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常用技术,也是主要技术,它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适用, 也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混凝土的使用技术性强,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也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 已然成为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有它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将一般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套用在高层建筑上施工。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有基础、柱、梁及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要求,有时还相差很大。一般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为了满足柱轴压比的要求,同时又要控制柱截面不过大,柱子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一种必然。而对于以受弯为主的楼层梁板,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却是不需要且不适宜的,前者指对其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不明显,后者则指对构件承受非荷载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不利。由此可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必然存在,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大,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会越大,当然该区段主要存在于建筑的下部。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基础施工
土木工程的基础施工指的是建筑的地基施工,在挖掘地基的时候应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先开展深基础施工,再开展浅基础施工,以这样的方式保障土木工程项目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在地基施工中特别要重视基坑的排水和降水工作,以确保施工中的地基安全。
2、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应该依据建筑物的标准高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测量,通常的建筑物承台是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的,通常主楼的基础是以两层楼的施工为主,两层都必须浇筑混凝土,浇灌时间通常以六天为间隔,两层间的厚度要求也很严格,通常要超过1.50 米上,而且层与层之间必须采取一定的间隔措施,通常应该采用抗拉钢筋为间隔工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施工方式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节约资源。
3、严格遵守混凝土的施工顺序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通常是采用从远到近的顺序实施施工,因为混凝土施工有时候会处在不平坦的地点上,在这种有坡度的地点施工时,必须确保混凝土首次浇灌就要成功,继而再推进到另外一边,最后到达顶端。在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将混凝土输送泵放置在施工场地的中间,这样会比较方便输送。
二、实例分析
某大厦有2 栋31 层的高级商品住宅楼组成,±0.00 以上设四层裙楼,二座塔楼,地下室二层,总高度为92.60m,建筑物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主楼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承台板厚3.00m,平面45.2m×45.2m,承台混凝土量为6129.12m3。地下车库承台板厚1.00m,混凝土量为2426m3,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抗渗等级S6。
1、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原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对进场材料要选择,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方可使用。水泥: 选用5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适当掺加粉煤灰。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高标号混凝土,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外掺粉煤灰,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并延迟水化热高峰期的到来,有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增加,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碎石:选用级配较好的花岗岩碎石,粒径为10~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砂: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过2%,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外加剂:选用具有缓凝系减水剂和膨胀剂,从而降低水灰比。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为保证相邻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先施工群楼、车库基础,后施工主楼基础,这种承台施工的顺序由浅到深,降低了裙楼、车库的基坑降水费用。
(2)主楼3.00m 厚承台设计时,采用“水平分成间隙”施工方法,分两层进行浇筑,间隔时间7d 以上,分层厚度各1.5m,抗缩钢筋网设置在下层1.5m 的上表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网设置在下层1.5m的上表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
(3)混凝土的布料顺序,混凝土的浇筑拟采用“由一边向另一边推进,由远而近,一次浇筑,一个坡度,薄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布料。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混凝土输送泵设在场地中间,铺设混凝土泵管采用边浇筑边拆管的方法,从西向东,由中间向两边浇筑。为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尽快散失,浇筑过程中拟按斜面分层浇筑,斜面坡度由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浇筑层的长度过大,增大每层的浇筑时间,导致施工冷缝产生,而且由于每层混凝土量大,混凝土散热不快,各层间的约束力大,为有利于防止温度裂缝和约束裂缝的产生。每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逐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浇筑完。
(4)混凝土的布料方式,混凝土的布料均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布料,基坑两侧采用溜槽配合施工。浇筑时,应在浇筑点2~3m的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混凝土的分层厚度控制在300~500mm内,按1:6~1:10 的坡度分层浇筑。
(5)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每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混凝土,边浇筑边成型及抹平底版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为400mm,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混凝土的振捣顺序为从浇筑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层的上、下部布置三道振动棒。每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的振实;第二道布置在中间,第三道布置在坡角处,振捣下部混凝土,使之自然流淌成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6)混凝土的泌水及浮浆处理,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的上下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且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其内在自由水较多,故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先在未浇筑的一边设置集水坑。
(7)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因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3h,按标高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槎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平整,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铁槎板压光。
(8)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慢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
(9)混凝土的養护,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决定采用覆盖和蓄水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保温覆盖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约4h 后,先在板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铺2~3 层麻袋进行保温,蓄水深度约100mm。
总而言之,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代土木工程施工中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技术,也是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事实上,建筑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包含技术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等多项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一项,才能够逐步实现这项技术的科学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相关主体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管理水平,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兵.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21(9).
[2]秦振刚.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J] . 山西建筑, 2009.
[3]范飞.论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资讯,2011,(1).
