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样的90后不是全部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只有自己这一代才算上“正常人”,轻易地把环境的宽松和个性混为一谈,将手段的多元等同于自由;也因为年轻,他们不羞于炫耀自己的优越,除了自己,又看轻和蔑视一切。
我(去年)过年去我姥姥家拜年,把名片拿出来,“啥?都当上老总了?”她说,“做人啊,要踏实。”
她觉得我这个公司和200万投资都是编的,为了掩饰我毕业了还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的尴尬。
我读北大的时候,学生是不可以因为创业辍学的,创业甚至不列入大学毕业生的去向范畴。老师会觉得,你故意找茬吧?你怎么不找工作呢?学校都有硬性指标,一定要有多少人工作,多少人就业,多少人保研,创业属于“未就业人群”。
所以父母、姥姥那一代,“正式工作”捆绑的东西特别多,你不是正式工作都恨不得拖出去毙了。我爷爷当时单位落实不了正式编制,折腾了很久,我也理解他们那一代对这种事情的担忧。那一代人思想真的很落后,对生活的理解只来自青年和壮年的生活经验,再往下就不积累了,他不能保持一个更新的节奏。
可是“正式工作”是什么?我看来就是,规则已经写得一清二楚,年轻人进去只有学习和执行的份儿。进去你只能熬年头,因为规则已经制定完了,该怎么做都有规矩的,你不符合这个规矩就要赶紧学习,低头,你也就是一个执行的人,创造力完全扼杀了,这样的行业里只有对和错的分别,没有探讨的份儿了。你甚至不能问。
个性的东西完全被扼杀了,空间也没有了,你只能接受,不能怀疑了。
我追求个性,我想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一个东西不好,我们一定会说它烂的,“CAO你大爷,走吧你!”根本不会想我还要对这个东西留什么情面,互联网时代不都是用脚投票吗,不好的东西,人家都懒得骂你,直接就走。可传统的要求是,你不得不忍受很多东西,我爸爸会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要提出改进意见”“你不礼貌了”……给你一堆雷人的理由,再扣上一个素质的大帽子,要求你对这个“烂”保持一种忍受。
为什么不能Open点呢?有次我去桂林吃米粉,桂林人告诉我,我的吃法是错的,一定要先吃干粉再喝汤,我们把汤倒进粉里吃是不对的。我一听就火了,靠,老子管你怎么吃?先吃干粉再喝汤是为了维持某种传统,“桂林人都这么吃”,其实是没什么理由的。上一代人想法很奇怪,总要维护这个那个传统,连米线的吃法都是规定死的。
一旦你不这么干,想干点儿自己的事儿,人家就要说你“叛逆”“反叛”。其实个性化的表达,人人喜欢,只是70后、80后被压抑了,90后才刚刚有一点儿变成正常人,这不叫反叛,这只是正常而已。
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了,我5岁上学的时候就可以上机了,虽然不能上网,但是已经可以玩儿游戏,97、98年开始上网了,玩过的网络游戏不下三位数;90后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和70后80后还不一样。那时动画片发行体制还是非常老旧的,也就那一两部,爱看不看,有时我甚至觉得,那一代人很可怜,他们的童年情怀是被“强奸”出来的,看到蓝精灵,“好流泪哦”“好童年哦”,可是你除了看蓝精灵,难道在当时还能看到别的吗?还有选择吗?爱,是建立在选择上的,如果没有选择,那就是强奸。
我不喜欢这个。
那些被动的东西,我非常不喜欢。我不看电视,因为只要你不看,你的精神生活就可以一夜之间脱离控制了。电视是主动推送型,互联网是索取型,完全两码事儿,思维、想法,整个儿完全不一样。我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对事情规则的理解是互联网式的。
我这样说可能有点绝对,但我一直觉得,连婚姻都要考虑一个用户体验,婚该离就离,我不认为离婚率高的国家夫妻就不恩爱,离婚率低的就好。能离就离,用户体验不行,就得离。
有时我觉得学校都应该像个公司一样,给学生提供学习这款产品,如果学生体验不好,校长应该反思,而不是“学生不守规矩了”。我们社会的很多东西都不太考虑用户体验,比如学校那种石板路,一块一块石头铺在草坪上,中间有间隔,长着草的那种,走那种路,真是“一格娘炮,两格扯淡”。你一块一块地走,像个娘炮,可两个格子的走,根本够不着啊,连这点东西都不会考虑人的感受的。
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讲起来好像有点儿屌丝,但我觉得真正的规则就该这样,就是迅速迭代,根据反馈马上更新,沒有什么架子,不存在我用奔驰给你送餐就是装,就不行,一切都可以,用户会做出选择。
