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生中“经济型问题学生”日益增多,特别是其中的贫困大学生逐渐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本文综合近年来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富二代”高职“问题学生”心理障碍的同时,着重分析了高职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及资助对策,希望能对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做好高职院校经济型“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与转化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经济型 问题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资助 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据教育部今年五月份公布,目前我国高职专科学校已达1239所,学生达800万人。在这些莘莘学子之中,除了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学生以外,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家庭的贫困生人数比例已达25%以上,超出普通本科院校,并且其数字还在逐年攀升。因为家庭条件较好,钱物来得容易,少数“富二代”学生挥金如土、挥霍浪费、大手大脚、趾高气扬,逐渐形成了狂傲自大、唯我独尊、好逸恶劳、任性自私等心理疾病。同样,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不少贫困生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容易出现缺少被欣赏、被理解的感觉,从而觉得失去价值感,逐渐形成了闭锁心理,出现“心理贫困”,以至于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经济型“问题学生”的个人前途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出促进经济型“问题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措施和手段,帮助他们摆脱不良的心理干扰,提高积极情绪,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经济型“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高职院校富裕类“问题学生”的心理行为与表现
高职院校富裕类“问题学生”主要来源于现代富裕家庭。其一是来源于有钱家庭。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吃、穿、用、住,无一不是高档的,社会上称之为大款;其二是来源于有权家庭。他们不用自己掏腰包,照样可以进出小汽车,吃在大饭店,穿名牌,用精品。学生在家时,父母整天带着他们到处应酬,出入高档娱乐场所,使他们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心理错位,产生了较强的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从而滋长了他们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心理,不珍惜金钱,任意铺张浪费。入学后,学生把这种心理带到学校,表现为:好炫耀,好逸恶劳,出钱请人代做作业、代劳动,甚至代考试,代买饭菜、零食,代洗衣服。其次,他们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多为高档用品,没用几天便残缺不全或弃之不顾,毫不在意,俨然表现出一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挥金如土的样子,助长“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恶习,在集体中,影响十分恶劣。
(二)高职院校贫困类“问题学生”的心理行为与表现
1、自卑心理严重。自卑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消极的不良心理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胆怯、退缩,甚至心灰意冷的心理体验。很多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高专学生自卑心理较本科生较重,其中贫困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我们的调查中,高职高专贫困生“感到自卑”的占38.43%,“缺乏自信心”的占38.59%。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生活时常陷入窘迫的处境,每天都要盘算和控制自己在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开支。而上述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压力,这种巨大的反差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使贫困大学生或深或浅地形成了自卑心理。贫困大学生往往自惭形秽,不愿与老师和同学谈家庭经济状况,自怨自艾,郁郁寡欢,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很多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2、自我封闭,人际交往困难。自我封闭心理是指个人有意地、努力地将自己与外界社会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会交往活动,除了必要的、没有办法的活动外,大部分时间把自己封闭起来。有些贫困生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缺乏必要的交际能力,人际交往中会常常出现退缩、逃避、敌对等防御心理,很少和同学、老师主动接触,以至于逐渐变得孤僻、冷漠、不合群、不信任他人。其实他们内心是十分渴望与人平等交往的。他们关心集体,又怕参与后显得无知而被别人笑话;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又往往因为自身贫困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于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不同别人交往,不能很好地拓展自己的空间。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即使与他人交往,也常带着强烈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3、心理焦虑、抑郁。焦虑是由一些原因而产生的内心不安与恐惧的心理。贫困大学生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有的为缺少学费而焦虑,每到新学期开学收学费的时候,他们很早就要费尽心思与父母研究学费一事,或者是想申请缓交学费、或者是要到亲属那借学费、或者是想通过贷款来完成学业,不论是什么方式,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有的为生活费而焦虑,每个月仅有的一点生活费,他们要算计着生活,不能像生活条件好的学生那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敢放心大胆地去生活,不敢多花一分钱。他们有的则为将来的工作而焦虑,自己的文凭不高,专业又不理想,而社会就业难度又大,担心自己将来找不到工作。 由于时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扰,不少贫困生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的不良心境状态,且又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非常容易造成抑郁心理,常常“离群索居”,并由此引起紧张不安、担心、失望、焦虑、害怕、恐慌等负性情绪,感到生活无意义、生命无价值,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强烈的无助感。
