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女研究生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女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在分析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对策,对积极探寻解决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女研究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2
如今的就业市场,可谓“人满为患”。本科生找工作焦头烂额,研究生已不再“物以稀为贵”,若身为女性则情况更为不利,可能很多人就业时都有这样的感悟:“大学生找工作难,女大学生找工作更难,女研究生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目前石油化工类的女研究生就业率都达到90%以上,为什么还会说女研究生就业难呢?实际上,就业率只是对就业结果的数字说明,它并不能反应出就业过程的难易程度和职业与就业者预期的符合程度,也就是说就业率的高低与就业的难易程度和就业满意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女研究生就业难就难在其就业过程难和就业满意度低,很多女研究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出于生活所迫。
一、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就业难存在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经济利益的影响。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企业为了生存,都努力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女研究生毕业早的也已25、26岁,正逢婚龄或生育年龄,可利用的劳动时间相对男性要少,同时国家《劳动法》又对女员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权利进行特别保护,雇用女员工势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影响利润,所以企业选择员工时易倾向于男性。再加上女研究生本身就属于高知阶层,雇佣成本高于其他普通女性员工,因此,不是特别优秀,用人单位一般不会考虑录用女研究生。
2、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性别歧视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左右着劳动力市场,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顽强作祟,为女研究生求职就业投下“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浓重阴影。由于对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法律控制的缺位,性别歧视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法律责任的盲区使性别歧视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在就业市场上有恃无恐,女研究生的劳动平等权这一受宪法保护的基本人权在法规政策缺位的状态下被束之高阁。
(二)主观因素
1、女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准,过分低估自身价值。女研究生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了进入社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是女性自强自立的代表。可是,由于受社会种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加上年龄大和心理承受力弱的劣势,她们在现实中却缺乏实现理想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2、女研究生特殊的身体条件,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石油石化企业大部分远离中心城市,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特别是分布在沙漠戈壁之中的西部油田,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部分女研究生由于怕苦、怕累、怕脏,不深入现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果频频落聘。
3、女研究就业观念更新速度慢,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决定着个人的择业行为,而当代女研究生往往持有不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从而陷入了就业误区。很多女研究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考上研究生,因此对研究生就业充满了期望。一项调查的数据显示,近七成的女研究生把理想职业定位为收人多、社会地位高、工作压力小的单位。对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而言,她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考虑职位的发展前景时,往往把公务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但毕竟“僧多粥少”,用人单位百里挑一,竞争残酷,落选者甚多。
4、女研究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特殊的就业心态。当面临压力时,女性通常表现得比较敏感和过度防卫,缺少疏导压力的渠道,因而更容易产生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等情感体验。一些女研究生在校都有自己的恋爱对象,毕业时因同一地区(单位)不能同时满足两人的需求,导致一些女研究生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自愿待业。个别女研究生还存在依赖导师心理,她们错误地认为导师的社会关系网会给她们带来一份满意的工作。
二、解决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
经济的客观需要。研究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就业选择上表现为过分强调自身价值和追求物质利益,“到大城市去,到海外去,到钞票最多的地方去”,严重地危害着高校研究生就业市场发展的进程。很多女研究生们平时处处倡导男女平等,但面对现实时,则往往自视为性别上的弱者,追求功利化的职业,贪图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缺乏坚定的人生信念。因此要对女研究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指导研究生树立“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事业”的思想,使之自觉到艰苦油田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要引导他们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克服就业中的择业目标短期化倾向,使他们懂得国家培养研究生主要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国家需要人才的地方,也就是研究生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注重特长培养
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不再满足于一张优秀的成绩单,而更多地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研究生不能只抱书本,埋头搞科研,应有意识地加强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分析判断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体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法律知识等方面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和培养。与此同时,女研究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特长,使其形成一定的优势、强势。在择业过程中,要眼界开阔,不拘泥于专业所限、条件所限,积极争取展现、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做到扬长避短,成功之门就会打开。
(三)利用性别差异,发挥自身优势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女研究生要更善于发现和利用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特长。大体上来说,女性与男性相比,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相对较弱,所以理工科大学教师的男女比例一般为7∶1。但女性具有的性情细腻、仔细周到、忍耐力强、善于沟通等优点却是男性所不具备的,因此,女研究生就业应该扬长避短,在报考研究生时就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就业时多选择能体现女性优势的工作,如社交公关、心理咨询、外语、餐饮管理、教书育人等等,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避免了性别间的恶性竞争。
(四)加强女研究生择业心理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其就业的一大瓶颈,作为培养女研究生的摇篮,高校在对女性传授知识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恐怕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应加强对女研究生择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她们认清自我,正确定位,做好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使她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能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清除心理障碍,使自己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
(五)增强创业意识,创造就业机会
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其创业的成功率高于普通的创业者,因此明确就业定位,增强创业意识,勇于在创业大潮中乘风破浪,开拓新天地已经成为许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之一。女研究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抓住机遇,选择合适并喜欢的职业,施展自己的才华,走向成功之路。
石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从石油石化行业特点出发,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并根据研究生就业特点,努力创新研究生思想工作,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石油行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振兴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总之,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她们公平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女研究生也要自强自立,学会利用自身优势,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克服各种障碍,在职场中展现新女性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刘朔.女研究生就业心态的调查研究[J].中国研究生.2005,(10):46-47.
[2]杨梅.迎接挑战开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7).
[3]李海涛,李志刚.探索适应石油行业特点的高校就业新思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66.
[4]曹培强.石油类高校加强石油精神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石油育,2007,(2):54.
