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美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水画的意境是画家的感悟和追求,它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审美,承载着东方艺术情怀。山水画追求意境美,它散发着书卷气,洋溢着诗情画意, 以独特的魅力感染人。历代画家都在精心致力于空灵、幽深、清新、淡远等画境的营造。
  关键词:山水画 意境 意境美
  传统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能够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画之精髓,这与历朝山水画家孜孜不倦地对意境美的追求密不可分,它凝聚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审美,承载着东方艺术情怀。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隽秀小品、册页、手卷、扇面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书卷气,诗情画意,程现出各种美妙的意境美。并以此独特的魅力感染着受众,让人流年忘返、回味无穷。下面笔者将从如下几方面来探析山水画的意境美。
  一、山水画“意境”的基本内涵
  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演进历程是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山水画自魏晋南北朝的滥觞发展到炉火纯青的明清,融入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历代文人墨客醉心于天地之大美,山川河流成为抒写他们情怀的载体,使山水画风靡整个中国画坛长盛不衰。纵观名垂青史的历代山水画,不论是富丽堂皇青绿山水,还是写实、写意的水墨山水;这些传世经典都充满着诗情画意。千百年逝去,依旧引人入胜,流连忘返,耐人寻味、让人咀嚼,浮想联翩,使人领略到弦外之音,画外之意,其根本魅力在于“意境”美。那么,“意境”到底有什么基本内涵呢?笔者认为“意境”有两层含义:一是画家将客观事物的精粹,融入自己的审美观,将理想与现实巧妙的结合,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营造出的一种氛围境界,达到天人合一,形与神、主客观的和谐统一;二是画家创作的画面形象的神韵、微妙之处使观赏者联想翩翩、听到弦外之音,读到画外之意。对“意境”的阐述因人而异,古今美学家、大画家都对山水画的“意境”进行过阐释,宗炳的“澄怀味象” 、“得意忘象”、 “立象以尽意”、“境生于象外”强调了主观情感心灵之境的表达,张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则强调主客观的统一,情景交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境和意本身又是两对范畴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意是情与理的统一”,“艺术的意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著名画家朱屺瞻认为:“我国传统艺术论意境第一。诗如此,画亦如此。林畊青点出:‘意境有高低……,感时忧世,意境胜了一筹;最高的意境,则需与天地同脉拍。’这就是“宇宙感”。宗白华则认为:艺术的境界 是求返于自己的心灵节奏以体会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达到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 的最高境界,让人能感到无穷时空的“微茫”处与生化天机的“微妙”处。物我交融,情满山川,草木皆有情。自然有了“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的感觉。历代画家都在精心致力于空灵、幽深、清新、静远等画境的营造。其实真正助长画境产生得益于古诗词,诗画相得益彰,诗词蕴含着优美画卷,画境能书写出诗词乐章 。
  二、空灵含蓄的诗意之美