4、承受挫折能力差,心理脆弱。刚进学校,贫困生与其他同学并无多大差异,随着学校开展活动的增加,有些贫困生在个人技能、社会知识上明显跟不上形势,在一些活动中自动退出。有的内心好胜自负,想专心搞学习,但他们不接受学生的帮助,表现为远离人群,孤坐独修暗下超人的决心。一旦受到挫折,就愤世怨人,埋怨世事不公平。有的人甚至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荒费学业。
二、高职经济型“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富裕类“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富裕类“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社会上的人富裕起来以后大吃大喝、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世风以及改革开放后影视媒体节目中国内外的“富二代”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大手大脚的宣传与视觉冲击的误导等社会不良因素以外,主要是来自家庭的过分溺爱和疏于管教。如有的家长早年吃过苦,后来抓住机遇有了钱、权,便想在孩子身上补偿,不希望孩子受苦。这些富裕起来的家长,信奉的是:再穷也要“富”孩子,更何况现在孩子不多。所以他们对子女往往是过分的溺爱、娇惯,对孩子言听计从,姑息迁就,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家里的各种家务劳动,也从来不让孩子沾手,更不用说让他们过艰苦的生活了。这些孩子在家里,俨然是“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对待他们,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旦有个头痛脑热、感冒的,父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们团团转。又如有的家长则认为钱赚多了,孩子理应生活得好一些,吃好用好穿好,是理所当然。如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富裕家庭,曾经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有的家庭在孩子的卧室内,摆设大彩电、电脑,为孩子配备复读机、手机、赛车等等,甚至穿着打扮都是名牌,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一件衬衣不在话下。这样一味地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却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造成了孩子好吃懒做,追求享受,贪图安逸,怕吃苦,怕受累,学习缺乏动力,遇到一点点困难时,就退缩。此外,有的家长忙于赚钱,安于享乐,对孩子缺乏管教,缺乏正确的引导,更有的以自身言行进行误导,使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偏离。按理说富裕起来的家庭,往往环境较好,这本来应该是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但由于有的家长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通通安排了各种娱乐,过年过节更甚,他们通晓达旦地打牌、搓麻将等等,对孩子不闻不问,一方面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另一方面,也使孩子耳濡目染了这些不良习气,使他们小小年纪就爱上了这些本不属于他们的娱乐活动。有的孩子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玩物丧志,最终沉迷于娱乐,而抛弃了书本,导致厌学、弃学。过多的金钱使孩子不知珍惜,大手大脚,导致消费误区。过度的物质满足,无法代替大人的责任,也不能求得平安无事,而是坑害孩子,既没有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还助长了孩子虚荣、任性的心理。
(二)贫困类“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主观心理的偏执。贫困大学生主观心理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在个体生理发育上已经成熟,但心理上远远不够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较差,对自己缺乏正确的估计和评价。成功时自我感觉太好,而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又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悲观、失望、消沉。这个时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情绪体验丰富,但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小的事情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特别是有些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不大方,属弱质型气质,遇到困难和挫折便诱发不良心理症状。
2、.家庭条件的限制。经济困难是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而经济困难往往是由家庭经济贫困造成的。大部分贫困生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有些是父母下岗或单亲家庭,这些家庭可支配部分较少,学生的学费大多由亲戚筹集、贷款得到。对于部分专科生来说,读大专有的也是被迫之选,有很多学生在入学时成绩达到了三本线,但三本高昂的学费让他们不得不选择门槛稍低的专科。理想的差距和现实的环境让他们到校后就有一种失落感,加上贫困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地区的落后,并不太懂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的是调剂过来的,这些都加重了进校时的迷茫、紧张。
3、学校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无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相比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但在入学后,这种反差会变得明显起来,这与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有密切关系。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在校园中有明显的表现,很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穿名牌、购手机、用手提电脑,而贫困生甚至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贫困大学生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心理平衡点,极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4、社会资助形式的偏差。社会上针对贫困生的资助很多,其形式也千变万化,有的让学生站在领奖台上宣读感言,有的则要求公开自己生活上的隐私。这些善意的动机如果实施不当,也会无意中加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三、高职院校经济型“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对策及其资助模式探究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塑造经济型“问题学生”的健康人格。
