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的成功就是让学生拥有主体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uter2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精彩纷呈,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主体性教育。而主体性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体积極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主体性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主体意识 历史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进而以学生自主地、体验地、快乐地学习为重心展开课堂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师的角色要从居高临下的“教导”变为平起平坐的“帮助”;课堂的气氛要从注重纪律的严肃氛围变为注重学习的活跃氛围;师生相处要从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变成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的互动关系,在互助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几年新课程教学实践,我对此有一些个人的见解和体会,在这里和广大同仁探讨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问题。
  一、以情感为纽带,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在历史教学中,建立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师生之间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提出独到、新颖的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多进行赏识教育。只有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情感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展示个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营造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的教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地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他们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在创设历史情境时,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与教材的距离,架起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三、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所谓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老师可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交流,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秦始皇这一节的时候,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来探讨其功过是非,于是我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争辩。全班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讨论中去。辩论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从而培养能力,加深对秦始皇的理解。在教学中多运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辩论的方式由于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学生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习,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文物,创办历史园地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如在讲述“渡江战役”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渡江战役纪念碑,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既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构思设疑释疑技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精神。
  教师要把比较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通过问题设置,引起学生探求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你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思考;(2)设计的问题要有想象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是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3)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教师设计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简单化,学生一看就明了的问题对他们这个年龄来说没有挑战性。
  俗话说:“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设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交融的乐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思维层次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政治情感 改进教法 能力素质    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掌握最新教学动态,学习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业
摘 要: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例证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所处生活的时政背景,引领学生进入某种情景,参与体验,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求。课堂例证也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感染力。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情景性 生活性 时事性 信息化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即把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寓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中,把学生已有
摘 要: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外显和内隐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行为问
摘 要: 责任意识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实践活动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无论从个人、集体、社会等角度看,思想品德课都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初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用课堂主阵地及“第二课堂”,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责任意识 培养    一、责任意识的内涵  责任是一个人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基于以上认识,加上当前规范办学的要求,我从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着手,实行了适应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开放式教学。  所谓“开放式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法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甚至是要求学生参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硬性要求學生参与,就会让学生感觉参与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这就背离了新课程理念,必然后患无穷。我根据某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中滥用要求现象回顾  老师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
摘 要: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的强大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一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教学 情趣教学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的强大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