[4]秦永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研究[J].城市建设,2011,(5).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有它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将一般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套用在高层建筑上施工。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有基础、柱、梁及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要求,有时还相差很大。一般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为了满足柱轴压比的要求,同时又要控制柱截面不过大,柱子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一种必然。而对于以受弯为主的楼层梁板,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却是不需要且不适宜的,前者指对其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不明显,后者则指对构件承受非荷载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不利。由此可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必然存在,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大,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会越大,当然该区段主要存在于建筑的下部。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基础施工
土木工程的基础施工指的是建筑的地基施工,在挖掘地基的时候应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先开展深基础施工,再开展浅基础施工,以这样的方式保障土木工程项目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在地基施工中特别要重视基坑的排水和降水工作,以确保施工中的地基安全。
2、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应该依据建筑物的标准高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测量,通常的建筑物承台是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的,通常主楼的基础是以两层楼的施工为主,两层都必须浇筑混凝土,浇灌时间通常以六天为间隔,两层间的厚度要求也很严格,通常要超过1.50 米上,而且层与层之间必须采取一定的间隔措施,通常应该采用抗拉钢筋为间隔工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施工方式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节约资源。
3、严格遵守混凝土的施工顺序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通常是采用从远到近的顺序实施施工,因为混凝土施工有时候会处在不平坦的地点上,在这种有坡度的地点施工时,必须确保混凝土首次浇灌就要成功,继而再推进到另外一边,最后到达顶端。在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将混凝土输送泵放置在施工场地的中间,这样会比较方便输送。
二、实例分析
某大厦有2 栋31 层的高级商品住宅楼组成,±0.00 以上设四层裙楼,二座塔楼,地下室二层,总高度为92.60m,建筑物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主楼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承台板厚3.00m,平面45.2m×45.2m,承台混凝土量为6129.12m3。地下车库承台板厚1.00m,混凝土量为2426m3,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抗渗等级S6。
1、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原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对进场材料要选择,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方可使用。水泥: 选用5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适当掺加粉煤灰。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高标号混凝土,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外掺粉煤灰,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并延迟水化热高峰期的到来,有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增加,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碎石:选用级配较好的花岗岩碎石,粒径为10~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砂: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过2%,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外加剂:选用具有缓凝系减水剂和膨胀剂,从而降低水灰比。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为保证相邻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先施工群楼、车库基础,后施工主楼基础,这种承台施工的顺序由浅到深,降低了裙楼、车库的基坑降水费用。
(2)主楼3.00m 厚承台设计时,采用“水平分成间隙”施工方法,分两层进行浇筑,间隔时间7d 以上,分层厚度各1.5m,抗缩钢筋网设置在下层1.5m 的上表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网设置在下层1.5m的上表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
(3)混凝土的布料顺序,混凝土的浇筑拟采用“由一边向另一边推进,由远而近,一次浇筑,一个坡度,薄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布料。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混凝土输送泵设在场地中间,铺设混凝土泵管采用边浇筑边拆管的方法,从西向东,由中间向两边浇筑。为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尽快散失,浇筑过程中拟按斜面分层浇筑,斜面坡度由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浇筑层的长度过大,增大每层的浇筑时间,导致施工冷缝产生,而且由于每层混凝土量大,混凝土散热不快,各层间的约束力大,为有利于防止温度裂缝和约束裂缝的产生。每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逐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浇筑完。
(4)混凝土的布料方式,混凝土的布料均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布料,基坑两侧采用溜槽配合施工。浇筑时,应在浇筑点2~3m的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混凝土的分层厚度控制在300~500mm内,按1:6~1:10 的坡度分层浇筑。
(5)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每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混凝土,边浇筑边成型及抹平底版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为400mm,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混凝土的振捣顺序为从浇筑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层的上、下部布置三道振动棒。每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的振实;第二道布置在中间,第三道布置在坡角处,振捣下部混凝土,使之自然流淌成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6)混凝土的泌水及浮浆处理,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的上下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且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其内在自由水较多,故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先在未浇筑的一边设置集水坑。
(7)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因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3h,按标高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槎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平整,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铁槎板压光。
(8)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慢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
(9)混凝土的養护,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决定采用覆盖和蓄水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保温覆盖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约4h 后,先在板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铺2~3 层麻袋进行保温,蓄水深度约100mm。
总而言之,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代土木工程施工中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技术,也是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事实上,建筑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包含技术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等多项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一项,才能够逐步实现这项技术的科学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相关主体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管理水平,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兵.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21(9).
[2]秦振刚.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J] . 山西建筑, 2009.
[3]范飞.论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资讯,2011,(1).
[4]秦永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研究[J].城市建设,2011,(5).