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全天下父母亲们尽力培养孩子的智商(1Q)、情绪商数(EQ)、逆境商数(AQ)时,现在又多了所谓的“理财商数”(Finance Quotient)新名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高明的理财智慧,也成为当今父母最关心的话题。
以下就提供几个能轻松入门理财教育小秘诀:
教导正确价值观 1块钱也能积少成多
要如何让小孩了解储蓄的重要性?从几岁开始可以教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要给孩子多少零用钱才不至于让他们挥霍无度?而且在孩子们了解理财与金钱观念后,却又不至于因为过于谨慎而成为别人眼中的“守财奴”,或是事事“向钱看”的势利鬼?这种种难题肯定曾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痛不已,但如果能确实掌握“何时开始”与“如何开始”的关键要诀,孩子们肯定能拥有健全的价值观。
理财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出孩子的“财务性格”:从孩子日常生活的习性,其实就能简单判断他们是否有“存钱”的倾向,或是喜新厌旧,看见什么新产品就要求购买的“爱花钱”倾向。在了解孩子目前的财务性格后,就应进行适时的导正。
教育乐于玩游 轻松学理财
接着,在孩子拥有零用钱后,就该让他们懂得如何管理金钱。所谓“金钱管理”,不单是要孩子“存钱”,而且还得教导他们如何明智地“花钱”;谨慎的消费、有纪律的储蓄,正是最理想的金钱管理方式。然而这样的理财教育,却容易导致父母亲误用成年人的思考方式,来教导年幼的孩童,结果造成“鸡同鸭讲”,孩子们也没有听懂。
现任美国儿童金融网主席的葛菲瑞,就建议父母应先让孩子认识钱币,了解钱币的价值与面额,并举办有趣的“寻宝活动”,将各式不同面额的硬币置于家中的抽屉、沙发底下、衣服口袋等各处,让孩子能够找出钱币并分门别类放好;另外,像是购物与找零钱游戏,也能让孩子练习算术与应变能力。
灌输“捐款”观念 别让宝贝成为守财奴
在此同时,建议父母亲可以为家中宝贝开立银行账户,在孩子领到红包,或是将零用钱存至一定数额时,可为他们将钱存至账户,并让孩子了解只要每存进一笔钱,存款簿上的金额就会提高。在孩子体会到存款数字不断增加的同时,父母亲也可想出一些能激励孩子持续存钱的诱因,像是存到多少钱就能购买喜爱的玩具,让储蓄与消费的观念同时深植孩子的心底。
然而父母亲也得适时地灌输宝贝有关“捐献”的重要性,像是捐钱给慈善机构或其它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否则未来就有可能成为一毛不拔的吝啬鬼,甚至唯利是图的势利精,这就绝对不是理财专家所乐见的。
另外,父母亲千万不可因为宠爱孩子,而事事为孩子设想打点,也得保留部分金钱供孩子自由使用,让他们能及早了解简单的“预算”与“消费”的观念。正如葛菲瑞所提出的金钱管理三原则——储蓄、捐献以及花费,对于养成孩子正确的金钱与理财观而言,绝对是缺一不可。
别受欲望驱使 “需要”与“想要”大不周
“某人的爸妈都帮他买了这个,所以我也要有”已经成了许多孩子的口头禅,家中父母也因为禁不起孩子要求,而不断投其所好,这样的恶性循环,肯定会让孩子的金钱观愈来愈偏差。因此,帮助孩子了解“需要”与“想要”的差别,教导他们花钱的智慧,才能让他们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而善用日常生活中各式情境,并适时地予以“机会教育”,绝对比不断灌输孩子理财大道理来得有用许多。像是在陪伴孩子看电视时,就得向孩子解释节目和广告的差别,并且让他们知道广告中所做的宣传,是为了要说服电视机前的人去购买,这才不至于让孩子过度受广告影响。另外,带领孩子前往超市购物前,父母亲可以先列出购物清单,而非到了超市后才依据“欲望”随性购买,使孩子知道哪些是必需品(像卫生纸、洗衣粉),哪些是非必要品(像糖果、零食)。
身教重于教 父母得谨言慎行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亲得谨记“身教重于言教”的概念,因为父母亲的一举一动都会深刻影响孩童的认知。商家推出的各种促销活动,都会让许多消费者为了附加赠品和价格优惠而疯狂购物,父母亲如果能在此时克制欲望、不冲动购物,并趁机教导孩子思考商品的价值与必要性,相信就能达到良好成效。而且父母亲在购买名牌商品作为礼物时,千万得注意别让孩子养成崇拜名牌服饰与用品的虚荣感,反而得告诉孩子名牌价格高昂的原因在于质料、设计、车工等优点,并灌输孩子不崇尚名牌、不透支消费与量入为出的正确价值观。
复利效果加乘 预约未来大财富
除了让孩子有正确的理财观外,父母也可尽早为孩子投资。有许多理财专家就表示,如果父母从小就帮孩子每月定期投资一笔资金,在“复利效果”的加乘下,多年后将可享受丰硕的成果。举例来说,在年投资报酬率为10%的情况下,再以复利计算,那么每个月定期定额投资1000元,投资10年将可累积20.6万元,而投资20年则累积将近76万的资金,假设父母亲从孩子2岁起,就进行如此的理财规划,那么当孩子22岁大学毕业时,就有一笔为数可观的创业基金可用。