高职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为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来认识,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的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要做好富裕类“问题学生”的辅导、咨询工作,要创设机会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自找苦吃”、“自寻烦恼”,体验到生活的艰难。要告诫学生金钱不是万能的,幸福要靠自己去创造,只有对人生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才能抵制金钱的诱惑,克服虚荣心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形成节约用钱、合理用钱的良好风气。要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困难,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针对校园中存在的嫌贫爱富现象,召开班会,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家庭财富是父母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也没有权利任意挥霍;家庭寒酸不是父母好吃懒做的结果,可能是父母机遇不好,赚不到钱,我们更要体贴父母,不乱花一分钱。只有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还应教育学生: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就会被淘汰;假如染上不良恶习,那后果不堪设想。此外,我们还要提高每一名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学会采取理智的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学习一些心理问题自我防御、疏通的方式方法,学会心理调适,学会自食其力。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氛围直接影响着每个成员的心情,优良的校园环境对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针对富裕类“问题学生”攀比、拜金主义的思想要进行正确引导,让每位学生意识到学校是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的地方,目前经济条件的好与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相反经过个人努力也是能达到自己既定目标的。另外还要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如发动富裕类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与贫困学生结对、为困难孩子募捐等等。这样,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不仅能得到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最终实现解决富裕类和贫困类“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
3、对个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贫困生进行适度的心理干预和矫治,严防悲剧发生。
维持心理平衡,是个体自我保护的需要,一旦平衡难以恢复,个体就可能产生极端行为。由于个别贫困大学生内在心理因素和所处社会环境使得他有一种严重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而他心理防御机制和能力又很差,容易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如辍学、精神病,甚至产生像马加爵那样的悲剧等。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对这些极个别的学生必须进行适当的心理行为干预,应及早发现,采取果断的矫治措施,避免悲剧发生,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特别是教师的高度警觉。
4、完善、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营造真心实意关心贫困生的帮扶机制 。
关注贫困生,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合理利用各种助困政策,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现在的高职院校,国家、个人和社会以各种名义捐助的资金越来越多,“奖、助、贷、减、免”的各项制度也越来越完善,我们只要注意方法运用好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学院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院实际,创造条件设立勤工俭学岗位,鼓励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减轻经济上的压力。尽管学校设有奖学金,政府、社会有专项扶贫基金,但数量有限,只能照顾到那些品学兼优或家庭特殊困难的学生,对于大多数贫困生来说,勤工俭学不失为一种改善自身经济窘境的有效措施。另外,资助的重心应从无偿变为有偿,引导贫困学生主要通过“奖、贷、勤”来解决生活和学习费用问题,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加贫困学生的自信心。
(1)改革奖学金制度。奖学金是我国高校传统的激励和资助方式,它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激励功能,另一个是资助功能。过去,人们往往只强调和重视奖学金的激励功能而忽视其资助功能,致使奖学金的资助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改革奖学金制度,就是要在重申激励功能的基础之上,重视其资助功能。为此,首先要加大奖学金的数额,鼓励那些有学习潜力的贫困生通过刻苦学习这一诚实劳动来获得高额奖学金,从而在学业上得到资助。其次,增加奖学金的种类。以前奖学金一般是从学校事业费中划拨而来,不但金额有限,且种类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必须大力提倡社会、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提供专项奖学金。奖学金的形式越多,激励和资助学生的机制就越活,激励和资助的面就越大。
(2)完善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学生助学贷款作为对贫困生比较固定的资助形式,一般是根据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来确定其享受多少的,分别由学校、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发放,它对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完全形成贷后偿还的保证机制,因而一方面发放部门担心学生贷了不还,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学生想贷又怕贷后还不了,这种种原因大大影响了学生助学贷款资助功能的发挥。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采取由社会金融机构而不是由学校直接向学生家庭提供无息贷款,签订偿还协议,以学生家庭财产作抵押的形式,使贷款来源社会化;另一方面,建立起人才有偿使用制度,由用人单位负责偿还学生在校时的贷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常运作。
