖获得者丹尼尔·戈尔曼在其所著的《情商》一书中清楚地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