90后创业,也有人做餐馆,做实业,但我觉得不一样的是,他们在试着用一种互联网的思维,采取互联网的公司的组织架构,运转模式,做产品的一整套模式,所以其实也有一套互联网公司的东西,只要有了这套东西,你甚至可以用互联网思维收垃圾。
我喜欢这行,很多东西刚诞生,怎么玩儿,怎么搞,全都是open的。如果我找到了一个领域,我就可以自己制定规则。而且我很赞成陈欧(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之一)有一句话,互联网创业,绝对不是为了保护什么所谓创始人的小自尊,或者为了创始人的小梦想,这东西都是不符合互联网思维的。什么“创业就是对梦想九死一生的坚持”,我觉得这个真扯淡,如果你的梦想都到了九死一生的程度,你就干脆放弃它算了。真正为用户着想的企业才能真正崛起。
我合伙人跟我讲过一个道理,当时一个做分享的公司,原本是做论坛的,可他发现大家不爱发帖,反而疯狂的贴照片,于是他就自动转型了。你创业,做一个东西、一项服务,不是为了坚持自尊而跟用户做斗争,而是用户享受到了更好的东西,用户明白了这一点,你采取什么手段他是不care的。
我们创业可能跟80后不大一样,他们更大程度上想创实业,不喜欢互联网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们对创业的理解,多少还有点儿“我要跟人合伙,凑点儿钱”的意思,可90后不会这样想,互联网有一个好处,失败的代价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而且,90后的父母条件很好,我们也受过完整的教育,不是迫于生存压力出来创业的,退路也很多,退一万步讲,我的企业砸了,没有任何人愿意来跟我创业了,我再回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一个博士也是可以的。
这真的不是“你辍了学就一无是处”的时代了。
比如我自己开公司,招聘新人我只看你的编程能力,业务能力,跟学历半毛钱关系没有,我也不会考虑房子、户口的问题——当然人家给我一个户口也不至于不要。但我绝不会为了一个户口,放弃很多东西,比如五年待在一个傻单位。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创业者,能真正从钱的角度,来理解钱了。大学时我在北大读书,整天学的都是,认为有钱就是罪孽,因为你是通过剥削工人获得的,资本家双手沾满鲜血,写得跟恐怖小说一样。
享受的东西,消费的东西,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变得不可耻了。
摘自《新闻周刊》
我(去年)过年去我姥姥家拜年,把名片拿出来,“啥?都当上老总了?”她说,“做人啊,要踏实。”
她觉得我这个公司和200万投资都是编的,为了掩饰我毕业了还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的尴尬。
我读北大的时候,学生是不可以因为创业辍学的,创业甚至不列入大学毕业生的去向范畴。老师会觉得,你故意找茬吧?你怎么不找工作呢?学校都有硬性指标,一定要有多少人工作,多少人就业,多少人保研,创业属于“未就业人群”。
所以父母、姥姥那一代,“正式工作”捆绑的东西特别多,你不是正式工作都恨不得拖出去毙了。我爷爷当时单位落实不了正式编制,折腾了很久,我也理解他们那一代对这种事情的担忧。那一代人思想真的很落后,对生活的理解只来自青年和壮年的生活经验,再往下就不积累了,他不能保持一个更新的节奏。
可是“正式工作”是什么?我看来就是,规则已经写得一清二楚,年轻人进去只有学习和执行的份儿。进去你只能熬年头,因为规则已经制定完了,该怎么做都有规矩的,你不符合这个规矩就要赶紧学习,低头,你也就是一个执行的人,创造力完全扼杀了,这样的行业里只有对和错的分别,没有探讨的份儿了。你甚至不能问。
个性的东西完全被扼杀了,空间也没有了,你只能接受,不能怀疑了。
我追求个性,我想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一个东西不好,我们一定会说它烂的,“CAO你大爷,走吧你!”根本不会想我还要对这个东西留什么情面,互联网时代不都是用脚投票吗,不好的东西,人家都懒得骂你,直接就走。可传统的要求是,你不得不忍受很多东西,我爸爸会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要提出改进意见”“你不礼貌了”……给你一堆雷人的理由,再扣上一个素质的大帽子,要求你对这个“烂”保持一种忍受。
为什么不能Open点呢?有次我去桂林吃米粉,桂林人告诉我,我的吃法是错的,一定要先吃干粉再喝汤,我们把汤倒进粉里吃是不对的。我一听就火了,靠,老子管你怎么吃?先吃干粉再喝汤是为了维持某种传统,“桂林人都这么吃”,其实是没什么理由的。上一代人想法很奇怪,总要维护这个那个传统,连米线的吃法都是规定死的。