(3)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好办法,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家境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既能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学生接触实际、提高能力的重要形式。各高校应成立学校勤工助学指导委员会,由专门班子来负责组织、协调此项工作。要制定管理办法,做到有据可依,使勤工助学岗位招聘、日常管理、工资报酬等规范化、制度化。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发挥所学专长,遵守法律和公德,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使勤工助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发挥困难补助金的作用。在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的同时,直接的困难补助仍然是资助学生的重要形式。因为总会有部分困难学生由于身体和学习方面的原因,既不能获得奖学金又不能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因而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直接的困难补助。困难补助金与学生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相比,情况很不一样,它是纯福利性的,因此困难补助的发放要公正合理,要切实了解和掌握那些确实需要困难补助的学生的情况,防止确定享受困难补助学生的工作简单化。另外,由于学生的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变化的,因而要将经常性困难补助和临时性困难补助结合起来,直接发挥好困难补助金的作用。
(5)倡导社会资助。由于国家财政拨款资助学生非常有限,因此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任务仍将十分艰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因此应大力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开展“企业基金”资助、包括富裕类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帮助和富裕类学生与贫困类学生“手拉手”帮扶活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3月份文件;
[2]王中军《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分析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3]张俊文《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与教育对策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2007(3);
[4]吴益峰《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11)。
作者简介:
汤顺清:(1965.4—),男,湖南宁乡人,副教授,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工作,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海丽:(1982.10—),女,湖北监利人,现工作于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张建安:(1964.3—),男,湖南沅江人,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众教育背景下高职“问题学生”的类型与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编号:湘哲社领【2009】9号09B23)
[关键词] 经济型 问题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资助 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据教育部今年五月份公布,目前我国高职专科学校已达1239所,学生达800万人。在这些莘莘学子之中,除了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学生以外,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家庭的贫困生人数比例已达25%以上,超出普通本科院校,并且其数字还在逐年攀升。因为家庭条件较好,钱物来得容易,少数“富二代”学生挥金如土、挥霍浪费、大手大脚、趾高气扬,逐渐形成了狂傲自大、唯我独尊、好逸恶劳、任性自私等心理疾病。同样,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不少贫困生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容易出现缺少被欣赏、被理解的感觉,从而觉得失去价值感,逐渐形成了闭锁心理,出现“心理贫困”,以至于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经济型“问题学生”的个人前途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出促进经济型“问题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措施和手段,帮助他们摆脱不良的心理干扰,提高积极情绪,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经济型“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高职院校富裕类“问题学生”的心理行为与表现
高职院校富裕类“问题学生”主要来源于现代富裕家庭。其一是来源于有钱家庭。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吃、穿、用、住,无一不是高档的,社会上称之为大款;其二是来源于有权家庭。他们不用自己掏腰包,照样可以进出小汽车,吃在大饭店,穿名牌,用精品。学生在家时,父母整天带着他们到处应酬,出入高档娱乐场所,使他们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心理错位,产生了较强的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从而滋长了他们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心理,不珍惜金钱,任意铺张浪费。入学后,学生把这种心理带到学校,表现为:好炫耀,好逸恶劳,出钱请人代做作业、代劳动,甚至代考试,代买饭菜、零食,代洗衣服。其次,他们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多为高档用品,没用几天便残缺不全或弃之不顾,毫不在意,俨然表现出一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挥金如土的样子,助长“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恶习,在集体中,影响十分恶劣。
(二)高职院校贫困类“问题学生”的心理行为与表现
