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科学齐飞,谱写文明华章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若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弱化,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若没有文明传承,没有文化教育,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杨叔子
  有这样一棵蓊蓊郁郁的树,名为人类文明,它汲取天地间的灵气,生出两个枝丫,一曰文学,一曰科学,二者同根连枝,自是荣辱与共。
  有人痴迷于文学的感性之美。写安静的文字,读优美的篇章,如同将一杯茶品至无色、无味,将厚重的日子过到单薄、清淡,让不舍得成为舍得,让一无所有成为所有。
  亦有人沉醉于科学的理性之美。将牵强的解释化为严谨的推理,将先入为主的理念转为严格的证明,将自然与生命的真理化为数据记录于笔端,将几代人的梦想化为技术,体现于实践。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心中若无一颗诗意之心做出指引,再迅疾的步伐也只是原地打转。犹记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言:“人,有了物质才能活着;人,有了思想才能称得上生活。”诚哉斯言,只顾发展科学,解决物质需求,那不过是活在超现代中的行尸走肉罢了。反之,若无根浮萍般漂蕩,连最基本的保障也没有,“活着”都做不到,更何谈“生活”?
  所幸,无须惨痛的教训,我们便明白文学与科学二者共生之意,并于此在教育上付诸实践。如今之青年,既有敏感的灵魂又有粗糙的神经,既有滚烫的血液又有沉静的眼神,既爱文学趣味又怀科学思想,既有仰望星空的诗意又有脚踏实地的探索。正如古之君子当通五经、贯六艺,今之少年亦应识科学、涵思想。
  并非人人均各项均衡,全面擅长,提笔皆可吟诗作画。“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必能成才。”我们之中绝不都是全才之人,故而高等学府方有了科系之别,意为让每个人的长处均可闪光。
  若我们能“知天下事,擅一种艺”,那么,我们每个人便都是那一点光,无数光的汇聚,便可令人类文明点亮历史,照亮未来。
  唯文学之感性与科学之理性齐飞,方可谱写人类文明多彩华章。
  (编辑:于智博)
  内容上,作者很好地理解了材料,并形成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采用了分总的结构模式,逐一分析了文学的感性之美、科学的理性之美,以及文学与科学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很好地体现了材料的立意中心,中心明确。同时,在论证方法上,作者采用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引证等论证方法,将文学与科学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加以分析论证,逻辑层次清晰。
其他文献
根据2017年国家考试说明,实用类文本阅读成为高考必考内容,赋分12分,题型有三,或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或两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这样的题型模式,再加上这样的特殊情况(根据有关较为可靠的消息,文本材料的篇幅原则上控制在1200字左右),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或者选文中的信息量很大,或者试题对选文语言材料的考查密度很大,甚或两者兼而有之。但是无论哪一种情况,一个现象必然出现,那就是实用類文本阅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苏东坡  艺术乃德行的宝库。——巴尔扎克  我国的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近平  以上三则材料带给你
社会关注度★★★★☆作文适用度★★★☆☆  这几年,“基础科学”被提得越来越多,不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华为、阿里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但是眼界放宽,对标世界科技强国就会发现,我国基础研究占比与发达国家占比水平(15%~20%)相比仍有差距。3月11日上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坚定不移加强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会加大投入力度。  基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曾经的“铁饭碗”已经消失或行将隐退,而很多新职业又被催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 ”的时代,我们应该尽早思考时代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的人生之舟顺风而行。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选择新兴职业。这固然与我的性格爱好有关,更多的是出于对时代需求的考虑。  这是一个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微信
我喜欢那些把我吓得一惊的东西。有一次去看画展,一进门,冷不防被整墙的张大千的大幅墨荷吓了一跳——哪里是荷花,简直是荷树!简直是荷森林!那样傲岸无比,而且很邪门地竟像是还在继续往上长,一种要撑破什么似的放肆的生长!  冬天,我喜欢用一只晶亮的矮玻璃杯喝赤艳的红茶,可是令人感伤的是,一杯茶总是在喝到一半的时候就凉了。  有一天,我偶然把茶放在南窗下的阳光里,并且一边看书,一边不断地沿着日光的腳痕移动它
这26颗钉子扎进了三清山,更是扎进了文化肌体,扎进了人们内心  这可能是史上最贵的“钉子”了——5月18日,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驴友打岩钉攀爬巨蟒峰案”终审宣判:张某明等3名被告赔偿600万元修复环境,2人获刑。这是我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入刑案,也是全国首例检察机关针对损毁自然遗迹提起的生态破坏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三被告入刑和被判赔偿生态环境损失,不仅是对他们自身行为的否定,更是传递出国家依法
绣山绣水绣日月,绣人绣情绣春秋,绣家绣国绣乾坤。  那次的苗寨之旅,为我解开了苗族服饰背后的秘密。苗族同胞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让它变成了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  在那里,我了解到一种背部装饰物,外形精美。形状是横的长方形,工艺以刺绣为主,纹样为回环式方形纹,像极了一座城市。当地的苗族同胞很认真地告诉我,这叫“背牌”,苗语称作“劳搓”,这是苗族祖先曾经拥有过的城市。  我久久驻足于一件绣有
原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创办人曾宪梓于9月20日因病去世,享年85岁。许多人是通过“金利来”领带知道曾宪梓的,但相比商业成就,曾宪梓更令人敬仰的,是他对国家至死不渝的赤诚。正如金利来集团的讣告所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1934年,曾宪梓出生于广东梅州,他幼年丧父,12岁那年因家中贫困,不得不辍学去当农民。是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他的命运。“一个搞土改的同志看我在劳动后喜欢看书,亲自把我
最早把“器”跟文化挂上钩,是在我读初一的时候。  历史书的同一页上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后母戊鼎,一张是四羊方尊。当时觉得这两件东西很笨重,也不好看。看课题是“商周文化”,不由疑窦顿生:“這和文化有什么关系?”  “这两件是商代的礼器。”老师说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而制作的,四羊方尊是用来祭神的,这两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青铜铸造工艺与技术的层面之外,“器”上的纹饰实际上代表了
近日,一个五岁小朋友的简历火了。据称,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毕业于复旦大学,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层主管。这份图文并茂的简历介绍,这名小朋友每周写三篇英语日记,做过20多本思维书,通过实验了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四岁开始学钢琴,三岁开始学游泳,学了四个月围棋,已经11级,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年阅读量从100本上升至500本……很多网友感慨,终于明白什么叫“输在了起跑线上”。  短评一:熊丙奇  要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