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合学习模式实际上就是线上与线下结合。此模式最早运用于企业中,但因为效果良好。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运用于教学领域中,成效也很明显。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帮助教师通过互联网有效开展教学。并利用师生质疑、有效诵读与群文扩展的形式,让学生更快喜欢上阅读。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阅读;混合学习模式
一、 阅读质疑
小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混合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其产生疑问,进而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究知识,构建知识架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思维发展能力还有些不足,教师要有效引导其在阅读中收集信息,并进一步加工。所以“互联网 ”模式下的混合学习中,教师添加了阅读质疑环节。此過程包含两种,一种是教师的提问,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方向,进一步加工文章材料。学生阅读前,需分析教师布置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前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阅读教师设置问题后,再开展阅读,并将自己的答案以文字输入的形式上传网络平台。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带着问题进行,效果更强。另外一种就是学生自主提出质疑,学生先将自己对文本产生的问题上交到互联网平台,然后以质疑为主线,伴随整个阅读过程。学生面对问题的质疑,可在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产生。如阅读前,学生对文章题目产生怀疑,然后带着疑问阅读。或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然后重复阅读文章。再者就是在阅读后,对文章结构或者中心思想产生疑惑,重新思考文章。学生质疑的产生经历了大脑的思考,同时也是知识内化的体现。例如《我必须去》教学前,教师可以提出质疑“文章中的主角‘我’为什么要去呢?”学生以此为引导,进一步朗读文章,并在头脑风暴中,提取文章中有效信息,并加工。然后学生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师通过观看,知道学生对文章的了解程度,优化教学手段。再如《小山羊和小灰兔》阅读教学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问题一“第二天小山羊还会不会等小灰兔呢?”问题二“小山羊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等疑问,自主提出问题,然后揣摩文章中角色心理活动,解决自己的疑惑。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表到学习平台中,让更多同学看到并思考,帮助解决。如有的同学针对这名学生的问题,回答到“小山羊会等,因为他是言而有信的人”“我觉得小山羊不会去,因为小白兔不诚实”。这样,针对问题一,学生产生了分歧,学生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努力在文章中找寻答案。此质疑过程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并能在网络讨论中,发表自己观点,扩展学习视野与思维,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二、 科学朗读
师生朗读,是开展阅读混合模式教学的主要途径。互联网 模式下开展线上教学,教师将朗读设置为新文章的初读目标,让学生可以用普通话流利朗读,感受文本朗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与文本情感。学生的朗读部分分为两个环节,第一,观看朗读视频,自主练习。第二,提交语音作业。通过中两个过程,帮助学生学习新字,建立正确的语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找出关于文章的视音频资源,并发布链接二维码,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手机扫码。进行文本朗读练习。互联网视域下,为学生提供的朗读视频,是为了给学生做示范,但是教师不能单一的提供语音或者视频文本,还要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完善师生朗读环节。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互联网 模式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都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而才能提升阅读教学实效。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创建者不一定是教师,学生也可在这种交互式环境下,上传文章阅读有关的资源。例如学生自己录制朗读视频,上传网络中。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有:第一,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完成与学生的交流。以往日常教学中,往往受时间或者资源的限制,学生展示机会也有限,教师不能对每一名学生的朗读情况有所了解。而“互联网 ”模式下学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利用课余时间朗读文章,然后上传学习平台,教师抽时间倾听。不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并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第二,促使学生完成多次朗读,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提交音频作业的形式,为了给教师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学生往往在意自己的朗读效果,因此会在正式录制音频之前,认真的练读,进而保证上传资源的质量。这种形式比正常课堂学习中的朗读,发音更加清晰,语言也更加流利。
三、 群文阅读
“互联网 ”模式下的小学生语文混合学习,不能止于教材中文本,还要扩宽学生视野,为其提供更多文章。教师可根据每次文章中的内容,在网络中挑选适合的资源,如图片与微课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阅读学习。如讲解《瀑布》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知道诗人眼中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在学习平台中上传《瀑布》《日照绝句》《望庐山瀑布》等群文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讨论,更加了解教材中的文章。再如《女娲补天》文本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中的神话,教师在学习平台中推送《后羿射日》《女娃造人》《精卫填海》等群文,通过此丰富学生认知,扩展其思维。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下,避免思维变得“刻板化”,实现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多元化。
四、 结论
混合学习模式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一次新的尝试,不但扩展学生学习模式,提升课中与课后的学习质量。还满足了不同学生对阅读学习的需求,完成了差异性教学。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的优化,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瑞霞.让语文阅读教学插上灵动的翅膀: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2):128-129.
[2]王亚亚.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7):87.