1、自卑心理严重。自卑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消极的不良心理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胆怯、退缩,甚至心灰意冷的心理体验。很多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高专学生自卑心理较本科生较重,其中贫困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我们的调查中,高职高专贫困生“感到自卑”的占38.43%,“缺乏自信心”的占38.59%。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生活时常陷入窘迫的处境,每天都要盘算和控制自己在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开支。而上述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压力,这种巨大的反差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使贫困大学生或深或浅地形成了自卑心理。贫困大学生往往自惭形秽,不愿与老师和同学谈家庭经济状况,自怨自艾,郁郁寡欢,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很多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2、自我封闭,人际交往困难。自我封闭心理是指个人有意地、努力地将自己与外界社会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会交往活动,除了必要的、没有办法的活动外,大部分时间把自己封闭起来。有些贫困生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缺乏必要的交际能力,人际交往中会常常出现退缩、逃避、敌对等防御心理,很少和同学、老师主动接触,以至于逐渐变得孤僻、冷漠、不合群、不信任他人。其实他们内心是十分渴望与人平等交往的。他们关心集体,又怕参与后显得无知而被别人笑话;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又往往因为自身贫困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于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不同别人交往,不能很好地拓展自己的空间。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即使与他人交往,也常带着强烈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3、心理焦虑、抑郁。焦虑是由一些原因而产生的内心不安与恐惧的心理。贫困大学生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有的为缺少学费而焦虑,每到新学期开学收学费的时候,他们很早就要费尽心思与父母研究学费一事,或者是想申请缓交学费、或者是要到亲属那借学费、或者是想通过贷款来完成学业,不论是什么方式,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有的为生活费而焦虑,每个月仅有的一点生活费,他们要算计着生活,不能像生活条件好的学生那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敢放心大胆地去生活,不敢多花一分钱。他们有的则为将来的工作而焦虑,自己的文凭不高,专业又不理想,而社会就业难度又大,担心自己将来找不到工作。 由于时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扰,不少贫困生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的不良心境状态,且又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非常容易造成抑郁心理,常常“离群索居”,并由此引起紧张不安、担心、失望、焦虑、害怕、恐慌等负性情绪,感到生活无意义、生命无价值,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强烈的无助感。
4、承受挫折能力差,心理脆弱。刚进学校,贫困生与其他同学并无多大差异,随着学校开展活动的增加,有些贫困生在个人技能、社会知识上明显跟不上形势,在一些活动中自动退出。有的内心好胜自负,想专心搞学习,但他们不接受学生的帮助,表现为远离人群,孤坐独修暗下超人的决心。一旦受到挫折,就愤世怨人,埋怨世事不公平。有的人甚至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荒费学业。
二、高职经济型“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富裕类“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富裕类“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社会上的人富裕起来以后大吃大喝、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世风以及改革开放后影视媒体节目中国内外的“富二代”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大手大脚的宣传与视觉冲击的误导等社会不良因素以外,主要是来自家庭的过分溺爱和疏于管教。如有的家长早年吃过苦,后来抓住机遇有了钱、权,便想在孩子身上补偿,不希望孩子受苦。这些富裕起来的家长,信奉的是:再穷也要“富”孩子,更何况现在孩子不多。所以他们对子女往往是过分的溺爱、娇惯,对孩子言听计从,姑息迁就,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家里的各种家务劳动,也从来不让孩子沾手,更不用说让他们过艰苦的生活了。这些孩子在家里,俨然是“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对待他们,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旦有个头痛脑热、感冒的,父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们团团转。又如有的家长则认为钱赚多了,孩子理应生活得好一些,吃好用好穿好,是理所当然。如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富裕家庭,曾经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有的家庭在孩子的卧室内,摆设大彩电、电脑,为孩子配备复读机、手机、赛车等等,甚至穿着打扮都是名牌,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一件衬衣不在话下。这样一味地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却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造成了孩子好吃懒做,追求享受,贪图安逸,怕吃苦,怕受累,学习缺乏动力,遇到一点点困难时,就退缩。此外,有的家长忙于赚钱,安于享乐,对孩子缺乏管教,缺乏正确的引导,更有的以自身言行进行误导,使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偏离。按理说富裕起来的家庭,往往环境较好,这本来应该是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但由于有的家长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通通安排了各种娱乐,过年过节更甚,他们通晓达旦地打牌、搓麻将等等,对孩子不闻不问,一方面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另一方面,也使孩子耳濡目染了这些不良习气,使他们小小年纪就爱上了这些本不属于他们的娱乐活动。有的孩子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玩物丧志,最终沉迷于娱乐,而抛弃了书本,导致厌学、弃学。过多的金钱使孩子不知珍惜,大手大脚,导致消费误区。过度的物质满足,无法代替大人的责任,也不能求得平安无事,而是坑害孩子,既没有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还助长了孩子虚荣、任性的心理。
