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药是我国医药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我国医学界的重要宝藏,当前我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中药基础理论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其也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医在国外也颇受欢迎。本文主要从毒性相关因素的角度对中药药性多因素量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草药/毒药;统计数据说明,毒性
药物对疾病的治疗存在着两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其自身的疗效和毒性,所以我们在进行中药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药效的基础上对药品自身的毒性也有非常细致的了解,为了更好的对中药的毒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研究人员采用了计算机对某些中药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和统计。
1、中药毒性的一般规律
很多中药都是无毒的,毒性较大的中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临床当中还可以经过一定的处理降低药品自身的毒性。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中药的毒性是非常低的,这样一来也充分的体现出了中药安全可靠毒性低的特征,这也成为中药能够在我国医疗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毒性项和药用部位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药物当中的每一个部位在功能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味中药可能会因为其用药的位置产生较为明显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功效和毒性,所以为了更好的对毒性和药用部位关系的一般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有毒性记载的1119味中药按照毒性的大小将其划分成了22个不同的药用部位,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将出现率相对较高的前三位药用部位用表格的方式列出,如表1所示:
表1“毒性项”与药用部位的关系
从表1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毒类的中药主要集中在了根、叶和快根位置上,有毒、微毒和五毒三类药物在毒性项目上和药用部位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也充分的说明,药物的毒性和某些药物的应用部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大部分的药物当中,其部位的和毒性关系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
3、毒性项和药物性味的关系
性味是中药所特有的一个属性,它也是中医用药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依据,它也是辩证施治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个最为关键的思想,为了对中药毒性和性味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行充分的研究,将中药四气五味分成了11格大项,同时将其分成微和大等来对其程度进行有效的展现,将其分成了33个小项。同时还将有毒性记载使得中药按照以上的分类原则进行全面的分类和统计,在研究當中发现药物的毒性和性味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是和性味的程度关系并不是非常的密切。
现将含药物味数在50味以上的各种性味中具大毒,有毒、微毒这三类不同毒性药物占该性味药物总数的百分率列入表2。
表2有毒药物和性味的关系
表2提示药物的毒性和热性药有明显关系,在52味热性药中有不同程度毒性的占31味,达59.7%.此外,药物的毒性和辛、温有一定关系,与淡、平、甘等关系不大。这些关系提示了中医治疗的重要法则之一“阴平阳秘”就是运用中药的不同性味,以药物之偏纠人体之偏,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4、毒性项和化学成分的关系
当前,植物科属关系和植物化学方面的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形成了植物化学分类学这一学科,为了对毒性项和科属之间的挂席予以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对植物当中常见的一些化学成分进行归纳和研究,同时将其分成了21类,同时对其出现率最高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统计。如表3所示
表3“毒性项”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表3提示具有不同程度毒性的中药与化学成分中的生物硷、黄酮、有机酸类等有明显关系,其它如街醇类、糖贰、蛋白氨基酸类与有毒药物亦有一定的关系,但其中生物硷类成分最为明显。随着毒性程度提高,含生物硷类成分的百分比也相对提高。因此,对使用含有生物硷类药物时尤应引起重视。
5、“毒性项”与药物归经的关系
药物归经是中药重要理论之一。所谓归经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将药物的作用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相联系,用以阐明药物对某些脏器病变所起的作用,而与药物毒性应无明显关系。为进一步用实验证实其间关系,对有“毒性项’,记载的中药按13种经络脏腑分别进行统计,并以相对最高出现百分率表示,现将含药物味数在100味以上的经络列入表4。
表4“毒性项”与药物归经的关系
表4提示具不同程度毒性的药物虽在心、肝、脾、肺、肾五个经内均有分布,但百分率均偏低,且差别不大。在小肠、胆、胃、大肠、膀胧、三焦、心包等7个经分布更少,数据证实了毒性与归经之间的关系不大。
6、毒性项和炮制之间的关系
炮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中医治疗疾病的效果,使得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某种功能而使用的技术,这也是传统中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去毒和减毒也是炮制最为重要的目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炮制技术和药品的毒性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7、小结
本文通过3906味中药中具“毒性项”记载1119味中药的毒性一般规律的分析,从数据表明中药中大毒类药物<100,为客观地评价祖国中药宝库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的特色提供了依据。又进一步对毒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了有毒类药物与植物科属、化学成分以及热性的中药是有明显的关系。如有毒类药物主要集中在毛良科、天南星科、大戟科等科中,普遍存在于有毒类药物中的成分有生物硷、黄酮类及有机酸等,其中生物硷的存在与毒性程度成正相关。热性中药中含不同程度毒性的药物味数达6000有毒药物与药用部位、药物的四气五味、性味功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与药物的归经因素关系不大,而加工炮制是除毒或减毒的主要手段之一。实验结果提示了在使用主要有毒科属药物或含生物硷成分,或热性药物的时候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冯哲,周学平.中药性味相制配伍减毒的方法探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3)