[3]高世军.“互联网 ”背景下,课外阅读指导的突围与重构[J].基础教育论坛,2019(42):39-40.
作者简介:
何惠琴,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阅读;混合学习模式
一、 阅读质疑
小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混合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其产生疑问,进而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究知识,构建知识架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思维发展能力还有些不足,教师要有效引导其在阅读中收集信息,并进一步加工。所以“互联网 ”模式下的混合学习中,教师添加了阅读质疑环节。此過程包含两种,一种是教师的提问,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方向,进一步加工文章材料。学生阅读前,需分析教师布置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前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阅读教师设置问题后,再开展阅读,并将自己的答案以文字输入的形式上传网络平台。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带着问题进行,效果更强。另外一种就是学生自主提出质疑,学生先将自己对文本产生的问题上交到互联网平台,然后以质疑为主线,伴随整个阅读过程。学生面对问题的质疑,可在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产生。如阅读前,学生对文章题目产生怀疑,然后带着疑问阅读。或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然后重复阅读文章。再者就是在阅读后,对文章结构或者中心思想产生疑惑,重新思考文章。学生质疑的产生经历了大脑的思考,同时也是知识内化的体现。例如《我必须去》教学前,教师可以提出质疑“文章中的主角‘我’为什么要去呢?”学生以此为引导,进一步朗读文章,并在头脑风暴中,提取文章中有效信息,并加工。然后学生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师通过观看,知道学生对文章的了解程度,优化教学手段。再如《小山羊和小灰兔》阅读教学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问题一“第二天小山羊还会不会等小灰兔呢?”问题二“小山羊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等疑问,自主提出问题,然后揣摩文章中角色心理活动,解决自己的疑惑。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表到学习平台中,让更多同学看到并思考,帮助解决。如有的同学针对这名学生的问题,回答到“小山羊会等,因为他是言而有信的人”“我觉得小山羊不会去,因为小白兔不诚实”。这样,针对问题一,学生产生了分歧,学生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努力在文章中找寻答案。此质疑过程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并能在网络讨论中,发表自己观点,扩展学习视野与思维,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二、 科学朗读
师生朗读,是开展阅读混合模式教学的主要途径。互联网 模式下开展线上教学,教师将朗读设置为新文章的初读目标,让学生可以用普通话流利朗读,感受文本朗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与文本情感。学生的朗读部分分为两个环节,第一,观看朗读视频,自主练习。第二,提交语音作业。通过中两个过程,帮助学生学习新字,建立正确的语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找出关于文章的视音频资源,并发布链接二维码,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手机扫码。进行文本朗读练习。互联网视域下,为学生提供的朗读视频,是为了给学生做示范,但是教师不能单一的提供语音或者视频文本,还要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完善师生朗读环节。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互联网 模式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都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而才能提升阅读教学实效。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创建者不一定是教师,学生也可在这种交互式环境下,上传文章阅读有关的资源。例如学生自己录制朗读视频,上传网络中。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有:第一,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完成与学生的交流。以往日常教学中,往往受时间或者资源的限制,学生展示机会也有限,教师不能对每一名学生的朗读情况有所了解。而“互联网 ”模式下学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利用课余时间朗读文章,然后上传学习平台,教师抽时间倾听。不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并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第二,促使学生完成多次朗读,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提交音频作业的形式,为了给教师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学生往往在意自己的朗读效果,因此会在正式录制音频之前,认真的练读,进而保证上传资源的质量。这种形式比正常课堂学习中的朗读,发音更加清晰,语言也更加流利。
三、 群文阅读
“互联网 ”模式下的小学生语文混合学习,不能止于教材中文本,还要扩宽学生视野,为其提供更多文章。教师可根据每次文章中的内容,在网络中挑选适合的资源,如图片与微课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阅读学习。如讲解《瀑布》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知道诗人眼中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在学习平台中上传《瀑布》《日照绝句》《望庐山瀑布》等群文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讨论,更加了解教材中的文章。再如《女娲补天》文本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中的神话,教师在学习平台中推送《后羿射日》《女娃造人》《精卫填海》等群文,通过此丰富学生认知,扩展其思维。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下,避免思维变得“刻板化”,实现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多元化。
四、 结论
混合学习模式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一次新的尝试,不但扩展学生学习模式,提升课中与课后的学习质量。还满足了不同学生对阅读学习的需求,完成了差异性教学。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的优化,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瑞霞.让语文阅读教学插上灵动的翅膀: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2):128-129.
[2]王亚亚.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7):87.
[3]高世军.“互联网 ”背景下,课外阅读指导的突围与重构[J].基础教育论坛,2019(42):39-40.
作者简介:
何惠琴,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