(二)贫困类“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主观心理的偏执。贫困大学生主观心理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在个体生理发育上已经成熟,但心理上远远不够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较差,对自己缺乏正确的估计和评价。成功时自我感觉太好,而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又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悲观、失望、消沉。这个时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情绪体验丰富,但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小的事情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特别是有些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不大方,属弱质型气质,遇到困难和挫折便诱发不良心理症状。
2、.家庭条件的限制。经济困难是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而经济困难往往是由家庭经济贫困造成的。大部分贫困生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有些是父母下岗或单亲家庭,这些家庭可支配部分较少,学生的学费大多由亲戚筹集、贷款得到。对于部分专科生来说,读大专有的也是被迫之选,有很多学生在入学时成绩达到了三本线,但三本高昂的学费让他们不得不选择门槛稍低的专科。理想的差距和现实的环境让他们到校后就有一种失落感,加上贫困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地区的落后,并不太懂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的是调剂过来的,这些都加重了进校时的迷茫、紧张。
3、学校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无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相比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但在入学后,这种反差会变得明显起来,这与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有密切关系。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在校园中有明显的表现,很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穿名牌、购手机、用手提电脑,而贫困生甚至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贫困大学生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心理平衡点,极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4、社会资助形式的偏差。社会上针对贫困生的资助很多,其形式也千变万化,有的让学生站在领奖台上宣读感言,有的则要求公开自己生活上的隐私。这些善意的动机如果实施不当,也会无意中加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三、高职院校经济型“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对策及其资助模式探究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塑造经济型“问题学生”的健康人格。
高职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为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来认识,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的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要做好富裕类“问题学生”的辅导、咨询工作,要创设机会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自找苦吃”、“自寻烦恼”,体验到生活的艰难。要告诫学生金钱不是万能的,幸福要靠自己去创造,只有对人生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才能抵制金钱的诱惑,克服虚荣心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形成节约用钱、合理用钱的良好风气。要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困难,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针对校园中存在的嫌贫爱富现象,召开班会,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家庭财富是父母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也没有权利任意挥霍;家庭寒酸不是父母好吃懒做的结果,可能是父母机遇不好,赚不到钱,我们更要体贴父母,不乱花一分钱。只有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还应教育学生: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就会被淘汰;假如染上不良恶习,那后果不堪设想。此外,我们还要提高每一名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学会采取理智的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学习一些心理问题自我防御、疏通的方式方法,学会心理调适,学会自食其力。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氛围直接影响着每个成员的心情,优良的校园环境对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针对富裕类“问题学生”攀比、拜金主义的思想要进行正确引导,让每位学生意识到学校是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的地方,目前经济条件的好与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相反经过个人努力也是能达到自己既定目标的。另外还要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如发动富裕类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与贫困学生结对、为困难孩子募捐等等。这样,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不仅能得到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最终实现解决富裕类和贫困类“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
3、对个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贫困生进行适度的心理干预和矫治,严防悲剧发生。
维持心理平衡,是个体自我保护的需要,一旦平衡难以恢复,个体就可能产生极端行为。由于个别贫困大学生内在心理因素和所处社会环境使得他有一种严重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而他心理防御机制和能力又很差,容易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如辍学、精神病,甚至产生像马加爵那样的悲剧等。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对这些极个别的学生必须进行适当的心理行为干预,应及早发现,采取果断的矫治措施,避免悲剧发生,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特别是教师的高度警觉。