  传统山水画追求诗意美,讲究诗意般的境界。向来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正如苏东坡称赞王维的那样“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将诗与画有机的融会,品其画有诗的韵味画的妙境。他流落日本的真迹《江干雪霁图》,画中山峦平远连绵,舟行江上,旷远的江面上鸟儿飞翔,村庄数个茅舍数间,山岗树木丛生,水天空濛,坡岸山脚白茫茫一片,富有雪意,好一派静穆清朗的秀色山水,渲染出一种恬淡静穆,飘然物外的氛围,营造了诗意般的境界,同他的诗一样,具有清幽、恬淡、含蓄、空灵的意境。而南宋马、夏之作更突出了“空灵、宁静、幽深、虚淡、雅逸”的意境美。马远的《寒江独钓》,偌大的画面一叶孤舟,舟上渔翁独自专注的垂钓,舟下微波荡漾,远山若有若无,余下几乎留白,一种水天空旷、天寒地冻之感扑面而来,显得淡远、空灵。使读者产生无限遐思、回味无穷。与柳宗元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达到了“状难言之景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出画面”的境界。夏圭在表现清幽淡远的秀色江南山水时也很会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比如说他的《山水十二景》以长卷横幅形式描写从早晨到晚暮的江边十二种景致。“烟堤晚泊”一段,通过江边栈道,挑夫蹒跚,暮烟笼罩,桅船停靠等景象塑造,用简洁的笔墨,酣畅淋漓地渲染出渔舟唱晚的诗意,十二景生动的再现了江南山色空濛的诗情画意之美。象这样富有诗意美的画卷世间不甚列举,而在此值得一提是倍受文人画家推崇的元人倪云林,后人将其作为淡泊超尘“高士”的典范。他的山水画空灵简淡,清秀野逸,他特擅长营造荒凉、凄寒、疏淡、秀逸、萧疏、苍秀等艺术气息。观之清爽怡人,淡远飘逸之感油然而生。正所谓“树密,苍翠之情愈满;山不重,疏野之意愈远;山不显,清旷之态愈迷”。这种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山水画早就成为画史经典,更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典范。
  三、迷远缥缈的氛围之美
  传统山水画追求迷远缥缈的氛围美,讲究空间透视,郭熙的“三远”透视法认为从山下望山顶,称为高远;从山前窥山后,称为深远;从近山眺望远山,称为平远,体现了山水画特殊的观察方法和视角。实际上“三远法”还有一个营造意境的作用,就是用多角度去感观自然呈现出的不同意境美。 郭熙认为平远的色彩有明有暗,深远的色彩重暗 ,平远给人以冲融缥缈的感觉,这实际是他心与境交融时产生的意境。宋人韩拙三远论认为: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溟、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南唐董源多写平淡天真的江南风光,堪称缥缈、迷远的经典之作。观其《潇湘图卷》:长山复岭,连绵起伏,淡墨点皴,秀润迷茫;茂林远树,葱郁苍茫;云气掩映,房舍若隐若现 ,明晦幽深;林麓映带,洲渚烟汀,江湖平远、烟雾溟濛,水天一色,渡船扁舟往来东西,……。江南峰峦叠嶂、云雾晦明、平淡幽深的气象在董源笔下出神入化,尽显山峦苍秀,江天辽阔,整幅画面洋溢着平淡天真,迷远缥缈的氛围之美,观之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另外北宋米氏云山同样盈溢着迷远缥缈的氛围之美,米芾这位为“文人画”推波助澜的大书画家几乎改变了中国绘画发展之流向。他推崇董源颇受其画风影响,他的 “米点皴”乃撷取董源之“点法”演绎而来。他的画面烟云幻灭,鸿蒙浑融,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意趣天成,格高意远。虽然今天他的真迹难觅,但我们从其子米友仁的作品可窥见一斑。米友仁画风一脉相承于米芾,米氏云山是在他笔下发扬光大的,他把在南方山水那种烟雨空濛,云雾变灭的意境表现得酣畅淋漓,特别是他的《潇湘奇观图》引人入胜。画中烟树葱茏,茅舍显露,坡岗之间溪水如镜高峰重峦,云卷云舒,烟雾弥蒙,峰峦渐远渐淡,连接天际混茫,缥缥缈缈……,可谓得云山之神采,自然之天趣,美哉美哉! “迷远”妙在能使空间深度有较多的变化,它将虚实、隐显处理得很好,能使画面意境增添含蓄感。这正是山水画意境美的又一大突出表现,使山水画隐显有度,“虚实”得宜,远近相宜,高低有致,让人感到画有尽而意无穷。   四、恢宏雄浑的气势之美
  传统山水画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气势美,“近取质,远取势”就是讲究境的深远。郭熙曾说:“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这虽然说的是人们欣赏山水画的一个方法。而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看山水画就是要营造出恢宏雄浑的气势,只有营造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画意境,才能引人入胜,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譬如北宋巨匠范宽,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是这样高度评价他的:“山峦浑厚,势状雄强……范氏之作也”, “…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他的山水画雄壮浑厚,气势恢宏,景象雄阔壮美。