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对骨髓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o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胺酮不同剂量12.9μg/g(Ⅰ组)、38.8μg/g(Ⅱ组)作用于小鼠,观察骨髓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的诱变情况。实验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为Ⅲ组、阳性对照组(丝裂霉素C)为Ⅳ组。结果:Ⅰ、Ⅱ组微核率为2.63±1.32、4.56±2.13,染色体畸变率11.25±5.65、14.67±3.39,Ⅰ、Ⅱ组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Ⅲ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和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提示上述剂量的氯胺酮均可引起明显的染色体损伤,但目前还不能由此推论氯胺酮为致突变物。至于更高剂量的诱变作用和反复应用产生的累积效应如何,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探讨了中枢α2受体激动剂对皮层慢痛反应抑制效能及其机制。实验猫分二组:一组20只,主要观察激动剂(MPV-1440)对皮层诱发电位(C-CEP)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另一组13只,观察α2受体阻断剂Idazoxan对MPV-1440的拮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应用MPV-1440 2μg/kg、5μg/kg、8μg/kg后,C-CEP的抑制有明显量-效关系,其对C-CEP抑制效能可被中枢作用的α2受体
期刊
探讨了异搏停(Verapamil)在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对脑局部血流量(LCBF)和脑水份含量的影响。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对照组(n=9)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LCBF遂渐下降,脑水份含量明显增加,脑缺血后的低灌注现象显著。实验甲、乙两组(均n=9)分别于缺血前5分钟和缺血后静注异搏停5mg/kg,再灌注各期LCB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脑水份含量则下降明显,充分显示了异搏停对脑缺血的
期刊
用“四动脉闭塞法”制成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其颞叶组织内六种递质性氨基酸代谢变化和观察脑细胞超微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延长而明显地逐渐降低,而抑制性氨基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牛磺酸和甘氨酸在缺血及再灌注早期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时间越长,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越低,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也越严重,证实兴奋性氨基酸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