4、完善、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营造真心实意关心贫困生的帮扶机制 。
关注贫困生,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合理利用各种助困政策,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现在的高职院校,国家、个人和社会以各种名义捐助的资金越来越多,“奖、助、贷、减、免”的各项制度也越来越完善,我们只要注意方法运用好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学院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院实际,创造条件设立勤工俭学岗位,鼓励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减轻经济上的压力。尽管学校设有奖学金,政府、社会有专项扶贫基金,但数量有限,只能照顾到那些品学兼优或家庭特殊困难的学生,对于大多数贫困生来说,勤工俭学不失为一种改善自身经济窘境的有效措施。另外,资助的重心应从无偿变为有偿,引导贫困学生主要通过“奖、贷、勤”来解决生活和学习费用问题,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加贫困学生的自信心。
(1)改革奖学金制度。奖学金是我国高校传统的激励和资助方式,它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激励功能,另一个是资助功能。过去,人们往往只强调和重视奖学金的激励功能而忽视其资助功能,致使奖学金的资助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改革奖学金制度,就是要在重申激励功能的基础之上,重视其资助功能。为此,首先要加大奖学金的数额,鼓励那些有学习潜力的贫困生通过刻苦学习这一诚实劳动来获得高额奖学金,从而在学业上得到资助。其次,增加奖学金的种类。以前奖学金一般是从学校事业费中划拨而来,不但金额有限,且种类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必须大力提倡社会、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提供专项奖学金。奖学金的形式越多,激励和资助学生的机制就越活,激励和资助的面就越大。
(2)完善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学生助学贷款作为对贫困生比较固定的资助形式,一般是根据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来确定其享受多少的,分别由学校、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发放,它对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完全形成贷后偿还的保证机制,因而一方面发放部门担心学生贷了不还,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学生想贷又怕贷后还不了,这种种原因大大影响了学生助学贷款资助功能的发挥。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采取由社会金融机构而不是由学校直接向学生家庭提供无息贷款,签订偿还协议,以学生家庭财产作抵押的形式,使贷款来源社会化;另一方面,建立起人才有偿使用制度,由用人单位负责偿还学生在校时的贷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常运作。
(3)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好办法,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家境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既能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学生接触实际、提高能力的重要形式。各高校应成立学校勤工助学指导委员会,由专门班子来负责组织、协调此项工作。要制定管理办法,做到有据可依,使勤工助学岗位招聘、日常管理、工资报酬等规范化、制度化。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发挥所学专长,遵守法律和公德,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使勤工助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发挥困难补助金的作用。在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的同时,直接的困难补助仍然是资助学生的重要形式。因为总会有部分困难学生由于身体和学习方面的原因,既不能获得奖学金又不能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因而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直接的困难补助。困难补助金与学生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相比,情况很不一样,它是纯福利性的,因此困难补助的发放要公正合理,要切实了解和掌握那些确实需要困难补助的学生的情况,防止确定享受困难补助学生的工作简单化。另外,由于学生的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变化的,因而要将经常性困难补助和临时性困难补助结合起来,直接发挥好困难补助金的作用。
(5)倡导社会资助。由于国家财政拨款资助学生非常有限,因此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任务仍将十分艰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因此应大力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开展“企业基金”资助、包括富裕类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帮助和富裕类学生与贫困类学生“手拉手”帮扶活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3月份文件;
[2]王中军《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分析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3]张俊文《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与教育对策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2007(3);
[4]吴益峰《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11)。
作者简介:
汤顺清:(1965.4—),男,湖南宁乡人,副教授,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工作,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海丽:(1982.10—),女,湖北监利人,现工作于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张建安:(1964.3—),男,湖南沅江人,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众教育背景下高职“问题学生”的类型与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编号:湘哲社领【2009】9号09B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