关键词:女研究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2
如今的就业市场,可谓“人满为患”。本科生找工作焦头烂额,研究生已不再“物以稀为贵”,若身为女性则情况更为不利,可能很多人就业时都有这样的感悟:“大学生找工作难,女大学生找工作更难,女研究生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目前石油化工类的女研究生就业率都达到90%以上,为什么还会说女研究生就业难呢?实际上,就业率只是对就业结果的数字说明,它并不能反应出就业过程的难易程度和职业与就业者预期的符合程度,也就是说就业率的高低与就业的难易程度和就业满意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女研究生就业难就难在其就业过程难和就业满意度低,很多女研究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出于生活所迫。
一、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就业难存在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经济利益的影响。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企业为了生存,都努力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女研究生毕业早的也已25、26岁,正逢婚龄或生育年龄,可利用的劳动时间相对男性要少,同时国家《劳动法》又对女员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权利进行特别保护,雇用女员工势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影响利润,所以企业选择员工时易倾向于男性。再加上女研究生本身就属于高知阶层,雇佣成本高于其他普通女性员工,因此,不是特别优秀,用人单位一般不会考虑录用女研究生。
2、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性别歧视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左右着劳动力市场,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顽强作祟,为女研究生求职就业投下“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浓重阴影。由于对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法律控制的缺位,性别歧视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法律责任的盲区使性别歧视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在就业市场上有恃无恐,女研究生的劳动平等权这一受宪法保护的基本人权在法规政策缺位的状态下被束之高阁。
(二)主观因素
1、女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准,过分低估自身价值。女研究生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了进入社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是女性自强自立的代表。可是,由于受社会种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加上年龄大和心理承受力弱的劣势,她们在现实中却缺乏实现理想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2、女研究生特殊的身体条件,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石油石化企业大部分远离中心城市,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特别是分布在沙漠戈壁之中的西部油田,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部分女研究生由于怕苦、怕累、怕脏,不深入现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果频频落聘。
3、女研究就业观念更新速度慢,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决定着个人的择业行为,而当代女研究生往往持有不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从而陷入了就业误区。很多女研究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考上研究生,因此对研究生就业充满了期望。一项调查的数据显示,近七成的女研究生把理想职业定位为收人多、社会地位高、工作压力小的单位。对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而言,她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考虑职位的发展前景时,往往把公务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但毕竟“僧多粥少”,用人单位百里挑一,竞争残酷,落选者甚多。
4、女研究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特殊的就业心态。当面临压力时,女性通常表现得比较敏感和过度防卫,缺少疏导压力的渠道,因而更容易产生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等情感体验。一些女研究生在校都有自己的恋爱对象,毕业时因同一地区(单位)不能同时满足两人的需求,导致一些女研究生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自愿待业。个别女研究生还存在依赖导师心理,她们错误地认为导师的社会关系网会给她们带来一份满意的工作。
二、解决石油化工类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
经济的客观需要。研究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就业选择上表现为过分强调自身价值和追求物质利益,“到大城市去,到海外去,到钞票最多的地方去”,严重地危害着高校研究生就业市场发展的进程。很多女研究生们平时处处倡导男女平等,但面对现实时,则往往自视为性别上的弱者,追求功利化的职业,贪图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缺乏坚定的人生信念。因此要对女研究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指导研究生树立“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事业”的思想,使之自觉到艰苦油田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要引导他们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克服就业中的择业目标短期化倾向,使他们懂得国家培养研究生主要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国家需要人才的地方,也就是研究生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注重特长培养
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不再满足于一张优秀的成绩单,而更多地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研究生不能只抱书本,埋头搞科研,应有意识地加强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分析判断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体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法律知识等方面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和培养。与此同时,女研究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特长,使其形成一定的优势、强势。在择业过程中,要眼界开阔,不拘泥于专业所限、条件所限,积极争取展现、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做到扬长避短,成功之门就会打开。
(三)利用性别差异,发挥自身优势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女研究生要更善于发现和利用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特长。大体上来说,女性与男性相比,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相对较弱,所以理工科大学教师的男女比例一般为7∶1。但女性具有的性情细腻、仔细周到、忍耐力强、善于沟通等优点却是男性所不具备的,因此,女研究生就业应该扬长避短,在报考研究生时就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就业时多选择能体现女性优势的工作,如社交公关、心理咨询、外语、餐饮管理、教书育人等等,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避免了性别间的恶性竞争。
(四)加强女研究生择业心理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其就业的一大瓶颈,作为培养女研究生的摇篮,高校在对女性传授知识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恐怕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应加强对女研究生择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她们认清自我,正确定位,做好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使她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能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清除心理障碍,使自己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
(五)增强创业意识,创造就业机会
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其创业的成功率高于普通的创业者,因此明确就业定位,增强创业意识,勇于在创业大潮中乘风破浪,开拓新天地已经成为许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之一。女研究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抓住机遇,选择合适并喜欢的职业,施展自己的才华,走向成功之路。
石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从石油石化行业特点出发,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并根据研究生就业特点,努力创新研究生思想工作,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石油行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振兴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总之,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她们公平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女研究生也要自强自立,学会利用自身优势,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克服各种障碍,在职场中展现新女性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刘朔.女研究生就业心态的调查研究[J].中国研究生.2005,(10):46-47.
[2]杨梅.迎接挑战开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7).
[3]李海涛,李志刚.探索适应石油行业特点的高校就业新思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66.
[4]曹培强.石油类高校加强石油精神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石油育,200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