[2]鲍荟竹,赵军宁,宋军,李祖伦.仙茅醇提取物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03)
[3]杨霖,祁明媛,俞仲毅.中药药性与毒性之间的关联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2)
【关键词】中草药/毒药;统计数据说明,毒性
药物对疾病的治疗存在着两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其自身的疗效和毒性,所以我们在进行中药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药效的基础上对药品自身的毒性也有非常细致的了解,为了更好的对中药的毒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研究人员采用了计算机对某些中药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和统计。
1、中药毒性的一般规律
很多中药都是无毒的,毒性较大的中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临床当中还可以经过一定的处理降低药品自身的毒性。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中药的毒性是非常低的,这样一来也充分的体现出了中药安全可靠毒性低的特征,这也成为中药能够在我国医疗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毒性项和药用部位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药物当中的每一个部位在功能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味中药可能会因为其用药的位置产生较为明显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功效和毒性,所以为了更好的对毒性和药用部位关系的一般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有毒性记载的1119味中药按照毒性的大小将其划分成了22个不同的药用部位,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将出现率相对较高的前三位药用部位用表格的方式列出,如表1所示:
表1“毒性项”与药用部位的关系
从表1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毒类的中药主要集中在了根、叶和快根位置上,有毒、微毒和五毒三类药物在毒性项目上和药用部位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也充分的说明,药物的毒性和某些药物的应用部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大部分的药物当中,其部位的和毒性关系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
3、毒性项和药物性味的关系
性味是中药所特有的一个属性,它也是中医用药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依据,它也是辩证施治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个最为关键的思想,为了对中药毒性和性味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行充分的研究,将中药四气五味分成了11格大项,同时将其分成微和大等来对其程度进行有效的展现,将其分成了33个小项。同时还将有毒性记载使得中药按照以上的分类原则进行全面的分类和统计,在研究當中发现药物的毒性和性味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是和性味的程度关系并不是非常的密切。
现将含药物味数在50味以上的各种性味中具大毒,有毒、微毒这三类不同毒性药物占该性味药物总数的百分率列入表2。
表2有毒药物和性味的关系
表2提示药物的毒性和热性药有明显关系,在52味热性药中有不同程度毒性的占31味,达59.7%.此外,药物的毒性和辛、温有一定关系,与淡、平、甘等关系不大。这些关系提示了中医治疗的重要法则之一“阴平阳秘”就是运用中药的不同性味,以药物之偏纠人体之偏,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4、毒性项和化学成分的关系
当前,植物科属关系和植物化学方面的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形成了植物化学分类学这一学科,为了对毒性项和科属之间的挂席予以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对植物当中常见的一些化学成分进行归纳和研究,同时将其分成了21类,同时对其出现率最高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统计。如表3所示
表3“毒性项”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表3提示具有不同程度毒性的中药与化学成分中的生物硷、黄酮、有机酸类等有明显关系,其它如街醇类、糖贰、蛋白氨基酸类与有毒药物亦有一定的关系,但其中生物硷类成分最为明显。随着毒性程度提高,含生物硷类成分的百分比也相对提高。因此,对使用含有生物硷类药物时尤应引起重视。
5、“毒性项”与药物归经的关系
药物归经是中药重要理论之一。所谓归经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将药物的作用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相联系,用以阐明药物对某些脏器病变所起的作用,而与药物毒性应无明显关系。为进一步用实验证实其间关系,对有“毒性项’,记载的中药按13种经络脏腑分别进行统计,并以相对最高出现百分率表示,现将含药物味数在100味以上的经络列入表4。
表4“毒性项”与药物归经的关系
表4提示具不同程度毒性的药物虽在心、肝、脾、肺、肾五个经内均有分布,但百分率均偏低,且差别不大。在小肠、胆、胃、大肠、膀胧、三焦、心包等7个经分布更少,数据证实了毒性与归经之间的关系不大。
6、毒性项和炮制之间的关系
炮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中医治疗疾病的效果,使得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某种功能而使用的技术,这也是传统中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去毒和减毒也是炮制最为重要的目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炮制技术和药品的毒性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7、小结
本文通过3906味中药中具“毒性项”记载1119味中药的毒性一般规律的分析,从数据表明中药中大毒类药物<100,为客观地评价祖国中药宝库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的特色提供了依据。又进一步对毒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了有毒类药物与植物科属、化学成分以及热性的中药是有明显的关系。如有毒类药物主要集中在毛良科、天南星科、大戟科等科中,普遍存在于有毒类药物中的成分有生物硷、黄酮类及有机酸等,其中生物硷的存在与毒性程度成正相关。热性中药中含不同程度毒性的药物味数达6000有毒药物与药用部位、药物的四气五味、性味功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与药物的归经因素关系不大,而加工炮制是除毒或减毒的主要手段之一。实验结果提示了在使用主要有毒科属药物或含生物硷成分,或热性药物的时候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冯哲,周学平.中药性味相制配伍减毒的方法探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3)
[2]鲍荟竹,赵军宁,宋军,李祖伦.仙茅醇提取物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03)
[3]杨霖,祁明媛,俞仲毅.中药药性与毒性之间的关联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