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的重要举措。小学音乐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正确对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音乐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音乐课的音乐性。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在动听的音乐中完成的,充满丰富的音乐词汇,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丰富知识。因此,要正确对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1. 转变认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地位
要正确对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以往那种音乐、美术是副科,只是陪衬的伪科学思想。音乐教学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新时代环境下,国家正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被放在突出发展的位置上。因此说,转变认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地位,是实现正确对待小学音乐教学的第一步。
从学校角度讲,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小学音乐教学。目前一些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通常是一台电子琴或者一台老式脚踏琴就是音乐教学的全部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一台像样的电子琴也没有,这样的教学设施很难满足音乐教学的需求,不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从学校财政中抽出合理的经费,用于改善音乐课堂教学设备,以保证音乐教学的正常进行。
从教师的角度讲,在以往音乐教师总是被贯以“小科”教师或者“副科”教师的名头,久而久之音乐教师也就放松了思想和意识,这对于音乐教学也是非常不利的。音乐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做学生音乐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2. 注重创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1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鼓励学生选择性学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音乐教材。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把握重点和难点,并且注重音乐教学的普遍性,所安排的音乐学习内容既有音乐品位,又能被大多数学生所理解,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和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存在,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兴趣、爱好和性情最丰富多样的阶段,所以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鼓励小学生选择性学习,培养其多样化的音乐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2.2 注重体验教学重视教学过程胜过教学结果。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体验教学,引导学生用耳朵感受音乐的美好和内涵。体验音乐的过程,是学生的情感随音乐起伏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思想净化的过程和荡涤心灵的过程,是学生理解音乐,认同音乐的过程,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远远比教学效果更重要。体验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2.3 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小学生的阶段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变从前的单一教学模式为多样化教学模式。尤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将音乐通过声音,影像,视频等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形象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艺术和美的理解和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加强互动学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小学生们“动“起来,加强学生参与,加强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多组织合唱、舞蹈、乐器表演、音乐小品等团体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特长和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和魅力。互动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协作配合能力,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动的,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因此说,加强互动式教学,对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加强引导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和主体性等基本特征。同时,音乐欣赏又属于社会意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个人因情感领悟的差异,对于美的欣赏角度不同,因此对于音乐的喜好也不同,尤其是小学生处于思维异常活跃的年龄阶段,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
小学生由于年龄、身份、学识等的限制,对于音乐的鉴赏还是存在一定的狭隘性。例如,现在的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可能更喜欢流行类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中国国乐的经典之作,像民乐里的《百鸟朝凤》、民歌《盼红军》等等,这些集合了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精神的音乐作品,拥有丰富的内涵和主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国乐的神韵。对于国外的优秀音乐,教师也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是美妙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情感交流,学习了解国外的优秀音乐,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正确对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和水平,需要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配合与协作。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确定音乐教学的地位,树立音乐教学的目标,以先进的思想指引正确的行动,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失,从而真正的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为,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D].上海音乐出版社
[3]葛思诚.简易建学习更容易[N].音乐周报
[4]哈雷.音乐无国界交流图创新[N].音乐周报
[5]张阔.儿童类别形成中知识效应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音乐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音乐课的音乐性。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在动听的音乐中完成的,充满丰富的音乐词汇,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丰富知识。因此,要正确对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1. 转变认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地位
要正确对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以往那种音乐、美术是副科,只是陪衬的伪科学思想。音乐教学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新时代环境下,国家正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被放在突出发展的位置上。因此说,转变认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地位,是实现正确对待小学音乐教学的第一步。
从学校角度讲,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小学音乐教学。目前一些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通常是一台电子琴或者一台老式脚踏琴就是音乐教学的全部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一台像样的电子琴也没有,这样的教学设施很难满足音乐教学的需求,不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从学校财政中抽出合理的经费,用于改善音乐课堂教学设备,以保证音乐教学的正常进行。
从教师的角度讲,在以往音乐教师总是被贯以“小科”教师或者“副科”教师的名头,久而久之音乐教师也就放松了思想和意识,这对于音乐教学也是非常不利的。音乐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做学生音乐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2. 注重创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1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鼓励学生选择性学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音乐教材。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把握重点和难点,并且注重音乐教学的普遍性,所安排的音乐学习内容既有音乐品位,又能被大多数学生所理解,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和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存在,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兴趣、爱好和性情最丰富多样的阶段,所以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鼓励小学生选择性学习,培养其多样化的音乐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2.2 注重体验教学重视教学过程胜过教学结果。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体验教学,引导学生用耳朵感受音乐的美好和内涵。体验音乐的过程,是学生的情感随音乐起伏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思想净化的过程和荡涤心灵的过程,是学生理解音乐,认同音乐的过程,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远远比教学效果更重要。体验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2.3 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小学生的阶段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变从前的单一教学模式为多样化教学模式。尤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将音乐通过声音,影像,视频等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形象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艺术和美的理解和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加强互动学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小学生们“动“起来,加强学生参与,加强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多组织合唱、舞蹈、乐器表演、音乐小品等团体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特长和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和魅力。互动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协作配合能力,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动的,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因此说,加强互动式教学,对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加强引导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和主体性等基本特征。同时,音乐欣赏又属于社会意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个人因情感领悟的差异,对于美的欣赏角度不同,因此对于音乐的喜好也不同,尤其是小学生处于思维异常活跃的年龄阶段,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
小学生由于年龄、身份、学识等的限制,对于音乐的鉴赏还是存在一定的狭隘性。例如,现在的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可能更喜欢流行类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中国国乐的经典之作,像民乐里的《百鸟朝凤》、民歌《盼红军》等等,这些集合了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精神的音乐作品,拥有丰富的内涵和主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国乐的神韵。对于国外的优秀音乐,教师也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是美妙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情感交流,学习了解国外的优秀音乐,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正确对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和水平,需要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配合与协作。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确定音乐教学的地位,树立音乐教学的目标,以先进的思想指引正确的行动,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失,从而真正的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为,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D].上海音乐出版社
[3]葛思诚.简易建学习更容易[N].音乐周报
[4]哈雷.音乐无国界交流图创新[N].音乐周报
[5]张阔.儿童类别形成中知识效应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