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精彩纷呈,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主体性教育。而主体性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体积極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主体性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主体意识 历史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进而以学生自主地、体验地、快乐地学习为重心展开课堂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师的角色要从居高临下的“教导”变为平起平坐的“帮助”;课堂的气氛要从注重纪律的严肃氛围变为注重学习的活跃氛围;师生相处要从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变成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的互动关系,在互助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几年新课程教学实践,我对此有一些个人的见解和体会,在这里和广大同仁探讨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问题。
一、以情感为纽带,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在历史教学中,建立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师生之间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提出独到、新颖的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多进行赏识教育。只有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情感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展示个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营造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的教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地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他们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在创设历史情境时,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与教材的距离,架起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三、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所谓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老师可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交流,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秦始皇这一节的时候,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来探讨其功过是非,于是我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争辩。全班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讨论中去。辩论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从而培养能力,加深对秦始皇的理解。在教学中多运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辩论的方式由于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学生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习,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文物,创办历史园地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如在讲述“渡江战役”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渡江战役纪念碑,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既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构思设疑释疑技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精神。
教师要把比较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通过问题设置,引起学生探求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你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思考;(2)设计的问题要有想象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是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3)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教师设计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简单化,学生一看就明了的问题对他们这个年龄来说没有挑战性。
俗话说:“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设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改 主体意识 历史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进而以学生自主地、体验地、快乐地学习为重心展开课堂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师的角色要从居高临下的“教导”变为平起平坐的“帮助”;课堂的气氛要从注重纪律的严肃氛围变为注重学习的活跃氛围;师生相处要从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变成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的互动关系,在互助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几年新课程教学实践,我对此有一些个人的见解和体会,在这里和广大同仁探讨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问题。
一、以情感为纽带,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在历史教学中,建立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师生之间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提出独到、新颖的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多进行赏识教育。只有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情感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展示个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营造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的教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地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他们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在创设历史情境时,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与教材的距离,架起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三、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所谓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老师可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交流,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秦始皇这一节的时候,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来探讨其功过是非,于是我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争辩。全班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讨论中去。辩论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从而培养能力,加深对秦始皇的理解。在教学中多运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辩论的方式由于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学生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习,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文物,创办历史园地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如在讲述“渡江战役”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渡江战役纪念碑,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既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构思设疑释疑技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精神。
教师要把比较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通过问题设置,引起学生探求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你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思考;(2)设计的问题要有想象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是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3)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教师设计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简单化,学生一看就明了的问题对他们这个年龄来说没有挑战性。
俗话说:“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设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