以下就提供几个能轻松入门理财教育小秘诀:
教导正确价值观 1块钱也能积少成多
要如何让小孩了解储蓄的重要性?从几岁开始可以教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要给孩子多少零用钱才不至于让他们挥霍无度?而且在孩子们了解理财与金钱观念后,却又不至于因为过于谨慎而成为别人眼中的“守财奴”,或是事事“向钱看”的势利鬼?这种种难题肯定曾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痛不已,但如果能确实掌握“何时开始”与“如何开始”的关键要诀,孩子们肯定能拥有健全的价值观。
理财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出孩子的“财务性格”:从孩子日常生活的习性,其实就能简单判断他们是否有“存钱”的倾向,或是喜新厌旧,看见什么新产品就要求购买的“爱花钱”倾向。在了解孩子目前的财务性格后,就应进行适时的导正。
教育乐于玩游 轻松学理财
接着,在孩子拥有零用钱后,就该让他们懂得如何管理金钱。所谓“金钱管理”,不单是要孩子“存钱”,而且还得教导他们如何明智地“花钱”;谨慎的消费、有纪律的储蓄,正是最理想的金钱管理方式。然而这样的理财教育,却容易导致父母亲误用成年人的思考方式,来教导年幼的孩童,结果造成“鸡同鸭讲”,孩子们也没有听懂。
现任美国儿童金融网主席的葛菲瑞,就建议父母应先让孩子认识钱币,了解钱币的价值与面额,并举办有趣的“寻宝活动”,将各式不同面额的硬币置于家中的抽屉、沙发底下、衣服口袋等各处,让孩子能够找出钱币并分门别类放好;另外,像是购物与找零钱游戏,也能让孩子练习算术与应变能力。
灌输“捐款”观念 别让宝贝成为守财奴
在此同时,建议父母亲可以为家中宝贝开立银行账户,在孩子领到红包,或是将零用钱存至一定数额时,可为他们将钱存至账户,并让孩子了解只要每存进一笔钱,存款簿上的金额就会提高。在孩子体会到存款数字不断增加的同时,父母亲也可想出一些能激励孩子持续存钱的诱因,像是存到多少钱就能购买喜爱的玩具,让储蓄与消费的观念同时深植孩子的心底。
然而父母亲也得适时地灌输宝贝有关“捐献”的重要性,像是捐钱给慈善机构或其它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否则未来就有可能成为一毛不拔的吝啬鬼,甚至唯利是图的势利精,这就绝对不是理财专家所乐见的。
另外,父母亲千万不可因为宠爱孩子,而事事为孩子设想打点,也得保留部分金钱供孩子自由使用,让他们能及早了解简单的“预算”与“消费”的观念。正如葛菲瑞所提出的金钱管理三原则——储蓄、捐献以及花费,对于养成孩子正确的金钱与理财观而言,绝对是缺一不可。
别受欲望驱使 “需要”与“想要”大不周
“某人的爸妈都帮他买了这个,所以我也要有”已经成了许多孩子的口头禅,家中父母也因为禁不起孩子要求,而不断投其所好,这样的恶性循环,肯定会让孩子的金钱观愈来愈偏差。因此,帮助孩子了解“需要”与“想要”的差别,教导他们花钱的智慧,才能让他们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而善用日常生活中各式情境,并适时地予以“机会教育”,绝对比不断灌输孩子理财大道理来得有用许多。像是在陪伴孩子看电视时,就得向孩子解释节目和广告的差别,并且让他们知道广告中所做的宣传,是为了要说服电视机前的人去购买,这才不至于让孩子过度受广告影响。另外,带领孩子前往超市购物前,父母亲可以先列出购物清单,而非到了超市后才依据“欲望”随性购买,使孩子知道哪些是必需品(像卫生纸、洗衣粉),哪些是非必要品(像糖果、零食)。
身教重于教 父母得谨言慎行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亲得谨记“身教重于言教”的概念,因为父母亲的一举一动都会深刻影响孩童的认知。商家推出的各种促销活动,都会让许多消费者为了附加赠品和价格优惠而疯狂购物,父母亲如果能在此时克制欲望、不冲动购物,并趁机教导孩子思考商品的价值与必要性,相信就能达到良好成效。而且父母亲在购买名牌商品作为礼物时,千万得注意别让孩子养成崇拜名牌服饰与用品的虚荣感,反而得告诉孩子名牌价格高昂的原因在于质料、设计、车工等优点,并灌输孩子不崇尚名牌、不透支消费与量入为出的正确价值观。
复利效果加乘 预约未来大财富
除了让孩子有正确的理财观外,父母也可尽早为孩子投资。有许多理财专家就表示,如果父母从小就帮孩子每月定期投资一笔资金,在“复利效果”的加乘下,多年后将可享受丰硕的成果。举例来说,在年投资报酬率为10%的情况下,再以复利计算,那么每个月定期定额投资1000元,投资10年将可累积20.6万元,而投资20年则累积将近76万的资金,假设父母亲从孩子2岁起,就进行如此的理财规划,那么当孩子22岁大学毕业时,就有一笔为数可观的创业基金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