他多画崇山峻岭,千岩万壑,深厚峻拔,飞流直泻,溪水奔流 ,把北方山水雄伟壮观之气势刻画得入木三分,具有咄咄逼人的雄浑气势之美。因此被誉为“得山之真骨,与山传神”的能手。尤其是《溪山行旅图》乃千古绝唱,图中巨峰高耸,顶天立地,笔法苍劲、浑厚,有如南阳石刻汉画所刻直线,嘎嘎作响,用墨层层皴擦,反复积染,使得岩石质感极强,仿佛整座大山直奔额前压下,尽显雄浑苍茫,山势逼人,气壮山河之势;山顶荆棘丛生,山间飞瀑如线,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商旅驼队行色匆匆,驼铃蹄声有响彻山谷之势。总之,范宽之画是壮美的,是追求雄浑气势美的典范,受到古今画坛的推重。又如北方山水画派大师关仝的《关山行旅图》描绘出巨峰高耸,有屹立万峰的峭拔气势,营造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意境,产生了强烈的视角冲击力,使人过目不忘。再如南宋四家中“李、马”二人,李唐用笔用墨奔放豪迈,大刀阔斧,显出水墨淋漓的酣畅之劲道;水不用鱼鳞縠纹,就有盘涡动荡之势。他的《万壑松风图》:山势巉岩,冈峦郁盘,峭壁如削,浮云出岫,飞瀑浅溪,山涧奔涌,茂密松林,山石斧劈、马牙皴塑立体,雄厚饱满,质感强烈,是一种与南宗山水截然不同的雄奇、壮观、气势恢宏的阳刚之美。马远的《踏歌图》左上边危峰突兀耸立,峭然挺拔,如利剑剌天之势,左下首巨石用长条斧劈皴如大刀阔斧,巨石弧线形朝下,更衬托出上面剑锋上升耸峻之势。他现存的12幅《水图》,用各种笔法,勾勒出盘旋、迂回、汹涌、逆流激荡等江、河、湖、海的水势,画的惟妙惟肖,感人之处在“气势”的营造。
  以上是笔者对传统山水画意境美的认识,以历代名家传统山水画典范作为案列分析来阐述“意境美”。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加上对山水画研习时间较短,难免挂一漏万,望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意境杂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2] 朱屺瞻.朱屺瞻画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沈子丞.历代画论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
  刘钎妤,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讲师。从事国画教学、创作和美学研究。
其他文献
在研究无序树包含匹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XML的软件构件查询匹配算法.该算法可以在保持较高构件查准率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构件的查全率,并提供对布尔查询的支持.此外
传染病的快速检测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环节,其中现场快速检测对于及时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尤为关键。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
目的:通过原核细胞表达人免疫缺陷病毒(HIV)Nef抗原,制备特异抗血清,为Nef抗原检测提供技术方法。方法:以HIVBotswana毒株基因组为模板,用PCR法获得Nef蛋白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0a
摘 要:装饰绘画本就是用来表现美的绘画方式。相对于装饰绘画的真实性研究来说,装饰绘画所真正重视的是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无外乎这些。装饰绘画把具体的、抽象的、意象的图画运用到绘画之中,再适当装饰进去别样的道具,让绘画与装饰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手段,在美的意境里感受色彩所带来的震撼力,并以主观的色彩艺术表现出来。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地方,都充斥着装饰绘画的魅力。要深刻地探究装饰绘画的语言,就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了解网络内部链路特征对运维大型IP网络至关重要.前人在假定固定路由条件下采用端到端主动测量的方式从网络边缘推测网络内部链路行为特征.由于网络中存在导致随机路由的负载
随着网络带宽的迅速增长,主机协议处理开销已经成为系统整体性能的瓶颈.近年来,在协议加速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协议处理机制、实现以及结构的优化.在分析了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