一旦你不这么干,想干点儿自己的事儿,人家就要说你“叛逆”“反叛”。其实个性化的表达,人人喜欢,只是70后、80后被压抑了,90后才刚刚有一点儿变成正常人,这不叫反叛,这只是正常而已。
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了,我5岁上学的时候就可以上机了,虽然不能上网,但是已经可以玩儿游戏,97、98年开始上网了,玩过的网络游戏不下三位数;90后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和70后80后还不一样。那时动画片发行体制还是非常老旧的,也就那一两部,爱看不看,有时我甚至觉得,那一代人很可怜,他们的童年情怀是被“强奸”出来的,看到蓝精灵,“好流泪哦”“好童年哦”,可是你除了看蓝精灵,难道在当时还能看到别的吗?还有选择吗?爱,是建立在选择上的,如果没有选择,那就是强奸。
我不喜欢这个。
那些被动的东西,我非常不喜欢。我不看电视,因为只要你不看,你的精神生活就可以一夜之间脱离控制了。电视是主动推送型,互联网是索取型,完全两码事儿,思维、想法,整个儿完全不一样。我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对事情规则的理解是互联网式的。
我这样说可能有点绝对,但我一直觉得,连婚姻都要考虑一个用户体验,婚该离就离,我不认为离婚率高的国家夫妻就不恩爱,离婚率低的就好。能离就离,用户体验不行,就得离。
有时我觉得学校都应该像个公司一样,给学生提供学习这款产品,如果学生体验不好,校长应该反思,而不是“学生不守规矩了”。我们社会的很多东西都不太考虑用户体验,比如学校那种石板路,一块一块石头铺在草坪上,中间有间隔,长着草的那种,走那种路,真是“一格娘炮,两格扯淡”。你一块一块地走,像个娘炮,可两个格子的走,根本够不着啊,连这点东西都不会考虑人的感受的。
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讲起来好像有点儿屌丝,但我觉得真正的规则就该这样,就是迅速迭代,根据反馈马上更新,沒有什么架子,不存在我用奔驰给你送餐就是装,就不行,一切都可以,用户会做出选择。
90后创业,也有人做餐馆,做实业,但我觉得不一样的是,他们在试着用一种互联网的思维,采取互联网的公司的组织架构,运转模式,做产品的一整套模式,所以其实也有一套互联网公司的东西,只要有了这套东西,你甚至可以用互联网思维收垃圾。
我喜欢这行,很多东西刚诞生,怎么玩儿,怎么搞,全都是open的。如果我找到了一个领域,我就可以自己制定规则。而且我很赞成陈欧(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之一)有一句话,互联网创业,绝对不是为了保护什么所谓创始人的小自尊,或者为了创始人的小梦想,这东西都是不符合互联网思维的。什么“创业就是对梦想九死一生的坚持”,我觉得这个真扯淡,如果你的梦想都到了九死一生的程度,你就干脆放弃它算了。真正为用户着想的企业才能真正崛起。
我合伙人跟我讲过一个道理,当时一个做分享的公司,原本是做论坛的,可他发现大家不爱发帖,反而疯狂的贴照片,于是他就自动转型了。你创业,做一个东西、一项服务,不是为了坚持自尊而跟用户做斗争,而是用户享受到了更好的东西,用户明白了这一点,你采取什么手段他是不care的。
我们创业可能跟80后不大一样,他们更大程度上想创实业,不喜欢互联网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们对创业的理解,多少还有点儿“我要跟人合伙,凑点儿钱”的意思,可90后不会这样想,互联网有一个好处,失败的代价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而且,90后的父母条件很好,我们也受过完整的教育,不是迫于生存压力出来创业的,退路也很多,退一万步讲,我的企业砸了,没有任何人愿意来跟我创业了,我再回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一个博士也是可以的。
这真的不是“你辍了学就一无是处”的时代了。
比如我自己开公司,招聘新人我只看你的编程能力,业务能力,跟学历半毛钱关系没有,我也不会考虑房子、户口的问题——当然人家给我一个户口也不至于不要。但我绝不会为了一个户口,放弃很多东西,比如五年待在一个傻单位。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创业者,能真正从钱的角度,来理解钱了。大学时我在北大读书,整天学的都是,认为有钱就是罪孽,因为你是通过剥削工人获得的,资本家双手沾满鲜血,写得跟恐怖小说一样。
享受的东西,消费的东西,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变得不可耻了。
摘自《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